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序品第一》第13讲 印广法师主讲
妙法莲华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此处讲「中观」,也叫「圆观」,他可以破除四十二分无明微细烦恼,究竟成佛;『无所著』,既不执著于空,又不执著于假;非空非假,又是即假即空。
【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
『香』是表讲经说法。香气表你开了智慧;那个香烧成了灰表你破除了一个迷惑颠倒,这叫『烧香』。『华』特解为『妙莲华』,也就是《妙法莲华经》——「华开莲现、即因即果」,你听经闻法,明白了佛你即是佛。『伎乐』,『伎』一般说为载歌载舞,种种的技艺;『乐』是乐曲、歌声,这里是表无量的法门。
『常以供养』的『常』解释为时时事事处处。前面有了『舍利』,有了『塔庙』,又有种种的『幢幡露幔』,这是表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这就是《阿弥陀经》所讲,『饭食经行』,以『饭』和『食』来代表无量法。就是说,真正懂了『如来藏』,你吃饭、穿衣,一切的行持都是『如来藏』。
【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这是弥勒菩萨再发大慈悲心,感到前面所讲意犹未尽,所以这里重复赞叹菩萨精进。从方便法来讲,是讲菩萨利他——通过造塔、供养舍利来引导众生;从究竟义来讲,会相归性——我们听闻大法就是『供养舍利』,调整心态就是在『严饰塔庙』。《法华经》就是「如来全身」,就是如来的「法身舍利」。
『国界自然』,『国界』,大至佛土、小至微尘,无非『国界』,此处特指肉团身;『自然』,是讲「一即无量,无量即一」,表圆融圆满圆通,自在无碍。『国界』即是『自然』,『自然』即是『国界』。『自然』表圆融圆满圆通,自在无碍。『殊特妙好』,形容『如来藏』之法殊胜不可思议之美好。『天树王』,忉利天上之波利质多树也,此树为树中之王。『其华开敷』,天树之华非常奇妙。以此比喻修行人听闻《法华经》以后,身心快然,殊胜不可思议。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法会大众参差不齐,有百分之百的凡夫,也有天、神、阿罗汉,也有佛菩萨。但都受益于佛力加持,万千境界相互都能了知。『种种殊妙』,即以上所讲六种瑞相:说法瑞、入定瑞、雨华瑞、地动瑞、众喜瑞、放光瑞,六种瑞相。
【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
这四句话是对上面四句话的加重,重复说明,道理是一样的。佛以一光把无量的万法显现起来。如果没有佛光的话,当下佛、菩萨、天、人、鬼、畜他能不能互相照面呢?不能。那我们现在在这里,虽然不能照面,在这么大的空间里,诸佛、菩萨、天、人、鬼、畜,在不在啊?都在。乃至我们一个毛孔里,诸佛、菩萨、天、人、鬼、畜,在不在?都在。这是不可思议的妙法。所以这两段经文我们要仔细地观照,谁能观照到深妙,谁得大受用。
《楞严经》讲『于一毛端』,里面都有无量的大千国土在开大法会,这可不是谈玄说密,这是真实法。不管你看到看不到,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法尔如是。就是这样。我们现在因为烦恼习气重,看不到。我们现在因为眼睛是盯着名闻利养,所以我们那个真人被名闻利养「调虎离山」。虽然是「真如实相」,但是由于我执和烦恼习气,现量的智慧德不能当下现前起妙用;虽然不起妙用,但它就在这里,没有一时一刻离开过我们,所以叫「如来藏cáng」——如来「藏cáng」在我们的迷惑颠倒习气里。佛破除了我执,破除了烦恼习气,所以佛出了「如来藏cáng」成为「如来」,那我们就是「藏cáng住的如来」。所以我们修行的任务就是破除我执、烦恼习气,把这个「藏cáng」解开。
【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
这里是弥勒菩萨代众请法。
【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
『四众欣仰』。『四众』,是讲整个法会大众;『欣』,表法喜;『仰』表恭敬心。『瞻仁及我』。『瞻』是以期望心注视,『仁』,是对文殊菩萨的恭敬;『及我』,是讲法会大众都知道你是三世佛再来,我是未来佛,没有再超过你我二人的,法会大众就把期望寄托在你我身上。『世尊何故,放斯光明』。到底这里有什么因缘?『放斯光明』,『放』就是成就;『斯光明』就是整个法会这种气氛都是由佛力加持才成就。
