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活着的根据】查经会

得人渔夫1

 

活着的根据

 

8:3  

每年的423日为世界读书日,很多人会根据自己学习、工作的氛围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阅读。作为基督徒,我们一生必读的书卷是《圣经》。在刚刚过去的读书日的今天,我们也来有一点关于神话语方面的学习。在分享之前,要提个问题,请弟兄姊妹用《圣经》中经文的章节来回答:人是靠什么活着?回答:“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对,《圣经》清楚告诉我们,人是靠神的话语活着。

我们进入《圣经》会看到,人听神的话语所活出来的生命是丰盛的,生活是精彩的,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是靠着神的话活着,有的偏离神的话,弃神的话而不顾,活的相当的失败,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下面我们会透过《圣经》看到人靠着食物活着的惨痛教训,也看到神对我们的教导:人活着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一、人活着的堕落---不听神的话    2:15173:1--7

始祖亚当、夏娃是人类的代表,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人类的本性,看到了人类的罪行,也看到了人类的习性。他们就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人的不完全。提及始祖的时候,他们的生平所留给我们最重要而又记载得最详细的,似乎就是他们犯罪的经过。当我们问及他们因堕落被逐出伊甸园时,人给出的答案:犯罪。确实,他们犯罪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但是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呢?追根溯源---不听神的话。

我们这些亚当的子孙,不要以为始祖所留下的只是一个失败的经历,要知道,这是人类痛苦代价所换来的宝贵经验,圣经记载这段失败的历史,是为要警戒我们。魔鬼怎样诱惑了始祖,还会用类似的方法诱惑我们。亚当怎样在优越的环境中陷于试探,我们在恶劣的环境中更可能受试探而犯罪。不单是别人的成功值得我们重视,别人的失败对我们来讲更是有价值的教训。因此,我们不可忽视始祖失败的经历。

神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然而,她将“可以随意吃”减少为“可以吃”,又将“不可吃”增添为“不可吃,也不可摸”,最后将神说的“必定死”篡改为“免得死”。始祖不仅是轻忽神的话,篡改神的话,更主要的是不听神的话。魔鬼抓住了始祖不听神话语的最大弱点,进而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然后又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欲念占据了夏娃的心,圣经说:“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吃了”表明人的堕落,这不只是违背了神的命令,并且有罪的因素进到人的里面。

始祖吃了禁果之后,立即发现自己赤身而感羞耻,不敢见神。他一方面产生惧怕和心灵的痛苦,一方面是身体的痛苦,因神对他说:“你必终身劳苦……流汗满面……”,并且还被逐出了伊甸园,这就是不听神的话遭来的痛苦。罪的果子,在人未吃之前往往是很美丽甘甜的,在人吃了之后就变成苦涩。始祖真的就因仅仅吃了一颗果子遭到如此惨痛的代价吗?不是的,他们是悖逆神,不听神的话。

说到吃喝,它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吃没有错,但吃了神不允许吃的就是错,就要受审判。圣经中有不少人因吃喝而失败的,除亚当以外,还有挪亚(9:20-27)、以扫(25:29-34)、以撒(27:1-4)、出埃及的以色列人(11:4-9; 31-35; 20: l-9)、贪吃的神人(王上13:11-32)......等等。魔鬼向人类‘首先的亚当’挑战的是食物,向人类末后的亚当---耶稣基督挑战的也是食物( 4:3)。如果我们不能胜过“食物问题”的试探,也很难胜过其它的试探。不要为满足自己而吃,圣经要我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 10:31)

   吃喝本身不是罪,但吃了不该吃的得罪神就是罪,吃了不该吃的就得死---灵性的死。“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罗519),这都是因始祖不听神的话所带来的结局。不爱慕神的话,不听神的话,乃是不爱主与灵性开始坠落的象征。始祖满以为“吃了”会活的更精彩,哪知他不听神的话吃了不该吃的,不仅自己堕落,也将后人陷在了罪中。

二、人活着的失败---忽视神的话   25:2734

在刚才所读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以扫以长子的名分换了一碗红豆汤。“以扫善于打猎,常在田野”( 25:27)。在古时,有人是靠着打猎为生,而神的选民是靠牧养牲畜或耕种生活。以扫的父亲有许多羊群和田地(参创25:513:226:1214),无需靠打猎为生,他的以打猎应该不是职业,只不过是他娱乐中的消遣。适当的消遣没有什么,不过,以扫消遣中的打猎是失败的,而且败得极其惨痛。以扫到底跌倒在哪里了呢?

