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石出 却进退两难
泥沙岁月
倪莎的弟弟结婚十年,和父母住在一个院子里,一直是父亲赚钱负担生活费,母亲操持家务,弟妹答应等母亲不能操持家务时她会承担,所以在母亲操持家务期间,她是上桌吃饭,撂下碗筷走人。相处倒也和睦。
8月31号下午,倪莎小弟打短信约倪莎上网聊天,适逢倪莎休息在家,看了短信就上网找小弟。小弟说弟妹对他说了一句话,简直是石破惊天。倪莎和小弟分析,不管弟妹说的是真是假,都无法和老人住在一起了。小弟问倪莎,如果是弟妹撒谎,用意何在?倪莎就给了两个字回答:“房子。”小弟不解,父母早就许诺房产归小弟,四个姐姐也都放弃,也不至于为了买楼就牺牲名声啊。倪莎帮助小弟分析,弟妹对小弟说,无非是以为小弟不能对外说,这样,对她的名声没有任何损害。小弟就会觉得无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不得不出去买楼,买楼没钱就得找父母要。可是一面是父母,一面是妻子,小弟无法决断,就找几个姐姐诉苦。最后小弟和四个姐姐的意见一致,不管弟妹说的是真是假,都不宜和父母住在一起了。小弟结婚十年,积蓄只有四万五,而且有大部分在岳父母手里,自己只有一万多,只能租房。姐弟五人都觉得事关重大,不能不了了之。所以小弟答应先以方便照顾孩子上学为由,出去租房另过。
虽然倪莎不愿意相信,可是只能对弟妹说站在中立的角度回去解决。弟妹却说,没办法辨清真伪,只能是让父母把积蓄都拿出来帮她买楼搬出去住。倪莎父母没有退休金,仅仅依靠倪莎父亲一人赚钱供养五口,并无太多积蓄。倪莎父母就一个儿子,早就许诺财产归儿子,倪莎姐四个也都同意放弃。倪莎本来心平气和打电话问弟妹她说的是真还是假?弟妹很诧异,“他和你说啥了?”倪莎憋红了脸也觉得原话难以说出口,停顿的片刻,就听弟妹笑着说:“我是想买楼房,可是我也没想出去住。我是这样想,让爸和妈把钱拿出来……”倪莎说道:“爸挣的没有小弟多,你挣钱,妈还不挣钱,你们吃喝不花钱,都花爸的,你说爸和妈能有多少钱啊?!”弟妹闻听倪莎反对,明显恼了,“没多还没少吗?有多少拿多少呗!不够的我再借点。”这让倪莎很生气,克制下也提高的声音:“那凭啥啊?!爸和妈都没退休金,不得留着养老吗?”然后再次问及石破惊天的那句话。弟妹愣了一下,“那我能撒谎吗?”倪莎说,“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如果说得是真,我帮你讨回公道;如果是你撒谎,我也绝对不会饶你!”
弟妹哭泣着找倪莎小妹,小妹也说,不能听你一面之词,必须弄清事实真相。
第二天,就得知弟妹闹离婚。事情来得突然,倪莎打电话阻止弟妹,弟妹很干脆的提出两个条件:“第一,让父母分一半房产;第二,给她买楼。两个条件都达不到,就和你弟弟离婚。”婚姻是夫妻间事情,如何又与父母房产关联,倪莎不由得生气,弟弟抢过弟妹手机说不用姐姐管,马上签字了。戏剧性的一幕是,不到半个小时,小弟打电话说,不离了,租房搬出去住就是了。还阻止倪莎回去解决,明确表示倪莎打他手机也不会接,也不让倪莎打座机给父母。父母的座机是和弟弟串联的,父母说自己电话很少,所以没有先接电话的习惯,自此更是很难和父母联系上。
有一次电话里母亲说父亲为此失眠,在吃中药。倪莎写信安慰父亲。倪莎在信里写满了对深深父爱的满满感激,也怕65岁的父亲骤然听女儿谈起房产不能接受,把制定协议的初衷告诉了父亲。
倪莎小弟在父母的溺爱下,总像长不大的孩子。倪莎想,也许四个姐姐口头承诺放弃房产不能让弟妹安心,所以制定了既保障父母晚年又让小弟放心的协议。基本内容是,只要父母一方健在,子女不动用父母房产和财产;适当回报父母恩,这是所有儿女应尽的义务,与赡养无关;等父母积蓄花光,需要子女赡养时,赡养原则是谁赡养谁继承,先赡养后继承;如果父母的积蓄足够生活,那么四个姐姐不反对父母把房产留给弟弟。之前彰显公平公正,最后一点偏颇也是基于姐姐对唯一一个弟弟的疼爱之情,更是父母对唯一一个儿子的偏爱之情。没有了财产之争,很长的岁月里,兄弟姐妹间还是和睦相处,还像以前一样,这是倪莎所盼望的。
后来小妹在电话里告诉倪莎,小弟看的都是学区房,嫌房费贵,看来是不想搬出去了,只是在自己屋子里做饭呢。而且三个妹妹都看出父母舍不得儿子搬走。所以倪莎打电话问父母,如果父母愿意这样生活就罢了,如果还是坚持让小弟搬家,那就速断速绝,不要等倪莎回去再撵,那样会影响到姐弟感情。父亲提及弟妹,很愤怒,说他是农夫,弟妹就是那毒蛇,绝对不能容忍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只是看在儿子面上给予时间去租房。母亲说,现在只是一句话,谁知以后会出现什么恶毒行为?不能不让他们搬出去。
国庆假期,倪莎和笨笨熊带着打印好的协议回家,想着姐弟五人签字后,父母晚年有保障,小弟看到姐姐签署放弃财产声明和以后财产归他,会安心照顾父母,那样,倪家还会像以前一样和睦融洽。
1号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倪莎小弟比弟妹先到家,小弟进来就对倪莎有敌意:“咋看你像婆婆呢?!” 倪莎对小弟说,看看这一个月父母瘦了多少?小弟摆摆手,“那你接走!”倪莎是姐姐,真的不愿意父母晚年也会出现这样一幕。小弟阻止倪莎和弟妹交谈,说目前状况肯定不行。看到亲弟弟态度都如此,想想弟妹更甚吧。可是倪莎觉得,只要看到协议内容,小弟和弟妹最终会理解倪莎的。倪莎让弟弟转告弟妹,她也是家中长女,她也有弟妹,让她换位思考,也许会理解倪莎,从而能够心平气和交流。而且倪莎想,等四个姐姐把放弃财产声明签署完毕,弟妹会安心,也能解开心结。
