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天空的云》——序言
个人日记
最近这几天心里一直在思索着,绞尽脑汁的考虑着,走到现在,自己所得所失,还有那些不能忘记的,那些一直怀念的,是否也应该以一种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许人一旦追求的越多,忙碌的越多,就会失去本应该有的感悟的意识,把自己所有的尽力都付出到那些为生存而需要的“身外物”上。从毕业到如今,恍恍约约就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可是除了闷头苦恼的学习与固定无味的工作,自己究竟得到什么?而下一步而又如何的去走?以至于自己费了好多的时间去考虑。说句实话,人生就是一直在不断地抉择着,每一个抉择都会注定失去一些,放弃一些,只是伟大的人把自己所失去的降到最小,把得到的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伟人或者说成功的人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而对于我而言,我不想失去我所拥有,而更想去得到靠我自己努力所应该得到的。所以我相信天空中,会一直有一朵云,我仰望着,向前走着。
每一个晚上都会想着在韩国这一年半载中,所感悟的,所看到的,甚至于颠覆自己以前意识的种种。突然想到小学课本的那个成语故事,坐井观天,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仰望天空,它自己以为看到了最大的天空,而却不知正是这个最大的“天空”抑制了它的思维方式。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你所不知道,你所想不到的,所以不要首先把自己束缚起来。站起来,走出去,你会发现你现在所意识到并不是你所以为的那样,远远的超乎固守原封的人的想象。所以,人活着就应该去积极的认识这个尘世,去领略她,你意想不到的风姿绝伦,只要你迈出那一步,你就会得到或者感悟到更多的精彩。
其实,我自己在这二十几年的岁月里,所应该做到我没有去做,比如去学学声乐,去弹一弹吉他,多读一读名著,原本可以去而我没有。还有自己应该所得到的,努力地奋斗去考一所好的大学,用心的去学专业从事于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样我也是没有。在这里而言,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我自己的愚昧与幼稚,我自己的不成熟与资质不高的缺陷也同样注定着这一些,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没有那个意识。我完全可以一个暑假去学学吉他,更完全每个晚上去读读名著。意识真的可以改变一切,直到如今,我还记得当年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说过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同样态度也是属于一种意识,一种在人的脑海形成行动准则的意识。临盆大雨的时候,自己意识到雨水对于植物而言是一种灌溉,一种对于生命的延续与支撑。同样凡事都会因为意识或者说态度的不同,而出现的反应,发展的结果也会不同。
刚来韩国那阵,就想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而且连书名都想好了的《一个人的旅程—旅韩日记》,至于内容,想把平时的看到听到而又有所悟东西写出来,还有就是因为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思维、行为的不同的文化差异点,再就是在国内所以为的韩国和现实中的韩国的差异。当时想的都很周到,自己也信心百倍的以为可以写下来的。但最终还是由于种种的原因而没有实现。一方面学习上的繁累,对于韩语刚刚感应到兴趣,所以那时精力都投入到学习语言上,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刚参入实习工作,不管是从工作技能还是心理上都需要一个过渡期,以至于自己始终没有完成这个心愿。一年半载过去了,经历了许多,面对了许多,原本陌生无助的世界,现在再也熟悉不过。闭着眼都可以走回自己的家。
所以这几天决定开始去完成自己的愿望,但是对于我这个只是写点小东西的凡人,也不会写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语句,只是希望可以把自己所要想表达的,所要想展示的用在普通不过的文字,把这一年半载的所感所悟诉说出来。一开始想写一篇篇的散文或者诗歌类的,最后在综合起来,但又感觉散文与诗歌这俩种文体不适合写一些散漫类的杂谈。我就放弃了正式的文体格式,还不如像是写日记似的,更能随心所欲,更能游刃自如。
至于书名,自己觉得以前的没什么诗意,就决定还是改为别的书名。正好前几天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一篇挺感人的文章,是台湾作家张维中的《天空有朵心形的云》是关于爱情的故事。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她继续开口说:“你上次不是问我,那张我设计的海报的名称?我现在告诉你,那张海报的标题是‘我想和你交往下去’。” 原来如此。 “我觉得这个标题不大合适。”我转回身看着她说。“那么应该叫做什么?”她问。 我想了想,说:“应该叫做‘想念的影子’。天上的云在想念着另一朵云,于是想成了一颗心的形状。因为,这思念是甜蜜的,所以倒映在草地上的影子就成了一抹灿烂的微笑。” “我的创作理念是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绿草相恋了,虽然她们永远不可能结合,但仍希望继续在这样不远不近的陪伴中,一直交往下去。” “其实他们是可以结合的。