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填词(基础知识)

个人日记

一、词的名称

词也叫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王力给词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汉语诗律学》509页)

二、词的语法特点

1. 词的活用现象多。

2 .词的成分省略多。

3 .词序变化多。

4 .一字逗格式。

三、词的体式与调式

1、体式

按照词的字数多少,体式上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但也有人提出此分法不甚科学,如词中称“令”者不一定都是58字以内,如《百字令》是一百字。再如《临江仙》《七娘子》二词既有58字体也有60字体的,这就很难以将其划入小令中或是中调中的。

词由于长短形式不同在词中的分段形式也不同,全词不分段的称为单调,由两段组成的称为双调,分三段的称三叠;分四段的称四叠。但重叠两次的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而不称叠。

2、调式

词调是指词的腔调,中国古乐中共有84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28个宫调。唐宋时,词与曲结合。以节奏的缓急区分乐曲。节奏舒而缓者称为慢调,简称“慢”。慢曲与急曲比,声调长了。因此慢词的字数,句数就随之增加了。如字数最少的《卜算子慢》也有89个字。而《卜算子》仅44个字。慢调与前面提到的长调共同处是字数较多,区别长调是依词的长短而分,而慢调是依曲的急缓而别的。“慢,令,引,近”是词的四种调式。“慢”既慢曲,每片8拍。令为令曲,小令每片4拍。“引”和“近”每片6拍。 一拍,就是一个韵脚 。

词的调式变化还可体现在“转调”上,方式有“偷声”“减字”“摊破”等。

转调以后的词在字数,句法,用韵等均有变化。如《踏莎行》本为58字,《转调踏莎行》则变成65字了。《转调满庭芳》由押平韵部分转押仄韵。《减字木兰花》在上下片第一,三句中各减三字,且平仄互换,每片两平韵两仄韵。

3、关于自度曲,自度曲亦称自度腔,有的人由于精通乐理,往往不依已有的词牌填词而是自己创作曲调去填词,这种由自己创作的词调叫自度曲。如柳永,周邦颜,等都写过不少自度曲。但我们有些朋友既选择了词牌去填词而又不守规则,那么你所写的既不是词又不能称自度曲,只能说四不象了。

四、词的段式与句式

1、词的段式,词的段式也就是词的分段方式。分为两段的词,上段叫上片或上阙,下段叫下片或下阙。这种双调的词每段叫“片”或“阙”,而分为三,四段的词称“叠”,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例如:《宝鼎观》就是三叠。(阙字错了,应当是“阕”)阕,只限于上中下而已,多则最好称“片”。

单词也称单片,全首不分段,多为小令。如《十六字令》《渔歌子》等。

双调本是宫调的名称。但在词牌中非指宫调。双调中上下片字数,句式和平仄,用韵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如《菩萨蛮》上下片句式与字数与韵均不同。而《一剪梅》则上下片字数,句式,平仄及韵都相同。

三叠,四叠是词体格式的一种,就是分为三段或四段的词。如分三段的《兰陵王》《莺啼序》等。

2、词的句式(平仄)

词的律句: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或基本上用律句。不只是五字句、七字句,连三、四、六字句也大多是律句组成的。

有的词就是一首近体诗,如刘禹锡的那首《竹枝词》,还有李白的《清平调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就其格律看,都是一首七言绝句。还有不少词调明显地是从近体诗脱胎出来的。《浣溪沙》42字,就是由六个七字律句组成的,象一首不粘的七律,减去第三、第七两句。《鹧鸪天》57字,只是把颈联出句的七个字减去一字,分成两个三字句,其余句式平仄与七律完全相同。《卜算子》44个字,就是由六个五字律句、两个七字律句组成的,很象一首仄韵五律,只是第三句和第七句多了一个音节。有些词调句子本来是拗句,后来词人用了律句。例如《水调歌头》第一句原来是拗句:"明月几时有"(苏轼),平仄仄平仄,第一字平仄可以不拘,第三字必仄,后人将此句改用律句,仄仄平平仄。