2号表弟结婚,全家都去帮忙。婚礼结束,倪莎对小弟说,今天姐弟五人能聚在一起,看一下协议,谁有意见可以修改,达成一致后签字。小弟突然之间就变了脸色,态度恶劣,谁爱签谁签,他就是不签。
父母看过倪莎拟定的协议,基本同意,父亲对选择儿子赡养,房产由儿子继承这一条尤其满意。倪莎姐妹四人无异议,也签署了放弃财产声明。只有小弟一人不肯签字,但是大家还是为他留了一份,并逐一签字。
母亲说,弟妹以前就说过,她就是冲着这大院子来的。还说,恨的是四个姐姐来分房产,不恨父母,弟妹曾经对母亲承诺,永远不会打骂父母,也不会赶父母出去。倪莎母亲闻言大为生气,还在父亲名下已经是如此言论,更下定决心握住房产,并下定决心让小弟和弟妹自立伙食,并尽快找房搬出去住。
倪莎父亲老实本分,不赞成倪莎姐妹求证的想法,只想让儿子儿媳搬出去就算了结。儿子答应搬出去,儿媳坚决不同意。这就让人匪夷所思,本来是她找理由说没法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了,如今父母不给买楼就赶也赶不走了。婆媳已经不说话了,倪莎父母对小弟说,如果你心疼父母,就快点找房搬出去吧。小弟点头应允。倪莎嘱咐小弟,搬出去更要带着老婆孩子回来勤些,用行动去缓和关系。小弟点头应允。
倪莎父母晚上都无法入睡,唉声叹气。倪莎理解父母一面不想蒙受不白之冤,另一面又舍不得儿子走。倪莎也愿意父母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愿意父母晚景清凉,所以倪莎改变了得理不饶人的想法,想在中间周旋一下。所以征求父母意见,看看弟妹能否道歉。时间就选在3号早晨,倪莎还嘱咐父母,先找小弟谈,如果弟妹不好意思直接道歉,让小弟转达也可。笨笨熊为了不让弟妹难堪,决定带着倪莎回去看望父亲,为了赶时间,早饭只要咸菜。就在倪莎梳洗时,小弟突然怒气冲冲过来指责倪莎:“你到底想干啥!把那姐几个都叫来,都叫来!”边说边打电话。倪莎真是一头雾水。这也是32岁的弟弟头一次对姐姐发火。倪莎也怒了,说了刚才和父母商量的事宜,小弟明显缓和了态度。但是提及协议,倪莎说是你自己不签字啊,小弟说:“那我也有知情权啊!”倪莎说留了一份给他,并把协议内容简单告知。小弟这才无话可说。倪莎说,激动的时候说过不饶她,可是谁能无过?平静下来想,知错道歉就不会再追究。倪莎小弟答应按照倪莎的方法试试,并马上过去沟通。原来是父亲去告诉弟弟,说马上搬走,不能容他。其实后来证实是,父亲过去说,他不想让儿子走,是倪莎在逼迫。
水落石出的一刻就那样等来了,小弟带着弟妹,当着倪莎和笨笨熊的面,给父母道了歉。
那一刻,母亲嚎啕大哭!终于洗清了不白之冤。倪莎也忍不住泪水长流,谁能无过,勇于承认就令人佩服。所以,倪莎当时就握住了弟妹的手,弟妹也哭了。倪莎和弟妹敞开心扉长谈,倪莎弟妹也是长女,也有弟妹,所以,换位思考,也理解倪莎的言行。恨的是倪莎回来不肯找她谈,其实她也对弟弟说想找倪莎谈谈,怕的是认错时四个姐姐不饶她。谁知小弟两边都不让见。
笨笨熊看看时间不早,打断了倪莎和弟妹的谈话,把时间留给父母和弟弟弟妹去沟通。笨笨熊和倪莎看父亲选择找大姐赡养,条件是房产归大姐,工资自己管,大姐也同意。这个寒冷的冬季有人照顾老人,倪莎和笨笨熊就放心了。本来是可以住下来陪老人几天的,可是老人只留了一套被褥,想住就得找孙子送来。笨笨熊和倪莎没办法还得回倪莎父母家。倪莎小弟看着姐姐姐夫回来,蹦蹦跳跳乐乐呵呵来迎接。倪莎所盼,无非如此。倪莎想问问弟弟和父母谈得如何?小弟笑着说,掀篇儿了。倪莎遂不再问。
晚饭时,小弟明显很高兴,啤酒一瓶瓶往上拿。父亲开口提及此事,笨笨熊和母亲都阻止,不想在饭桌上谈不高兴的事,提议饭后再谈,可是父亲突然就发怒了,蒙受不白之冤时都不曾发火过。小弟让父亲说,父亲说,虽然事情真相大白了,还是得让小弟和弟妹搬出去。小弟一听这话,大出意外,哭着说:“看来我理解的掀篇儿和你们说的掀篇儿是两回事,我以为还能像以前一样,原来还是让我搬出去!”流着泪说:“30多年来,最长的时间是离开你们一个月,你们赶我出去,以后我以什么理由回来啊!”母亲质问:“不是你们自己说没法在这里住了吗?”小弟说,“可是我从来就没想过要搬出去。”母亲也生气了:“不是出去租房了吗?不是嫌贵才不又赖着不走了吗?”母亲说起以前伤心事:“还说不能赶我们出去!知道这房子是谁的吧?!” “伺候你们十年,我觉得对得起你们了,好日子不过,是她自找的。”小弟哑口无言, 一仰脖喝掉一杯白酒,再倒酒时,倪莎跑过去抢下了半杯。不胜酒力的小弟还是醉了,盛怒的父母开始心疼小弟,小弟跑外面去吐,父亲跟着。笨笨熊第一次去倪莎家,小弟才八岁,小舅子还是抱在怀里的,所以感情相当深。笨笨熊也相跟着。父亲对不断呕吐的小弟说:“爸不想让你走,是她们总逼我。”倪莎听了,伤心透了,倪莎一直想方设法让家人和睦,怎么反而成了罪魁祸首呢?有朋友安排好了宴请,倪莎直接把东西装车,告诉母亲晚上不回来,第二天直接走。母亲哭着抢过倪莎的背包,小弟也抢笨笨熊手里的钥匙,并拿出打车钱让笨笨熊去赴宴。倪莎和笨笨熊赴宴的朋友,就是小弟八岁那年笨笨熊抱着他去看望过的那个朋友。也许是小弟想起了姐夫对他的好,也许是醉酒的小弟仍然知道这件事确实与倪莎和笨笨熊无关。母亲哭着对倪莎说:“你爸是心疼儿子才这样说的。”倪莎说:“那就不顾我们姐弟之情吗?非弄得我们姐弟老死不相往来吗?我离家千里,举目无亲,你们没法理解我对亲情的感觉!”
