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节随拍

个人日记

      
       

        跳狮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春节回家,遇到两支跳狮子的队伍,一支来自关桥村,年龄最小的50岁,最大的71岁,双狮子,共10个人。另一支来自纸厂河,年龄最小的40岁,最大的70岁,也是10个人。地点:杨林市集镇。
       资料查阅:
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貎、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后来又分为“北狮”和“南狮”。
       “北狮”起源于北魏武帝甘肃河西,
表演时共需舞员三人,一人舞狮前身(即狮头),一人舞狮后身(即狮尾),另一个饰武士,领导起舞,表现狮子的雄健勇猛,武士的机智及风趣,予人一种美好振奋的享受。
       “南狮”起源于广东佛山,
俗称佛山醒狮,分为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文狮以刘备、关公作脸谱,武狮以张飞作脸谱。文狮表现为温驯而和善,武狮表现为勇猛而刚烈,少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幼狮,憨态可爱,一般跟随文、武狮同场表演。“南狮”在造型上极度夸张,颜色亮丽,威武雄壮,美丽活泼动作以南拳马步为主,讲究表情,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各种神态,有搔痒、抖毛、舔毛等,惟妙惟肖,逗人喜爱,集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为一体的具有吉祥、喜庆气氛渲染能力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节日平添了许多喜庆和热闹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北狮”重技“南狮”重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南北狮子结合的产物,刚中有柔,柔中带刚。
       “冬格里格锵锵”“
 冬格里格锵 ”两支队伍的锣鼓声比赛似的,一阵高过一阵。狮子随着这铿锵的鼓声,摇头摆尾,弹跳飞腾,融入武术舞蹈于一身,将威武之狮的喜乐、勇猛、灵巧表演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是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跳狮子的热闹盛况,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莲花闹
图片

       莲花闹,又称莲花落,或莲花乐,是说唱艺术,是曲艺艺术门类中的一大曲种。有地域性,说唱以方言为主,朴实流畅,内容以吉祥纳福为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俗易懂,风趣幽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拜年》
            ——摘自松滋100网
 一步走二步行,三步四步到府门,
  
五步六步踏金鞋,七步八步把年拜。
    枝子打宝迎逢春,开言就把客官请, 
    叫声客官你是听,你好比朝中一贵人,
   今日有缘遇着你,好似久晴下大雨, 
    好比山伯会英台,好比吕布会貂婵。 
     有心接你到我家,叫我弟弟打酒去, 
    叫我妹妹去杀鸡,吃一个桃园三结义。


文章评论

蓝色梦

姐姐跟着狮子跑了一路啊,呵呵!元宵节快乐!

六儿

年味十足![em]e179[/em]

六儿

这才是过年,趣味十足!

陋室书香

哈哈南狮北狮,增加知识了呢。想起了十年前正月十五油田与地方办的社火,那个热闹啊,只是如今很难看到了,只有室外没完没了的烟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