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树对话(一)—巍然挺立 虬劲苍郁
个人日记
村北龙头山,山势不高,古树林立,远观,像极日夜守护村庄的壮士。穿过横渡街,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龙山古廟。古庙坐北朝南,古老的山墙显得很神秘。明黄色的墙体在绿树蓝天的映衬下,分外古朴沧桑。古庙建筑于龙头山顶部平坦地带,四周古树怀绕,在几百米的周边地带,生长着8棵树龄均在800年以上的石栎树(当地叫石栎树为铁稠树)。那些苍颜古树分布在古庙的左右两侧,左边6棵,右边2棵。站在横渡街上,也能看到龙头山上那一片古树的树梢,郁郁葱葱,温柔地抚摸着房上的青瓦,又像在喃喃细语,不禁使人觉得,这些树就是村子的守护神。
这8棵枝繁叶茂、葱茏劲秀的古栎树,树形各异,昂首云天,树冠相叠,枝杈交错,浓绿如云。从树的长势看无一点衰老的迹象,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有一棵石栎树被大火烧掉一半,依然生出新枝好一番枯木逢春之景,这些古树给大横渡村添描上一层神秘深幽、如梦似幻的色彩。
在这8棵古栎树中,有一棵编号为JE006号的古栎树,树龄在800年以上,树高9米,冠幅达7米。这棵三门县一级保护树木,造型奇特,枝干遒劲,雍容大度,姿态优美,巍然挺立,虬劲苍郁。正如杜甫诗云:“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其树型下粗上尖,树结从大到小,活像一座宝塔,与龙山古庙自成一景。看到它,就会让人想起黄山上的那棵黄山松“梦笔生花”。这棵石栎树冠幅不大,但是树梢上的枝叶恰似一支古朴苍劲的巨型狼豪毛笔,书写着横渡村从洪荒年代一路走来的见闻。它在大横渡村屹立了800多年,就像一个历史老人,历经了无数个春秋的风雨洗礼与磨难,它那么与众不凡,但又与世无争,为今天的人们带来古朴的超然。
也许是近千年的岁月中经受了太多的风霜和雷电,粗大的树干上留下片片斑驳的痕迹,但它发达的根茎却始终深深扎根在这大横渡村充满神奇的土地上,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站在树旁,抚摸着裸露出布满苍苔的苍颜古栎,感觉这饱经苍桑的古树仿佛只有坚韧的树皮在苦苦支撑着生命,一副苍凉凄楚的模样。
龙山古庙的右前方还有三棵黄檀树,树龄也在150年以上,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树木,高大秀逸,造型别致。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灵魂,它们向我们诉说的是不同的遭遇故事和生命轨迹。
面对这些阅尽世事沧桑、经历大自然风霜雨剑磨练的千年古树,如今依然生生不息地生长着,不能不说是一个神话。有道是世间难寻百岁人,山中难觅千年树,可是大横渡村的这些古树,它从洪荒太古走来,至今依然巍然挺立,虬劲苍郁,不由人不对这历经沧桑岁月的顽强生命发出由衷的讴歌、礼赞,激励后人对古树倍加爱惜、保护。。
古老的树干与树枝向世人显示着她岁月的痕迹,一年又一年的沧桑铭刻在了她的脸庞,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则代表了她过去拥有过的时光。千年历史只是中国历史长河里众多河流中的一条小支流,但千年的岁月包含着了数不清的春夏与秋冬,谁能够说清楚这 棵古树经历了几许的风吹与雪打。古树、古庙,千百年来护佑着横渡村的百姓,与天斗,与地斗,走过千年的历史沧桑。
龙山古寺的钟声敲起来时,寺旁的千年古树一定在倾听,村庄也在聆听,犹如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般的神奇。
村民们爱惜龙头山,爱惜山上的每一棵古树,至今更念念不忘村子前面曾经巍然挺立的那棵千年古松树。如果它活着,一定是个传奇。它不以树为伍,不与山为伴,孤零零地长在田埂上。村民们说,那棵古松树要5-6个人才能合抱,庞大的树冠,远远望去好像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可惜,它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毁了,是被炸倒的,否则,那是一棵最雄伟、最好看的千年古松。
与那棵古松树相比,龙头山是幸运的,山上的古树是幸运的。
文章评论
剪烛西窗
不愧是作家、才女。文笔真好!欣赏、钦慕。有机会来聚聚,香雪海梅花不久盛开,可是当地一绝!我和回眸可是常聚的哦![em]e163[/em] [em]e181[/em]
天间云
岁月如水,天地苍茫。古树依然挺立,枝繁叶茂,可见它的坚韧不屈。它是家乡的名片,更是家乡的一种精神。它坚定的守着这片热土,目睹了人世间的岁月沧桑。[em]e179[/em]
邓扬威
呵呵,据说地球花了40多亿年才弄出如今的树木,所以顺应自然的人都是大树爱好者啊!
烧火丫头
作者烧火丫头向你问好
烧火丫头
作者烧火丫头向你问好
回眸
姐姐这片文章写的真好,有历史,有描述,有感怀,有引古。这类文章我似乎找不到着笔点,可是看姐姐文章,很是饱满流畅。欣赏了![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