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个人日记

 

 

 马2作业—81               201372

 文:徐风轻扬

 

  

   
  岁月如歌,只要你经过了,它就会刻进你心里,或高亢,或激越,或緾绵,或忧伤,总是你特有记忆。
 

儿歌与摇篮曲 
 

我的儿时记忆,里面没有什么儿歌和摇篮曲的印象。

70年代的农村,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依然非常艰辛。大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整天忙东忙西的,即使老人和稍大点的孩子们,也是一样的忙碌辛劳。孩子们没有幼儿园,没有儿歌,一般都是自己结伴,以田野为园,自娱自乐。

大点了,看电影和电视,发现里面有很多的哄小孩睡觉的镜头。片中,或是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再或者是哥哥姐姐,唱着摇篮曲、讲着小故事来哄小宝贝睡觉,觉得好惊奇。

回头想想,自个小时候睡觉,大多数时候都是玩耍了一天,跑得特别的累,倒在床上立马就睡着。偶尔有晚上,还想在油灯下磨蹭玩会,大人却大分贝地吆喝起来,没有办法就只能躲在被窝里,玩自己的手指头,慢慢的也就睡着了。

懂事了,又渐渐地发现,我极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或许正是萌芽并成长在那种环境中。所以,讲内心话,没有儿歌,没有催眠曲,真的是无所谓的;我也不羡慕我女儿这代“小皇帝”“小公主”的幸福,一大群人绞尽脑汁,只是为了能哄她睡个好觉。

曾经的缺失,并不都是不幸运;有时候,缺失也是一种寂静无华的美丽和收获。

现在的我,更加怀念和欢喜如幼儿时那种倒下便睡。

 

小蜗牛与兰花草  
 

只要提到歌,首先我想到的一定是那首《蜗牛和黄鹂鸟》,你若接着问谁唱这歌唱得最好,那我一定会骄傲地说,我的凤玲老师啊。

我上学的村小,全校没有一名专职的音乐老师。凤玲老师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又兼着我们年级的音乐老师。凤玲老师那会儿刚刚毕业,扎着条大马尾辫子,脸上总是有对小酒窝,眼睛大大的,眼神又很灵动,即使她发火严历起来,也令我们觉得十分的亲近,而且她每次板着脸批评我们时,最后总是会“扑哧”一下,和我们一起开怀大笑。

每次音乐课,我们都很期盼,一大群鼻涕孩子总是卖力地大声吼唱着,总是希望用歌唱的声音压住下课的铃声。

我是属天生五音不全的那类人,在音乐悟性和唱歌方面更是马尾串豆腐——提不得,而凤玲老师是个极认真的人,每次教歌必须人人会歌唱出来,所以我经常是班里的及格线,凡我能独唱过关的,大家早都OK了。

老师曾对我们说,唱歌的水平是有高下分别的,而歌唱的快乐却从无好孬的区别。从老师说那句话时刻起,我变得自信,开始敢于在大家面前放声歌唱,而且还很享受歌唱的快乐。

“同学们,我们在面对将来的理想、面对眼前的困难时,要虚心向小蜗牛同学学习,特别是学习他的‘三个不要怕’精神,第一呢是不要怕起步差,第二呢不要怕目标远,第三呢最重要,就是不要怕别人的风凉话。只要我们像小蜗牛同学那样,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努力向上爬,慢慢的,慢慢的,我们就会渐渐地靠近目标,等到大家长大的时候啊,也都会像小蜗牛同学一样,站在葡萄树的最高处,去收获最多的成熟的香甜的葡萄,做一个有本领的、父母自豪的、国家需要的人才,好不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新歌《蜗牛和黄鹂鸟》。”

老师三十多年前,在一次教唱课时讲的话,我今天还能学着她的语音说出来。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老师唱得到底准不准,反正就是喜欢听她的清脆亮丽的领唱,看她的忽缓忽疾的手势,学她的“预备——一、二,起”潇洒又可爱的样子。

凤玲老师把我们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五年级小学毕业,几年间,教了我们不少的歌曲。三十年后,让我还记忆犹新的,除了《蜗牛与黄鹂鸟》外,还有首就是“我从山中来,带了兰花草”的《兰花草》歌了。学唱了这首歌,让小小年纪的我,知道了“兰花的高洁不俗,在于品性;人生的追求不歪,在于品德”的大道理,虽然那时未必真懂。

由于长年远在南方工作,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故乡的凤玲老师了,真的十分想念我的人生之路的漂亮好老师。
 
 

不落的理想与飞扬的青春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快乐幸福的。尽管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物资也十分的匮乏,人人都非常辛劳,但是大家庭在爸爸妈妈的全力维持下,充满温情和关怀,所以我一路成长过来,没有觉得有太多的坎坷和痛苦,只不过是算不上轻松愉快。

曾经在初中和高中的假期间隙,进入建筑工地当小工,运过水泥挑过砖,干过木工搞过装修,有的是想挣点外快,贴补家用;有的是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产生了辍学念头;有的是想证明自己,不吃闲饭、学点技术,等等原因。

