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里奔放的生命
文艺评论
溪水里奔放的生命
/甘肃 毕琴
我和石荣臻老师相识于《望月文学》,相知于网易博客。从他的散文作品里,我了解了一些他的生活经历。他出生在山东省莱芜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喜欢文学,是农村的苦涩,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积淀了他洞察社会,体味人生的明锐目光,让他对社会有了刻骨铭心的感知。是家乡汩汩流淌的溪水、一石一瓦、一草一木养育了他,给了他思维、灵感,让他创作出了大量的散文,在漫长的心履路程中,他用情,用爱,用善良,用感恩弹奏出了“散文情缘”乐曲。
石荣臻老师的散文作品,是血液里流淌的一滴精华,是心灵深处闪烁的一捻星光,是琴音里弹奏出的一曲旋律,是溪水里奔放的生命凯歌。我虽然没有去过山东,但对山东却并不陌生,对山东的了解全来之于他厚重的文字。在他那字字珠玑里,我品味着山东的山,山东的水,山东憨厚朴实的人,以及山东的民风民俗。从流畅、唯美、大气的语言中,体味着他生命深处对生活的那份热爱。
石荣臻老师的散文以哲理、怀旧、游记见长。无论哪种类别,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彰显着他走过的路,这条路是苦涩过后的思考,是清夜孤月、一缕灯光下的孤独,更是艰辛过后,累累硕果的喜悦。
一
哲理散文,是石荣臻老师心灵的一念心花。缘于文字,他接触到了很多热爱文字,舞文弄墨的人。缘于文字,他与天南海北的文友的心距离被缩短,拉近,继而惺惺相惜。他们在艰辛的耕耘中互相搀扶、鼓励,走山阅水,感悟人生,终须走向了希望的田野。
《痴心不改文学情》一文,打开了石荣臻老师的文学心结。他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 ,抒发了对文学的痴爱。一段段文字,温暖而诗意,磨擦出绚丽的火花。不知是欣赏过后的共鸣,还是文字取暖的相惜,他的文字像灵魂深处的一缕星光,不断的撞击着我的灵魂。他在文中写道:“我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要出版一本厚厚的书,荣获一项文学大奖……”这是他在小学时期,一篇作文中写下的自己的梦想。无独有偶,我也曾经在中学时期写过这样一篇文章,还被老师当范文在作文课上宣读。看来,文学之爱,作家之梦,都是启蒙于幼小的心灵深处。“我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这一人生目标,一直牵伴着他,指引着他,让他不懈的去追求。在圆作家梦的过程中,他有过忐忑、失意、纠结,但更多是,在滚滚红尘中的坚守,坚守他内心的那个梦,为了这个梦的实现,他放下了很多东西,放下了人们的冷讽热嘲,放下了亲人的不理解,放下了和家人、朋友们的聚首,在冷月孤寂中,坚定的走向了散文创作之路。
为了谋求在写作上更大的提升和发展,他走进了“作家之路”函授班学习深造,用知识来填补自己写作上的不足,经过一年的函授学习,他的文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为他以后的写作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写出的文章更加充满智慧,富有哲理。多少年来,他笔耕不辍,将自己的流金岁月,酝酿成了一篇篇美文,一步一步去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散文情缘》一文,写出了石荣臻老师内心的那份寂寞、忐忑,纠结和收获时的喜悦。散文情缘,伴随着一篇篇优美散文的脱颖而出,并被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他内心是一种知足和自豪,但更多的是思考,思考怎样才能走出自己独特的散文路子,怎样提升散文的创新意识。他的努力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相继成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莱芜市作协会会员、钢城区作家联谊会理事、《望月文学》编委会副主任。他的作品也屡屡获奖。一次次成就,一次次花开,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安慰,更增添了他写作的信念,正如他在文末所言:“散文情缘,我阅读着、写作着、并快乐着”。
