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要记住,统统都是一句佛号,不需要用任何法门来帮助,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
个人日记
恭录自《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114集 佛菩萨慈悲,对于众生迷惑的时候,什么礼节都不讲了。他要是明白人,读过诗书的人,他不守这个规矩,可以责备他,他没有学过,就应当要原谅他。古礼,对人、对事、对物无不讲求恭敬,《礼记》你一展开,「曲礼曰,毋不敬」,没有不恭敬的。你看看,礼是什么?敬。现在人,现在人不知道恭敬,不知道尊重人,不知道尊重事,不知道尊重万物,礼没有了;在佛法,戒没有了,戒的作用跟礼完全相同,儒有礼,佛有戒,道有因果。这都是端正社会的标准,做人,善人、好人标准是什么?这就是标准,不违背礼,不违背戒,不违背因果,这个人是好人。好人一定有好的果报,好人行好事没有得到好的果报,那是什么原因?过去生中造的恶太多,前世造的这个因,这一世变成果报,是这么个原因,不善的业显出来的果报。这一生做了好事,那好事在,这一生所造的因,来生形成果报,来生就享受到了。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然后我们才会非常认真断恶修善,这个一点都不含糊。 学了佛之后,我们知道,最殊胜的果报是什么?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阿弥陀佛跟十方诸佛如来无尽的慈悲,为一切众生开这样无比殊胜的法门,帮助我们,即使我们造了五逆十恶,这个法门可以救我们。这次我们开戒学班,有些同学来告诉我,他说以前不知道,现在听了这个课程,知道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罪,有很多人吓坏了。怎么办?你造的这个因,后面的果报三途地狱,你能避免吗?不可能,已经在阿赖耶识里结成种子,这个种子永远不坏,来生后世遇到缘,果报就现前。你要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真的害怕了,佛门里头有一法,只有这一法,没有第二法,这一法是什么?念佛这一法可以救你。 我们看来佛三圣,其中有海贤的母亲,你看这三个人走,走得多么自在、多么潇洒。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到极乐世界去了。一生,没念过书,不认识字,就会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行了,就这一句阿弥陀佛,问题全解决了。慈云灌顶法师,清朝乾隆时代的人,我们佛门的大德,著作非常丰富,我知道的就有四十多种,还有我不知道的,《卍续藏》里面收了二十多种,不到三十种。我看过他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疏钞》、《观无量寿经直指》,这两部东西我从前讲过,就用他的注解。在《观经直指》里面说,你做的重罪不通忏悔,无有法子忏悔,所有的经教、忏仪都失效了,对你造的这个罪它都失效、都不灵了。这个时候,他说还有一门可以救你,这一门是什么?就是念佛,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救你。 夏莲居老居士在《净修捷要》里头说得好,「六字统摄万法」,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这六个字总摄了,这一句佛号,「一门即是普门」,普门是观世音菩萨代表的。下面莲老说,「全事即理,全妄归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广学原为深入」,我们今天广学不是深入,入得很浅,古人广学原为深入,目标不一样,理念不相同,「专修即是总持」。现在人所犯的毛病,广学多闻,入得很浅,不深,学得很散很杂,把头脑都学乱了,他不是总持。净宗贵的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夹杂。古大德常常教我们,这个法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能守住这个原则,就跟来佛三圣一样,果报不可思议。海庆走得多自在,海贤的母亲,人家是怎么走的?海贤老和尚自己,不需要人助念,他自己晓得几分几秒走,不告诉人,自己念佛往生。念佛从来不敲引磬的,往生这天,自己敲着引磬走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圆满成就,成佛了。生到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高,法身菩萨。一生到那里就是法身菩萨,为什么?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加持你,让你的智慧、德能、相好、神通跟阿弥陀佛差不多,达到像阿弥陀佛那样的成就。没有人相信,难信之法。 …… 圣道衰了,圣道没有根,学圣、学贤表面上像个样子,其实不是,跟海贤老和尚比就比出来了。