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河南.暖暖新年”(俺的春节记忆—《被过年》)》
个人日记
被过年
文/王利
按家乡习俗,除夕夜是不能回娘家或去别人家的。自老公的爷爷、奶奶、父亲仙逝后,回老家过年成了一个梦。
每到除夕,看到朋友们回老家守岁,总有一丝落寞。而这两年却被人邀请在别人家守岁。
虎年除夕,突然接到杰的电话,要我们去市里吃团圆饭,守岁。我犹豫着,老公却说:“大哥大嫂难得回来一次,去吧。”“我想奶奶、姑姑她们了。”儿子也高兴地说。我虽有传统习俗的顾虑,可想起赵家人对老公如亲生般的爱,终是决定去了。
老公和杰是高中同桌,开学不久就成了知己。杰的父母赵伯、匡姨都是干部。当二老得知老公身世后就让杰邀之去他们家。老公初次来到赵家才知道,听起来显赫的赵家并不富有。大哥在部队,二哥在县里工作。二老、利姐、杰和庆住在三间土墙土瓦的公房中。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月几十块钱工资的二老虽然不用负担三个大孩子了,但要赡养双方父母,要供两个高中生上学,吃肉也是要分时候的。可那天中午,赵伯亲自做了好几个菜。全家人抢着为老公夹菜,这是老公长那么大吃到的最丰盛的午餐。二老说:“这就是你的家,以后常回来。”老公感到了从没有过的温馨,心中暖暖的,觉得朴实亲切的赵家二老如同亲生父母,先前的距离感没有了。
老公考上大学,二老特设家宴庆贺。老公醉了,夜间呕吐不止,不省人事。匡姨和利姐一直守候在老公床前,喂水,用热毛巾擦面。当老公渐渐清醒后,匡姨做酸汤面给老公吃。从小失去母亲的老公眼睛湿润了。从此,老公把这个家当成了自己的家。
老公大学毕业后带我到赵家拜访,全家人盛宴招待我。匡姨夸老公时就像亲生母亲那样自豪。我们谈了两年,二老买了礼物到我家提亲,夸老公本质好,有才。本有些顾虑的父母同意了我们的婚事。
我大学毕业,老人催促我们结婚。二老让我们和杰、小娜一起去广西大哥那里旅行结婚。杰和小娜听了也很高兴。
腊月十九我们四人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嫂子是南宁医院医生,上班紧张,小侄女在幼儿园,大哥时任空军作战处处长,要过年了,工作却很紧张。可大哥就像指挥战斗一样,紧张有序地安排我们去桂林玩。大哥回到家中没有当官架子,为我们做饭,亲切如自家大哥,经常是一边做饭,一边接打电话了解边境情况,大哥指挥若定的样子,又俨然是个威严果断的军人。我们不由得对大哥起敬。就在我们去大哥那里的第四天,大哥和他的战友们荣立了一等功。从此,我们以有这样的大哥为荣。
戎马半生的大哥虽转到地方为官,却依然为人亲和,做事低调。大哥没有回来以前,杰在宾馆预订了年夜饭,大哥则坚持一家人在家吃年夜饭,只邀我们这个异姓之家去和他团圆。
大哥大嫂和我们一起包饺子,看春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讲笑话。远在美国的庆弟也打电话回来,挨个通话,祝福。匡姨笑了:“一家人在一起真好!”大哥笑了:“这样的年才是真正过年了。”我们被温暖的亲情包围着,似乎回到了久违的家。大哥情不自禁地朗诵:“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当新年钟声敲响时,鞭炮声不绝于耳,美丽的烟花飞满天空,全家人共同举杯祝福。我们要回去了,全家人依依不舍地挥手,直到车消失在茫茫大雪中。此时洁白的雪花飘飞,如纯洁的亲情友情在跳舞。全家人温情的电话伴我们前行:“下雪了,路滑,小心,到家报个平安……”
转眼到了兔年除夕,匡姨去南方大哥那里过年。利姐和杰再次邀请我们去市里团圆。利姐说:“我们是一家人,全家人在一起守岁热闹。”是啊,其实,我们多么留恋全家人在一起欢聚的时光。难怪宋代大诗人苏轼感慨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被过年也是过年,年因了亲情友情的温暖、感恩、团圆、祝福,化为心底最美好的爱与真,有真情的地方就是家。那些陈旧的习俗早已被真情打碎,我们再次踏上回“家”的路。
文章评论
追梦依
谢谢杨老师!
追梦依
谢谢韩老师!
追梦依
@{uin:1747283908,nick:扬子江文化传媒,who:1,auto:1}谢谢雪松老师!
叶子
感受浓浓的亲情![em]e163[/em]
追梦依
@{uin:527087523,nick:阳光相伴,who:1,auto:1}元宵节快乐!
追梦依
@{uin:1683862439,nick:淡静若水,who:1,auto:1}若水元宵节快乐!
嫣然鱼儿(雨含烟)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正因为姐姐的好,才有了他们的爱![em]e163[/em] 依然温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