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

音画品读


             春节期间,老领导沈总突然打来电话说,给我写了一幅字,托人送过来。

    我感到有点受宠若惊。沈总已退休一年多,其在位时我也只是逢年过节发发短信问候,自责没为领导服好务,反而是领导总是一直关心关爱着我。他是我初入职场的推荐领导和良师益友,也曾经是我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分管领导,给过我太多的教诲和帮助,他的为人处事等综合才能一直令我及同辈人仰慕。
    老领导笑着对我说:这幅字是敬录的一首唐诗,因为其中含着我的名字,所以适合送我。待我展开书轴,清秀而刚劲的字体,承载着简洁的诗句与画面映入眼帘——
 

图片

 

其诗云——天若无雪霜,青松不如草。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

    原来是一位叫“唐备”的唐代诗人,其诗作已收入《全唐诗》,题为《失题二首》之一。我的名字果然被“镶嵌”在第二句诗中。没准先唐的前辈在一千多年前,就给我预写了诗语嘱托啊。

    反复吟诵四句诗,有点像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而又耐人寻味的民间俗语和励志警句。不禁想到明人所编《警世贤文》,其中亦有诸如: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等等,都是谆谆教诲、一脉相承。而唐备所言“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初读似觉一般,再吟理趣横生,细品震憾心灵。不仅把人生哲理说到极致,而且也更有诗情画意。

   
网上搜查“唐备”其人,多为“生卒年不详”。但可以推论,应是晚唐诗人。因为唐诗的“说理”趋势始于晚唐,到了有宋一代,则其诗由“情趣”为主,变为“理趣”居多,逐步演变为宋词、元曲。
   
细查资料,果然!简要介绍唐备:“约公元901年在世”,而大唐正是终止于公元900年之初,其为晚唐进士,“工古诗,极多讽刺”。如唐备的另一首《对花云》:花开蝶满枝,花谢蝶来稀;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将世间人情冷暖描绘得入木三分。

   
唐备收入《全唐诗》的还有一首诗,题为《道傍木》,也是语出惊人——“狂风拔倒树,树倒根已露。上有数枝藤,青青犹未悟”。

    
捧读老领导送我的书作诗语,联想到唐备其他几首启迪心灵的诗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后生如我辈者,犹如树上的“枝藤”,有时未能理解树杆何以如此的挺拔,可谓“青青犹未悟”。我们有时也怨恨工作与生活中的“雪霜”,不理解可以砥砺斗志的“山川”,而又往往轻看傲立坚守的“青松”,也不大珍惜已有的“平道”。一语道破,振聋发聩啊。理当不辱使命、不停脚步,不辜负前辈寄托。

        
以此小文,感怀老领导关爱之意,敬祝老领导身体健康,诸事如意。

文章评论

卡伦

您的老领导德才兼备,令人尊敬。知识渊博,书法了得。观字悟人,德馨,如明月清风。手机把这作品收藏 ,嘿嘿!

dd

我们有时也怨恨工作与生活中的“雪霜”, 不理解可以砥砺斗志的“山川”, 而又往往轻看傲立坚守的“青松”, 也不大珍惜已有的“平道”。 一语道破,振聋发聩啊。[em]e179[/em]

紫衣

字好,情真,意长[em]e179[/em]

竹间

[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感同身受!

老王

[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往来无白丁……境界呀!羡慕,由衷地!书法好难,尤其是楷书。众多书家,最能称得上楷模的唯有欧楷了!沈老的功力深厚,跃然纸上。请代转敬佩之意! 欣赏过你对唐诗的解读和沈老的特定之作后,我想老领导选用欧楷落笔,也不是随意而为。一定是对严谨规范,恪守法度的一种推崇和肯定。恭喜你了。

君惠

老朋友的文章总是那么真,那么美!

君惠

老朋友的文章总是那么真,那么美!

听雨轩

老领导为什给你送字,不仅仅是因为有你的名字吧?难道是你接替他的位置了?[em]e12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