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变成了一个女汉子,那是因为没有真汉子啊!

大家分享


第一次感觉到对年长女性浓浓恶意的,是国产电影《桃花运》。

    美其名曰桃花运,年轻美貌女青年或拜金、或保守、或隐藏真实身家,都收获了浪漫的爱情。俊男靓女终成眷属,偶像剧一般,十分美妙。

年长的女性却无一不是遍地烂桃花,不是丈夫出轨,就是被坏人骗财骗色,丢了傍身积蓄不说,还颜面尽毁。即使跌跌撞撞换来浪子回头,对方也因从前的劣迹被警察叔叔带走。就连大美女范冰冰客串的大龄剩女也一样逃脱不了厄运。

    多线索叙事,两类人群互相映衬,毫不掩饰对大龄女性的种种恶意:年纪大又婚姻失败,简直就要不得善终。

    或许导演认为,这就是真实反映社会吧。

    最近流行的肥皂剧《咱们结婚吧》,看了几集,剧情虽然十分拖沓,台词却十分幽默。

这电视剧告诉我们,32岁未婚,再美的姑娘也要“跳楼价打折”,要被效力多年的单位解约,要被理直气壮地质疑生育能力,要被已婚的猥琐男骚扰,要在家和妈妈抱头痛哭……仿佛要是没有遇到男主角,她从此就没法快乐起来了。

可观众心里也清楚,现实中那些歧视尴尬痛哭等等,生活中和女主角处境相同的女性都会遇到,而那样一位大气幽默靠谱能遮风挡雨又愿意真心真意付出的男主角,却是虚构出来的,遇到那样的人,是美丽的女主角才有的待遇。

这样的电视剧,实际就是在说,看,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我把社会上的恶意一点点掰碎了给你看清楚,同时出于理解同情”,打赏你一场白日梦。

而潜在仍是在暗示,你若迟迟没嫁,遇到这样那样恶劣的对待再正常不过,只得委屈接受,唯有婚姻才能救你于水火。

于是,隐藏在轻松剧情对白下的,何尝不是另一种恶意。

剧中还借一位取代女主角工作的配角之口,为女士们规划了一条非常合理的发展道路22岁大学毕业就结婚生孩子,26岁孩子上幼儿园了就能放心出来拼事业。

这一段剧情赤裸裸地宣称,美貌敬业有能力够忠诚都不是女性在职场上竞争的资本,够年轻还不休婚假产假才是女人最大的竞争力。

悲哀的是,类似的话,许多女孩子或多或少都听过,简直就像是某种社会共识。而生活中说这些话的人,很多也是真诚和善意的劝慰,这其实是更深的悲哀,它折射出来国内的女性有多不容易。

国内社会这一点上非常矛盾,一方面宣传尽孝宣传对母亲感恩,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晚婚女对孕妇对婴儿的母亲苛责,甚至基本待遇也提供得勉勉强强,甚至能免则免。

再而言之,鼓励本科一毕业就结婚怀孕生子,女硕士又当如何?女博士又当如何?事业心强的女性又如何?

社会上对女博士女强人铺天盖地的妖魔化,书刊电视电影都不鲜见,我从未在国产电视荧幕上见到个性独立性格温和家庭美满的她们。她们的荧幕形象看得出满满恶意,不是性情古怪对人颐指气使就是心里扭曲,已婚的家庭不和睦,未婚的恨嫁成狂。

看得人十分烦躁。

生活中遇到的她们并不比其它任何群体更邪恶,很多都可敬可爱,学历高能力强个性好,更有不少能文能武的女汉子。

最近某高校针对女汉子逐渐增多不好找对象的现象,贴心地”开设淑女班,帮助女生照准角色定位云云。这其实就是在否定女汉子们独立自强的美好特性,仿佛自主自立的女孩子就一定粗鲁不文

从来不去想,女汉子的盛行,正是真汉子的缺位。有这功夫培养旧式淑女,怎么不想想去开设绅士班,多培养知礼守节大气幽默有担当的男士出来

    这背后又是一种恶意了男人可以大跨度地向下面的年龄段找对象,女人不行,所以男不愁娶女愁嫁,在婚恋领域男人大可不必费心作为,所以大龄单身女,你们紧张起来吧,努力一些吧,别想从容地享受单身。

    回想起来,我在国产电视剧里从未见过从容的大龄单身女性,只在日剧《不结婚》里见到了这美好的从容。

天海佑希饰演的园林设计师,设计成果业内知名,事业有成退而经营花店,自己购房置业买好各类保险防身养老,骑着帅气的机车,骑士般穿行于闹市,坦然地享受生活,却也不拒绝爱情的悄然光临。

独立坚强,温和从容,善良大气,无需过多言语,那阳光灿烂的笑容已能说明一切。

而她在剧中角色的年龄,45岁,在国内影视剧基本上不可想象——恨不得35岁未婚就钉上耻辱柱。

我也是看了此剧才懂得,只要内心丰盈,45岁也能是女子最美好的年华。

也咬文嚼字地思考过,这剧或许叫没结婚更为妥贴:因不结婚是一种态度,没结婚只是一种状态。婚姻固然美好,单身却也不必亏待自己,大可以享受单身并追求爱情。

    但愿能早日在国内荧幕上看到这样从容的形象,因为这样才说明,我们的国度对大龄女性的恶意正在慢慢消褪。


 






文章评论

柳絮飞飞

只要内心丰盈,45岁也能是女子最美好的年华。[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