【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
这是表一种殷切之心。『佛子时答』。『佛子』是对文殊师利菩萨的恭称;「时答」带有迫不及待之义,你要抓住这个时机来解答;「决疑」,解除我们的疑惑。『何所饶益』,『何』是「什么」;『所』是「给予」,要给予我们什么利益;『饶』是表大、多、丰。『演斯』就是『放斯』,就是成就这样一个殊胜的气氛。
【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
『佛坐道场』。指佛在因地修行。『坐』是表因缘;『道场』泛指「修行」。『所得妙法』。成佛到底修了什么法门?成佛的因缘是怎么回事?成佛有无量法门,但真正能叫人圆满成就的只有一个法,这到底是什么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是要说这个成佛的『妙法』呢?还是要给这些有关的菩萨授记呀?因为当年佛讲法已经四十一年,有些人该授记。所以弥勒菩萨也就是探文殊菩萨的口气——没有你老人家来印证,我不敢乱讲呐!显示出这个法会的和睦气氛。
【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
此处再次总结前面种种胜相。『示诸佛土』,一切佛土,无论远近,如何庄严,以及诸佛,同时显现于大众面前。『此非小缘』要显现出这种气氛来,一定有大事发生,一定有大法要传,否则不会花这么大的成本和代价。
【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前面是『瞻仁及我』。这里是点明,虽然看上去是你和我,但是来讲啊,你是「三世佛」再来,所以大家的本意,还在看你怎么个说法。『瞻察』,『察』就是看呐。恭敬地看着你,看你怎么个说法。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大士』指明心见性的大菩萨。『善男子』是吉祥语。『惟忖』,是思维、估量之义,这里应该解释为逻辑推理。文殊菩萨几乎肯定佛就是要讲《法华经》,但是佛毕竟还没有开讲,所以这里只能用『惟忖』。
『欲说大法』,当然就是《妙法莲华经》。
『雨大法雨』是打比喻。甘露雨入了心田以后,心是不是得到滋润?『吹大法螺』,与「众喜瑞」相对应。大众聚会,吹起号来,边跳边唱,是形容这种气氛。
『击大法鼓』,与「地动瑞」相对应,表力量。表《妙法莲华经》的法力大。
『演大法义』,与「放光瑞」相对应。明白了『如来藏』大法,这是一种无形无相的光亮,把我们心照亮了。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文殊菩萨讲了自己的判断以后并提供理论根据,因为我在过去见过这种情况,而且不只一次。『斯光』,这里不要简单地解释为就是一种白毫相光。整个法会的气氛,六种瑞相以及见彼佛国土森罗万相,都叫『斯光』。『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过去诸佛』为「本」,『今佛』为「迹」,「本迹不二」,以「本」来证「迹」。
【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咸』是全,都;『得』是「成就」,这两个字至关重要。『闻』就是开悟;『知』就是证得。『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世间出世间六凡四圣,这叫『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难信,能信。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阿僧祇』,印度数目之一,据说是十的五十六次方,是个天文大数。在《法华经》里经常用「阿僧祇、那由他、阿閦婆」这些大数来说明一个很长、很多、很大的法。我们要知道佛的良苦用心。到底数量有多大?到底准不准?并不重要。我们随文入观,拓宽自己的心量,这是关键。这个很妙啊!心量扩大以后,你听经闻法,很容易开智慧;同时会潜移默化,烦恼减少。
