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抑或铭记

我说,你听

 

捕捉,抑或铭记

                  ----寻访周公遗风古韵

 

 梦见周公,不是梦,是一张广告牌。当我从那牌子下经过时,西岐大地正沐浴过一场久违的喜雨,将连日来攀爬在人们心头的燥热难耐一下子褪到千里之外。


     雨后的乡间,空气格外清新,天格外湛蓝。天的尽头,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和一片连着一片的村庄。


     时值浅秋。田野深处,一排排玉米杆像哨兵一样挺立着,风儿吹过,一只只饱满肥硕的玉米棒子哗啦啦响;田埂上,一丛丛黄豆蔓沉沉低了头。最是那菜地或果园里,翠生生的豆角,白生生的茄子,红彤彤的苹果。偶尔,几根水嫩的丝瓜会从那些房前屋后的墙头,虎头虎脑地爬出来,吊在阳光下,泛着青白的光亮,生生诱人。


     这些植物和谷物,满满当当地挤在一起,开始深情地演绎秋天的童话。没入其中,仿若那被拥挤,尘嚣和浮躁填满的心,也一点一点被沾染得葱茏和幽绿。


      不过,这令人陶醉的乡间秋景,终是从我眼前一晃而过。接下来,我要向着一个赛满周文化韵味的千年古庙而去。那里面,藏着一个千年的梦,让我轻轻走入其中,去探寻和捕捉。或者,贮存和记忆。


1.
关于飘风自南

 风,南来的风,清风。雨,东去的雨,春雨。


      在这之前,我喜欢给自己这样说。其实,无非就是喜欢看那清风明月的淡泊,春雨散落的绵柔。而且,好像也曾经在友人的笔墨里,看见过他如此吟咏:
 

风自南来,月下草堂,对影成诗。
逝者如斯,每夜有离人歌唱,时光明灭,兕觥其间。

率而操觚,我意云何,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故而,这南风,一定就是清风的了。这种感觉,攀爬在我心里好久了,久得仿若生了根,发了芽似的。故而,也会在自己心绪不好的时候,吹吹风,最好是南来的风,朝着太阳,朝着我,暖暖的,淡淡地吹。不多功夫,定然也会吹走布满额头的沉重,或者缀满身体的繁冗。

     
 如此看来,我是喜欢南风的了。


      甲午年的浅秋,赴一场文字的盛会,也赴一场周文化的盛会,我有幸再次来到周公庙。当我一双脚轻轻踏进这有着三年多年历史的古庙时,几日前的那场雨,同样拽着秋天的脚步来到这里。秋蝉声声,秋叶哗哗,秋风丝丝,向我诉说这里同步而至的秋意和秋韵。更清晰的,向我诉说这里的幽静和沉寂。


      真的,除了上面的声音之外,整个庙宇,除了秋蝉,秋叶,秋风,还有一种乐声,很轻很低,从草丛里,从树枝里,缓缓渗出来。


       我细听,是古筝优雅的调子,再细听,是我百听不厌的《高山流水》,和着幽幽的风,听来很沉静,很安稳。


      来到会议厅前,领取资料,看见了一大群文友和名家。熟悉的,不熟悉的,敬仰的,膜拜的,都在其中。心中陡然升起一股骄傲和安慰,此次采风,份量不轻。


     
饭后,游周公庙。第一眼看见的,是乐楼,又谓之戏楼。建于元代至元年间,明清曾重修,但一直保持着元代的建筑风格。


      我站在这里,抬眼便可见一匾,题曰“飘风自南”。与门口照壁上的“有阿卷者”组成完美的点景诗句。


      如此清新素净寓意深刻的牌匾,竟是我之前来了两次都不曾留意到的,心中不免有些不安和惭愧。这种惭愧不安,源于我身体和思想深处的慵懒和不思汲取。怎不是呢?早年时,一心跳出农门的我,总以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每每触及历史或者一些古老文化时,总是仓皇而逃或草草习之,久而久之,滋生出一片历史及人文的空白和无知。后来,开始写文了,方才发觉,这身体和思想深处的盲区,要补上,需花一番心思和精力的。