《书香情结》一文,表现了他爱书、读书的痴狂。他在文中这样写到:“看书给我带来了知识和乐趣,渐渐对书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从‘童年初识书滋味’到‘少年读书喜欲狂’,再到‘青年读书为至交’,我对书的感情与日俱增。”通过这三个阶段,我看到了石荣臻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以书香为伴,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石荣臻老师爱读书,也爱藏书。作为农村家庭的他,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撑他去买大量的图书,但还是在囊中羞涩中,挤出家里的生活费去购买有收藏价值的书籍,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上下五千年》、《古文观止》等文学经典书,提高着他的鉴赏能力,丰富着他的业余生活 。“百年无废纸,故纸有余香”正是他爱书、读书、藏书的真实写照。
关于读书,石荣臻老师不惜笔墨,写了自己的读书感受。在《读书求精不求多》中,阐述了他的读书过程中,不求贪多,而重在精品、细读、深究,让自己真正融入书香墨海,渊博深髓的知识海洋,以充溢自己的思想。
网络让石荣臻老师结识了天南海北很多文友,在文友相交的岁月里,他珍藏着那份挚情,也留下了许多真情实感的文字。如《正知天命年》、《踏歌长吟唱大风》、《用心为文筑“屋子”》、《清新淡雅木香花》等篇章中,他用真诚的情感,细腻的笔法,感恩的心态描写了他文学路上缘遇的作家、老师、知己。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在他的笔下鲜活、丰满、立体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融洽、和谐和美好情感。在如今浮躁的年代人们常常感叹世道变了,生活好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冷漠了。但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他明镜般清澈的心,如同溪流汩汩流淌,从莱芜流向了全国各地,流向了人们的心里。那是心如止水的超然、大度,传递真谛的使者,彰显着人性美,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博爱,厚道和善良。
二
怀旧散文,是石荣臻老师童年、少年、青年生活的真实流露。也许是年龄相仿的缘故吧,我最喜欢阅读的就是他的回忆性散文。
石荣臻老师在《悠悠广播情》里,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他在文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村里没有收音机,大家知道的外部消息,全部来自悬挂在十字街口,老柿子树上的高音喇叭。高音喇叭悬挂在老柿子树上,为的是‘站’的高,‘喊’的远,喇叭响起,威震全村……”这段对于高音喇叭的生动描写,让我们感知着一个时代的变迁。在那个物质匮乏,信息闭塞的年月,广播是山村人唯一和外界联系的方式,那电波穿越高山、河流,如一滴滴清泉流淌在了静静的村庄。当晚霞落幕,山村的人们褪去一天的疲劳,有的坐在大树下乘凉,有的坐在碾磨上打牌、聊天,家庭主妇们则一边干着家务,一边聆听着广播,感知着风云变换的世界,或暖、或悲,都给山村人干枯的心灵带来莫大的慰藉,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唯一享受。假若哪天没有了广播员甜润的声音,悠扬的歌曲,他们就感到深深的寥寂,仿佛生活里缺少了什么。看着这样接底气的文章,我深深的被感动。如果没有一颗感恩之心,没有观察社会的独特思维和敏锐视角,是很难写出这样触动人灵魂的文章。这篇文章,撩拨起了我的情思、追忆,因为这也是我熟悉的生活碎影,那么温暖,那么亲切。一个场景,一段回忆,点点滴滴都流淌着岁月的痕迹。三十年岁月沧桑,弹指一挥间,我们在变,世界在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播到半导体、收录机,再到后来的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直至今天的电脑、网络、手机等,三十几年的沉沉浮浮、岁月轮回,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国富民强,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历程。这段历程,浸透了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的心血和艰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花似锦,让我们享受着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喜悦。
