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温暖

泥沙岁月

 
家,是一种甜蜜。 

   家,是一种思念。 

   家,永远都是温馨的港湾。 
 

一 
        余秋雨说:在一般意义上,家就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也就是说,只有离家的人才有一个思念的家。当离开生活上的家,到达远方,那时候对家的想念是那样的刻骨而摧心,那是从没离开家的人无法体会的。 
         笨笨熊和倪莎离家千里,深深体会了对家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每一年的春节,不管回家的车票如何难求,不管回家的路有多艰难,不管上一次回家发生了怎样的不愉快,春节一到,思念超越了一切,归心似箭 。这种心情是留在老家的兄弟姐妹都无法理解的。

 
          笨笨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自小生病,对别人的照顾已经习以为常,以至于自私到工资奖金自己花,儿子却由父母代为照顾,下岗后更是自顾不暇。逢年过节,不但不去看望父母,笨笨熊和倪莎回去,还要帮衬他一点。家里的事情更是不闻不问。二姐离家二十几年,直到母亲病重才回来日夜守护。笨笨熊工作即离家千里,在父母身边的,是大姐和二哥。觉得大姐和二哥对父母照顾得多些,笨笨熊每一年回家,都是厚礼相待。甚至为了二嫂能对父母好一些,连二嫂的父母都去拜望。
         母亲生病之后,二哥主动找笨笨熊和倪莎商议,想确定父母依靠哪一个儿女。大哥是指望不上,笨笨熊又离家在外,无疑二哥是最合适人选。二哥带笨笨熊和倪莎参观他的厂房。二哥二嫂吃住在厂子里,一排宿舍,取暖也不错,二哥二嫂打算把父母接来同住,吃住都方便。
         父母有一处房产,谁养老归谁,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且,父母有退休金,足够生活。倪莎和笨笨熊对这样的安排是相当满意。
         父母却坚决反对,倪莎不解,对大姐谈起,大姐和父母一样的说辞。  分歧就在,二哥认为,养老不是他一个儿子的事情,他出力了,别的儿女还要再负担费用。父母则认为,钱财和房产是自己的,愿意给谁就给谁,至于谁想赡养父母谁就得自己出钱。笨笨熊一面说服父母拿出生活费,一面承诺跟随二哥之后,还像以前一样孝敬父母。父母说二哥二嫂为人不行,跟着他们不会舒心。遂提议由大姐来照顾。大姐性格温和,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父母,倪莎和笨笨熊也无疑义。因为未达目的,二哥二嫂对病重的母亲也不再看望,大姐一个人太过吃力,就让二姐回来了。父母对二姐的照顾非常满意,答应赠与房产,可是母亲去世后,父亲闭口不提。大姐二姐就与笨笨熊商议,借母亲五七的机会,一起问问父亲。所以,笨笨熊到家,二姐喊他去大姐家吃饭,也就未曾多想。二姐说,她在家伺候父亲,还要自掏腰包买米买菜,即使知道笨笨熊回来,父亲也不张罗买菜。
这让大姐和二姐很恼火,以前母亲在,至少回家还不能挨饿。大姐和二姐越是看到父亲如此,越是和他斤斤计较,一上午都逼着父亲出钱买菜,直到笨笨熊快到家的时间,父亲还是不肯,说吃啥还不行。是,吃啥都行,没带儿媳,自己亲生儿子,虽然千里迢迢,风尘仆仆赶回来,只要有饭菜吃得饱就行,问题是没饭菜。无奈之下,大姐含泪去买了菜。二姐想起自己未嫁时的父亲,二十几年过去,一如既往的亲情淡漠,分外心寒。二姐提起这件事,倪莎忽然觉得释然了很多,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在婆家不受欢迎,究其实,和亲生儿女比起来,还是得到了客气的招待,至少桌子上有饭菜,面子上还过得去。
 
         按习俗,五七是儿女操办,大哥不肯拿钱出来,公公就让大孙子代拿,孙子答应了,却没带够,最后还是向爷爷要的。这期间,孙子已经无数次找理由要钱,爷爷是心甘情愿的给。两个姐姐生气不已,尤其是二姐,出钱出力照顾父亲,父亲却明里暗里给孙子钱。 因为笨笨熊和倪莎放弃了房产,所以大姐二姐觉得笨笨熊出面最为合宜。
         如果孙子愿意照顾爷爷,也未尝不可。父亲却对笨笨熊感慨,有个刘姓邻居,和他情形一样,辛辛苦苦把孙子养大,给孙子买房结婚,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省的钱都给了孙子,最后孙子还是不肯养老,寒透了心。父亲说,孙子生活无忧了,以后不再管了。现在难的就是二姐,所以,把房子给二姐,以后就依靠二姐养老。
         父亲发自肺腑的感慨,让大姐二姐和笨笨熊很欣慰。二姐也就定心来伺候父亲。