宴席上,一向健谈的笨笨熊只顾喝酒。倪莎只觉口苦,任何美食都觉无味。回家后,得知小弟醉酒很是一番折腾。父母都心疼不已。伤心的倪莎质问父亲,父亲选择了一言不发。
第二天早晨,倪莎和笨笨熊决定启程,醒来的小弟仍然记得不是倪莎和笨笨熊作梗,一再挽留倪莎和笨笨熊。弟妹上班前也挽留,并答应晚上宴请。小弟到单位还打电话再次嘱咐。
怨恨父亲的倪莎真是不想再管,可是看着心疼儿子,还是想做最后一次协调。倪莎问父亲,“如果你不想让儿子搬走,那你就直接说,何苦当着我们面说不能不搬走,然后对儿子说不想他搬走,让我妈夹在中间揪心呢?难道我妈不心疼儿子吗?十月怀胎,母亲是比父亲不易的,我妈比你更心疼儿子!”父亲这才说出真实想法,“那你就做你妈工作去。”三个妹妹都来送倪莎,倪莎先联合妹妹,然后一起劝慰母亲。把共产党员的帽子都给母亲戴上了。四个女儿围着母亲,母亲哭,倪莎也跟着哭,倪莎太了解,不是亲情,不会这样难以决断。
协调到此,本以为是圆满结局。弟妹得知父母允许她们继续住下来,很是高兴。倪莎说,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方面的传言,既然选择留下来,一旦再出现,那就是弟妹的问题,父母一刻钟都不会容留。小弟笑嘻嘻的说:“放心吧,我自有办法拿得住爸和妈。”倪莎闻言黯然。这就是父母一直溺爱的结果,在父母的护翼下,他永远都不会长大,永远都不会懂事。
小弟和弟妹答应的晚宴,就是一把青菜。倪莎不去计较,反而让小弟和母亲探路,看能不能吃顿团圆饭。既然选择在一个院子里生活,总不能一直不说话吧?小弟回来不敢肯定,让倪莎再去说情。倪莎看母亲没有极力反对,就让小弟炒菜和弟妹一起过来。并嘱咐小弟和弟妹,万一父母说些气话,做晚辈的可要承受住。弟妹应允。谁知父母出乎意料的啥也没说,弟妹更是低头吃饭,撂下碗筷回了自己屋子,完全失去了团圆饭的意义。弟妹走后,父亲先有意见了,“这还过来得有啥意义呀?拉拉着脸子,一句话也没说。”倪莎和小弟赶紧打圆场。父亲说,这还是得赶出去。倪莎不再接言。每一次都是父亲先说赶出去,然后再说是倪莎在逼迫。倪莎一番好意,都被弟弟弟妹当了恶徒,再搭话,就万劫不复了。
之前,倪莎一直把父亲当做男人的楷模,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赚钱养家,觉得父亲一辈子辛辛苦苦,实在不容易,总想着孝敬他,可是经历此事,倪莎发现了父亲的另一面——处理事情的方法完全和倪莎的风格相反。之前父亲在电话里说,分开做饭后,液化气罐和电饼铛子都被小弟拿走了,很舍手。倪莎就想起母亲用电饼铛子煎豆包时,确实很喜欢使用。就给母亲买了一个,小弟看到问起,父亲一口否定他说过。倪莎很是纳闷,:“你没说过我咋知道?你要没说过,我就拿回去,旧的用坏再用新的。”父亲嘿嘿一笑。父亲要,倪莎买,这是一码事。父亲没要,倪莎买,那不是逼迫弟弟分家的意思吗?无形中给姐弟设置了一道障碍。
倪莎质问父亲,你还当我是女儿吗?你看不到我为这个家的和睦做出的努力吗?为什么非要我们姐弟不和才令你满意吗?父亲的笑更激怒了倪莎。倪莎问父亲,你是不是只想要儿子,不想要女儿了,那干脆断绝关系吧!父亲毫不犹豫的说,行啊!行啊!快去拿纸和笔!倪莎的笔和纸都在头一晚生气时放车上了,二妹正好带着小纸条和笔,父亲笑呵呵的龙飞凤舞,写完了倪莎的问还有谁?二妹说,不要女儿是吧?我也是女儿,也签了吧?父亲真就又签。完事还要给三妹签,三妹转身离开,这时母亲回来,说小妹看到父亲给倪莎签署断绝父女关系,哭得不行了。倪莎赶紧去看小妹。安慰小妹无非是玩笑。