《远去的炊烟》是带着一份怀念,一份相思,一份难舍来到读者的面前的。石荣臻老师在文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我喜欢看山村的炊烟。在那个为填饱肚子的日子里,炊烟是山里人的希望。有了炊烟,就意味着生火做饭,那时看到炊烟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在那个年代,从炊烟上能分辨出山里人日子过的孬与好,那个农家院里飘出的炊烟浓,烟雾长,哪家的日子就过的红火,就好过;哪家农家院里飘出的炊烟薄,烟雾短,那家的日子就拮据,难熬……”这样的文字,展现给我们的是远山深处小山村的缕缕炊烟,在这炊烟里,有父辈们的艰辛、苦涩,也有他们这一代人的纠结和彷徨,留给下一代的则是一段文字,一幅画,一首诗。《远去的炊烟》,展现给我们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村景色,那瓦蓝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或浓密,或稀疏,或悠长,触及到了农家人的生活质量。在这炊烟里,有他童年的美好回忆,有母亲端来香喷喷的米饭,有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其乐融融,更有艰难中飘出的酸涩和无奈。如今,炊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土坯房换上了大瓦房,弯弯曲曲的山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家里电器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那村庄里,再也闻不到浓浓的炊烟味,那久违的炊烟,已经成为一种回忆渐渐散去。这篇文章,透过乡村的炊烟,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的对比,让我们了解了乡村老百姓的生活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乡村没有了炊烟袅袅、牧童晚归的意境,乡村少了诗意,多了喧闹,让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带给乡村的新气象,新面貌,新理念,但也残存着一丝丝惆怅和回味……
不知是蹊跷还是有相同的经历,我也曾经写过一篇类似《远去的吆喝声》的文章。吆喝是一段历史的产物,一个时代的缩影。一声韵味悠长的吆喝声,包含了多少人生百味,酸甜苦辣。石荣臻老师在《远去的吆喝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尤为生动:“小时候,常来村庄的还有一种摇拨浪鼓的小贩,连摇拨浪鼓带吆喝。一只手不断的摇晃着拨浪鼓,伴随着鼓声不时吆喝几声:‘换针换线,换锅碗瓢盆哩——波!’”。看到这样的文字,童年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亲切的让人陶醉,难以忘却。那曾经远去的吆喝声,再次响彻在耳边,那么悠扬、高亢、厚重。
在那个吃饭靠粮票,穿衣靠布票,物资极度匮乏的艰难岁月,对于交通不便的山村而言,货郎是物资交流的枢纽,为山区老百姓输送着生活必需品。那结实的臂膀,不但挑起了家庭的责任,还挑起了乡村人的希望。那副沉甸甸的担子,颤巍巍,荡悠悠,走街串巷,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剪影,一个梦,一个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这段历史,对于年轻的一代,无疑是一个神话,一个传奇。他们那知,这一声声吆喝,是祖辈,父辈们曾经最真实,最贴切的生活写照。他们在吆喝声中寻找欢愉,感受喜悦,实现梦想。渐渐一辈一辈人走出了乡村、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广阔的天空,走向了更丰富、美好的生活。如今,货郎已经彻底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但依然忘不了那一声声宏亮的吆喝声。
三
游记散文,是石荣臻老师的行走记忆。每一篇游记散文如一朵朵幽兰,散发着阵阵清香。
人们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为一个散文创作者,不读山阅水,赏景品花,不挖掘历史,解读世界,是写不出厚重的文字,就像我们不阅读,就不会有深刻的思想。
喜欢旅游的石荣臻老师,在旅途中读名山大川,历史踪迹,不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增长了见识,还记录下了大量的心路。如《人间仙境蓬莱阁》,在这篇文章里,笔者用脚步丈量蓬莱的长度、厚度,用慧眼观赏蓬莱的大美、俊秀,用笔触抒写蓬莱的历史,渊源。蓬莱的神韵、灵秀,在他的笔下那么唯美,如仙境般傲立于人们的视野。他在文章中这样描写蓬莱的美:“……只见丹崖山拔海而起,与茫茫的碧水相连,蓬莱阁高居顶峰,仿佛镶嵌在绿荫丛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旁边的灯塔居高临下,雄伟壮观,犹如守护蓬莱阁的士兵般,巍峨矗立在峭壁上。满目沧桑的城墙雄踞峻岭,气势磅礴,实乃一幅绝美的仙阁凌空图。”寥寥几笔,就将蓬莱阁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人文气势描写的淋漓尽致,让我看到了作者描摹景色的非凡功力。