『日月灯明』这是这尊佛的别号,下面的『如来、应供』……这是佛的通号,我们先来解释这个别号。『日』是表「智慧」,表「菩提」——日照万法,破除黑暗,帮我们开智慧,也叫「般若德」,也叫「智德」;『月』是表「涅槃」,表「断德」——月亮圆满、清凉、自在,表我们破除了热恼,得到了解脱,证到了涅槃;『灯』是表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恩德」,『灯』,不管白天黑夜,随时可亮可灭,是表方便菩提,逗机观教;『日、月、灯』本体都是智慧妙用,叫『明』。
下面这个如来十号,在《法华经》里反反复复提了有十来次。它集中地概括宇宙人生本来面目。《佛说万佛名经》里有一万一千尊佛名;《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有一千尊佛名,都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由于地球人身材矮小,寿命短暂,所处的时间、空间极为局限,决定了我们的心量非常狭隘。所以慈悲良苦用心,硬是用十种佛号概括了万千种佛号的精华。我们今天在学这十种佛号的时候啊,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来理解佛的慈悲心、良苦用心。这十种佛号,我们无论把哪一种佛号真正搞明白,你都成就。
『如来』。『如来』就是【如是】。众生都是如来,没有哪一个不是「从如而来」,仅仅是因为烦恼习气障碍了我们的智慧德能,使自在妙用不能现前,所以叫「如来藏cáng」。那么诸佛破除了我执和烦恼习气,从「如来藏zàng」而出就是『如来』。『如』就是『阿』,『来』就是『弥陀』,跟那『如是我闻』对应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茶杯是不是『如来』啊?就茶杯有形有相的本体而言,它是一个『来』,是「弥陀」,是「不空如来藏」。茶杯是个铁皮,在《楞严经》讲『一念坚固妄想,而有色法』。是不是由我们心变出来的?如果再细讲,铁是从泥巴里炼出来的,泥巴从哪里来的?都是我们的心变出来的。我们两个手一伸,打三分钟的妄想,左手比右手长出了这么多,是不是心变出来的?由此而知,整个色身都是心变出来的。那么这个泥巴变出来之前,它在不在心里啊?虽然在心里,它有没有形相啊?虽然没有形相,它是不是就是泥巴呀?那就是「如」。这叫「如来」。所以「千佛一如,万法一念」,叫『如来』。
『应供』。就是因果报应、因缘果报。我们不能像一般地泛泛而谈:哦!「应供」,佛是法王,他应该得到一切众生的供养。那佛成了谁啦?自己不能糊口,还靠我们来供养,没有这个道理。这里「应供」,从佛到菩萨、到一切万法,都是应自己对别人的供养而受其报。一切万法相互之间都可以心电感应。我们的心念对树木华草、泥巴瓦块起什么样的心,那么其它的万法就得到什么样的供养,并同样反馈给你。
在国外呢,有些心理学家对两棵大树来进行测试:每天对一棵树拳打脚踢、吹胡子瞪眼、辱骂;每天对另一棵大树呢,微笑、抚摸、浇水。过一段时间以后通过仪器来测量,这棵树只要走到跟前还没有开口,没有动手,就吓得直抖;另一棵树呢,走到它面前,是摇头晃脑欢迎。所以这棵树发抖,表示紧张恐怖,就是恶的感应;另一棵树会摇头晃脑,表示感恩欢喜,是善的感应。
要明白,即使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种很浮躁的心态感受不到,我们里面的那个第七识都能感受到。两个人见面的时候,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就很意气相投;有时莫名其妙地就互相反感,为什么?就是里面的真人。因为他们记得过去的事情。过去有善缘,便很投机;过去有矛盾的,已经在开始斗了。这是讲过去的因。那么佛法里,只讲因不讲缘是佛门内部的外道;通过缘——现在的这种假人假心它的妙用,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变数改变定数。如果我们以欢喜心对待一切的万法,天人鬼畜、泥巴瓦块都是我们的善缘、增上缘;如果我们以憎恨心、轻慢心对待一切的人事物,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重重障碍,到时候你怎么病、怎么死、怎么样走火入魔,你都不知道!只知道怨天尤人,你却不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法讲到底,讲透了,就是「命自我立」,这叫『应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