  圣经说以扫打猎打到一个程度“累昏了”,连长子的名分也不要了,可见以扫不是以打猎仅作为偶然的消遣,而是过于沉迷,以致将一切有关神的应许和祝福都抛于脑后。现今许多人只顾追寻世俗的快乐以及今世属物质的享受,完全不为自己的灵魂打算。他们为着眼前一点暂时的好处,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我们不可忽略希伯来书所警告的:“恐怕有淫乱的,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后来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弃绝……”(12:16--17)。从希伯来书的引证和警戒,可知以扫的打猎,确实是“贪恋世俗”心态的表现,对今日信徒来说,就是追逐属世享乐的表现。

一个打猎的人,心中常没有安息,生活也不安静,总是忙乱,因为他看见什么便会追什么。一切所见的,都可能成为他的猎物。有些爱世界的基督徒也是这样,他们寻求今世属物质的享受,心灵没有平安。在这花花世界中,他们得不着属灵的福气,只知道属物质的好处。人生没有固定的目标,就像一个打猎的人,看见什么便追赶什么,而往往得着的不过是心灵的虚空,在世界打猎的人,如同捕风,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圣经在这里并没有记载以扫这次打猎回来是否得着野味,却一再强调他“累昏了”,这就是以扫打猎所得的结果。打猎使他身心疲乏不堪,干渴至极。无论他是否打了多少野味,但是那些野味绝不能消解他的疲乏与干渴,反而增了加他的疲乏和干渴。以扫这种“累昏了”的情形,足为贪爱世界的基督徒的一种写照,一个拼命在世界追求金钱、虚荣,而不顾自己灵魂的人,其结果必象以扫一样,在灵性上“累昏了”。世界的福气,象“野味”一般,只能满足人属肉体的需要,却不能使人枯干的心灵得着滋润。

我们再来看累昏了的以扫的状况,当累昏了的以扫回来之后,首先看见了雅各的红豆汤。进而,以扫就起了誓,与雅各达成协议:以长子的名分换取一碗红豆汤。以扫说:“我将要死,这长子的名分于我有什么益处呢?( 25:32),是啊,长子的名分既不能解渴,又不能充饥,有什么用呢?希伯来书说他是“贪爱世俗”的。难道他只因贪吃一碗红豆汤,就算为贪爱世俗吗?以扫并不是在这一碗红豆汤上贪爱世俗,乃是他的心早已在许多事情上贪爱世俗,只顾眼前,体贴肉体的舒适了。他对属灵的事满不在乎,以致为一碗红豆汤连长子的名分都肯出卖。长子的名分是什么?按当时中东地区的习俗,这不仅仅是在将来分遗产时长子可得双份,更主要的是,长子是上帝所赐予的。以扫这样轻忽神的赐予,就是轻忽神的话。

以扫可能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因为长子的名分不过一个名而已,按当时而论,他根本没有损失什么。雅各却什么也没有得着,以扫至少喝了他的红豆汤。但雅各却不是这种想法,虽然眼前似乎反给以扫占了便宜,但他知道神是信实的,他的信心使他觉得将来的事是实在的,而事实上雅各日后确实得着了神的应许。

   我们今天读到雅各和以扫的故事,可能以为以扫不值,觉得他太愚笨了。但在当时的以扫却全然不觉得有什么不值。圣经说他“吃了喝了,便起来走了”( 25:34)。他满不在乎自己失去的长子名分,只是到后来“号哭切求,却得不着门路使父亲的心意回转( 12:17)。今天正有不少人,只顾眼前,“贪爱世俗如以扫”。甚至有些基督徒,为贪图今世暂时的利益,便出卖自己基督徒的身分,出卖主的荣耀,竟不知道是一种无可计算的损失。像以扫那样,以一碗红豆汤的代价将神所要赐的大福全出卖了。

