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绵绵
个人日记
一
因为他,我也是去过拉萨的,看见过布达拉宫。那些经历过百年的宫殿,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金色的佛光。
我去拉萨,仅仅就是因为他,他在那儿存在过。从昆明去拉萨的那天,天空并不晴朗,到了我坐上火车时,甚至下起了小雨,这让我想起了她的身世:上天也怜惜他吗?
只是,三百多年前,他说过: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才得到了一点点让我止住泪水的理由。
“世间安得双全法”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样,总会让人于绝望中看到一丝希望,如同黑夜里的灯火,给予饥寒交迫的人一种活下去的勇气,但前者要比后者精炼,简洁。
这首诗,流传很广,为曾缄的译本,七言诗,第二十四首,全诗为: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但比这一首流传更广的,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应是《六十达赖喇嘛情歌·那一年》,亦或叫《六十达赖喇嘛情歌·那一夜》。此诗有多个版本,据我的统计应是三个版本:
一是: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到你的一丝去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圣,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越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保佑你平安喜乐。
二是: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柔。
那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第三个版本是我在所有版本中最喜欢的,全诗为: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送镜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怒相遇。
以上三种便是目前流传的三众不同的版本,文字之精致洗练,修辞之复杂,意境之优美,如同精雕细刻的珠宝实有“增一分则浓,减一分则淡”的恰到好处。
而对于此诗,有学者考证说并非出自我所喜欢的“他”,即使证据确凿,我也不愿意去相信。
我一直固执的相信诗他所作的。
无法动摇。
每每读到这些文字,我脑海里浮现的便不再是一个严肃而呆板的高原僧王。
我微闭着双眼,经殿里燃香散发出带着清香的如雾气的烟袅袅上升。
我听着梵唱,那优美的旋律里,我却没有努力的去参悟,为的,是寻到你离去之后,留下来的一丝气息。
当你来诵经的时候,我听见了你输出的话语我至今未忘,是我忘不了,它如同烙在了我心上的伤痕,抹不去,擦不掉,永远。
那一月呀,我把所有的经筒都转过,我轻轻的摇动它们,不是为了超度,让佛祖知道我一心向佛,我心虔诚。我轻轻的摇动经筒,我转动它们,只是为了寻到你的残留的指纹,触摸你留下的之间的温度。
只要能感受到你的气息,触摸到你的指尖,超度,早已被我置之九霄云外了。
只是,你在哪里?
我磕长头,匍匐在没有尽头的山路一头,不是为了朝圣,不是为了觐见。它们,在你到来的那一刻,我早已不在乎。
为的,只是想要贴着你的温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翻越十万大山,修来世,我早已忘却,来生,我早已不在乎,我唯一的目的是、希望在这无限的路途中,和你于某个角落里相遇。
这是我一生的愿望 。
当生命的最后那一刻来临,当我闭上眼睛的那一秒,我想到的,依然不是轮回,不是来生。
如果我已飞升成仙,我依然是为了保佑你的平安,我想要你一生幸福。
仅此而已。
似的,我想,他才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最好的诠译者-----他是高原僧王,内心所想的,却又是凡人所想的,所以他有“外僧内俗”一说。
在他的诗里,他这样说: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绵绵。与卿在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我们似乎总会看到他衣着布衣,行在拉萨的街市,偶尔,又漂亮的女孩子过去,他总不免痴痴的看她们。
我觉得,若他的诗仅仅为情而作,那么,他本人,就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的痴,一样的傻。只是,他没有他的环境。他是富家子弟,而他,却是本应端坐于布达拉宫接受万人供奉的僧王“活佛”。在平凡于超俗,信仰与自由之间,他未听从别人的制定的条规,他坐着自己的选择,即是一生拓落,却甘心辗转。
二
说到了仓央嘉措,我们且不得不说他谜一样的人生,他扑朔迷离的身世。
他的身世之所以扑朔迷离,是因为我们现有的文献对她的身平记录少得可怜,如大海捞针,而其他那少得可怜的身平介绍又矛盾重重,有太多不合情理的地方。
而在民间,人们都认为他是诗人,一位与女子偷偷幽会的僧人,他的情歌,被人们一直传唱,但在她的传记里,只字未提他的所谓的情歌。
