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的快乐---徐志摩
手机日志
俄罗斯摄影师Vyacheslav Ivanov通过显微摄影的方式,记录下了雪花逐渐变成神奇的六角形对称结构的全过程。虽然不是科学实验,但是等待初雪的我们,到底在等待什么?
雪花的快乐
作者: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出自《徐志摩诗》,浙江文艺出版社)
徐志摩身为新月派诗歌的标识性人物,其诗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故为纯诗。他的诗因简单而真实,因真实而唯美,因唯美而纯粹。《雪花的快乐》和《再别康桥》如出一辙的是,二者都讲求非散文化的创作和探索。故而格律上富于音乐美,它是容易上口的,快则能歌,慢则能吟。
不同的是,《再别康桥》虽是要走,理应有离愁别怨,但诗人是洒脱的,他可以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般洒脱,从感情色彩上说,是悲中带喜的。而《雪花的快乐》更像是想象彼此相见时的喜欢,他只能“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所以是“喜”中带悲的。
诗人让自己退居“次位”,把“雪花”推到人前“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而那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所以,诗人把自己想象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样的飞扬,也许是为了吸引她的目光,也许只是消磨分离的时光。但是,诗人是坚定的,所以他要告诉世人——“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