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仙儿
我喜欢《度》 那篇
欢迎访问我的空间小站.
个人日记
民国 一尺镇纸的山河
在一收一缩折扇里
推醒半阙陈词
一蓑烟雨
江南 梅子染成的古巷
一个叫戴朝安的前清遗子
病恹恹的笔法 失血的文字
生生地将一把油纸伞
写成落寞的哀挽
这飘摇的风雨
已无法将众生的视觉弹开
我写五月时
流水已逝 丁香已老
而李璟的《浣溪沙》悠悠的曲调
被再度复沓
雨落民国
油纸伞下
三寸莲步踩踏的叹息
能否叩响小巷流苏的古韵
洗亮铮铮的麻石
灰墙 黛瓦
旗袍裹紧的忧伤
需要多少花香引渡
轻拈一指
在乱世红尘中
发出悠悠的
一声喟叹
---
雨 夜
无法弹去沉沦的时光
指尖上的烟云
绕来绕去
尽管我已被季节的深绿覆盖
可骨子里的风声
依然显露出阴森森的冷
过了梅雨
太阳照常一退再退
这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影子弄丢了自己
布谷也无乡音
雨夜 有些微凉
蛙声稀疏 几滴蛐蛐
在伞叶上滚动
泥沼之下藕白 抽出几节
风进进出出
偶尔翻翻书稿 逗逗风铃
该清理自己的时候了
我想
把一些颓废 妄念
还有没来得及打磨的孤独
连同夜色
一起塞进棺椁
观荷记
荷叶之上 一滴水的江湖
六月的纵深 隐喻
一颗晶莹的内心
化石般的蕨草
漫过春日 不屑与桃花一争灼灼
抽身泥淖
以半亩的姿态 悠然一生
被译为“六月花魂”的禾草
在炎热的夏日 在嗜睡的鼾声里
扶摇直上
以半只菡萏之香 洗濯我一生蒙垢的尘缘
木屐踩踏过的江南
赏荷别院的西施
在陶渊明笔下是否有亵渎 批驳的用意
不得而知
掐丝的莲花 一定与观音神母有关
无力纠结历史渊源 或卷入是是非非
时光之上
坐看荷叶田田 蜻蜓吻蕊
晚来守半阙清词 听蛙鼓声声
已为最大奢侈
只可惜 这病恹恹的笔法
无力涵盖满塘莲事
或皈依的虔诚--
小区里的黄昏
光线切过来
影子照在短墙 我成了半片纸人
几只蚂蚁钻进果核
落成不久的小区 乡下来的后辈占据大半壁河山
夏日黄昏 小区少了一份安静与恬然
风有些粗粝 更有一种狂野
淳朴与友善
覆盖了初生的霓虹
排档前 人影撞撞
客气的劝坐 善意的推诿
我在融融的场景之外
偶感孤僻与陌生
躲在最阴影的部分
赊来二两闲情 邀几枚微微发烫的文字
可这里毕竟不是鲁镇
已品不出“茴香豆”的原味
七彩的光斑爬上桌来
我在荼蘼的茶音里
草草收拾醉意
挽一把苦涩
回家--
山水赋
一座空城 一粒微尘
身处平原 可山色依旧
生活 一架被逼无奈的山
绵延千里
或陡峭 成为断崖的风 或舒缓
成一江春水
我无法榨干体内的血 流淌成河
也吐不出思想的暗疾
固化成山
世事的修为 皆为一场浩劫
心灵的豁口
须一些尘埃填补留白
意念穿越出去
就会有花香 鸟鸣
反之羁押在山下
就堕落成 千年不化的腐朽
我抽出一根芒 锻刀 截取光阴流水
或削直为山
供一生泅渡或攀沿
度
光头上 排列有序的牒
绝非蝴蝶
佛前打坐 看木鱼震落的瓦灰
谁能读懂 青袍下
暗含的风暴
一世的尘缘
典当的灵魂
觊觎桃红 或坐化成一粒微尘
烟火 抵达的苍穹
是否又是一个极乐
一双芒鞋 一个褡裢
云游四海 度山 度水
你可度苔藓下的石头
子规鸟带血的歌喉
大悲赋 般若心经 及一切无法诠释的
都在偈语里
纳入或释放 些许红尘旧事
你如何才能泅渡
夜色苍翠了一本经文
却又昭示着下一个轮回里
招蜂引蝶人--
我为刀俎
大把的光阴 扔进灶膛
马勺烂在锅底 了无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