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黄山

随笔

          725早上6点,我们便从汤口所住的宾馆出发,准备去黄山。当天周末,又正值暑假,游客很多,还才到游客换乘点,便开始排队。坐上景区大巴,一路上行,经黄山南门和温泉区,来到了慈光阁,在这里,游人就更多了,天也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又赶紧排队买景区门票和索道票,排队去乘坐缆车。

终于坐上缆车,随着缆车的上升,原本比较平静的心情突然开始激动了起来。古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更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我们此次到了安徽,还差一点就与黄山失之交臂了。因为出来的时间很久了,感觉也比较疲惫,开始准备不去黄山的了,但后来当地人都说一定要让我们去黄山看看,我们才最终下定决心去黄山一游。此刻,我们终于进入黄山的怀抱。黄山,我们来了,你究竟有多美?

雨越下越大,缆车的玻璃上全是雨滴和雾气,导致视线模糊。光影变幻中,偶尔可见巨岩苍松青溪,的确美妙如画,加之云雾缭绕,更恍若仙境。下得缆车,到达玉屏景区,已是8点多了,赶快穿上事先准备好的雨衣,出发。

缆车站后,一块耸立于路旁崖边的条形竖立的巨石,首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它似乎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但又始终岿然不动。难道这就是著名的“飞来石”?因为没有导游,我们也不知道答案。后来到了真正的“飞来石”之后,我们才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飞来石”。真正的“飞来石”, 在光明顶之后,一山巅之上有一狭小平台,突兀一石,直立,高约15米,传说是女娲补天后所剩下的两石之一,从天外苍穹飞降而来,构成这一奇景,其下崖深千尺,令人不敢往下窥视。在黄山中游览越久,越在我们越发明白,黄山“四绝”中的“怪石”,真的是“没有最怪,只有更怪”。黄山之石,色泽或白苍,或青黝,或赤褐,各有千秋;形态有的似人,有的像兽,有的状物,惟妙惟肖;或自成一景,或相映成画,美不胜收。

观石之后,沿右侧山路,跟随大部队向前行进,不多时就来到了玉屏楼,见到了黄山名片——迎客松。狮石之畔,一松雍容而立,一侧枝丫横出,恰似好客的主人,热情地伸出臂膀,迎接八宾客。此刻在烟雨之中,更添一分朦胧此之美。原想与迎客松合影一张,可惜游客云集,人头攒动,几无立锥之地,只得悻悻作罢。黄山“四绝”之首即为“奇松”,黄山松遍而山间,与一般的松树不同,黄山松主干笔直,枝条遒劲,松针簇翠,极具观赏性。

告别迎客松,稍回不远,路旁山顶为新栽的送客松。再往后,翻越天都峰,山势愈发陡峭,路途也越发艰险,或穿行于山谷之间,或开凿于山脊之上,或搭建于悬崖之边。不过,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一路行来,尽管雨雾让我们的视线不能及远,但沿途的景致确实是美不胜收,让人赞叹不已。

走走停停之间,来到了莲花景区。莲花峰的主峰正处于封闭维护阶段,我们不得其上。沿山路而行,又经过“手机石”、幸福桥、莲花洞等,绕莲花景区一周,见到了龟、蛇二石。山脊之上,两块巨石,一形如龟眠,一状似蛇缠,中间一条小径,其下便是“百步云梯”。百步云梯,实际有200多级石梯。梯步极狭,仅可供两人并行,且几近直立,更让下行的我们胆战心惊。游客们一个接一个,缓慢地一步一步地向下挪动。下得梯来,只觉得小腿酸软,虽山风凛烈,也出了一身的大汗。在排队等待下“百步云梯”的时候,天晴了一下,云雾短暂散开,对面不远的山崖几近清晰,引得游人们欢呼不已。可惜这样的天气仅持续了几分钟,小雨又开始下了,雨雾重新笼罩起来。

如果说下“百步云梯”让人觉得艰难,那接着不远要上的“一线天”同样也很不简单。同样是几近直立的石梯,此处只容一人通行,此时雨势加大,山上的雨水顺着石梯向下倾泄,不一下就让我们鞋裤全湿,全身冰冷,更增加攀爬的难度。我是手脚并用,根本不敢往后看,艰难地一梯一梯地向上爬着,终于爬到了顶。早在上山之前,就听说了“百步云梯”和“一线天”的艰险,甚至也有人劝我不要去这两个地方,但我终于克服了困难,战胜了自己,顺利地到达了光明顶,一种自豪也油然而生。

光明顶上,稍显平坦,有一石堡,上有一巨型圆球,因未入其中,不知道有什么作用。稍事休息后,继续前行,就进入了黄山的后山。黄山是“前山奇,后山秀”。后山明显植被要比前山茂密得多,以黄山松为主体,各种各样的植物绿意盎然,经过雨水的滋润更显青翠。空气也格外地清新,混合着林木的清新,洗涤尘肺,沁人心脾。行走在林荫之间,上坡下坎,壑深崖直,径幽亭翼,又是另一番感受。经群峰顶、飞来石,我们到达了排云楼宾馆。此时,雨势达到了最大,我们单薄的雨衣实在是不能抵御,只得在宾馆的屋檐下暂时躲避。差不多躲了四、五十分钟,雨才小了一点,我们又继续出发,经西海饭店、北海宾馆、狮子林酒店等,到“团结松”。一路上,我们碰到了好几拔黄山的“挑山工”。黄山之上,缆车不能到顶,黄山的面积也大,道路崎岖艰难,山上的物资只能靠挑山工们一步一步、一挑一挑地担上山来。我们打着空手游玩都觉得十分劳累,而挑山工们要挑着几十、上百斤的物资,更是不易。小时候我们学过《挑山工》这篇课文,今天亲眼得见,不由得让人更为感叹物力之维艰。

最后我们来到白鹅岭站,坐缆车下山,结束了短暂的雨中黄山之行。能够有机会登上黄山,给我们此次安徽之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不过由于下雨和时间,黄山的美景还有很多没有欣赏到,比如云海、温泉、日出和最美丽和西海景区等。今后如果有机会,我将在天晴的时候,再上黄山,呆上两天,好好地欣赏。

    补记:下山后,意犹未尽,诗兴大发,于是打油数句,现摘抄如下,还是要用四川话读哟:黄山硬是美,处处让人醉。可惜天落水,处处麻非非。又是星期六,游人打堆堆。二天有机会,再来爬一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怀念父亲

天公不作美,不过你得提高一下摄影技术,才配你的文章呵。[em]e12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