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寝台

个人日记

 

文字 百度百科   摄影 笑看人间
 
      在广饶县城以北偏东二十五华里的花官乡桓台村西南隅,有一座拔地而起、巍然矗立的高台,俗称桓公台,史书名之曰柏寝台。柏寝台系人工筑成的土质高台,始建时间未详。
 
      柏寝台一名的来历,据《汉书》颜师古注,是“以柏木为寝室于台之上也”因此名为柏寝台。
 
       《史记》载:“汉武帝有故铜器,问李少君,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验其刻,果齐桓公器”。据此可知,柏寝台至迟建于齐桓公十年(公元前676年),距今已有2600多年了。柏寝台原称路寝,是齐侯的行宫。《左传》记载:“经二十有六年(即齐景人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6年),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公叹曰:“美哉,室!其谁有此乎?”《韩非子》中记载:“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春秋时期从今广饶大营乡以东主要在大码头乡范围内为距淀湖,湖水面积非常大,称之为“少海”),登柏寝之台而望其国,曰:‘美哉,泱泱乎!”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亦有类似记述:“齐景公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晏子春秋》中记载:“景公宿于路寝之宫¨¨¨”由之可见,柏寝为齐侯行寝之宫室当不容置疑。柏寝台南距齐国都城临淄40公里,紧临古称四渎之一的济水,北边是齐国与燕、赵二国的分界─黄河天险,东北方45公里即是渤海。周围一带,平野广漠,弥漫无际。登上柏寝台远眺,齐国南屏的稷山、鼎足山、凤凰山等山峦隐约可见,中部淄水、渑水、时水、女水、北阳水等诸河川流不息,东北部濒临渤海,泱泱齐国,面山负海,疆域辽阔,土地膏腴,宜于农桑,饶有鱼盐。齐桓公仰赖得天独厚的优势,任人唯贤,推行新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齐桓公筑起巍巍高耸的柏寝之台,无疑是齐国强盛的象征。据史书记载,齐桓公曾于柏寝台会盟诸侯,故此台又称桓公台。明代会元李舜臣曾作《齐霸盟台》诗,单咏柏寝台,其诗曰:筑台当日费蒸饮,台成纷纷事简书。礼讲诸侯咸卒聚,义招五禁总倾轮。器盈仲父功初著,心怠威公业已疏。下马不堪重吊古,断垣残碣一丘墟。1995年4月广饶县博物馆对此台进行了全面的考古钻探和考古发掘。经过此次全面的考古钻探和发掘确定,此台平面近似方形,均为夯筑,原台东西170米、南北140米,面积达23000平方米。从高度来看,现存土台最高处从地面到台顶约6米,而钻探的结果是从地表到该台的底部还有4、3米,总高度10米余,并且整个土台全为夯筑而成,夯窝清析,夯层整齐。不论在建筑结构还是建筑规模,都实为少见。对研究齐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台周围的断面观察,台南面、西面有较大面积的修筑痕迹,夯层中有较多龙山、商周和汉代的陶片。据此推断,周围可能有龙山文化或商周文化遗址。
       
      相传,柏寝台初高3丈,方圆10大亩(今40亩)。台上殿宇壮观松柏苍翠,是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2600多年来,柏寝台历经风雨侵蚀,烽火狼烟,当年的殿宇已当然无存,然台基犹存。现台高约6米,台基东西约175米,南北约110米;台面东西约134米,南北约92.9米。1985年公布为东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笑看人间 2013年9月6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