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两伟人祖地对照看

个人日记

 

图片

韶山冲的毛氏宗祠 

图片

 炭子冲的刘少奇纪念馆

 

清明,两伟人祖地对照看

戴占军文/摄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我带大家去湖南看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故居,以表达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缅怀之情。

    毛、刘两伟人诞生地,均在湖南中部。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自韶山冲;刘少奇于1898年11月24日,出自炭子冲,两地相距仅30多公里。

    同出一脉且共尊九五,携手江山却终绝两异,何也?

    复杂的政治以及社会学意义上的因由,就不去说它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各种各样的分析解构,已然纷纷大观。单说这“风水”好者,针对毛、刘的“神秘关联”和祖地故居,就弄出了无数的风水比照研究,试图用“信有疑无”的风水论,来破解家国命运、人生际遇的谜题。

    确实,同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的缔造者,毛、刘两人,有着太多的“剪不断,理还乱”。

  

 

图片

韶山毛泽东雕像 

图片

花明楼刘少奇雕像

 

         依风水者言,毛泽东和刘少奇,乃“同出南岳一脉”,“共具九五气象”,而且两位伟人的祖地,运脉互通,相去不远故此两人关系,并非偶然。

 

    毛泽东和刘少奇,一个是农民运动领袖,一个是工人运动领袖;一个在苏区领导革命,一个在白区担纲斗争;一个是中共中央主席,一个是共和国主席。作为老乡,这样的“双雄会”,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并不多见。

    不仅如此,他们的个人命运,似乎也有着奇妙关联。比如,1922年,刘少奇从苏联回国,由陈独秀指派,赴长沙第一次面会毛泽东,这次相见,不仅奠定了他们携手投身中国革命的基础,而且刘少奇还由此收获了让他铭记一生的爱情和婚姻。

    刘少奇一生有过六次婚姻,而他的第二任妻子,也是让他特别感念的何葆贞,就是通过毛泽东相识相爱的。当年刘少奇在长沙找到毛泽东的时候,毛与杨开慧已建立家庭,毛家住着一个因闹学潮而借居的女子,她就是追随革命、美丽端庄的何葆贞。在毛家,24岁的刘少奇认识了何葆贞,并在半年后与其结为连理。

    如今,风水者说,毛、刘祖地运脉相通,并同是“藏风聚气”之地,所以两人“同尊共贵”,并不奇怪。风水论者,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暂不辨析。但毛、刘的故居,山川形势秀美,方位构造宜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图片

 韶山冲毛泽东故居

            以韶山冲“上屋场”毛主席故居为例,这是一幢坐南朝北的字形农舍,面临荷花池塘,背靠翠竹青山,山洼呈环闭状向四外铺陈,得风得水,宜水田或旱地耕作。据说,整个韶山冲,很像一朵盛开的花,而毛家的“上屋场”,正好端居花心之上。

 

    这样的居家环境,别说风水先生,就是普通人也看得出好来!

    再说炭子冲刘主席故居。炭子冲在宁乡县花明楼,和毛故居一样,同为土木结构,也是秀水临门,青山依背,真格的山环水绕。但和毛故居不同的是,它是坐东望西,在布局上是内套四合院式,有别于毛家的方位和“凹”形构造。

    有好事者言:从风水上说,这是不是后来毛、刘最终殊途异路的原因之一?

    笔者不得而知,总感觉这种比照联想,过于简单或牵强。不过风水论者却能自圆其说,凿凿言曰:毛、刘两氏,同尊南岳,但具体脉缘不同。毛氏祖山为韶峰,那是当年舜帝垂聆韶乐的地方,而刘氏祖山是岳麓山。两地虽然很近,互为邻里,但两地龙脉风水迥异,故而不可同语。还有人对比两处故居,认为刘家比较毛家,灵气有余,而雄浑不足,所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老实说,这我是真的没看出来,只是感觉毛主席故居也好,刘主席故居也好,置身其间,都让我激动不已,感慨万千。

    风水我是外行,但人气却是谁都可以感知的。我是先到炭子冲谒拍,苍茫的暮色中,来客没有几个,也没站岗放哨的,不言“门可罗雀”,确是空疏得很。第二天到韶山冲,是个烟雨迷蒙的早晨,瞻仰的人流,铺天卷地而来,让我想起毛诗“遍地英雄下夕烟”。特别是等待进入“上屋场”的人们,队伍排出两里地外,蔚为壮观!

只得去到曾经神秘的“滴水洞”,这里离毛家祖坟虎歇坪很近,也是一块风水宝地。1959年6月,毛主席在阔别故乡32年后,第一次回韶山,在滴水洞下方的水库游泳,随口对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可在这山沟里修几间茅草房子,我老了来住住。这就是滴水洞别墅的由来。1966年6月,毛主席在滴水洞别墅住了11天,这是他第二次回故乡,并在他自称的这个“西方的山洞里”,写下了“一阵风雷惊宇宙,满街红绿走旌旗”的千古绝句。

此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徜徉在阴雨绵绵、阒无人迹的滴水洞,我突然觉得,不仅是刘主席,毛主席他老人家,恐怕也有些孤寂吧?