最让倪莎生气的一幕出现在晚上。弟妹喊倪莎过去,让倪莎听手机录音。录音里是父亲怂恿弟弟弟妹去和母亲要钱,把钱数透漏给弟弟和弟妹;并说这次又结算来8000多;还说几个姐姐都不能借钱给弟弟弟妹;更可气的是,说倪莎国庆节回来要分家产,父亲说不管挣下多少家业,都是儿子的,绝对不会给外人云云。
倪莎忍住伤心,装作无所谓。弟妹的用意无非是挑拨父女关系,扫除一切有权利争夺房产的障碍。倪莎用外放方式,边听边重复着,不清晰的地方还让弟妹复原。弟妹是分段录的,没录进去的地方还给倪莎补充,比如哪个女儿打过电话,说过什么?哪个女儿来过家里,嘱咐过什么?包括倪莎的信件,关于房产签署协议那页都在小弟手里。如果是全文看完,小弟也不会误解,可是断章取义,如何不让小弟怒火中烧呢?!倪莎克制着怒火,一方面恨父亲,脑子里浮现的是卧底和叛徒的形象。父亲在母亲那边做叛徒,把母亲存款底细一一泄露;亲生父亲在女儿这里做卧底,如果是和盘托出也不会令姐弟不和,可是他理解的全是女儿争夺房产。他潜伏得有多深,倪莎恨他就有深!另一面可怜父亲,靠苦力赚钱养家,累弯了腰,女儿全心全意疼他,他却当女儿是外人,他全心全意疼儿子,儿媳却偷偷给他录音,那可怜的小老头却蒙在鼓里。
小弟和笨笨熊进来,看见是弟妹录音过,小弟很生气。骂弟妹心机太重,落泪的小弟看看自己的女儿,向上拉了拉被角,默不作声。
倪莎的心里真是翻江倒海。按照倪莎的性格,绝对不会容忍录音的卑劣行径。可是小弟自己选择容忍妻子,父母已经选择了儿子养老,已经原谅了儿媳,已经允许他们住下来,如果倪莎再生事端,真就是姐弟生分,家无宁日了。
这一夜,溺爱儿子的父母睡得安稳踏实,这一夜,倪莎瞪着眼睛不能入睡。倪莎知道父亲重男轻女,姐妹四个也支持父母把房产家业都留个弟弟,口头承诺不信服,如今白纸黑字都签署了放弃声明,财产上允许把女儿当外人,怎么连感情上也是呢?可见这断绝父女关系正中父亲下怀。如果不是在录音里听到,倪莎无论如何都都不能相信。泪水里,倪莎回忆的都是父亲,从记事开始,那个勤劳的简朴的父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生活艰难的日子里都是快乐,为什么日子好起来了,这么一点点的家产就成了亲情的杀手呢?弟弟弟妹争也就罢了,为何父亲也防着女儿呢?
倪莎无法原谅父亲。抱着睡熟的母亲默默流泪。思前想后,还是把录音的事情告诉了父母,让父母防范平时不经意的承诺被录音。父亲得知后也很震惊,说这不择手段的人不能留。倪莎无心再管,这一刻他的气愤,见了儿子还是不舍,还是为倪莎姐弟设置沟壑。倪莎的心已经伤痕累累。倪莎对父亲说:“我想了那么周全的方案,就是想保护父母晚年生活,就是为了小弟安心赡养你们!可是你呢?你却从中作梗,非让我们姐弟生分!”“我想得那么细,连每个妹夫家里赡养方式都分析到,让每个妹夫不对我们姐妹放弃财产有意见,不因处理我们家事影响妹妹的家庭生活,可是我的好心你一点都体会不到吗?”看着表情淡漠的父亲,倪莎哭得越发伤心,可还是不忘记嘱咐父亲,“录音的事情不要告诉三个妹妹,所有伤心我自己承受,为的是能让她们经常来看望你们;也不要质问弟弟”,说到此,倪莎不禁失声,母亲陪着流泪,倪莎说:“你们疼儿子,所以舍不得他搬走,小弟疼他女儿,所以不忍心女儿失去妈妈,你们要理解弟弟。昨晚,小弟对弟妹录音也很生气,也流泪了,可是看看女儿,还是忍住没发做。”
水落石出,可是结局却是,父母进退两难,一面是儿子,一面是儿媳;小弟也进退两难,一面是妻子,一面是女儿;倪莎更进退两难,一面是母亲,一面是父亲。是不是都像倪莎父亲对女儿的淡漠,才不会如此 ?
