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艺术探微
转载
——第二届诗人峰会诗歌研讨会发言提纲
王 放
尊敬的光国会长、各位专家、各位诗友:
我就这次研讨课题“关于当代诗歌的交际功能”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大家知道,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当前的中国诗歌已经走向了极其孤独的隐形状态,逐渐进入了个人的隐形空间,越来越丧失了其传统的交际功能。诗歌已经从一种文学利器,蜕变成一种自我品尝的柔软咖啡。多数诗歌甚至放进言一己之私的保险柜,而且还设置密码,除了自己懂,别人很难懂,甚至连自己也不懂。
诗歌的没落,原因在于诗人自己。不要强调诗歌艺术有多高,不要责怪读者阅读能力有多低,不要以为诗歌艺术就是曲高和寡,是诗人自己践踏和毁掉了诗歌的锋芒。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诗歌作为语言的精华和重要的文学形式和传输载体,古来曾是最曼妙的文化交际工具之一,如酒宴赋诗、作答,生日祝贺、婚丧嫁娶、朋友送别等等,都经常使用诗歌形式来表达,古来亦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诸如“送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类。
遗憾的是,现代诗歌正逐渐丧失这个功能。
我认为主要因素有三个:
一是应用媒体的增多。信息化社会,很多人很少读书了,当然也不愿意费神去读诗,主要靠网络、电视等传媒了解和交流信息。
二是生活节奏的快捷。紧张、快节奏的生活状态造成了对诗歌的淡漠。快餐文化、碎片文化盛行,对纯文学淡漠,多数受众失去了对诗歌的热爱与依恋。
三是诗歌形态的嬗变。现代诗歌主题、手法、形态讲求多样化,十分强调自我意识。尤其是大量外来文化的引入,现代意识的植入,诗人个性化的展示,已经使诗歌形态走向多元化,颠覆了广大读者规律性审美习惯。
由此造成当下诗歌创作低迷,这已成为全社会有目共睹的现象。从表象上看诗歌的作者多了,网络诗人比比皆是,但是好的作品少了;诗歌媒体多了(包括电子杂志),但是真读者少了,大家很多时候只是看看标题与作者。有人开玩笑说当下诗歌就两个人在看,编辑和作者。以《诗刊》为例,八、九十年代平均发行量为40多万册,目前仅发行4万册。诗歌杂志在书摊、书店都难得一见。这是个令人悲哀的现实!
诗歌生存的外部环境我们无法更改,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看还是应该从诗歌自身改革入手,重新考量诗歌的价值观念,努力调整诗歌的表现形态。
首先,要强调诗歌的可读性。诗忌玄虚、晦涩,必须让人能够读懂,这是前提。诗就是诗,而非散文,并不是所有分行排列文字就能成为诗。某些具有探索意义的“现代派”、“后现代主义”诗歌,可以是一种尝试和探索,但是否能够成为主流其决定性的结论还在于时间,在于读者。
其次,要强调诗歌公众情感。关于文学表达的“大我” 与“小我”问题,是个传统性争论的问题。我以为,既然你写完要拿出来给人家看,就要尽量表达一点公众情感,因为发表后的作品就成了商品,与己无益的东西没有人会买。只重视“生产”,而忽略“市场”的愚蠢做法,同样不适用于诗歌的价值体系。那种言己之私的东西你可以藏在自己笔记本里,或者只读给你相关的人去听,没人管你。
其三,要强调诗歌表现形式。汉语诗歌之所以在历史上取得伟大成就,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好东西,很大原因在于它的特殊语言形式。比如汉语言表意的模糊性、含蓄性,汉语词汇的丰富性,汉字四声的节奏性、诗词格律的规范性等等。现代诗歌打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发展成一种轻松、自由的表达方式,创作更无惧无束,表达可尽情挥洒,但是在继承传统方面一直做得不够好,在传达、记忆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我们能不能在凝练、含蓄、音韵、节奏等方面多做些探索?中国诗歌会张会长倡导过精短诗歌创作,我以为这是拯救诗歌的一种必要的手段,值得探索。在这一点上,现代诗人徐志摩、戴望舒,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还有已故诗人顾城、山东诗人孔孚等人的实践,可以引领我们进入更深入的思考。
各位专家、各位诗友,几年来中国诗歌会、中国诗歌网团结全国各地诗人积极探索诗歌发展之路,对于中国诗歌的创作发展,无疑具有建设性意义,其成果有目共睹,未来必有建树。我想,每个有良知的诗人,都应该认识形势,明确责任,发愤图强,大胆探索,积极发挥诗歌艺术的潜在功能,为促进中国诗歌发展献出积极的正能量。
王 放
2014.8.1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