海贤老和尚一生没有怨恨过人,没有说哪个人不是,也就是说一生没有批评过人,你能做到吗?人家供养他金戒指,手上戴一戴,让送的人欢喜。他走了,金戒指就拿掉了。你看他多随缘,他有没有贪心?没有。骂他、侮辱他,没有瞋恚;对任何人,对冤枉他的人、对欺负他的人、对陷害他的人,都是一片慈悲。这是佛菩萨要求的学生,小风小浪就受不了,怎么能学佛?怎么能往生? 往生要严持戒律,你们严持戒律能往生吗?严持戒律目的是什么?你持戒得不到这个目的,你白持了。第一个恢复清净心,《无量寿经》经题上有,清净平等觉,持戒就是为这个。持戒能得到平等心,你看海贤老和尚得到了,他用什么方法持戒?一句阿弥陀佛。戒律总的目标是断恶修善,他心里头只有这句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什么都没有,就恶没有了;那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了,就是阿弥陀佛。念佛人善中之善,没有恶,找不到恶,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他哪里来的恶?起心动念是迷,分别执着是造业,业有善恶,善恶都是染业,都不是清净的,清净里头没有善恶。平等里头不但没有善恶,染净都没有,他没有分别了。所以他比清净高,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佛菩萨,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清净跟平等是禅定,定就平等了,不动,「本无动摇」,惠能大师说的。 …… 佛菩萨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没有别的,而且是义务的教学,不收学费。来学的学生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肯来,佛菩萨就教你。所以,佛法是多元文化的教学,佛菩萨是义务工作者,多元文化的义务工作者,名闻利养边都不沾。给你讲真的,没有一句假话,只要你肯学,你一定得利益,这个利益不是地位、不是财富,是破迷开悟,后面真实的利益是离苦得乐。佛教导我们离究竟苦,究竟苦是什么?六道轮回,没有离开六道轮回不究竟;得究竟乐,究竟乐是极乐世界。怎么去?叫无上的妙法,就是一句佛号,信愿持名,蕅益大师告诉我们的。真正相信,没有丝毫怀疑,真正求往生,六道轮回太苦了,我受够了,我不想再干了。希望这一生当中像海贤和尚一样,自己有把握,自己真正相信自己念佛,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 这都是无比殊胜的缘分,我们能遇到,我们才万缘放下,遇到这么好的本子。佛门所有经论会集这是第一善本,为什么?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是五种原译本的经文,没有改动一个字,忠于会集。其他的会集很多,宏琳法师举了很多例子,但是都有几个字改动了,这是佛门大德所不允许的,这个会集本避免这些过失。老居士会集花三年时间,又经过七年的时间做十次的修订,成为善本。这本子里头你找一个缺陷你找不到,它没有缺陷,它没有过失。所以我能够肯定,世尊往后末法九千年,九千年真正能得度的只有这部经。我这才万缘放下,「法尚应舍」,《金刚经》上的话,「何况非法」,统统放下,一句佛号念到底。 我提倡的,一句佛号、一部经、一部注解,其他的不要了。那戒律很重要,对,没错,三聚净戒就在这一句佛号里头,圆圆满满,你持戒的人还有过失,还有缺陷没做到的,这一句阿弥陀佛统摄了,简单扼要。海贤老和尚功夫不可思议,他确确实实证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惠能大师所证得的明心见性,理一心明心见性。靠什么?一句佛号,佛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海贤老和尚,这资料里头讲的,严持戒律,就一句佛号,心里头一句佛号,除佛号之外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叫严持。菩萨有智慧、有善巧方便接引众生,根机好的要帮助他、成就他,根机不好的要带领他,帮助他扎根。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后世遇到这个法门他会继续修学;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后世一定有机会成就,只是时间早晚不同。这都是慈悲到极处! 下面这一科,「护佛种性」。护法,护法首先要护自己,自己都没有护好,你是不可能护佛的。护好自己就得认真修戒定慧,一定是因戒得定,诸位一定要晓得,你持戒,持戒的目的是什么?得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定;得平等心,平等心是大定,菩萨的定,清净心是声闻、缘觉的定。如果持戒不能得定,那持戒造罪业,为什么?分别、执着,看到不持戒的人毁谤、批评、责备。你教训那个人,那个人是不是肯接受?如果不肯接受,他翻过来,算了,我不学了。你把这个人这一生学佛的缘分断掉了,这叫断人法身慧命,这个罪过是无间地狱。 真正持戒人,像海贤老和尚,没有一个人不尊敬,为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他尊敬。