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摄影)如何拍好人文片?
个人日记
今天结合一些大师的看法介绍偏人文风格照片的拍摄窍门。
构图的把握
一、透视和三等分构图&对称式构图
最简单的就是利用透视和三等分构图来进行拍摄,因为这样可以显得整张照片有穿透力!适当的后期处理也可以使照片层次更加丰富。有些场景适用对称式的透视,就是把中心线也放在照片的中心线上。
二、用光的把握---现场光&自然光
尽量采用了最短的焦距,这样做是为了让照片能够拍下更多的内容。关于拍摄人文题材,长焦,广角其实都合适,长焦可以便于你在远处抓拍从而不打搅拍摄对象;而广焦,可以囊括一切你看到的东西,让你尽情取舍。关于用光,要善用自然光,特别是阴天阳光不是特别的强烈,这也避免了照片主要部分局部曝光过度或严重不足的情况。
三、抓拍的四要素
1. 抓拍前是否需沟通
关于抓拍的时候,还有一点我觉得需要提一下,那就版权问题。在拍摄这张照片前询问被摄对象可否愿意被拍其实也是摄影人拍摄的一个关键点,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被人抓拍的。如果他接受了你的邀请那自然是最好,这种拍摄就是属于被摄对象知晓的情况下的抓拍但不是摆拍,一般这种被摄对象会比较上照点。人文类的题材,有些是需要交流过拍摄出来才会更加出彩。人物的肖像,尤其是不包括环境的,并且用定焦去拍的时候,是必须要和被摄对象交流的。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善于表达,想要纯自然的抓拍,那就想办法隐蔽自己的相机,挂在胸前、用东西遮住等都可以。如果被摄对象表示反感,那就应该要学会用大方的微笑去应对,而不是像做了贼似的逃走,要大方地走过去,我想诚恳的态度一般都能获得对方的谅解的。
2. 利用追焦方式
关于抓拍,速度为先!很多摄影师选择将相机置于快门优先档,尽量提高感光度,让感光度处于质量和速度配合最好的程度。对于追焦的拍摄方法,一般来说,追焦是为了体现一个物体的相对位移,通过背景的径向虚化来表现主题的运动速度和轨迹。拍摄追焦的时候,要根据物体的移动速度选择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这样在追焦的时候背景才能被“虚”。选择好人工伺服对焦模式,这样相机就能够自动捕捉移动中的物体,以身体为轴,跟随移动物体来转动身体,用连拍模式连续拍下几张类似的照片。
3.把握快门速度
抓拍是否成功的第一个依据就是对焦质量好坏。为了提高拍摄成功率,首要的技术要求就是以适当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一般地,快门速度至少不应低于1/60秒(室外自然光条件下),理想的情况下应该保证达到1/25S。实拍时,有时候会受到光线条件的限制,单纯提高快门速度将影响曝光准确性和对焦精确度,这就必须借助一些辅助性的手段来保证光度,这时候打开镜头的光学防抖、改变对焦模式等都可以来改善抓拍条件。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非常规的技巧来保证对焦清晰,比如,利用大景深来提高抓拍成功率。一次对焦,静侯机会。
4.把握住眼神的交流
眼神,容易稍纵即逝。都说静止的东西是不用抓的,所以用了这“抓”字就得抓住拍摄对象瞬间得神态、表情、动作,用大师的话来说就是“决定性瞬间”。善于捕捉瞬间是我在拍人文片时常注意的一个问题,这点只能靠多拍多观察。
四、拍摄时间的把握---例如:日出日落
日出、日落是大自然最壮美的景色之一,如果产生了拍摄日出日落的念头,接下来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该去哪里拍摄日出日落?接下来,选择的地点一定要是可以看到日出或者日落的地方。
拍摄日出,应该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点,比如高山上,拍摄的视角选择高处向下的角度,这样在取景时近处和地面就不会有什么多余的物体遮挡太阳,有利于主要内容的表现。重峦叠嶂在旭日东升时处于大逆光会产生一种层次丰富的效果。日出、日落时阳光色温变化也很快。日出时色温由低变高,大约从2800K迅速升到3500K,并随着太阳进一步的升高在上午时刻达到5500K左右。日落时色温由高变低,特别是阳光接近地平线时色温迅速下降,呈暖色调效果。
日落最重要的是最后的那一抹光线。太阳在落下地平线以后,天空不会立刻变黑,而是还会突然泛出一层光线,照亮天际线,然后才会黑下来。如果天气好的话,天边会泛出宝石一般的蓝色。抓紧时间拍摄自己需要的光线就变得很重要。
人文拍摄,拍摄的内容应以“人”为本。这也应当摄影师追求的宗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