  以扫的失败,仅仅是为了满足一时肚腹的需要,他完全忘却了叫他活着的乃是神。他的眼睛只看见眼前暂时的需要,却忘记了神才是永远的供应。“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 4:18)。以扫的愚昧就是顾念所见的,而聪明的雅各则是顾念那所不见的。神的恩典虽乐意赐给那些接受的人,却不是给那些轻忽祂的恩典,把祂的应许与祝福视同儿戏的人。雅各取得长子名分的手段固然不妥,但以扫轻忽神的话,轻慢神的赐予,因而失去长子的名分,实在是咎由自取,他的失败是我们的警戒。

三、人活着的饥渴---缺少神的话   8:11

在这里,阿摩司说出了以色列民属灵的饥渴。按以色列人来讲,原不应有属灵饥渴这样的现象的,因为他们是神特选的民族,有神的圣言、神的应许、神的同在,然而先知却实在指出‘那日’,即神忿怒的日子,他们的饥渴乃因失去神及缺少神的话。

我们首先来熟悉一下阿摩司讲这段话的背景。当时那是一个经济繁荣,军事武力很强盛的世代,以色列人的物质生活是相当富裕的;他们睡的是象牙的床,吃的是群中的羊羔和棚中的牛犊。但是,这些不但没有帮助以色列人学习谦卑、认识神的话,相反的,他们非常的骄傲,以为是靠自己的能力得到这些财富、力量的,因此,当有人想要学习过圣洁的生活,以避免被物欲化社会所腐蚀的时候,却受到压迫,有人强迫那些想过圣洁生活的拿细耳人去喝酒,而且还不准先知传达神的话语(摩212),更有甚者,连圣殿的祭司也参与有份,威胁先知阿摩司,要他闭嘴不说神的话,否则要把他驱逐出境。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

自己不听神的话,已经够严重的了,还禁止别人去听、去传讲,甚至威胁、逼迫神的仆人不得传讲神的信息。神岂能让这样的人得逞呢?祂岂能袖手旁观呢?不会,神一定会施行祂自己的刑罚。就像先知阿摩司对祭司亚玛谢所说的,这样的人,他的家族将受到严酷的灾难。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神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因此,祂藉着先知阿摩司发出了审判的信息:日子将到,我必命饥荒降在地上,这就是神做事的法则。

我们的神是慈爱的,但也是公义的,祂不会无缘无故就用灾难刑罚祂的百姓。在第七章中记载,阿摩司看到一个异象---准绳,神用“准绳”量以色列民。圣经说,有一道墙是按准绳建筑的,这是说,以色列人的生活、成长是在神的标准之下进行的。然而,以色列民并没有活出神的标准来。但是,我们的神不会因着人活不出神的标准,就放弃对所建筑的这道墙---以色列民的测量。神测量的标准是祂的话,试想:悖逆的人能否活出神的话语呢?不会活出的。神测量的标准与人活出来的标准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当测量的时候,这道墙如同一座即将倒塌的城墙,经不起测量。如果我们没有时刻用“神的标准”---神的话不断地进行反省,就很容易会因为人的堕落,和败坏的社会环境,使我们陷入在作恶之中,结果一定是很凄惨的。

第十一节提到“日子将到”,这句明显的指出是神审判的时候到了。饥荒,将成为神发出刑罚的第一步。这里说人会干渴,并不是没有食物与水,而是因为不听神的话。不听神的话就是缺少神的话。若有人拒绝神藉先知所传的话,他们所面对的,就是不再得着耶和华的话。再得着耶和华的话,足已反应出他们严重的缺少神的话语。经上说:“他们必飘流,从这海到那海,从北边到东边,往来奔跑,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当那日,美貌的处女,和少年的男子,必因干渴发昏”(摩8:12--13)。就连那些拜过撒玛利亚的偶像、向但和别是巴的神明许过愿的人,都会倒下去,再也站不起来。即或人在危难之中想转向神,求神指示,但神不再指示他们,以致他们在迷惘中不知何去何从,在彷徨中感到恐慌与无助。

