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标志(初学针灸必修课)

个人日记

                                                            作者;张主任

 

骨性及肌性标志

 

体表标志

在活体体表可以观察,触摸到的骨性突起和凹陷、肌的轮廓以及皮肤皱纹等,均称为体表标志。应用这些体表标志,可以确定体内血管和神经的走行;内部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也可作为临床检查、治疗和针灸腧穴定位的标志,故有实用意义。现按身体各部分述如下:

躯干部

项、背、腰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一、背纵沟:为背部正中纵行的浅沟,在沟底可触及各椎骨的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显著突起的第七颈椎棘突。脊柱下端可摸到尾骨尖和骶角。

二、竖脊肌:在背纵沟的两侧,呈纵行隆起。

三、肩胛骨:位于皮下,可以摸到肩峰、肩胛冈和下角。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四、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五、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六、斜方肌:此肌自项部正中线及胸椎棘突向肩峰伸展作三角形的轮廓。一般不明显,动作时略可辨认。

七、背阔肌:为覆盖腰部及胸部下份的阔肌,运动时可辨认其轮廓。

 
 

胸腹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锁骨:全长都可摸到,锁骨的内侧端膨大,突出于胸骨颈静脉切迹的两侧,其内侧部分向前凸,外侧部分向后凹。

喙突:位于锁骨外、中1/3交界处的下方一横指处,在此向后深按即能触及。

颈静脉切迹:为胸骨柄上缘,它平齐第2胸椎体下缘。

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剑突:在胸骨体的下方两肋弓的夹角处,有一三角形的凹陷,于此处可摸到剑突。

肋弓:由剑突向外下方可摸到。

胸大肌:为胸前上部的肌性隆起。

腹直肌:此肌外缘呈半月形的弧线,自第9肋软骨开始,下延至耻骨,称为半月线。此线与右侧肋弓相交处,相当于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点,临床上常以此部位作为胆囊压痛点。腹直肌收缩时,可有脐以上见到3条横沟,相当于腹直肌的腱划。

髂前上棘:是髂嵴的前端。

耻骨联合上缘:在两侧腹股沟内侧端之间可摸到的骨性横嵴,其下有外生殖器。

耻骨结节:为耻骨联合外上方的骨性突起。

腹股沟:为腹部与股前部分界的沟。

腹外斜肌:在腹外侧,其轮廓较为清楚。腹外斜肌以肌齿起于下数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