8月31号下午,倪莎小弟打短信约倪莎上网聊天,适逢倪莎休息在家,看了短信就上网找小弟。小弟说弟妹对他说了一句话,简直是石破惊天。倪莎和小弟分析,不管弟妹说的是真是假,都无法和老人住在一起了。小弟问倪莎,如果是弟妹撒谎,用意何在?倪莎就给了两个字回答:“房子。”小弟不解,父母早就许诺房产归小弟,四个姐姐也都放弃,也不至于为了买楼就牺牲名声啊。倪莎帮助小弟分析,弟妹对小弟说,无非是以为小弟不能对外说,这样,对她的名声没有任何损害。小弟就会觉得无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不得不出去买楼,买楼没钱就得找父母要。可是一面是父母,一面是妻子,小弟无法决断,就找几个姐姐诉苦。最后小弟和四个姐姐的意见一致,不管弟妹说的是真是假,都不宜和父母住在一起了。小弟结婚十年,积蓄只有四万五,而且有大部分在岳父母手里,自己只有一万多,只能租房。姐弟五人都觉得事关重大,不能不了了之。所以小弟答应先以方便照顾孩子上学为由,出去租房另过。
虽然倪莎不愿意相信,可是只能对弟妹说站在中立的角度回去解决。弟妹却说,没办法辨清真伪,只能是让父母把积蓄都拿出来帮她买楼搬出去住。倪莎父母没有退休金,仅仅依靠倪莎父亲一人赚钱供养五口,并无太多积蓄。倪莎父母就一个儿子,早就许诺财产归儿子,倪莎姐四个也都同意放弃。倪莎本来心平气和打电话问弟妹她说的是真还是假?弟妹很诧异,“他和你说啥了?”倪莎憋红了脸也觉得原话难以说出口,停顿的片刻,就听弟妹笑着说:“我是想买楼房,可是我也没想出去住。我是这样想,让爸和妈把钱拿出来……”倪莎说道:“爸挣的没有小弟多,你挣钱,妈还不挣钱,你们吃喝不花钱,都花爸的,你说爸和妈能有多少钱啊?!”弟妹闻听倪莎反对,明显恼了,“没多还没少吗?有多少拿多少呗!不够的我再借点。”这让倪莎很生气,克制下也提高的声音:“那凭啥啊?!爸和妈都没退休金,不得留着养老吗?”然后再次问及石破惊天的那句话。弟妹愣了一下,“那我能撒谎吗?”倪莎说,“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如果说得是真,我帮你讨回公道;如果是你撒谎,我也绝对不会饶你!”
弟妹哭泣着找倪莎小妹,小妹也说,不能听你一面之词,必须弄清事实真相。
第二天,就得知弟妹闹离婚。事情来得突然,倪莎打电话阻止弟妹,弟妹很干脆的提出两个条件:“第一,让父母分一半房产;第二,给她买楼。两个条件都达不到,就和你弟弟离婚。”婚姻是夫妻间事情,如何又与父母房产关联,倪莎不由得生气,弟弟抢过弟妹手机说不用姐姐管,马上签字了。戏剧性的一幕是,不到半个小时,小弟打电话说,不离了,租房搬出去住就是了。还阻止倪莎回去解决,明确表示倪莎打他手机也不会接,也不让倪莎打座机给父母。父母的座机是和弟弟串联的,父母说自己电话很少,所以没有先接电话的习惯,自此更是很难和父母联系上。
有一次电话里母亲说父亲为此失眠,在吃中药。倪莎写信安慰父亲。倪莎在信里写满了对深深父爱的满满感激,也怕65岁的父亲骤然听女儿谈起房产不能接受,把制定协议的初衷告诉了父亲。
倪莎小弟在父母的溺爱下,总像长不大的孩子。倪莎想,也许四个姐姐口头承诺放弃房产不能让弟妹安心,所以制定了既保障父母晚年又让小弟放心的协议。基本内容是,只要父母一方健在,子女不动用父母房产和财产;适当回报父母恩,这是所有儿女应尽的义务,与赡养无关;等父母积蓄花光,需要子女赡养时,赡养原则是谁赡养谁继承,先赡养后继承;如果父母的积蓄足够生活,那么四个姐姐不反对父母把房产留给弟弟。之前彰显公平公正,最后一点偏颇也是基于姐姐对唯一一个弟弟的疼爱之情,更是父母对唯一一个儿子的偏爱之情。没有了财产之争,很长的岁月里,兄弟姐妹间还是和睦相处,还像以前一样,这是倪莎所盼望的。
后来小妹在电话里告诉倪莎,小弟看的都是学区房,嫌房费贵,看来是不想搬出去了,只是在自己屋子里做饭呢。而且三个妹妹都看出父母舍不得儿子搬走。所以倪莎打电话问父母,如果父母愿意这样生活就罢了,如果还是坚持让小弟搬家,那就速断速绝,不要等倪莎回去再撵,那样会影响到姐弟感情。父亲提及弟妹,很愤怒,说他是农夫,弟妹就是那毒蛇,绝对不能容忍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只是看在儿子面上给予时间去租房。母亲说,现在只是一句话,谁知以后会出现什么恶毒行为?不能不让他们搬出去。
国庆假期,倪莎和笨笨熊带着打印好的协议回家,想着姐弟五人签字后,父母晚年有保障,小弟看到姐姐签署放弃财产声明和以后财产归他,会安心照顾父母,那样,倪家还会像以前一样和睦融洽。
1号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倪莎小弟比弟妹先到家,小弟进来就对倪莎有敌意:“咋看你像婆婆呢?!” 倪莎对小弟说,看看这一个月父母瘦了多少?小弟摆摆手,“那你接走!”倪莎是姐姐,真的不愿意父母晚年也会出现这样一幕。小弟阻止倪莎和弟妹交谈,说目前状况肯定不行。看到亲弟弟态度都如此,想想弟妹更甚吧。可是倪莎觉得,只要看到协议内容,小弟和弟妹最终会理解倪莎的。倪莎让弟弟转告弟妹,她也是家中长女,她也有弟妹,让她换位思考,也许会理解倪莎,从而能够心平气和交流。而且倪莎想,等四个姐姐把放弃财产声明签署完毕,弟妹会安心,也能解开心结。