前有车,后有辙,名人名篇中用过的,你再用也不算违例。

一字句与一字豆:

一字句,任何一字不与它句连缀而且必须入韵才能算一字句,否则只能算一字逗,一字句有平有仄,一字逗则都是仄声。在词里常见的是一字豆一字豆又称领字。照前人的解释,整句为句,半句为读,,意思是读这一字时,须稍作停顿,以带动下文。凡是有一字豆的句子,它跟一字句的区别是不能自成一句,在词句中起语气停顿、呼领下文的作用,须把这一字除开,然后把以下的双数字作节拍安排平仄。一字豆常用副词和动词,几乎全用仄声。常作一字豆用的字有:"正、但、待、任、只、漫、纵、又、便、问、想、料、看、望、应、更、似、愿、记、况、恰、甚、惭、奈、叹、尽"等。

二字句有一特点:不用则已,用则以入韵为常。

三字律句就是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字句是用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基本句式就是平起仄收、仄起平收这两种。

五字句常见的就是普通的五言律句。除平起平收式,为避孤平,第一字平声不能机动外,其余句式一般第一字可以机动(特种律句除外)。

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扩展,就是在四字句上加一个音节,把四字句的平起变为仄起,仄起变为平起,就扩展成六字句了。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初学填词,用六字句时,对第五字的平仄要慎重,如无把握,最好查查词谱。

七字句就是普通的七言律句。

八字句实际上是三字句与五字句,一字豆与七字句组成的复合句。

九字句实际上是三字句与六字句、六字句与三字句、四字句与五字句、二字豆与七字句、一字豆与八字句组成的复合句,组成九字句的五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八字句,一般是律句。

十字句罕见。

十一字句是词中最长的句子,罕见。

词句既然是律句也要避免孤平、三连同。

词的律句比诗的律句更严格,不容许有变格,

1 平仄脚:五言第3字必平,七言第5字必平。

2 仄仄脚:五言第3字必平,七言第5字必平。

3 仄平脚:五言第3字必仄,七言第5字必仄。

4 平平脚:五言第3字必仄,七言第5字必仄。

四声分辨比较严格而又为多数词人所共守的地方和解决的方法主要有四:词的煞尾处,一字逗、词律规定的拗句和借字。

词,一些不在音节点上的字平仄可以通融,可以以平代仄,也可以以仄代平,但通融有限度,要避孤平三连同等;词律严于诗律,有些词调的律句,如发现同一词调有个别句子平仄不一样,就须找词谱来核对一下,看看哪是正例,哪是变例

五、关于用韵与换韵

填词时用韵共三种,一种是用平韵,一种是用仄韵(含入声),再一种就是换韵。词的押韵要求与格律诗的押韵要求有许多不同地方。词押韵形式较多,词押韵可平可仄,可句句押,也可几句一押,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上、去通韵。凡仄声押韵的,上声和去声可以通押,而上声、去声绝不可与入声通押。

总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可平可仄。押平声的如《忆江南》《一剪梅》《江城子》等。押仄声的《如梦令》《渔家傲》《卜算子》等。但可平可仄并不是说一个词牌可平可仄。

2、可疏可密。密的可句句押韵,如《忆王孙》《长相思》《一剪梅》等。小令一般押韵较密,风格鲜明。疏的可几句一押,如《念奴娇》《青玉案》《声声慢》等。用韵疏的一般为中长调,风格沉郁。用韵最疏的要数《莺啼序》和《西平乐慢》,四句甚至更多才押一个韵脚。

