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的多解

大锅小菜

                                   
    又到毕业季,有青年择业者前来倾诉困惑。问其详,方知是“待遇”问题纠结于心。我不便多言,只说了四个字“因人而异”。想当初自己择业时,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遇到什么干什么,而现在选择多了,困惑也随之增加。
 

一位企业老总说过,“待遇”当然重要,但只是问题的表皮。业界曾有所谓“四可”标准——前景可期,待遇可观,领导可信,环境可融。“四可”之中,“待遇”的权重只占四分之一。当我把这标准推荐给咨询者,并问其看重哪条时,青年人的目光还是指向了“待遇”,自然有他的理由。这有点类似于择偶,当双方初始接触,相互不甚了解时,只好先把容貌、家境等因素放在前列,随着了解的深入,外在的条件将相继靠后。
 

曾经观看央视访谈节目,当崔永元询问嘉宾“靠什么吸引人才”时,嘉宾回答有三点:一是事业,二是感情,三是待遇。崔永元称赞说:“很对,顺序也对。”其中的“待遇”选项被排在了最末的位置。嘉宾认为,在一定的情况下,事业与感情比“待遇”更重要。好比有人给你一笔钱,却是“恶狠狠地甩给你”,你会要吗?这当然是见仁见智的理解。
 

以上所谈“待遇”,主要是指物质报酬、工资福利。其实追溯其词源,“待遇”的释义有多项:其一是指对待、看待人的态度方式,比如说要有公平的待遇,言其待遇甚厚、甚公,或言“待遇如家人”,热诚真挚,其乐融融,是一种被尊重的精神待遇。二是指接待,类如动名词,如说待遇隆重,对有功之臣或贵宾“赏赐、待遇之”。其三是指社会权益,如政治待遇、资质、权利之类。其四才是指经济报酬、生活福利等。
 

在语词演变中,“待遇”原有的多义之解,被遗忘或剥离得只剩下可以量化的工资福利。原本排在稍后的选项,现在窜到了最前端。正是客观现实与价值观的多元表现,不足为奇。

从“待遇”的多解,联想到劳资管理学中的两个概念:报酬与薪酬。报酬是一个大概念,是劳动回报的总合,含有形、无形,包括一些难以计量的诸如成长预期、专长发挥、价值实现、自由支配等,当然也包括薪酬。而薪酬相对是个小概念,且又分直接、间接多种,包括工资、福利、奖金、奖励、津贴、补贴以及社保水平等等。在以上所有的劳动回报之中,“工资待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容易“遮”住我们择业的视线。

   
结合崔永元所称赞的观点,有远见的择业者,首先注重的是事业的发展性,其次是自己是否喜爱或便于特长的施展,便于情感、文化的相融,第三才是目前的待遇与福利。

当然,也还是因人、因时而异,如果是在经济困难时期,或是求职者处在衣食无保障的情况下,则另当别论。但反过来想想,几乎所有初入职场者,待遇的“起薪”只能是一个相对最低的基数。与其如此,还不如暂且放下“待遇”不表,先干着再说,另图长远。总比直奔“主题”、欲速而不达要好。

   
现实职场中也常有“待遇”先后的纠结:职工容易说,先落实“待遇”然后才好好干;老板容易说,先要好好地干,然后才有“待遇”的落实。从职工维权看,前一句无可厚非。但从事物的逻辑看,后一句亦有道理。前者是“按酬付劳”,后者是“按劳付酬”,有待相互协商。

   
被喻为地产大佬、思想家的冯仑先生,在谈到“赚钱与理想”的关系时说过,他研究过很多赚了钱的人,发现一个规律:赚最多钱的人,实际上是追求理想、顺便赚钱的人;他们顺便赚的钱,比追求金钱、顺便有点理想的人要多;而那些只为赚钱、不言理想的人,反而赚不了太多的钱。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奇妙,直接想要的东西往往难以成事,反而是“曲线救国”有可能如愿。

也有这种情况,真正成功的人,可能一开始是冲着钱去的,但到了一定的阶段,发现金钱只是一个符号或载体,赚钱可能渐次退居为第二或第三的目标,而对职业的爱好、事业的成就感,对理想信仰的追求可能成了首要的目标。

好比我们外出旅游“观景”,费了好多的周折,到处排队等待,有时脱衣出汗,甚至几经险情,等到了目的地,发现景色不过如此,慢慢感悟到:原来旅行的“待遇”不过是健身与吸氧,或者是放松一下心情,寻求过程的快乐,观景只是一个由头而已。



文章评论

dd

[em]e181[/em] 长见识了。可以推荐给几位哥们看看。

老王

选择多了,困惑也增加了。辨证的[em]e179[/em]

老王

"待遇"是多解的,如今只剩下了"工资"一解,值得深思?!

老王

冯仑的谈论印合了:事物往往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一规律。[em]e181[/em]

老王

读完我想起了:天时、地利、人和。是吴健民前辈这几天在百家讲坛中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事业、情惑好像与当今的天时不合,经济为中心深入到择业者的心内就只讲工资待遇了。 文章结尾真好。一路的有氧运动才是旅游的最大収获![em]e179[/em][em]e160[/em][em]e181[/em]

长江龙

最近正在为“待遇”二字伤神呢!

今音

如果待遇是以“恶狠狠地甩给你”方式给某一个人。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具有多义性。比如,按事业,感情,待遇来作排列的话,不同的人品和不同的文化,还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所熏陶出来的这么一个人,他会选择其中的一项。但是,从生存的角度出发,暂时面临其恶狠狠也不为过。万千世界里,凡事都要去品尝。这也是磨难,关键是那个磨字,或许会给他带来转机和新生。其中也有机会。因人而已,或许已经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