水泊梁山,是施耐庵笔下一百单八将聚集、结拜、起义的地方。在《阅读水泊梁山》一文中,石荣臻老师用敬仰去游览梁山,用心去追逐历史,用笔墨记录梁山好汉的忠义侠胆,并写下了厚实的游记,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文中这样写道:“山脚下的山寨广场是水泊梁山巨著的‘封面’,‘原著’是让水泊梁山名扬天下的古代大文学家施耐庵。‘改编’是勤劳、善良、豪放的梁山人民。远道而来的游客,阅读水泊梁山,第一眼便会落在山寨广场那高高矗立的施耐庵石像上,第一时间将思绪从浮华的都市拉到水泊梁山,用眼去浏览水泊梁山的风采,用心去品读侠肝义胆的‘忠义文化’。”我没有去过梁山,这段简洁明了的文字,一下把我拉进了水泊梁山文化广场的情景,感受梁山的忠义、厚重、恢宏。继而他沿着梁山好汉的脚步,在一百零八个台阶中走向高度、纵深,去挖掘历史。有这样一段文字,出神入化的描写了当时的情景:“……立于悬崖巨壑之中,当年林冲为纳晁盖等七好汉入伙,火并白衣秀士王伦的断金亭;立于梁山顶峰的核心位置,当年义军察望寨情,向各寨通报信息,出征、收兵的指挥枢纽的好灵台;立于雪山峰的‘左寨七英’雕塑石像;立于‘黑风口’怒目园睁,双手挥着两柄大板斧,威风凛凛的黑旋风李逵石雕像……”透过浓郁的笔墨,把水泊梁山的景色、人物通过自己的感官,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真是情景交融啊。假如没有脚步的丈量,心灵的体味,感触梁山的每一个神经,是很难写出这么生动的游记。这篇散文立意新颖,视角独特,一座普通的山,在他的笔下神了,活了,让他笔下的山,成为了一座气贯长虹,展现历史的名山,更写出了水泊梁山的神韵、文化、历史,令人暗暗叫绝,佩服不已。
游览山西,经典的文化名城、名山,名院在石荣臻老师的笔下绚烂、美艳、绝伦。《穿越太行山》、《朝拜五台山》、《游晋祠三宝》、《走进乔家大院》、《大槐树寻族根》、《夜宿平遥古城》、《感受大寨风情》随着他的笔墨游走山西:太行山、五台山充满着精气神,展现给我们的是山的气概、坚强、包容,它们用绚烂点缀大山,展现给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幅丹青水墨画的素雅,唯美、大气。它又是一首诗,一首歌谣被传唱颂扬。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景点,笔者用心抚摸历史遗迹,是激动,是感慨,是敬仰,如溪流从他的思绪奔涌而出,一触即发,迸发出火热的文字,诠释着这些在风雨飘摇,饱经沧桑中辛存的遗迹、遗物。
我没有去过山西,对于那里的文化了解甚少,最多的了解来自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结合石荣臻老师的文字,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乔家大院和大院里发生的故事,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啊!乔家大院,浓缩着几代人的奋斗、希望、梦想,渐渐的被日本人的铁蹄践踏的体无完肤,家破人亡。那是一段耻辱,一个不能忘却的痛,走进它,让人深感凝重和浩然,它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山西大地,彰显着它的气势恢宏和浩然正气,这个曾近被日本人肆虐、烧杀、践踏的大院,今天依然风骨傲然,坚强的立于山西大地,成为历史的教科书来激励年轻的一代勿忘国殇,不忘国耻。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虽然我未曾和石荣臻老师谋面,但从他充满真、善、美的文风里,我感受到他的善良、淳朴、厚道。内心敞亮、博爱无私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充满张力、触动灵魂、耐人寻味的文章。
石荣臻老师的散文作品是溪水里奔放的生命,这生命是不屈不饶的坚持,是用血、用泪、用汗浸泡出的花朵,在朴实无华中彰显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样的花朵,总是能开在人们的心里。
写完最后一个字,已是繁星璀璨,皓月当空之时,在万籁静怡中,我依旧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中,品味石荣臻老师笔下的一座山,一条溪流,一群跋涉者,还有那山村的炊烟,远去的村庄,像陈酿的酒,醇香味浓,芬芳四溢,又像甘露,温润着我的心。
对于石荣臻老师的散文作品,我不能一一抒怀每篇文章的精彩,写出我最喜欢的几篇体会,也算是西北小城,一个喜爱文字的读者对他的尊重和敬仰吧。
二〇一五年五月六日凌晨一点收笔
/甘肃 毕琴