有文章说造成一个人人生之谜的原因有四点:一是正史记载不详细,甚至矛盾重重,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二是野史笔记、民间传说太多,使得后人无法分辨;三是人物本身的多重角色和身份造成多重人格,引得人们的多种猜想;四是民间心理的夸大作用,这多由人们的崇拜心理造成的。
因此,以上四种中任意一种都可以造就一个人的人生之谜,而仓央嘉措,他是一个集以上四点于一身的人。
仓央嘉措原名为洛桑仁钦仓央嘉措,原籍西藏南部的门隅地区。父亲名为扎西丹增,原居错那宗,出生宁玛派咒师家,其母亲为赞普后裔,名为次旺拉姆。
我们值得一说的是,宁玛派是佛教中的一派,也叫红教,红教的教规允许僧侣娶妻生子,并不戒女色,与之相反的是黄教,即达赖喇嘛所属的格鲁派。黄教黄教,故不允许僧侣接近女色。但事实上,有许多高僧是偷偷接近女色的,比如百年一遇的五世达赖喇嘛有传说后来他极力任命的第巴便是他的私生子。
仓央嘉措后来叛逆也许和这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无因不果------他并非一出生便到了布达拉宫,相反,它在民间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仓央嘉措用藏语意为“音律之海”,有人说,这亦是他一生的预言。有藏传高僧对他的评价亦是:“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独立特行,让我们来受到了真正的教义。”
我们说仓央嘉措的诗歌为情诗,其实这并不合适。他的诗,具有深刻的佛理思想。再者,其作品的原题目是“仓央嘉措古鲁”,而并非是“仓央嘉措杂鲁”。在藏语里“杂鲁是有规范的,“杂”说的便是情,而“古鲁”,有一层含义是“道歌”的意思,是一种含劝诫意义的宗教道歌;其三还有,我们并不能仅仅从诗的表面意思去理解他的诗歌,这里最好,大家最熟悉的便是唐人朱庆馀的诗了:洞房昨晚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许多少数民族的作品里,大多善于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和抒情的风格。这也使我们增加了对其作品的理解难度,所以基于这些原因,说“仓央嘉措的诗歌”为情歌,不如说它是道歌好。
比如以下两首:
其一:
心上的草
渐渐的枯了
心上的杂事杂物。。。。次第消失
我也随之空下心来
这时玛吉阿玛的脸
浮现在我的心头
而月亮正攀过东山
不留任何因果
。。。。。。
此刻,除了这无边的宁静
还有什么值得我拥有的呢
其二:
一个人需要隐藏
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的
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
而走不动
这两首诗中,我们便能很好的看到他对佛的热爱与虔诚,几近痴迷,后一首还有劝诫人们向佛的意思。
这一版本的译者为马辉,他把仓央嘉措诗歌框定为七十首,分为地,火,水,空四个小辑,正所谓“四大皆空”。
我觉得这是科学的,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除了他的译法容易看出来外,于道泉译法也有例子:
从东边的山尖上,白亮的月儿出来了,
“未生娘”的脸儿,在心中已渐渐的显现。
于道泉(1901-1992),曾担任国立北平图书馆满、蒙、藏文的编目工作,后任北京大学蒙、藏文教授,并担任国家图书馆特藏部主任。他译的仓央嘉措诗多用直译,文字直白,不过分的去追求辞藻。
诗中“未生娘”便是藏文的直译,但这不是我们接触过的词,这个词于道泉老先生夜觉得难解,便给了注释。他觉得有“少女”的意思,但有人又把它翻译为“不是亲生的那个母亲”“美丽的梦”两个意思。
在这首诗中,只要懂了“未生娘”便可得出诗意了。
现在,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角度,回到他的真实身份----活佛。在想想他当时的处境。那么,这便告诉我们,它是一首政治诗,也许很难看出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不是什么简单的情诗。
也有人说它是“佛法诗”,这种说法则是曾缄的译本容易理解,他把诗的顺序做了调整。我们不如去看看: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董珊珊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所以,仓央嘉措诗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情诗,是误解(但把它当爱情诗来读亦不浅薄)。他唱的是道歌。
曾缄(1892-1968),曾就读北京大学文学系,对古文学和诗词造诣颇深。早期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其所翻译的版本发表于1939年,曾缄所译版本是现行汉译古本中供认成就较高的版本,但他的版本过分追求辞藻。
我们不妨在来看看这首也广为人知的《第一最还不相见》。
关于此诗,于道泉先生版本为: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相知。
曾缄的版本为: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