     就像此时,当我对着“飘风自南”的匾,仍感眼前一片茫然。还好,随着王老师深入细致的讲解,豁然开朗,乃至一下欢喜上了这四个字,简洁,干净,却似有取之不尽的内涵和回味,须我仰起头,将脖子伸得老长老长,去寻找这斑驳古旧的匾背后,一段时光,或者说,一段历史,让我用心去揣摩,直至消化。


       我终于深知,周公曾这里采邑,在致政成王之后,他又回到这里制礼作乐。这礼乐,无不体现着“周公礼制”,体现着“则以德观,德以外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的理念,体现着他“敬天保民”的“仁政”学说,以至于形成后来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间衣食住行,军制政令,丧葬嫁娶,鬼神祭祀等规定,实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而这些,都幻化为轻盈妙曼的礼乐,像南来的风,沐浴和净化了世代宦官和黎民百姓的身体,还有灵魂。


      如今,周公不在,但礼乐永存。犹如那一缕飘风,自南而来。风声里,乐声里,清晰可见周公礼贤下士,或“一沐三捉发”,或“一饭三吐哺”。这副纯良和谦逊,又怎会轻易忘记?

 

2.关于古庙建筑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我竟然是在老师们一再的纠正下,总算基本理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想来有些好笑。


      整体看,这座古庙依着一片山坡而建,山坡苍翠绵延,青绿一片。这山坡,被称为“凤凰山”,就是《诗经》里“凤凰鸣矣,於彼高岗”的凤凰山了。我脚下的古庙,就建在“有卷者阿,飘风自南的“卷阿”之上。


  
   
如今,几千年过去了,卷阿腹地清泉长流,古木苍翠,浓荫下掩着自唐、宋、元、明清修建扩建的三十余座古建筑以及千年古迹润德泉,无不显示着周公庙幽深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过乐楼,穿八卦亭,几步之后,便是三宫殿了。此三殿,为缅怀周公、召公、太公而建,殿顶多以立兽众多,其中不乏飞凤,奔马,狂犬,人俑,大象和怪兽,造型生动各异,最是那屋檐,斗拱重叠,结构精巧,极富观赏。


      至正殿,单檐硬山式屋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檐五间系一通檁,有粗又长,且上下均匀一致,实属少见。此殿为古代举行祭祀的活动场所,始修于唐武德年间,最初起名周公祠,后经历代王朝重新修葺。加之此庙地处西北偏远的村野土塬上,未曾遭到各种运动的洗劫,算是比较幸运地保存了原貌,为周公庙一大幸事。


       正殿多楹联。其中大门两侧的柱子上,刻有“制大礼作大乐并勘大乱大德大名垂宇宙;训多士诰多方兼膺多福多才多艺贯古今”的千古名句。上联显然是对周公对周公制礼作乐、东征平叛等功绩进行概括,下联则对其对辅佐成王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智慧做了赞扬和肯定。当然了,我更喜欢旁边比肩而立的那副短楹联,“自古勋劳推元圣,从来梦见有几人”。该联言简意赅,内容丰富,既肯定了周公的历史地位,又巧妙地引用了孔子“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历史典故,着实令人回味。


       终于“见”周公了。但见他头戴王冠,正襟端坐,头戴相帽,身穿相衣,手执圭板,目光凝视前方,像在回味和瞻望。近身,盯着那雕像看了半天,并未见自古以来帝王满身满脸的那种豪情、大气和霸气,却见那神态丰美,目光祥和,写满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谆谆心怀。后又看到几尊塑像,除姜太公颇具悠闲之外,坐姿都差不多。


      周公殿左侧为召公殿。创建于宋代,配祀周公,现存建筑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维修的,仍保持原有风格。其中的“甘棠树图” 石碑,记载了召公大人,不辞辛苦,巡行于乡里,因其经常在一棵甘棠树下处理民间诉讼,深受百姓爱戴。《诗经.甘棠》因此落墨成名。