我和石荣臻老师相识于《望月文学》,相知于网易博客。从他的散文作品里,我了解了一些他的生活经历。他出生在山东省莱芜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喜欢文学,是农村的苦涩,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积淀了他洞察社会,体味人生的明锐目光,让他对社会有了刻骨铭心的感知。是家乡汩汩流淌的溪水、一石一瓦、一草一木养育了他,给了他思维、灵感,让他创作出了大量的散文,在漫长的心履路程中,他用情,用爱,用善良,用感恩弹奏出了“散文情缘”乐曲。
石荣臻老师的散文作品,是血液里流淌的一滴精华,是心灵深处闪烁的一捻星光,是琴音里弹奏出的一曲旋律,是溪水里奔放的生命凯歌。我虽然没有去过山东,但对山东却并不陌生,对山东的了解全来之于他厚重的文字。在他那字字珠玑里,我品味着山东的山,山东的水,山东憨厚朴实的人,以及山东的民风民俗。从流畅、唯美、大气的语言中,体味着他生命深处对生活的那份热爱。
石荣臻老师的散文以哲理、怀旧、游记见长。无论哪种类别,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彰显着他走过的路,这条路是苦涩过后的思考,是清夜孤月、一缕灯光下的孤独,更是艰辛过后,累累硕果的喜悦。
一
哲理散文,是石荣臻老师心灵的一念心花。缘于文字,他接触到了很多热爱文字,舞文弄墨的人。缘于文字,他与天南海北的文友的心距离被缩短,拉近,继而惺惺相惜。他们在艰辛的耕耘中互相搀扶、鼓励,走山阅水,感悟人生,终须走向了希望的田野。
《痴心不改文学情》一文,打开了石荣臻老师的文学心结。他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 ,抒发了对文学的痴爱。一段段文字,温暖而诗意,磨擦出绚丽的火花。不知是欣赏过后的共鸣,还是文字取暖的相惜,他的文字像灵魂深处的一缕星光,不断的撞击着我的灵魂。他在文中写道:“我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要出版一本厚厚的书,荣获一项文学大奖……”这是他在小学时期,一篇作文中写下的自己的梦想。无独有偶,我也曾经在中学时期写过这样一篇文章,还被老师当范文在作文课上宣读。看来,文学之爱,作家之梦,都是启蒙于幼小的心灵深处。“我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这一人生目标,一直牵伴着他,指引着他,让他不懈的去追求。在圆作家梦的过程中,他有过忐忑、失意、纠结,但更多是,在滚滚红尘中的坚守,坚守他内心的那个梦,为了这个梦的实现,他放下了很多东西,放下了人们的冷讽热嘲,放下了亲人的不理解,放下了和家人、朋友们的聚首,在冷月孤寂中,坚定的走向了散文创作之路。
为了谋求在写作上更大的提升和发展,他走进了“作家之路”函授班学习深造,用知识来填补自己写作上的不足,经过一年的函授学习,他的文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为他以后的写作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写出的文章更加充满智慧,富有哲理。多少年来,他笔耕不辍,将自己的流金岁月,酝酿成了一篇篇美文,一步一步去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散文情缘》一文,写出了石荣臻老师内心的那份寂寞、忐忑,纠结和收获时的喜悦。散文情缘,伴随着一篇篇优美散文的脱颖而出,并被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他内心是一种知足和自豪,但更多的是思考,思考怎样才能走出自己独特的散文路子,怎样提升散文的创新意识。他的努力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相继成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莱芜市作协会会员、钢城区作家联谊会理事、《望月文学》编委会副主任。他的作品也屡屡获奖。一次次成就,一次次花开,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安慰,更增添了他写作的信念,正如他在文末所言:“散文情缘,我阅读着、写作着、并快乐着”。
《书香情结》一文,表现了他爱书、读书的痴狂。他在文中这样写到:“看书给我带来了知识和乐趣,渐渐对书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从‘童年初识书滋味’到‘少年读书喜欲狂’,再到‘青年读书为至交’,我对书的感情与日俱增。”通过这三个阶段,我看到了石荣臻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以书香为伴,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石荣臻老师爱读书,也爱藏书。作为农村家庭的他,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撑他去买大量的图书,但还是在囊中羞涩中,挤出家里的生活费去购买有收藏价值的书籍,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上下五千年》、《古文观止》等文学经典书,提高着他的鉴赏能力,丰富着他的业余生活 。“百年无废纸,故纸有余香”正是他爱书、读书、藏书的真实写照。
