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词

个人日记

 诗: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诗词的分别:时间上讲,一般认为诗开张在战国,词发于残唐五代。对于古代大多数的士大夫来讲,诗关乎功名利禄,文人作诗都是在作文章的另一体,是主业,词是副业,诗主而词辅,有写诗不作词的,而作词不写诗的就很少,所以词还有一个名称:“诗余”——到清代有一点不同,词格外获得妇孺的热爱,“清词“中有好几位有名的姐姐就没有什么诗作流传。诗和词的区别,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意思很明显,好像有位先生是这样皆是的:“用对比来讲:给人的感触印象上,诗刚,词柔;表达的手法上,诗直,词曲;情意的表露程度上,诗显,词隐;性别上(来由和归属),诗男,词女。”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还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何谓诗词?诗词是一种直指内心的文学体裁,它,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
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何谓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何谓立地修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後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
  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
  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在这句话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唐 孔颖达注:“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修辞”这个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
  修辞,狭义上就指语文字修辞;广义上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同时也包含语文字修辞。
  “修辞”从概念讲,有三重含义:
  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
  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即“修辞活动”);
  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何谓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何谓平仄?平仄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何谓押韵?同韵的字有规律地配置在诗词等韵文的句尾。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押韵是诗词等韵文的语言特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吟诵顺口悦耳, 便于记忆流传。“韵”和“韵母”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所谓同韵,指韵腹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如有韵尾则韵尾相同,韵头可以不同。为了便于押韵,人们把同韵的、可以相押韵的字归纳为若干韵部,根据现代北京语音的音系归纳的韵部,最常见的有十八韵和十三辙(附:十八韵、十三辙跟普通话韵母对照表)。 

何谓写诗?写诗再简单不过了、略略思索勾勒几笔、一首诗便浮于纸上。
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诗的词句  

宋 梅尧臣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张君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

明吴应箕《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

诗和词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超人 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绿绿,是些甚么诗词之类。”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病危时还一再聆听毛主席的光辉诗词。”

基本概念  

所谓诗词,是指主要以近体诗和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

诗词简介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此外诗歌又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文言诗词,在近代新月诗社力求较好地继承现代诗和古体诗的关系,在自由的同时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但新月派的理论及作品,未曾获得读者的普遍认可。按照文体背后的意识形态不同,又可分为新诗(西洋诗)与古典诗词(中国诗)。

词的起源  

词起于隋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体,最早叫曲子,或曲子词,是隋唐用燕乐伴奏的一种新诗体。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令词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诗词格律词牌集录  

暗 香97字 二郎神105字 八声甘州97字   

长相思36字 采桑子44字 翠楼吟101字   

捣练子27字 点绛唇41字 蝶恋花60字 定风波62字 洞仙歌83字   

更漏子46字 甘草子47字 桂枝香101字 过秦楼111字   

浣溪沙42字 画堂春47字 贺圣朝49字 河 传61字 何满子74字   

黄河清慢98字 贺新郎116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锦缠道66字 江城子70字   

浪淘沙54字 临江仙60字 离亭燕72字 六洲歌头143字   

蓦山溪82字 满江红93字 满庭芳95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南歌子52字 南乡子56字 念奴娇100字   

卜算子44字 菩萨蛮44字   

清平乐46字 鹊桥仙56字 青玉案67字 沁园春114字   

如梦令33字   

十六字令16字 生查子40字 诉衷情45字 苏幕遮62字 水调歌头95字   

双双燕98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调笑令32字 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太常引49字 踏莎行58字   

唐多令60字 天仙子68字   

乌夜啼36字 望海潮107字   

相见欢36字 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 谢池春66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谒金门45字 忆秦娥46字 虞美人56字   

一落索46字 阮郎归47字 一斛珠57字 玉楼春56字 一剪梅60字   

渔家傲62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醉花阴52字 鹧鸪天55字 祝英台近77字 昼夜乐98字 烛影摇红96字 律诗格式  

五绝:仄起 平起   

五律:仄起 平起   

七绝:仄起 平起   

七律:仄起 平起

文章评论

岁月如歌

欣赏学习![em]e163[/em][em]e163[/em][em]e163[/em][em]e178[/em]

老艮头子

太长,太麻烦,太复杂,看不懂[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