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

个人日记

     钱钟书先生不爱接受采访是出了名的,但曾有一个人软磨硬泡不但让钱接受了采访,而且还合了影,最后钱先生留字一幅——烈女怕缠郎。由此观之,钱钟书先生是一个有趣之人。明张岱有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道理亦然。
   儿时非常喜欢看小人书,记得有一次感冒在大姑家养病,躺在床上看了一天的《红楼梦》,大了之后才知道是戴敦邦先生的作品,戴先生有云:《红楼梦》人物中,吾最喜平儿。
   季慕林先生曾向孩子们推荐过10本书,《唐诗三百首》和《红楼梦》自不必说了,还有一本书我印象比较深,那就是《世说新语》。
   看到朋友提起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我不禁想起了一部电影《我们俩》,那真是一部好影片,人物不多,情节简单,但却感人至深,该片讲述了一个90多岁的老太太和一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之间的一段情感故事。“影片在东京上演时,影院内泣声一片。” 在电视上看到它时应该是2007年吧,躺在床上安安静静地独自把它看完,在我的印象里,《包氏父子》、《阚里人家》都是这样的好作品。(内容简介:一个孤独老人住了一辈子的空荡荡的简陋四合院,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闯进来一个寻求住处的女孩,她的到来给这个空间带来变化,老人的生活开始了有戏剧色彩,可老人需要秩序,在老人面前,眼前这个女孩子是一个常犯规的人,老人有很多禁忌,让她每一步皆有障碍。时间一天天过去,在生活过程中,两个人的关系似乎升华了,从互相排斥、警惕到互相关怀,产生友谊,到最后甚至有种要相依为命的感觉,可是女孩子注定要走的,要继续过自己的轨迹和生活,她必定要离开这个四合院,她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她的离开在老人的眼里就是那种突如其来的欣欣向荣、希望、活的色彩也等于随之而去,荡然无存。老人开始病了,很快就离开人间。老人想抓住的未必是小女孩的关心,而是对温情和生活的需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