2号表弟结婚,全家都去帮忙。婚礼结束,倪莎对小弟说,今天姐弟五人能聚在一起,看一下协议,谁有意见可以修改,达成一致后签字。小弟突然之间就变了脸色,态度恶劣,谁爱签谁签,他就是不签。
父母看过倪莎拟定的协议,基本同意,父亲对选择儿子赡养,房产由儿子继承这一条尤其满意。倪莎姐妹四人无异议,也签署了放弃财产声明。只有小弟一人不肯签字,但是大家还是为他留了一份,并逐一签字。
母亲说,弟妹以前就说过,她就是冲着这大院子来的。还说,恨的是四个姐姐来分房产,不恨父母,弟妹曾经对母亲承诺,永远不会打骂父母,也不会赶父母出去。倪莎母亲闻言大为生气,还在父亲名下已经是如此言论,更下定决心握住房产,并下定决心让小弟和弟妹自立伙食,并尽快找房搬出去住。
倪莎父亲老实本分,不赞成倪莎姐妹求证的想法,只想让儿子儿媳搬出去就算了结。儿子答应搬出去,儿媳坚决不同意。这就让人匪夷所思,本来是她找理由说没法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了,如今父母不给买楼就赶也赶不走了。婆媳已经不说话了,倪莎父母对小弟说,如果你心疼父母,就快点找房搬出去吧。小弟点头应允。倪莎嘱咐小弟,搬出去更要带着老婆孩子回来勤些,用行动去缓和关系。小弟点头应允。
倪莎父母晚上都无法入睡,唉声叹气。倪莎理解父母一面不想蒙受不白之冤,另一面又舍不得儿子走。倪莎也愿意父母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愿意父母晚景清凉,所以倪莎改变了得理不饶人的想法,想在中间周旋一下。所以征求父母意见,看看弟妹能否道歉。时间就选在3号早晨,倪莎还嘱咐父母,先找小弟谈,如果弟妹不好意思直接道歉,让小弟转达也可。笨笨熊为了不让弟妹难堪,决定带着倪莎回去看望父亲,为了赶时间,早饭只要咸菜。就在倪莎梳洗时,小弟突然怒气冲冲过来指责倪莎:“你到底想干啥!把那姐几个都叫来,都叫来!”边说边打电话。倪莎真是一头雾水。这也是32岁的弟弟头一次对姐姐发火。倪莎也怒了,说了刚才和父母商量的事宜,小弟明显缓和了态度。但是提及协议,倪莎说是你自己不签字啊,小弟说:“那我也有知情权啊!”倪莎说留了一份给他,并把协议内容简单告知。小弟这才无话可说。倪莎说,激动的时候说过不饶她,可是谁能无过?平静下来想,知错道歉就不会再追究。倪莎小弟答应按照倪莎的方法试试,并马上过去沟通。原来是父亲去告诉弟弟,说马上搬走,不能容他。其实后来证实是,父亲过去说,他不想让儿子走,是倪莎在逼迫。
水落石出的一刻就那样等来了,小弟带着弟妹,当着倪莎和笨笨熊的面,给父母道了歉。
那一刻,母亲嚎啕大哭!终于洗清了不白之冤。倪莎也忍不住泪水长流,谁能无过,勇于承认就令人佩服。所以,倪莎当时就握住了弟妹的手,弟妹也哭了。倪莎和弟妹敞开心扉长谈,倪莎弟妹也是长女,也有弟妹,所以,换位思考,也理解倪莎的言行。恨的是倪莎回来不肯找她谈,其实她也对弟弟说想找倪莎谈谈,怕的是认错时四个姐姐不饶她。谁知小弟两边都不让见。
笨笨熊看看时间不早,打断了倪莎和弟妹的谈话,把时间留给父母和弟弟弟妹去沟通。笨笨熊和倪莎看父亲选择找大姐赡养,条件是房产归大姐,工资自己管,大姐也同意。这个寒冷的冬季有人照顾老人,倪莎和笨笨熊就放心了。本来是可以住下来陪老人几天的,可是老人只留了一套被褥,想住就得找孙子送来。笨笨熊和倪莎没办法还得回倪莎父母家。倪莎小弟看着姐姐姐夫回来,蹦蹦跳跳乐乐呵呵来迎接。倪莎所盼,无非如此。倪莎想问问弟弟和父母谈得如何?小弟笑着说,掀篇儿了。倪莎遂不再问。
晚饭时,小弟明显很高兴,啤酒一瓶瓶往上拿。父亲开口提及此事,笨笨熊和母亲都阻止,不想在饭桌上谈不高兴的事,提议饭后再谈,可是父亲突然就发怒了,蒙受不白之冤时都不曾发火过。小弟让父亲说,父亲说,虽然事情真相大白了,还是得让小弟和弟妹搬出去。小弟一听这话,大出意外,哭着说:“看来我理解的掀篇儿和你们说的掀篇儿是两回事,我以为还能像以前一样,原来还是让我搬出去!”流着泪说:“30多年来,最长的时间是离开你们一个月,你们赶我出去,以后我以什么理由回来啊!”母亲质问:“不是你们自己说没法在这里住了吗?”小弟说,“可是我从来就没想过要搬出去。”母亲也生气了:“不是出去租房了吗?不是嫌贵才不又赖着不走了吗?”母亲说起以前伤心事:“还说不能赶我们出去!知道这房子是谁的吧?!” “伺候你们十年,我觉得对得起你们了,好日子不过,是她自找的。”小弟哑口无言, 一仰脖喝掉一杯白酒,再倒酒时,倪莎跑过去抢下了半杯。不胜酒力的小弟还是醉了,盛怒的父母开始心疼小弟,小弟跑外面去吐,父亲跟着。笨笨熊第一次去倪莎家,小弟才八岁,小舅子还是抱在怀里的,所以感情相当深。笨笨熊也相跟着。父亲对不断呕吐的小弟说:“爸不想让你走,是她们总逼我。”倪莎听了,伤心透了,倪莎一直想方设法让家人和睦,怎么反而成了罪魁祸首呢?有朋友安排好了宴请,倪莎直接把东西装车,告诉母亲晚上不回来,第二天直接走。母亲哭着抢过倪莎的背包,小弟也抢笨笨熊手里的钥匙,并拿出打车钱让笨笨熊去赴宴。倪莎和笨笨熊赴宴的朋友,就是小弟八岁那年笨笨熊抱着他去看望过的那个朋友。也许是小弟想起了姐夫对他的好,也许是醉酒的小弟仍然知道这件事确实与倪莎和笨笨熊无关。母亲哭着对倪莎说:“你爸是心疼儿子才这样说的。”倪莎说:“那就不顾我们姐弟之情吗?非弄得我们姐弟老死不相往来吗?我离家千里,举目无亲,你们没法理解我对亲情的感觉!”