 
         没多久,二姐打电话说,父亲口不对心,还是背地里给孙子钱,对房子也是含混其词。孙子更对爷爷提出来,动迁时让爷爷要大的,用自己现在的房子和爷爷换。 谁都知道,换去的房子由孙子住,现在的房子在孙子名下,二姐对自己去留举棋不定,发信息问倪莎。倪莎左右为难。父亲现在腰腿疼,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如果让二姐此时走,父亲以此为借口不给房子,倪莎自然落埋怨;若不让二姐走,二姐出钱出力,最后还是得不到房子,那倪莎还是落埋怨。思来想去,倪莎给大姐打电话,让二姐自己做决定。大姐和二姐找了舅舅,舅舅来说,父亲的答复是,自己能生活,让二姐打工赚钱去。
         二姐决定走,再也不回这个家。笨笨熊一再热情相邀,二姐答应来笨笨熊家里小住。
         二姐和倪莎虽然相处时间不长,可是倪莎看二姐照顾母亲尽心竭力,很是感动,二姐看倪莎处事公正坦荡,很是情投意合。因为多年没回家,期间只有母亲去过她家里,她都是从母亲口里了解的倪莎,现在看到真实的倪莎,很为倪莎打抱不平。母亲口里的倪莎,不光外表丑陋,还掌握财政大权,怀疑倪莎父母的新房都是倪莎出资,却从来不给公公婆婆钱,回家历来是吃了就走。二姐回来这一段,大姐证实是母亲撒谎,得知笨笨熊这一年没少给钱,再看父母一面给孙子钱,一面骗倪莎和笨笨熊,所以才和大姐告知笨笨熊实情。
          倪莎听二姐悉数婆婆的谎言,说到倪莎和公公在书信里对骂,倪莎起身找出了来往信件。早前没有电话,倪莎给自己的父母写信,从来没忘记代替笨笨熊向公婆报平安。而倪莎的习惯,都是复写纸留存一份。真凭实据在,谎言不攻自破。二姐越说越气,倪莎却越来越释然。人在做,天在看,不是凭某个人就能诋毁的,谎言总有破灭的时候。
           倪莎感慨,都是偏疼孙子才害得公公婆婆处心积虑向其他儿女索要财物。二姐说,父母历来如此。父母对倪莎做过的所有事情,其实对自己儿女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二姐未出嫁时,交给父母的生活费远超过父亲工资,即使如此,父母仍然不满意。笨笨熊结婚那年,父母藏起的那台电视机,其实是二姐买的,二姐看电视还得另出电费,出了电费又说热炕要烧煤,逼得二姐买了电褥子去睡冷屋子。二姐婚后生意兴隆时,母亲穿得破破烂烂找她去,二姐像倪莎一样给母亲从头到脚,里外换新,支付给母亲的工资是工人的双倍,然而母亲仍然不满足,利用女儿的信任,背地里藏匿。下次再去,又是旧衣旧衫,说新衣服已坏掉。如今,母亲走了,很多衣物尚未穿着。至于父亲骂女儿,那是外人无法想象的污言秽语。回忆种种,二姐说,她从来没感受过家的温暖,父母的家,带给她的是20多年的噩梦生活 ,心里的阴影恐惧使得她从未想家过。笨笨熊是男孩子,小的时候跟着哥哥满街跑,稍大些读书在外,所以对家仍有思念。

                 
           二姐说已经在外地找好工作,笨笨熊买了车票。哪知当晚从她儿子口中得知,工作尚无着落。二姐如期启程,倪莎请假送她。想着下车之后的二姐在偌大的城市里茫然不知去处,倪莎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打电话给大姐,大姐也在电话的另一头哭泣。大多的父亲都不会如此狠心肠。临近春节,多少外地打工人员都开始准备奔赴老家,为的是合家欢乐。父亲正该留二姐在家,父亲有二姐照顾,儿女们放心,二姐也不必外出,孩子放假也有落脚的地方,笨笨熊和倪莎回家也能团团圆圆过个年,哪个老人不盼望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呢?
          二姐走后,父亲腰疼,生火成问题,土暖气冻了,水管冻了,饮用水都得去别家拎。没办法之下,又找大姐,主动说把房子给大姐,大姐把这个消息告诉笨笨熊,笨笨熊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父亲不挨饿不挨冻,这是做儿女的唯一心愿。
           大姐嘱咐他带着房照,父亲又改变了主意。笨笨熊只得一次次给父亲打电话。老人没房没钱,儿女也能养老,可是把房和钱都给孙子,再让大姐养老就有失公允。父亲嗯嗯哈哈,总说二哥欠他钱的事,不提养老。