3、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

一韵到底的如《一剪梅》《蝶恋花下》《青玉案》等。在词中,一韵到底的占大多数。

在词中换韵形式主要有:

a、阙内换韵:如《钗头凤》在阙内一种仄韵换成另一仄韵,两阙换法一致,整首诗共用两个韵。

b、阙间换韵:如《清平声》仄换平,一阙一韵,整首诗两个韵,上阙为仄,下阙为平。

c、阙内阙间都换韵:既阙内换韵,两阙各换各的,全首诗共四个韵。如《菩萨蛮》上阙仄换平,下阙另外的仄韵换成另外的平韵。《虞美人》也是这种形式。

d、平仄交错:在阙内平,仄韵交错使用,如《相见欢》《调笑令》《定风波》等。 平仄交错是平韵仄韵属于一个韵部 。

e、平仄通押:如《西江月》《渡江云》等。

4、词有叠韵:在词中有的地方有使用叠韵,叠句,或部分叠句的要求;如《调笑令》《如梦令》《钗头凤》《章台柳》等。还有的如《采桑子》《一剪梅》中的四言句可叠,可不叠。

5、有入声韵:有的词常单押入声韵,如《忆秦娥》《满江红》《念奴娇》《雨霖铃》。

6、词押韵的格式有五种:

平韵格是一首词从头至尾全是平声押韵的称平韵格。

仄韵格是一首词从头至尾全是仄声押韵的称仄韵格。

平仄韵转换格是一首词前面押平韵,后面押仄韵,或者前面押仄韵,后面押平韵,平仄韵相互转换;而且平声韵必须与仄声韵不同部才行。如这类词牌有《清平乐》《调笑令》《菩萨蛮》《虞美人》等。

平仄韵通叶(音协)格是一首词平仄韵转换,但平声字与仄声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属词韵的同一韵部;这种换韵是在同一韵部内平仄互换。如《西江月》《蝶恋花》《万年欢》《恨春迟》等。

平仄韵错叶格是平仄韵错叶格与平仄韵转换格相似,都是一首词里面既押平韵又押仄韵。但是错落格要求平仄声插花着叶韵。这种换韵方式为;先用平声韵,然后换到所用平声部以外的仄韵部上,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平声韵上。这类词写起来难度稍大,但写的好了,能收到独特的效果。这类词牌有《诉衷情》《定风波》《相见欢》等。

7、押韵有八戒:

戒凑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

戒落韵;

戒重韵,一字两义而并押之;

戒倒韵,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

戒用哑韵;

戒用僻韵;

戒用同义之韵,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

戒用字同义异之韵。

六、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近于散文的对偶,可以不论字的平仄,也容许同字相对。

词的对仗与律诗不一样,没有硬性规定。词句间平仄相粘只是要求上下句是平起过仄起都相同,并不要求两句间句式整齐。格律诗的对仗上下两句必须仄脚句在前、平脚句在后,而词中的对仗,则既可以仄脚句在前平脚句在后,也可以平脚句在前、仄脚句在后,甚至可以同是平脚句或同是仄脚句。律诗的对仗,上下句节拍用字必须平仄对立,可是词中的对仗,两句间平仄相粘也可以使用。在律诗中用于对仗的字,两句间同一位置不能重复,而在词中可以出现用字相同的情况。词调绝大多数都是长短句,只要相邻两句字数相等就可以用对仗,而且某些词谱是不避同字相对的,词的对仗在平仄上有平仄相对的,也有平仄相同的,这些都是词谱有规定的;律诗格式一致,对仗有固定的位置,词调成百上千,对仗依词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词的对仗比较自由,相邻两句字数相同,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必须平仄相对,词则有的对,有的不对,依词调而定。所以说,词的对仗,既广泛又灵活。

说广泛,凡是相邻字数相同的句子,一般可对仗,凡一字领后面的四个四字句,一般也都可对仗,而且普通对、扇面对均可。

说灵活,这些地方也可以不对仗,对仗方式也灵活,平仄可相反,亦可相同,也不避同字。相邻两句字数相等才有可能对仗。对仗依词调而定,同时作者有很大的机动性。前人用对仗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固定的;二是原则上对仗是固定的,但有一点机动性;三是一般在固定的位置上用对仗,但也有的不用;四是完全自由的。词的对仗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的字或短语词性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至于平仄是否相对,则依词调而定。词的对仗变化较多,平仄和叶韵应遵守词谱规定。凡平仄相同的对仗,不忌同字相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