宴席上,一向健谈的笨笨熊只顾喝酒。倪莎只觉口苦,任何美食都觉无味。回家后,得知小弟醉酒很是一番折腾。父母都心疼不已。伤心的倪莎质问父亲,父亲选择了一言不发。
第二天早晨,倪莎和笨笨熊决定启程,醒来的小弟仍然记得不是倪莎和笨笨熊作梗,一再挽留倪莎和笨笨熊。弟妹上班前也挽留,并答应晚上宴请。小弟到单位还打电话再次嘱咐。
怨恨父亲的倪莎真是不想再管,可是看着心疼儿子,还是想做最后一次协调。倪莎问父亲,“如果你不想让儿子搬走,那你就直接说,何苦当着我们面说不能不搬走,然后对儿子说不想他搬走,让我妈夹在中间揪心呢?难道我妈不心疼儿子吗?十月怀胎,母亲是比父亲不易的,我妈比你更心疼儿子!”父亲这才说出真实想法,“那你就做你妈工作去。”三个妹妹都来送倪莎,倪莎先联合妹妹,然后一起劝慰母亲。把共产党员的帽子都给母亲戴上了。四个女儿围着母亲,母亲哭,倪莎也跟着哭,倪莎太了解,不是亲情,不会这样难以决断。
协调到此,本以为是圆满结局。弟妹得知父母允许她们继续住下来,很是高兴。倪莎说,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方面的传言,既然选择留下来,一旦再出现,那就是弟妹的问题,父母一刻钟都不会容留。小弟笑嘻嘻的说:“放心吧,我自有办法拿得住爸和妈。”倪莎闻言黯然。这就是父母一直溺爱的结果,在父母的护翼下,他永远都不会长大,永远都不会懂事。
小弟和弟妹答应的晚宴,就是一把青菜。倪莎不去计较,反而让小弟和母亲探路,看能不能吃顿团圆饭。既然选择在一个院子里生活,总不能一直不说话吧?小弟回来不敢肯定,让倪莎再去说情。倪莎看母亲没有极力反对,就让小弟炒菜和弟妹一起过来。并嘱咐小弟和弟妹,万一父母说些气话,做晚辈的可要承受住。弟妹应允。谁知父母出乎意料的啥也没说,弟妹更是低头吃饭,撂下碗筷回了自己屋子,完全失去了团圆饭的意义。弟妹走后,父亲先有意见了,“这还过来得有啥意义呀?拉拉着脸子,一句话也没说。”倪莎和小弟赶紧打圆场。父亲说,这还是得赶出去。倪莎不再接言。每一次都是父亲先说赶出去,然后再说是倪莎在逼迫。倪莎一番好意,都被弟弟弟妹当了恶徒,再搭话,就万劫不复了。
之前,倪莎一直把父亲当做男人的楷模,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赚钱养家,觉得父亲一辈子辛辛苦苦,实在不容易,总想着孝敬他,可是经历此事,倪莎发现了父亲的另一面——处理事情的方法完全和倪莎的风格相反。之前父亲在电话里说,分开做饭后,液化气罐和电饼铛子都被小弟拿走了,很舍手。倪莎就想起母亲用电饼铛子煎豆包时,确实很喜欢使用。就给母亲买了一个,小弟看到问起,父亲一口否定他说过。倪莎很是纳闷,:“你没说过我咋知道?你要没说过,我就拿回去,旧的用坏再用新的。”父亲嘿嘿一笑。父亲要,倪莎买,这是一码事。父亲没要,倪莎买,那不是逼迫弟弟分家的意思吗?无形中给姐弟设置了一道障碍。
倪莎质问父亲,你还当我是女儿吗?你看不到我为这个家的和睦做出的努力吗?为什么非要我们姐弟不和才令你满意吗?父亲的笑更激怒了倪莎。倪莎问父亲,你是不是只想要儿子,不想要女儿了,那干脆断绝关系吧!父亲毫不犹豫的说,行啊!行啊!快去拿纸和笔!倪莎的笔和纸都在头一晚生气时放车上了,二妹正好带着小纸条和笔,父亲笑呵呵的龙飞凤舞,写完了倪莎的问还有谁?二妹说,不要女儿是吧?我也是女儿,也签了吧?父亲真就又签。完事还要给三妹签,三妹转身离开,这时母亲回来,说小妹看到父亲给倪莎签署断绝父女关系,哭得不行了。倪莎赶紧去看小妹。安慰小妹无非是玩笑。
最让倪莎生气的一幕出现在晚上。弟妹喊倪莎过去,让倪莎听手机录音。录音里是父亲怂恿弟弟弟妹去和母亲要钱,把钱数透漏给弟弟和弟妹;并说这次又结算来8000多;还说几个姐姐都不能借钱给弟弟弟妹;更可气的是,说倪莎国庆节回来要分家产,父亲说不管挣下多少家业,都是儿子的,绝对不会给外人云云。
倪莎忍住伤心,装作无所谓。弟妹的用意无非是挑拨父女关系,扫除一切有权利争夺房产的障碍。倪莎用外放方式,边听边重复着,不清晰的地方还让弟妹复原。弟妹是分段录的,没录进去的地方还给倪莎补充,比如哪个女儿打过电话,说过什么?哪个女儿来过家里,嘱咐过什么?包括倪莎的信件,关于房产签署协议那页都在小弟手里。如果是全文看完,小弟也不会误解,可是断章取义,如何不让小弟怒火中烧呢?!倪莎克制着怒火,一方面恨父亲,脑子里浮现的是卧底和叛徒的形象。父亲在母亲那边做叛徒,把母亲存款底细一一泄露;亲生父亲在女儿这里做卧底,如果是和盘托出也不会令姐弟不和,可是他理解的全是女儿争夺房产。他潜伏得有多深,倪莎恨他就有深!另一面可怜父亲,靠苦力赚钱养家,累弯了腰,女儿全心全意疼他,他却当女儿是外人,他全心全意疼儿子,儿媳却偷偷给他录音,那可怜的小老头却蒙在鼓里。