众生为什么变这样?他迷失了自性。他将来肯定会恢复自性,只是成佛有早晚,有人现在成佛,有人来生成佛,有人无量劫以后成佛,他终归要成佛的。你怎么可以轻慢他?你怎么可以斥责他?他不像持戒的人,持戒的人柔和。释迦牟尼佛持戒,诸佛菩萨都持戒,祖师大德也持戒,没有一个犯戒的。起一个不善的念头就犯戒了,起一个善的念头也犯戒了,为什么?真心里头没有念头,那是《梵网经.心地戒品》,这是戒律最高的,身心清净。心是什么?心是清净平等觉,觉就是见性,见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看经文: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 上面这一句,『受』是接受,『持』是保持,『如来甚深法藏』,「此有二解」,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净影疏》曰:明修胜解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己心」,这就是明心,「故曰受持」。这个解释高,以明心见性为受持甚深法藏,明心见性在净土宗是理一心不乱。念佛人的功夫,首先得到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么境界?一切时一切处,我们讲二六时中,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一个杂念都没有,这叫功夫成一片。他为什么不是一心?一心是断烦恼,他烦恼没断,烦恼习气在,这一句佛号有力量,把烦恼习气控制住了。像石头压草,这时候真有力量,它把烦恼压住,不起作用,没断,这叫成片。这个境界在天台六即佛里面叫「观行即佛」。六即佛是理即佛,从理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从理上讲的;从事上讲,我们现在是迷惑颠倒,迷失自性,变成凡夫。凡夫有能力用一种方法让自己的烦恼不起作用,五种见惑没断,五种思惑也没断,就是见思烦恼没断,但是伏住了,这也很难得。有这个功夫就决定得生净土,念佛念到这种层次的人,阿弥陀佛都会来现身。有人看到佛,有人看到极乐世界,这是感,你的清净心快现前了。佛慈悲,见佛、见极乐世界,你的信心增长,你不会再怀疑,真有,不是假有。 念到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断了,这个境界等于阿罗汉,阿罗汉断见思烦恼。所以这个阶层的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里头是阿罗汉、辟支佛、三乘菩萨,这个三乘是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他们生方便土。再向上提升,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不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也破一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生实报庄严土。 诸位要记住,统统都是一句佛号,不需要用任何法门来帮助,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海贤大师为我们表这个法,告诉我们,祖祖相传这个法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实验成功了。那他是什么境界?我们细心看他的光盘,显示出来给我们看,他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也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是这个境界。他跟阿弥陀佛往来很亲切,很多次,不是三、五次。你看他临走之前告诉几个同修,这几天阿弥陀佛又来找我,告诉我,就在这几天我就要走了。临终这几天就见了很多次,至少三次。学佛九十二年,他这样的禀性太难得了,这个人的禀性老实、听话、真干,他念佛的态度真诚、清净、恭敬。具足这种条件,没有一个不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一定很高。 让我们回头想一想,谛闲老和尚的徒弟锅漏匠,锅漏匠也是不认识字,一生没有念过一部经,没有听过一堂经,谛老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告诉他一直念下去。他很乖,很听话,念了三年,你看看,站着往生,还站了三天,等谛老和尚替他办后事。站着往生不稀奇,往生之后还站三天,没有过。这个决定不是假的,锅漏匠给我们表演。锅漏匠的境界我们判断,最低的境界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感应佛来接引他,佛来告诉他的信息,你的寿命还有多长,到寿命到的时候佛来接引。有一等聪明人,见到佛就跟佛要求,我还有那些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佛很慈悲,都带走了。