在当时,虽然有阿摩司这样的先知不断把神的话语宣讲出来,但百姓却无动于衷。正因他们冷漠的态度,神说连他们聆听祂话语的机会也要取走。今天,我们已拥有神的话语---圣经,但仍有人在圣经以外到处寻求生命的出路。千万不要等到神把机会拿走的时候,再寻求了,到那时,恐怕为时已晚。

看看现今的社会,论吃,很丰富,论穿,是名牌,论抽,名烟,论喝,名酒,论护肤,都是高级名牌的。总之,是高消费,高档次的生活。倘若神赐福与我们,不是不可以享受这些。但是,有一点我们要知道:这些都不是我们进入永恒生命的必备条件,而且这些可能使我们离开永恒生命的道路越来越远。这些并不是一个人生命的主要内容,因为人的生命是否富足、美满,不是建立在这些吃、喝、住的基础上。耶稣曾对一个寻求祂解决分割财产问题的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12:15),紧接着,耶稣称那位田产丰盛的财主是无知的人。

记得耶稣在与撒玛利亚的妇人谈活水之道的时候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4:13--14)。“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耶稣就是那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在地上生活的人,虽然可以从地上得着一些肉体和思想上的满足与快乐,但永远不能解决灵里深处的干渴。凡存心盼望在这个世界里得着发达、名声、荣耀和财富的,难免会一直的干渴,唯有耶稣是我们人生的满足。没有神,人即使有得吃、喝、穿,生活一样是空虚,生命也将会面临死亡,只有回到神里面,人才能得到永恒的生命。

免除我们心灵生命饥渴最好的方法,就是记得用心研读圣经---神的话语。我们会从许多属灵的前辈、伟人身上看到一个共同记号:每日读圣经,我们当效法。有了神的话,才不至于饥渴,有了神的话,才不会闹属灵的饥荒,我们不可缺的就是神的话。

四、人活着的根据---靠着神的话    8:3

在所有的受造物里,人的受造是独特的,比其它受造物高贵,因为人是照着神的形像而造的。人除了有物质的身体,还有从神而来的灵。人有神的形像不在肉身,而是在于里面有从神而来的灵。“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2:7)。

神并不否定人肉体物质方面的需要,不过人更需要的是精神的,灵性的。人肉身在世上是暂时的,灵生命才是永远的。人的肉身生命是需要食物,但人的灵生命则是需要基督、需要救恩、需要听从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话,主耶稣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663)

  人活着是需要食物,可是,人不能只为活着而活着啊!人的受造是有目的的,就是为荣耀神。如果人只是为着活着而活着,而忘记了受造的目的,就等于失掉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丢弃灵生命,就等于失去了受造的目的,只是为着活着而活着。因此,人活着需要食物,但不能没有神,因神是生命的源头,人的生命和生活应该以神为本,不应该以自己为本。人要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要与生命的源头---神,有着一种正确和谐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活着的根据---靠着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话。

其实,人有个错觉,就是以为有了物质的供应,就可以活下去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人一生的历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让人体会到,物质的缺欠或是富裕,但这不一定能决定人是否能活下去。神让以色列人在旷野经历了物质极度贫乏的环境,但是神不只是让他们能活下去,而且活得还不错。“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的作者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四十年的经历中,虽没有水、食物,却因神的话度过了那段艰辛的旅途。

虽然神有时似乎是向祂名下的人隐藏了,但是祂的眼目并没有离开过属祂的人。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经历,正好说明这一点。当时的以色列民,他们没有粮食了,又怎能继续走完前面那一段漫长的路呢?神说话了,神说了应许的话,神的供应就根据神的应许来到,他们在以后的日子,天天享用从天上来的吗哪,这吗哪就是神话语带来的恩典。“神口里所说的一切话”,我们不单注意神说话,而且也注意神说的一切话,神所说的话,不管有多少,都是为了去供应人,使人可以活着的,不只是使人现在可以活着,并且是永远使人活着。