小弟和笨笨熊进来,看见是弟妹录音过,小弟很生气。骂弟妹心机太重,落泪的小弟看看自己的女儿,向上拉了拉被角,默不作声。
倪莎的心里真是翻江倒海。按照倪莎的性格,绝对不会容忍录音的卑劣行径。可是小弟自己选择容忍妻子,父母已经选择了儿子养老,已经原谅了儿媳,已经允许他们住下来,如果倪莎再生事端,真就是姐弟生分,家无宁日了。
这一夜,溺爱儿子的父母睡得安稳踏实,这一夜,倪莎瞪着眼睛不能入睡。倪莎知道父亲重男轻女,姐妹四个也支持父母把房产家业都留个弟弟,口头承诺不信服,如今白纸黑字都签署了放弃声明,财产上允许把女儿当外人,怎么连感情上也是呢?可见这断绝父女关系正中父亲下怀。如果不是在录音里听到,倪莎无论如何都都不能相信。泪水里,倪莎回忆的都是父亲,从记事开始,那个勤劳的简朴的父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生活艰难的日子里都是快乐,为什么日子好起来了,这么一点点的家产就成了亲情的杀手呢?弟弟弟妹争也就罢了,为何父亲也防着女儿呢?
倪莎无法原谅父亲。抱着睡熟的母亲默默流泪。思前想后,还是把录音的事情告诉了父母,让父母防范平时不经意的承诺被录音。父亲得知后也很震惊,说这不择手段的人不能留。倪莎无心再管,这一刻他的气愤,见了儿子还是不舍,还是为倪莎姐弟设置沟壑。倪莎的心已经伤痕累累。倪莎对父亲说:“我想了那么周全的方案,就是想保护父母晚年生活,就是为了小弟安心赡养你们!可是你呢?你却从中作梗,非让我们姐弟生分!”“我想得那么细,连每个妹夫家里赡养方式都分析到,让每个妹夫不对我们姐妹放弃财产有意见,不因处理我们家事影响妹妹的家庭生活,可是我的好心你一点都体会不到吗?”看着表情淡漠的父亲,倪莎哭得越发伤心,可还是不忘记嘱咐父亲,“录音的事情不要告诉三个妹妹,所有伤心我自己承受,为的是能让她们经常来看望你们;也不要质问弟弟”,说到此,倪莎不禁失声,母亲陪着流泪,倪莎说:“你们疼儿子,所以舍不得他搬走,小弟疼他女儿,所以不忍心女儿失去妈妈,你们要理解弟弟。昨晚,小弟对弟妹录音也很生气,也流泪了,可是看看女儿,还是忍住没发做。”
水落石出,可是结局却是,父母进退两难,一面是儿子,一面是儿媳;小弟也进退两难,一面是妻子,一面是女儿;倪莎更进退两难,一面是母亲,一面是父亲。是不是都像倪莎父亲对女儿的淡漠,才不会如此 ?
文章评论
清雪
唉,倪莎也难为你了!慢慢来,看样子弟妹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主要是你弟弟首先要摆正立场,弟妹再慢慢来就好办了!
0三生缘0
┈═≡:送 上 真 诚 的 问 候[url=http://piccache2.soso.com/face/_16628864822013072558] [/url]留 下 温 馨 的 祝 福:≡═┈ 愿快乐跟随你。
一袭晚风
真清楚呀,分明就是自己家发生的事!
风华
有的地方,对待嫁出去的女儿,回来就是亲戚,而不是亲人,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根,亲戚来管“我”家的事情,那怎么行呢。看似重男轻女的情况,其实是观念在作怪。希望倪莎能明白这一点。不管社会如何发达,观念不改变。听之任之吧,如果老人过不下去了,做女儿的还是要尽赡养义务,平时当成亲戚吧。无奈的选择,无奈的结果。
一朵云
现在的人怎么就不知自立更生呢,啃老族还得把血吸干也不心甘,天理道德还有用么?晕
一朵云
人要脸,树要皮,不知羞,难道理,呵呵!
云中的鱼
很多事,耳闻目睹都不是真的,这就是错觉; 很多事,没有想象的那么圆满 ,这就是错位; 很多事,关心还不如充耳不闻 ,这就是无赖; 许多的劝慰的话,我不用多说 :就力[em]e179[/em] 4楼的说法吧!
云中的鱼
再读一遍,用你自己的"说说"安慰你比较恰当: "渐渐地,都会老去;慢慢地,都会淡忘。生命间,那些福祸、离合,那些是非、荣辱,于心头,轻轻抹去,人生,所有的追逐,所有的憧憬,终归就是一片空白。生命,直到停止,便明白,原来,生空,死亦空,人生一场终归零。荣也好,辱也吧,一切都会过去,别再委屈自己,委屈心灵。吃苦,不是生活,应该快乐。"再强调一下别再委屈自己,委屈心灵。吃苦,不是生活,应该快乐。
云中的鱼
建议:把文题改为水落石出,绝不再进退两难!
地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慢慢来啊[em]e112[/em]
地主
呵呵,你就自己开心点,不要管这些事了[em]e128[/em]
雨中静听落叶
[em]e160[/em] [em]e163[/em]
破茧成蝶!Joan
呆在你空间一晚,唉,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