所以我们在《高僧传》看到、在《净土圣贤录》看到,许许多多念佛人都是三年走了,我相信这里面大部分都是还有寿命不要了,提前到极乐世界去了。 海贤和尚我相信跟锅漏匠比绝不逊色,他三年能不能往生?肯定能往生。为什么不去?阿弥陀佛要他表法,他有任务。所以我也不相信他寿命那么长,一般寿命我们估计应该是七、八十岁,他能够活到一百一十二岁,为什么?最后的任务就是表僧赞僧这个法。可能就是阿弥陀佛给他说,什么时候你遇到这本书,表法圆满,你就可以到极乐世界来了,佛来接引。所以他表这个法三天就走了,走得那么自在。临走的这一天,他是晚上走的,白天还工作了一天,在菜园里拔草、浇水、整地,干了一整天,晚上往生了。这一天他为什么不休息休息?为什么还那么样的认真,干一天活?这是做榜样给我们看,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表这个法,认真负责。这是什么?这是敬,敬事、敬物,对他的工作,我们常讲敬业。他的业就是弘法利生,他的弘法是身教,不是言教,你在他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里头细心去观察,《无量寿经》无论是理、无论是事,他统统做到了。 所以他那个碟,那是活的《无量寿经》,我称它作是《无量寿经》的总结。我们看这个光盘要跟读诵《无量寿经》一样,一样的恭敬、一样的真诚,看了很有受用,遍遍都有受用。有同学看了几百遍,告诉我永远看不厌,为什么?遍遍有悟处,看出门道出来了。我们要学他一心称念,决定没有怀疑,真有西方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信愿持名,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个心确实很不容易生出来,为什么?烦恼习气太重了。持戒,头一个破见惑,证初果,你见惑破不了,初果得不到;初果得不到,你还是六道生死凡夫,这个不能不知道。所以末法九千年,包括我们现在,除了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门门都要断惑证真。你能不能把身见放下?知道身不是我,不再想这个身,不再贪恋这个身,不再为这个身造罪业,为这个身。第二个边见,边见是什么?对立,二边,有我就有人,人我是边见;有真就有妄,真妄是边见;有善就有恶,善恶是边见;有凡就有圣,凡圣是边见。边见断了之后是什么境界?肯定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自性里面的慈悲就生出来了。不容易!第三种成见,佛把它分成两个,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成见是什么?自以为是,不能跟别人合作,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成见。某人成见很深,只有人服从他,他不肯服从别人。最后一种邪见,所有一切错误的看法,都属于邪见。不容易,谁能断得了? 这五种错误的见惑断干净了,你的本能恢复两种神通,天眼通出现了,天耳通出现了。天眼通能够叫你,至少你能看到欲界六层天,能看到十八层地狱,你有这个能力。初果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我们自己想想,我这一生做不到。做不到,想离开六道轮回那只有找阿弥陀佛,除这一法之外没有第二个法能帮助你出离六道轮回。净土的殊胜,千经万论,殊途同归,《华严》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楞严经》的二十五圆通,最后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观音菩萨专对娑婆世界,大势至菩萨那是专门对遍法界虚空界,他契一切众生之机,观音菩萨只契娑婆众生之机,不一样。 所以《净影疏》里说,「明」是明了,「修胜解如来藏性」,如来藏性就是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我们是不是把这个当作目标?这个目标要是达到,是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这位次高了,这是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受持的意思很深,这是以明心见性为受持甚深法藏。 下面第二,说得好,闻佛名号就是受持甚深法藏,《甄解》说的,「即闻持三世一切如来法藏也,多闻归一闻,一闻即是闻其名号」。「是以闻佛名号,为受持甚深法藏也,弥合净宗」。这说得太好了,不是过来人说不出这个话来,说绝了。多闻归一闻,多门归一门,八万四千法门归一门,持名念佛;无量法门归一门,这一门专修净土,求生西方。这是什么人?第一等智慧的人,他相信,他选择这个,第一等大福报的人,念念不离弥陀。像老和尚一样,生活当中念佛,穿衣吃饭佛号不间断,工作不碍念佛,待人接物,心里统统是这一句佛号,一句接一句,一生未尝丢失。一切时、一切处没有把这句佛号忘记,没有把这句佛号间断,这是海贤老和尚,我们应当要向他学习。他的表法,阿弥陀佛慈悲,慈悲到极处,让他做榜样给我们看。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