听神说的话,不是打开圣经就可以了,而是要在神的心意里领会神的话语,相信神的话,用我们的生命来读神的话。神说的话不是已经说完了,不是在两千年以前所说的话,而是正说着的。我们与神建立这样一种关系,神就在与我们说话。而且祂正在说的话,不像人和人之间说的话,祂的话是带有权柄和能力的。

回顾以色列民在旷野的这四十年,他们的衣服没有穿破,脚也没有肿。在人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但在以色列人身上,那却是真实的经历,是神在他们身上所作成的。他们能走过那大而可怕的旷野,因为神在他们中间没有叫恩典停止。事实上,缺少恩典的扶持,他们这个庞大的队伍,在旷野经过四十年,绝不可能生存下去。但神叫他们不仅是生存,而且是没有缺乏的生存。恩典的陪伴,使人领会神的法则,走在神的路上,责任是神负起来的,祂也实在的负起祂的子民的责任。神藉着这旷野的四十年让百姓明白一个事实,就是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说的话。人活着不单是要吃食物,更重要的是要汲取灵性的粮食,这样,就是信靠神,得神的生命,有活着的生命。

    作为基督徒,难道说就不要考虑人物质方面的需求吗?不是的,人对物质的需求是正当的,人饿了就要吃饭,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人子来了,也吃也喝” (11:19) ,耶稣也饿过。耶稣在出来传道之前,曾在旷野禁食四十昼夜,然后魔鬼来试探他。魔鬼的第一个试探是让耶稣吩咐石头变成饼。魔鬼的狡猾就在于抓住人的饥饿。我们看主耶稣禁食尚未饥饿的时候,魔鬼没说什么,但是,等耶稣饿了的时候,牠才上前以食物进行试探。可是这个时候耶稣并没有接受魔鬼的提议,而是拒绝了魔鬼,祂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

神的仆人摩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物质方面的得胜实在是属灵方面的得胜。”主耶稣这样回绝了魔鬼,给我们历世历代的信徒做了得胜的榜样,祂让我们知道,物质并不能决定一切,人用不正当的方法去获得物质的时候就会影响他灵性生命的建康,就会阻隔他与那供应永远生命之神的关系。在圣经里,主耶稣所说的“人活着”,并不是单指人的肉体生命活着,而是指人的肉体和灵魂都活着。这里的“活着”也不是指会吃饭、会穿衣、会赚钱,而是指一个生机勃勃、非常旺盛的生命,一个圣洁的生命,一个里面有神的灵工作的生命。主耶稣在这里盼望祂所创造的每一个灵魂,每一个人都能够像祂所期望的那样活着,真正地活出一个完全的人来。

在实际的生活中,属神的人都领会到了神才是真正使人得供应的那一位。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神的供应。人有什么样的生命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人渴望得到什么样的生命就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人需要什么样的食物,就渴望得到什么样的供应。物质并不是最主要的,只有神向人所说的话才是最重要的,神说的话都是带着恩典和能力的,祂说话,贫乏会变成富足,欠缺会成为丰裕有余。

以上我们分享了,始祖的堕落是为了吃不听神的话,以扫的失败是为了喝忽视神的话,以色列民犯罪遭受的饥荒的刑罚是因缺少神的话,而旷野漂流的以色列民,在没有粮食供应的情况下依然活下来完全是靠着神的话。人的肉体生命需要食物的供应,但人的灵性生命并不是靠食物,乃靠神的话。没有神的话,人就只有属肉体的短暂生命,而没有那永生的生命。所以,神的话,比食物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谨记神的教导: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愿上帝祝福祂自己的话语。阿们!

                  

                   2014.4.24.于乌兰浩特市基督教会·查经会

文章评论

荆棘百合

感谢主,谢谢姐姐的分享,很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