 
           想着数九寒冬,年近八十的父亲住在冰房冷屋里饥一顿饱一顿 ,笨笨熊辗转难以入睡,有时候忍不住半夜打电话给大姐,那边大姐也是深夜未眠。倪莎提议,让公公来这边度过寒冬。大姐也说,房子爱给不给,只要父亲肯搬过去一起住,保证衣食无忧。父亲却让大姐把孙女送回父母身边去,再把瘫痪在床的姐夫送到姐夫的妹妹家,他就跟大姐走。
         人是有亲情的,亲情却不仅限于父母儿女。父亲的要求实在过分,难不成为了赡养他,还得置夫妻之情于不顾?他把孙子养大成人,买房结婚,却不让大姐带孙女,道理何在?
        二哥二嫂和父亲彻底闹翻。这次父亲试探,二哥断然拒绝。此前父亲扬言讨债不成要砸二哥的家,二哥正在筹备儿子婚事,生怕父亲当众闹事。能燃眉之急的,只有孙子了。孙子却说,爷爷帮他缴了取暖费的用着地热的楼房的下水管冻了,不能住,自己在农村岳父母家呢。其时,他正舒舒服服在爷爷给他买的楼房里玩QQ游戏。


                                                                        七
          春节又快到了,笨笨熊归心似箭。父亲却在电话另一头说,别回来了。笨笨熊说,你不想我吗?父亲说,这不是有电话吗?以前父亲这样说,笨笨熊都理解为父亲替他心疼路费,自从二姐明确告知,父母曾说,笨笨熊和倪莎回来一次就是几百上千元的路费,还不如不回来,把节省的路费都汇给他们的好。不管笨笨熊多么想父母,父母没有想过儿子。再次听父亲这样回答,笨笨熊心寒。但是,想到举国同庆时父亲孤苦伶仃,笨笨熊还是于心不忍,所以,依然决定回家陪父亲过年,虽然那个生活中的家远不是思念中的家,但是,那里有生他养他的父亲。父亲在,血浓于水的亲情就在。
         是的,血浓于水,那是永远都无法割舍的亲情。倪莎和笨笨熊,愿意用亲情为冷清的父亲加一点温度,让他感受家的温暖。


 
   八 
         父亲端着他那光芒四射的金饭碗在忍饥挨冻  。
         父亲穿着棉衣棉裤,裹着棉被,坐在稍有热乎气儿的炕头,憧憬着年年递增的退休金,盼着春暖花开时动迁给他的大别墅,想象着白花花的银子哗哗流进他腰包……  
         笨笨熊比任何一年都想家, 他无时不刻不在牵挂父亲。  
         笨笨熊曾借酒嚎啕大哭,他说,母亲再怎样不对,她已经走了,他日夜想;父亲再怎样不对,那是父亲,他还在挨饿受冻,他心疼。
         倪莎说,还是接来家里吧。可是老人不肯置信,直言,现在还有这样的人?不要房子不要钱,就养老人?他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所以他不会懂,家的温暖,从来不取决于多大的房子,多少的钱财,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温度。
                
     
                                                                         
        

文章评论

清雪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笨笨熊好样的,人老了,不管咋样都是父母,多往好处想,赡养老人是必须的!大家都不要去想房子就好了!

一朵云

家的温暖要靠家庭人员的维护与保养才会不降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一份情线,不管千山与万水,愿人人都有一份善良的心,让人间处处充满爱。

破茧成蝶!Joan

呵呵,用了半个小时,认真的看完了。理想到你以前写的他母亲,怎么父亲也这么的爱钱如命,不辨是非。重男轻女吧,好多老人都这样溺爱孙子,唉。母亲怎么都走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过年还是要开开心心的哈。

小鱼儿

[em]e178[/em]给个拥抱,支持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别人,只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

地主

呵呵 狠对的,谁说菶菶熊不熊呢[em]e144[/em]

地主

呵呵 狠对的,谁说菶菶熊不熊呢[em]e144[/em]

大夯

您写的不错,网上认识您很高兴。[em]e163[/em]

飘飘白狐

主人公笨笨是个难得的孝子,被云姐姐的妙笔勾画得栩栩如生。[em]e179[/em] 飘飘白狐今日来拜访云姐姐,给你问好~!顺祝春安啊~![em]e176[/em]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