记得每次打工的工地都很偏远,大多在十五公里以上,骑自行车要将近用一个多小时。去工地时比较轻松,精力充沛,跟同村的乡亲一道,迎着朝阳聊着天,一会儿就到了;返家时就比较困难,干了一天活,已经筋疲力尽,加上年幼力弱的原因,经常只有我一个人远远地落在后面。如果是在冬季,由于天黑得早,经常就会冒黑单骑赶路,为了自我壮胆和活跃气氛,我就一边使劲地骑车,一边大力地吼唱。

当我迷惑个人前途发展时,大力吼唱的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蒋大为的《敢问路在何方》)

当我受困于冰冷现实时,大力吼唱的是“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不为别的,只为那美丽的草原……”;(齐秦的《北方的狼》)

当我重新心怀梦想时,大力吼唱的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刘欢的《少年壮志不言愁》)

当我心累了感到孤独时,大力吼唱的是“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呀飞却飞也飞不高,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一个温暖的怀抱,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赵传的《我是一只小小鸟》)

当我享受那一点点小小成就时,大力吼唱的是“……出门在外漂泊的人,没有春秋,苦不苦、累不累,永远不后悔,为了理想,日夜向前追……”(陈星的《努力歌》)

当我想起那从未表达出的涩涩暗恋时,大力吼唱的是“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才知道你不是我一生的所有,蓦然又回首,是牵强的笑容,那多少往事飘散在风中……”(毛宁的《晚秋》)

当我的理想每次启航、青春再次飞扬时,大力吼唱的是“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心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周华健的《真心英雄》)

当年的路上,还有许多难以列举完的各种心情,也吼过很多很多不同的歌。回想起当年的那个冒黑顶风骑行,独自大声放歌的少年,成熟的内心仍不由得会生出很多钦佩和感慨,一个热爱生活的少年,一个踏实努力的少年,一个快乐感恩的少年……

二十多年后的理想,虽与当日不复相同,青春也不再肆意飞扬,但人生还在路上,还须勇敢坚强的前行。

 

    



 
  【编者按】当岁月在没有儿歌和摇篮曲的幼年、伴随凤玲老师悠扬动听的《蜗牛和黄鹂鸟》《兰花草》歌声的童年、打工归来路上的金曲联唱的少年飘过的时候,我们绝对不仅仅记住了这些歌声,记忆更加深刻的是那些曾经的日子。没有儿歌和摇篮曲的童年并不孤单,每天都玩得特别开心,并且会很快酣然入睡。凤玲老师领唱是歌,深入人心的是做人的道理,要向小蜗牛学习努力奋斗,要有兰花一般的高尚品德。那些歌声陪伴的路,即便再黑也不孤单吧,曾在放学路上我也跟同学一起高歌过,虽然我是女生,但你唱的,我居然也唱过,这种心随歌走的感觉,确实很妙,很多难以说清的情愫,都化解在这大声歌唱的,不成曲调的歌声中。幼年养成的独立自理、童年懂得的努力和高尚品德,少年学会的坚持理想和飞扬青春,都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独树一帜,也让它如歌一般,或高亢,或激越,或緾绵,或忧伤,始终在记忆中唱响。我很期待知道您现在会喜欢什么歌,可能一说出名字,我就会猜出你的心思。歌由心生,歌唱生活,是大家都应该拥有品味幸福的能力。本篇文字,借助几个年龄片段记忆中的歌声,描写了当时的生活境遇,轻松诙谐幽默的文字,清新脱俗的手法,都让我们眼前一亮,也会随着文中的歌词一起哼唱。借助一句广告词:想唱就唱,唱得响亮。让我们一起在歌声在快乐成长吧!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以上是江山文学网逝水流年社团的平淡是真老师写的编者推荐按语。读了这个按语,的确令我感慨万千。对于一篇新手的普通稿件,平淡是真老师认真的态度,深刻的理解,准确的分析,精辟的评词和激情的鼓励,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此刻只有一个想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半个月来,向江山文学网自荐8篇,除《婚姻如套》字数1200字左右,不符合散文栏目规定1600字数要求被退稿外,其他发了7篇都在次日即得到江山网编辑的斧正推荐,他们能细致到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这种对文学认真的态度,使我从一个纯凭日常喜好和冲动码字,渐渐向学会理性思考而码字。所以,我真的很感谢平淡是真等等各位江山的编辑老师。
 
 

 

文章评论

王明忠

您就够幸运的了,我念书时,连桌子板凳都没有,桌子、板凳都是用长长的木板垫起来同学们坐着,至于老师,一个人可以教一二三四年级。我们那时一个教室里同时上两个年级的课,老师先讲完了一个班,再讲另一个班。

梦笔生花

朴实无华的文字 把我带回童年的时光 像你文里说的 小时候虽然没有儿歌催眠曲 但照样睡得又香又甜的 呵呵

落胭

生动优美的文字,让人怀念的美好时光,漂亮的好老师凤玲,还有那些伴我们成长的好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兰花草》……[em]e121[/em]

落胭

拜读新作,问候轻扬朋友夏安[em]e156[/em][em]e183[/em]

太阳花

[em]e179[/em] 的确是 岁月如歌。

笑笑

岁月如歌,留下美好的回忆。

小六

被父母亲呵斥着钻进被窝,只有玩着自己的小手指,慢慢睡去......既熟悉又生动的画面。小学的凤玲老师像妈妈爱护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她的学生也让人难忘。欣赏了![em]e160[/em] [em]e156[/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