关于读书,石荣臻老师不惜笔墨,写了自己的读书感受。在《读书求精不求多》中,阐述了他的读书过程中,不求贪多,而重在精品、细读、深究,让自己真正融入书香墨海,渊博深髓的知识海洋,以充溢自己的思想。
网络让石荣臻老师结识了天南海北很多文友,在文友相交的岁月里,他珍藏着那份挚情,也留下了许多真情实感的文字。如《正知天命年》、《踏歌长吟唱大风》、《用心为文筑“屋子”》、《清新淡雅木香花》等篇章中,他用真诚的情感,细腻的笔法,感恩的心态描写了他文学路上缘遇的作家、老师、知己。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在他的笔下鲜活、丰满、立体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融洽、和谐和美好情感。在如今浮躁的年代人们常常感叹世道变了,生活好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冷漠了。但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他明镜般清澈的心,如同溪流汩汩流淌,从莱芜流向了全国各地,流向了人们的心里。那是心如止水的超然、大度,传递真谛的使者,彰显着人性美,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博爱,厚道和善良。
二
怀旧散文,是石荣臻老师童年、少年、青年生活的真实流露。也许是年龄相仿的缘故吧,我最喜欢阅读的就是他的回忆性散文。
石荣臻老师在《悠悠广播情》里,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他在文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村里没有收音机,大家知道的外部消息,全部来自悬挂在十字街口,老柿子树上的高音喇叭。高音喇叭悬挂在老柿子树上,为的是‘站’的高,‘喊’的远,喇叭响起,威震全村……”这段对于高音喇叭的生动描写,让我们感知着一个时代的变迁。在那个物质匮乏,信息闭塞的年月,广播是山村人唯一和外界联系的方式,那电波穿越高山、河流,如一滴滴清泉流淌在了静静的村庄。当晚霞落幕,山村的人们褪去一天的疲劳,有的坐在大树下乘凉,有的坐在碾磨上打牌、聊天,家庭主妇们则一边干着家务,一边聆听着广播,感知着风云变换的世界,或暖、或悲,都给山村人干枯的心灵带来莫大的慰藉,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唯一享受。假若哪天没有了广播员甜润的声音,悠扬的歌曲,他们就感到深深的寥寂,仿佛生活里缺少了什么。看着这样接底气的文章,我深深的被感动。如果没有一颗感恩之心,没有观察社会的独特思维和敏锐视角,是很难写出这样触动人灵魂的文章。这篇文章,撩拨起了我的情思、追忆,因为这也是我熟悉的生活碎影,那么温暖,那么亲切。一个场景,一段回忆,点点滴滴都流淌着岁月的痕迹。三十年岁月沧桑,弹指一挥间,我们在变,世界在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播到半导体、收录机,再到后来的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直至今天的电脑、网络、手机等,三十几年的沉沉浮浮、岁月轮回,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国富民强,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历程。这段历程,浸透了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的心血和艰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花似锦,让我们享受着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喜悦。
《远去的炊烟》是带着一份怀念,一份相思,一份难舍来到读者的面前的。石荣臻老师在文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我喜欢看山村的炊烟。在那个为填饱肚子的日子里,炊烟是山里人的希望。有了炊烟,就意味着生火做饭,那时看到炊烟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在那个年代,从炊烟上能分辨出山里人日子过的孬与好,那个农家院里飘出的炊烟浓,烟雾长,哪家的日子就过的红火,就好过;哪家农家院里飘出的炊烟薄,烟雾短,那家的日子就拮据,难熬……”这样的文字,展现给我们的是远山深处小山村的缕缕炊烟,在这炊烟里,有父辈们的艰辛、苦涩,也有他们这一代人的纠结和彷徨,留给下一代的则是一段文字,一幅画,一首诗。