 

炭子冲:

 

图片

 

图片

刘少奇故居是内套式四合院,坐东望西,瓦盖泥墙,外立面粉饰糠壳泥。“文革”期间被毁,1980年修复。 

图片

故居正西是低山绿树,我到的时候正值暮色徐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块老牌匾,在“文革”期间被花明楼的一位农人隐藏保护起来,直到拨乱反正以后才重见天日。 

图片

1961年5月,刘少奇回乡调研一周,曾在老宅下榻。 

图片

 老宅里的天井

图片

横堂屋,刘少奇曾在这里开调研会。 

图片

 

图片

刘家灶间 

图片

 天井和牛栏舍

 

图片

碓屋,碓是用于捣米的工具。 

图片

杂物间 

图片

 

图片

 屋场外的水系

图片

雕塑广场上模仿造型的孩子 

 
韶山冲:

 

图片

微雨中瞻仰拜祭的人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毛氏宗祠外墙

图片

毛泽东纪念馆汉白玉雕塑 

图片

纪念馆回廊天井 

图片

遵义会议雕塑 

图片

纪念馆花园 

图片

广场石刻 

图片

韶山冲上屋场 

图片

上屋场的池塘 

图片

毛氏系湘潭旺族,祖地乃藏风聚气之地。毛氏家谱有言:山川灵气,可出国栋之才。 

图片

毛家是“凹”形结构建筑,被当地人称为“一担柴”。这幢老宅于1878年由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购置,后几经翻建扩大。 

图片

 

图片

传说舜帝南巡,驻跸韶山,命奏韶乐,引来百鸟起舞。韶山遂成贵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韶山冲形似花朵,上屋场正居花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毛泽东故居警卫班 

图片

 

图片

毛家山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已接待来客四五千万人次,包括十几位外国元首,150多国家和地区来宾。 

图片

 

图片

冒雨排队参观的人们,耗时超过一个多小时才可进入故居。 

图片

一男一女,维护秩序的两个护卫人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接受教育的年轻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韶山龙塑 

 
滴水洞:

图片

滴水洞曾是个神秘的地方。离毛故居4公里,离毛家祖坟虎歇坪很近,建有毛泽东住过的别墅。 

图片

这就是被毛泽东称作的“西方的一个山洞”——滴水洞1号别墅。 

图片

1966年6月,毛泽东曾在1号别墅居住办公。 

图片

毛泽东的卧室 

图片

为夫人准备的卧室 

图片

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七律 有所思》,这首诗很长时间不为外人所知。 

图片

1号别墅电话总机。拍摄者的影子。 

图片

1号别墅走廊 

图片

毛泽东浴室 

图片

窗外有武警 

图片

起居室 

图片

邵华将军生前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她为我的摄影集《长旅瞬间》所作序言,是她在世的绝笔。如今在滴水洞看到她的题诗,让我黯然伤怀。 

图片

1号别墅电影放映室 

图片

1970年扩建的防空洞,与1号别墅直接连通,可抗击核爆炸。 

图片

防空洞内通道 

图片

防空洞出口可去往2号别墅 

图片

2号别墅回廊及建筑外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去往滴水洞后山 

图片

习武练身处。曾国藩也是湘乡人氏,他的尚武之道,对湘人影响很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2号别墅看滴水洞花园 

图片

 

图片

1号别墅后门 

 


文章评论

矢车菊

军哥,我是去年油菜花正艳丽去韶山的,那时排队可不止两公里呢!可我只有一天时间,所以没去炭子冲。真像您说得那样:偏心了!

乐老头

两位伟人故居,我也在多年前参观过,毛主席故居处的建筑多为毛主席在世时就有,刘主席故居处的建筑则多为[ft=,,times]80[/ft]年代后修建的。当时感觉,一方面毛主席故居处“人流如潮”,而刘主席故居处却“门可罗雀”;一方面毛主席故居“简要不烦”,而刘主席故居却“平地楼台”。让人很不是个滋味。

等待戈多

这组对比图使我想起了鼓浪屿的两位名人——林巧稚和林语堂,也颇有些唏嘘。

矢车菊

滴水洞我也没去,这正好看了。我上了韶山顶,可惜雾大,什么也看不清[em]e157[/em]

那一朵云

刚去了韶山,所以陪感亲切,谢谢楼主

西边雨

韶山冲的房子我排着长队我进去了,里面不许拍照。

紫彤

感叹老师的手笔,钦佩老师的时间。我就没那么多的时间出去[em]e109[/em] 另加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