       不知不觉中,已到“润德泉”附近。此泉时涌时涸,意为润德于民。只是,整个夏天至立秋,由于关中大地久旱不雨,我所看到的“润德泉” 泉水并不多,水面上爬着一丛又一丛的浮萍,枝枝蔓蔓努力四下伸展开来,偶有几只蝶儿迎风舞动在碧绿的叶面上,泉底清澈可见,游客投下的硬币和纸币几乎将水底铺满了。这一池的水,为古庙增添了几分灵气和柔润。


      站在泉边,靠着八角形的石栏杆上,一阵清凉漫及全身。那石栏杆,很有特色,上有浮雕藻饰,并有龙吻、鳖头、怪兽、人物等造形,用手触摸,湿润润,滑碌碌的,很惬意的感觉。


      周公庙最后一处景点碑亭,盘踞在后山的最高处。那亭子内,竖着唐、宋、金、元、明、清石碑、石碣多方,记述的大多是修建周公庙的历史,也算为后世歌颂功德。站在亭子上向下看去,周公庙所有风景尽收眼底,好一番敞亮和通透。

3.关于凤鸣岗

未见凤鸣岗,却听诗经唱。


      与我而言,比周公庙更有魅力的,就是他四周的古墓群和那一片古人曾经生活过的有凤清鸣的高岗了。


      毋庸置疑,这一带曾进行过大量的考古发掘。我身边的杨智怀老师,是这里考古报道的第一人。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 200312月,这里陆续发现22座周代高等级大墓,1500多米的西周城墙,大量刻辞甲骨,犹如石破天惊,揭开了周文化繁荣昌盛的面纱。


      只是,由于采风活动安排限制,我没能亲自去那一片黄土坡上走走,感觉有一点点失落。杨老师笑了笑,安慰我,上去也看不到什么了,挖掘结束后,文物被清理,埋文物的深坑也被填平了。


      第二天,我坐在会议室里,翻看周公庙的录像片子,总算看到了,那一层层类似于梯田的缓坡上,偶尔会有洛阳铲凿出的圆洞,深深浅浅,不时还会看到荒草掩蔽的洞口……
 

这一幕,从我眼前一闪而过,我竟然有些恍惚。怎不是呢?几千年前,这一片干枯混黄的土地上,一段古老的周文化历史被孕育,被滋养,尔后,又被埋藏。这黄黄的土,定是周公旦捏在手里,抚摸多少遍的吧?此后的日子里,我们的先人们,又在上面耕种,那些古迹和文物,也越耕越实,越耕越稳。


       我在想象,当年那场盛大的挖掘,更进一步来说,是在想象那厚重的历史云烟。我的眼眸间,开始出现梯田,梯田上是大片庄稼,未耕种的荒土里,还有种了一些小树,在风里,在黄土里,轻轻摇曳。一层层梯田的断层中,似塞满了丰富的内涵,这内涵,只与周的遗韵有关。它们如陈年的老窖,被洞藏。


      只是,这些古风和遗韵,又怎甘心一直被洞藏呢?毕竟,那里面,一瓦片,一陶瓷,,一青铜上,都镂刻着那个时代的浮光印记。更不要说,那世人瞩目的甲骨文,更是诠释了一个王朝,一个时代的精髓。而这精髓,是属于礼教,民风,文化,道德层面的。它所散发出的底蕴和厚重,无可复制,也不可效仿。


      我一时怔在这里,脑海里使劲回味着,若20年前,我在这这场盛大的挖掘中,是不是也可以在那深深浅浅的断层,随意剥落一些土块,就会有破碎的陶片掉下来,厚的薄的,大的小的,有的光滑,有的附了一层厚厚的黄土,我用袖子使劲擦拭黄土,连那黄土都会泛着白花花的亮泽呢?


       据说,这里的农人,见惯了这种碎陶片,或许历史对他们来说就是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而他们就活在历史中。耕种的农民把它们拨到地边,让它们零落在地上。这都是三千年前的陶片,它们曾经完整地存在,被当作人们生活用的器具,盛装着粮食和水,它们曾经默默地见证了周人的生活,眼见了古人的喜怒哀乐、盛衰兴亡,历经了三千年的风雨,多少王朝的更替的兴衰!