当白云变成雨滴的时候,他们就结合了。” 一谈到爱情,少不了甜言蜜语,少不了浪漫风情,再就是生死离别,悔恨终身。而这篇文章却没有纠缠这些,只是俩人因一张海报的名字而更深的相识,虽然有相爱之心却没有说出口,而俩人自己也心知肚明。那张海报上画着天空一朵心性白云,下面是一片绿草悠悠的草地。先不去谈论这段感情如何,绿草与云彩的相恋本身就是一种出奇的想象。天与地的相望而却遥不可及,触及不到的恋情。原本绿草就是生活在大地上,离开了土壤的养护那剩下的只是慢慢的枯萎,同样白云漂浮在天上,无法去触摸地面的感觉。为了暂时的相拥,白云化成雨水滴落地面的瞬间,自己也就消失在这迷蒙之中。不是我们所选择的错误,而只是我们在以不同的方式生活,不同的道路上成长,我相信也会是那样的,绿草叶上的那滴雨珠,会倒映出最美的彩虹,会在宁静的夜晚听着你诉说的故事,陪伴着你入眠。 虽然只是一篇关于爱情的文章,读着读着就想到了许多,也想到了书名,脑海里就出现了天空的那朵云,飘浮着,虽然看着没有方向,但我知道她会飘向想去的地方,带着梦想与自由。我抬头仰望着她,我看到一种快乐,享受生存的快乐,一种满足,心里满满的幸福。即使天空再大再遥远,只要自己的心还在,就不会去迷茫与迷失。我会像一朵快乐自由的白云,飘过纯净的每一个角落,把蒲公英的种子撒满整个山头,来年满山片野的幸福。 于是乎,我就把书名定为《仰望天空的云》,虽然还不是那么诗情画意的,但是已足以去包含整本书所想要想表达的思想意识。“云”,只是一种被物化的意象物,是一种引导前进的梦想,一种摆在面前的道路。最重要还是“仰望”,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行为,敢于去仰望,你才会发现你所错过的,你所忽视的,敢于去仰望,你才会走的更远,明白的越多。我也正是这样,才会想到许多,以至于很多东西积存在脑海里,想找一种方式解放出来。毫无置疑的我选择了文字,因为我喜欢文字,喜欢文字的灵秀与内涵,一字之差,差之千里的感觉。豪放不羁的语句,犹如策马奔腾,驰骋千里;婉约含蓄的语句,犹如花前月下,影影约约。 原本只是想写在韩国这边的感悟之类的,但总觉得是否应该把以前的岁月也梳理一下,即使到将来自己也会有的可以去看看怀念。所以就把书大体的分为了五大部分,前三部去写我从小到大学毕业之间的岁月年华,虽然占了整本书的大部分,却不是自己想重点写的,只是因为我把二十几年分成三大阶段,就决定要三部分去讲述自己平凡而又值得怀念的年华。不会去详细的讲述,而是把那些影响我人生,都是些对我而言印象深刻的内容。这部分貌似与自传之类的相似,但不会是那么思想深刻,给人以什么重大的教导与经验。纯属于自己想给自己以后留一点看头。因为人总是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忘却了一些东西,或者是无意之间记不起那些年华,仅此而已。而第四部分才是重中之重的环节,这部分主要是讲述自己在韩国的所见所闻,感觉最想写的就是许多差异点,同样是人类,有哪些是我们所缺少,有哪些是我所以想不到的,再就是有很多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总之这部分要花费很大的尽力去思考,去冥思苦想搜寻残留在心灵的感悟。最后一部分只是一点小结而已,以总结一下自己写的过程中所收获的。之所以加小结是因为曾经在高中时,教地理的班主 正如如今的社会中,危害社会,罪魁祸首并不是那些老实巴交的文化低的人,而是那些天之骄子,文化人。虽不是这么绝对,但往往文化水平高的人有时更比普通人犯罪性高,因为他所经历的处境所造成的。所以做人很难,做一个好人更难。另一句就是“不管什么事,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善始善终”。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如何坚持的做下去。如今的我们都很浮躁与不安,所以很难去坚持做一件事,不管成功与否,而是善始善终的去做一次,不求能够成功,也不求得到什么回报,只是去体验一下坚持的心态。即使到最后没有意象到那样,但你会发觉走到这步你收获的,远远比现实中的要多,因为你学会了如何去做事,如何就做一件事的心态,这才是重要的。 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虽然不能称之为序言,但我还是把这些写在了前面。只是大体的去概括一下,剩下的就是自己去慢慢的写完自己预定的,自己所想的。突然发现为什么作家往往寿命不长,还爱得病什么的。每个深夜。当别人都沉睡在梦乡的时候,自己却坐在台灯前冥想,实在没有灵感,就点一支烟,在烟雾迷蒙的深处,看到了那片美景。有时还得需要一点酒精的作用,微醉的时候,思路更是酣畅淋漓,思虑万千。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脑细胞一晚上不知道熬死多少,肺细胞也更是时刻在迷雾里云游,这要是还得活到个百八十的,实在不易的。虽然这样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写完的,不管学习与工作多的繁忙,还是会抽一点时间写写的。 不多不少的终于写完这篇序言,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的是否已经说清楚,就这样吧,也许会在写的过程中去成熟的。我也会继续仰望天空的云,不管在阳台,在路上,在田野里,只要是有天空的地方,我想都会仰望到那片云。给我以力量与信仰。去仰望吧,即使不是一朵云,而是一朵艳花,一片落叶,一时的美景,只要学会仰望的态度,你会发现在我们身边到处存在着美。 仰望天空的云,就像是走在异国他乡的道路上,看到了一丝的归属感,那久久的寂寞与思念也在这一刻滑落。那些久远的记忆突然的涌向心头,伫立在那里,静静地仰望着,仰望着,以至于忘记回家的路,黄昏后的马路,再也找不到那些黄花落叶。 仰望天空的云,一直就这么仰望着,忘记身边的过往与喧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