《远去的炊烟》,展现给我们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村景色,那瓦蓝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或浓密,或稀疏,或悠长,触及到了农家人的生活质量。在这炊烟里,有他童年的美好回忆,有母亲端来香喷喷的米饭,有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其乐融融,更有艰难中飘出的酸涩和无奈。如今,炊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土坯房换上了大瓦房,弯弯曲曲的山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家里电器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那村庄里,再也闻不到浓浓的炊烟味,那久违的炊烟,已经成为一种回忆渐渐散去。这篇文章,透过乡村的炊烟,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的对比,让我们了解了乡村老百姓的生活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乡村没有了炊烟袅袅、牧童晚归的意境,乡村少了诗意,多了喧闹,让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带给乡村的新气象,新面貌,新理念,但也残存着一丝丝惆怅和回味……
不知是蹊跷还是有相同的经历,我也曾经写过一篇类似《远去的吆喝声》的文章。吆喝是一段历史的产物,一个时代的缩影。一声韵味悠长的吆喝声,包含了多少人生百味,酸甜苦辣。石荣臻老师在《远去的吆喝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尤为生动:“小时候,常来村庄的还有一种摇拨浪鼓的小贩,连摇拨浪鼓带吆喝。一只手不断的摇晃着拨浪鼓,伴随着鼓声不时吆喝几声:‘换针换线,换锅碗瓢盆哩——波!’”。看到这样的文字,童年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亲切的让人陶醉,难以忘却。那曾经远去的吆喝声,再次响彻在耳边,那么悠扬、高亢、厚重。
在那个吃饭靠粮票,穿衣靠布票,物资极度匮乏的艰难岁月,对于交通不便的山村而言,货郎是物资交流的枢纽,为山区老百姓输送着生活必需品。那结实的臂膀,不但挑起了家庭的责任,还挑起了乡村人的希望。那副沉甸甸的担子,颤巍巍,荡悠悠,走街串巷,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剪影,一个梦,一个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这段历史,对于年轻的一代,无疑是一个神话,一个传奇。他们那知,这一声声吆喝,是祖辈,父辈们曾经最真实,最贴切的生活写照。他们在吆喝声中寻找欢愉,感受喜悦,实现梦想。渐渐一辈一辈人走出了乡村、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广阔的天空,走向了更丰富、美好的生活。如今,货郎已经彻底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但依然忘不了那一声声宏亮的吆喝声。
三
游记散文,是石荣臻老师的行走记忆。每一篇游记散文如一朵朵幽兰,散发着阵阵清香。
人们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为一个散文创作者,不读山阅水,赏景品花,不挖掘历史,解读世界,是写不出厚重的文字,就像我们不阅读,就不会有深刻的思想。
喜欢旅游的石荣臻老师,在旅途中读名山大川,历史踪迹,不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增长了见识,还记录下了大量的心路。如《人间仙境蓬莱阁》,在这篇文章里,笔者用脚步丈量蓬莱的长度、厚度,用慧眼观赏蓬莱的大美、俊秀,用笔触抒写蓬莱的历史,渊源。蓬莱的神韵、灵秀,在他的笔下那么唯美,如仙境般傲立于人们的视野。他在文章中这样描写蓬莱的美:“……只见丹崖山拔海而起,与茫茫的碧水相连,蓬莱阁高居顶峰,仿佛镶嵌在绿荫丛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旁边的灯塔居高临下,雄伟壮观,犹如守护蓬莱阁的士兵般,巍峨矗立在峭壁上。满目沧桑的城墙雄踞峻岭,气势磅礴,实乃一幅绝美的仙阁凌空图。”寥寥几笔,就将蓬莱阁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人文气势描写的淋漓尽致,让我看到了作者描摹景色的非凡功力。
