秋遇齐亮夫老先生

个人日记

 

秋风把满枝金黄的叶撒了一地,也顺便带走了城市里污浊的空气,天变的很蓝,空气也格外清新。秋风好似知道远方的贵人要大驾光临,勤快地把中原大地打扮的如此美丽。
           
在我和朋友的再三邀请下,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的嫡孙齐亮夫老先生在他儿子齐兵的陪同下,来到郑州天润阁茶馆。齐老先生虽己七十八岁高龄,看上去要年轻许多,儒雅清秀,平易近人,花白的头发,慈祥的面容,话语不多,很是随和,沒有一丁点架子,和我儿子的爷爷极其的象似,这让我和老人家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瞬间多了几分的亲近。
      
来到茶馆少息了片刻,齐老便展开纸张作画,一笔一划,一丝不苟,认认真真;虾头、虾身、虾尾、虾钳、虾须,慢慢地、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大虾呈现在大家面前,在场所有的人无不惊呼赞叹。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带我在工地的水庫中逮虾的情景,一网下来,一窝通体透明,惊恐万状的小虾上下乱窜,同齐老画的虾相比,真是如出一辙。注视着齐老画的虾,真怕它们也会从画纸上蹦下来。
     
看到老人辛苦作画,我和我的先生于心不忍,于是恳求齐老每付作品画三只虾,齐老不允,又让齐兵去讲,齐老用带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说;“不能那样做 于是,我家先生再三叮咛; 每天齐老作画不能超过四付。齐老不但画画的好,为人更是品德高尚,胸怀仁厚。中原之行,没向我们提过任何要求,无论我们怎样安排,齐老毫无怨言,一心作画。怎不让人肃然起敬。

齐老这次的中原之行,也带来了他在新疆创造的一些具有强烈西域特色的精美作品哈密瓜。齐老创造的哈密瓜纹理清晰突出,质感强烈,摸上去跟真的一样。他一改传统画法,用被面着色的方法,表现出的哈密瓜与众不同,这种新的表现手法不知老人用了多少个不眠夜,费尽心血、摸索而成。齐老不但传承齐派的画法,也有了自己的自成一体。齐老真是用心秉成了白石老人对他的教诲‘学我者活,似我者死’。齐老的呕心历创作的作品,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饱了眼福。
    
齐老的到来受到了很多新老朋友的热情款待,无论走哪里,哪里都有粉丝的追捧。开封民间剪纸艺人胡保国先生把自己创作的唯妙唯肖的剪纸<齐白石>的肖像赠送给齐老先生,齐老回赠了齐派的代表作《虾》。并观摩了郑商瓷的研发人闫夫立先生的工作室。应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冯源先生的邀请,参加了在黄河书画院举办的笔会,齐老作画,八十八岁的国学大师林丛龙老先生、与台湾诗词协会理事李星汉先生合作作词题字。书画界名流、各方文人雅士,挥毫泼墨,相互交流,互赠作品。

齐老一个星期的中原之行结束的那么快,我们也从此建立深厚的友谊。齐兵,憨厚的脸上镶嵌一双咕噜噜的大眼,透着一股的聪明劲,像他的父亲一样,作起画来无视周围的一切。见第一面时,齐兵称我马总,过了二天叫我嫂子,又过二天改叫马姐,最后把马字去了直接叫姐,完全没了初见时的生疏感。一星期的耳濡目染,让我也有一股想学画虾的冲动,我拿起画笔,齐老坐在我旁边一笔一笔的画给我看,齐兵站在我身后,拿着我拿画笔的手一笔一笔的教。我与齐家父子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让我终生难忘。离离别的时间越来越近,真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在送往机场的路上,我轻轻的哼唱起了那首歌:<我不想说再见,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不想说再见,心里还有多少话语没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山岚

活灵活现,真实感受艺术的魅力。

敏敏

小马姨,嘻嘻,越来越年轻了,文采非常棒

程月

无法用言语表达,太震撼了!

风云1219

维妙维肖令人赞叹,嫂子的文笔令我惊叹佩服,向你学习啊嫂子!

静秀

经常有新作啊,赶上小陈了,进步不小哇。

秦之风

青山无墨千年画,流水无弦万古琴。莫道平日少音信,真情无言一颗心~~~~~~~~[em]e183[/em] 哈哈哈哈

迂人

可以呀,和书画界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