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树对话(三)——三树鼎立 守望千年
个人日记
三门的横渡镇大横渡村,村西有座西兴桥。桥面宽敞平坦,桥下流水潺潺,平日里,村民们总是喜欢与桥为伴,不是靠在桥两边低矮的护栏上休闲纳凉,就是聚集在桥上谈古论今。
桥东长着一棵古银杏树,春来暑往,与桥相依相伴;桥西两侧各有一棵古樟树,犹如一对含情脉脉的恋人站在桥边谈情说爱,这一谈就是800年。如今,三棵古树在桥与溪的陪伴下依然壮硕青葱,枝叶茂盛,整个古树看上去,枝干完全没有人为修剪过的痕迹,让人称奇的是三棵古树在800百年的生长过程中,是怎样地打扮自己,相互取悦着不离不弃。
两棵古樟树,同种同源,但树型炯异。编号为JE030的古樟树,树高19米,主树干4米处开着两大分枝,犹如一个巨大的“Y”字形,490厘米的树围和16米的冠幅,整棵树显得那么粗壮、张扬、不可一世,俨然一个骄傲的武士守护着小桥和它对面的“恋人”。
另一棵编号为JE029的古樟树,则显得文静许多,树干挺拔,18米高修长的身材一个劲地伸向空中,似乎想亲吻从它上空飘过的每一朵云彩。没有交错突兀的分枝,直刺天穹,胸围390厘米,11米的冠幅显然比它的恋人小许多。
隔河而立的那棵银杏,编号为JE004,树高20米,胸围也达到了420厘米,冠幅16米,整体形象一点也不比河对岸的两棵樟树逊色。如果把枝桠比作树干的孩子,那么这棵银杏就是一个多子女的母亲,你看她匀称地向四周伸出枝条,显得那么柔美,一副翩翩起舞的样子。
这种桥树相依相伴的情景让我们流连忘返。大横渡村的村民告诉我们:“据村中老辈人传说,这座小石桥是西晋时期一位姓柳的人氏主持建造的,至今有近1700年的历史。原来的老桥不足两米宽,石桥护栏石柱上,雕着石狮子,现在只剩下一个石狮子的下半身了。现在的桥小桥是后人拓宽的,有8 米宽。”一座古老的石桥和三棵古老的树,就这样默默地守候着大横渡村,目睹着村里旧房倒坍,新宅建起,也目睹了村里的人们人生劳作耕耘,代代老死新生。
古桥、古树、古村落,岁月的年轮里必定藏着动人的故事,带着崇敬与期待,我们走访了大横渡村的几位老者,收集到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神话传说:据明崇祯年间宁海县志和清康熙版宁海县志记载,大横渡有两个大寺门,明因寺和慈源寺。明因寺是晋会同中建,慈源寺是晋天福中建。传说这座慈源寺就在西兴桥西头偏西北方向不远处,距两棵樟树百余米远。慈源寺的主持和尚叫“原别真君“,寺庙旁有一座山岗,山岗中有一个潭,潭中居住着一条龙,这条龙未受皇封,叫做“野蛟龙”,于是这个山岗便叫“龙潭岗”。
野蛟龙和原别真君相邻而居,野蛟龙闲着无事,经常变作老人到原别真君寺内玩,常一起在大樟树下下棋。虽然两人棋艺很高,不分伯仲,但原别真君还是要高野蛟龙一筹。野蛟龙为了赢棋,便会耍花招:这局棋能赢就下结束,眼看将败时就作起法术,顿时满天乌云、雷声滚滚、大雨倾盆,迫使下棋停止,因为主持和尚要去吩咐小和尚帮助周边的老百姓抢收晒场上的稻谷。
在以后的交手中,野蛟龙都用相同的手法赢了原别真君。久而久之,原别真君识破了野蛟龙的花招,批评了野蛟龙损人利己的恶习。而野蛟龙不但不认错,还挖苦原别真君,结果双方互不相让打斗起来。野蛟龙不敌原别真君,想逃回龙潭,原别真君也施展法术,在龙潭上挂天灯、下设砂符,使得野蛟龙无家可归,只得逃到东海隐藏。野蛟龙不甘心失败,想报仇雪恨,凭借能在海中兴风作浪的本领,企图水淹慈源寺。赶在多雨大潮的夏天,野蛟龙就施展魔法、呼风唤雨,掀起大浪,传说这就是野蛟龙在作怪。尽管野蛟龙给沿海村庄带来了台风、海啸等灾害,但是慈源寺依然香火旺盛,鼎盛时期庙里和尚有300余人,古樟树下是僧人们习武的好场所。
不知是什么原因,慈源寺最终还是消失了。可是西兴桥还在,三棵古树还在。800年的树龄,古树主树干上那苍老的树结,好像深邃的眼睛,又似想说话的大口,向世人述说这800年的风云变幻、人间沧桑。
文章评论
天雨
大过年还没有停下笔!真的让人钦佩,我点赞![em]e179[/em]
回眸
又看到姐姐的文字了,也知道了一切安好!我祝福姐姐吉祥安康,平安如意!
wwy
三棵古树相互取悦(共成长)人也一样尤其是家庭,天妻要相互欣赏(共白头)
藤桂兰
云霞我又看到你的大作,我为你自豪,文笔了的,我特喜欢看你写的文章,你太有才了,为你点赞[em]e179[/em][em]e142[/em][em]e163[/em]
李云英
我在三门这么多年,都没去过这些地方,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