水泊梁山,是施耐庵笔下一百单八将聚集、结拜、起义的地方。在《阅读水泊梁山》一文中,石荣臻老师用敬仰去游览梁山,用心去追逐历史,用笔墨记录梁山好汉的忠义侠胆,并写下了厚实的游记,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文中这样写道:“山脚下的山寨广场是水泊梁山巨著的‘封面’,‘原著’是让水泊梁山名扬天下的古代大文学家施耐庵。‘改编’是勤劳、善良、豪放的梁山人民。远道而来的游客,阅读水泊梁山,第一眼便会落在山寨广场那高高矗立的施耐庵石像上,第一时间将思绪从浮华的都市拉到水泊梁山,用眼去浏览水泊梁山的风采,用心去品读侠肝义胆的‘忠义文化’。”我没有去过梁山,这段简洁明了的文字,一下把我拉进了水泊梁山文化广场的情景,感受梁山的忠义、厚重、恢宏。继而他沿着梁山好汉的脚步,在一百零八个台阶中走向高度、纵深,去挖掘历史。有这样一段文字,出神入化的描写了当时的情景:“……立于悬崖巨壑之中,当年林冲为纳晁盖等七好汉入伙,火并白衣秀士王伦的断金亭;立于梁山顶峰的核心位置,当年义军察望寨情,向各寨通报信息,出征、收兵的指挥枢纽的好灵台;立于雪山峰的‘左寨七英’雕塑石像;立于‘黑风口’怒目园睁,双手挥着两柄大板斧,威风凛凛的黑旋风李逵石雕像……”透过浓郁的笔墨,把水泊梁山的景色、人物通过自己的感官,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真是情景交融啊。假如没有脚步的丈量,心灵的体味,感触梁山的每一个神经,是很难写出这么生动的游记。这篇散文立意新颖,视角独特,一座普通的山,在他的笔下神了,活了,让他笔下的山,成为了一座气贯长虹,展现历史的名山,更写出了水泊梁山的神韵、文化、历史,令人暗暗叫绝,佩服不已。
游览山西,经典的文化名城、名山,名院在石荣臻老师的笔下绚烂、美艳、绝伦。《穿越太行山》、《朝拜五台山》、《游晋祠三宝》、《走进乔家大院》、《大槐树寻族根》、《夜宿平遥古城》、《感受大寨风情》随着他的笔墨游走山西:太行山、五台山充满着精气神,展现给我们的是山的气概、坚强、包容,它们用绚烂点缀大山,展现给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幅丹青水墨画的素雅,唯美、大气。它又是一首诗,一首歌谣被传唱颂扬。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景点,笔者用心抚摸历史遗迹,是激动,是感慨,是敬仰,如溪流从他的思绪奔涌而出,一触即发,迸发出火热的文字,诠释着这些在风雨飘摇,饱经沧桑中辛存的遗迹、遗物。
我没有去过山西,对于那里的文化了解甚少,最多的了解来自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结合石荣臻老师的文字,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乔家大院和大院里发生的故事,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啊!乔家大院,浓缩着几代人的奋斗、希望、梦想,渐渐的被日本人的铁蹄践踏的体无完肤,家破人亡。那是一段耻辱,一个不能忘却的痛,走进它,让人深感凝重和浩然,它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山西大地,彰显着它的气势恢宏和浩然正气,这个曾近被日本人肆虐、烧杀、践踏的大院,今天依然风骨傲然,坚强的立于山西大地,成为历史的教科书来激励年轻的一代勿忘国殇,不忘国耻。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虽然我未曾和石荣臻老师谋面,但从他充满真、善、美的文风里,我感受到他的善良、淳朴、厚道。内心敞亮、博爱无私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充满张力、触动灵魂、耐人寻味的文章。
石荣臻老师的散文作品是溪水里奔放的生命,这生命是不屈不饶的坚持,是用血、用泪、用汗浸泡出的花朵,在朴实无华中彰显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样的花朵,总是能开在人们的心里。
写完最后一个字,已是繁星璀璨,皓月当空之时,在万籁静怡中,我依旧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中,品味石荣臻老师笔下的一座山,一条溪流,一群跋涉者,还有那山村的炊烟,远去的村庄,像陈酿的酒,醇香味浓,芬芳四溢,又像甘露,温润着我的心。
对于石荣臻老师的散文作品,我不能一一抒怀每篇文章的精彩,写出我最喜欢的几篇体会,也算是西北小城,一个喜爱文字的读者对他的尊重和敬仰吧。
二〇一五年五月六日凌晨一点收笔
文章评论
望月文学
[em]e1000058[/em]
望月文学
[em]e1000058[/em]
望月文学
[em]e1000065[/em]
望月文学
[em]e1000058[/em]
望月文学
[em]e1000061[/em]
望月文学
[em]e1000061[/em]
望月文学
[em]e1000058[/em]
望月文学
[em]e1000058[/em]
虎燮
[em]e1000058[/em]
虎燮
[em]e100006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