4.关于庙里那些树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树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候,它像极了某个人,带着某种质感和温度。而有时候,又很清晰地带着某种精神,给人无穷向上的力量。这种感怀和惊叹,在周公庙里的树身上,尤为强烈和深刻。


     徐岳老师说,从这群树身上,可以读出一个伟大民族的一段精彩历史。想想,真是这样的。


     起先,是门口那三株唐柏汉槐,据考证,已有1700多年了,长得参天婆娑,直入云霄,它们站在这里,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庙,也守护着周公的遗风和雅韵。不能不说,它们已俨然成为周公庙的名片。我相信,每一个人站在这参天古树旁,一定能触摸到那份浓厚的周文化气息,似乎脚下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神奇色彩。


      而我要说的是,靠近会议厅的那棵汉槐。两日来,它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半边极尽枯萎,半边极尽繁盛。枯萎的一边,坚挺着光秃秃的枝干,硬邦邦地戳向瓦蓝的天宇。而繁盛的一边,树藤缠绕着,茂密的枝叶,遮蔽出一片浓郁的阴凉来。秋风起,那些叶子,在秋阳下轻盈地舞动,青翠得能拧出水来。


      当我渐渐靠近这一棵树时,心情极为复杂,不知是该赞叹生命的旺盛,还是该唏嘘生命的衰竭。它们原本同根生养,同根呼吸,可岁月的沧桑愣是生生剥落了它们身体的一半水分和营养,这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容颜,诠释着怎样一份执着的生命?我在苦苦探求。


      比如此时,听着秋蝉在树上声声鸣叫,看着秋风散散抖落一片轻轻的落叶。再看那斜斜伸过来的枯枝,似在用不竭的身体,支撑着,使枯萎的一边,永生不倒。这种姿态,有刺破青天的浩然,也有清秀葱茏的诗意,它们交织在一起,一任岁月漫过,一任风雨侵蚀。


     见甘棠图,自然会想到去看看甘棠树。只是,若不识这棵树,加之若不用心,任谁见了都会忽略它的存在。


     我亦如此。

 
     带着一颗好奇的心,问了度娘。度娘告诉我,其属于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西岐人俗称杜梨树。叶子边缘呈锯齿,尖锐,深绿色,成材后,宜雕刻字画。其幼苗,可嫁接苹果。春来,似雪花缀满树,又似梨花披了枝。待秋日里,则会挂满橙色的小果子,酸中带甜,几分酷似苹果。


      难怪,我当时看见的时候,以为只是一棵普通的梨树。还纳闷,召公殿门口,不载甘棠树,却从哪儿弄了一棵苹果,在持续的干旱里,叶子细小而嬴弱,真是煞了召公一世的温和与勤民。


       可就是这甘棠,遗爱了三千年。三千年后。人们依然在这棵树下,怀念召公。想念他曾听政于阡陌之间,村子那棵甘棠树,成为他俯身为民办案的遮蔽之地。为不扰民,更搭建陋室简居其下,百姓爱戴,民间作诗曰《甘棠》,歌之颂之:“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待清道光二十五年,岐山县令李文翰偕幕僚在召亭故地春游,忽见一棵开了一片白花的甘棠古树,皆大喜!望之不足,赏不尽兴。于是,正直而又善绘事的他为情志所动,遂绘甘棠春图一,并记二。到了二十七年,有岐邑人武澄,得文翰墨宝,勒刻石上,以飨后世。光绪二十九年,慈禧太后为召公祠赐“甘棠遗爱” 匾额一方,其上钤“光绪癸卯御赐”。 此时的大清已病入膏肓,吃什么药都是多余的了。但此匾至今尚存。


      这就是甘棠图的由来,也是甘棠树的由来。想必此后,这样一棵树,会植入我的生命里,成为我人生路上永远的温暖和光亮。
 

依山而上,有一棵奇形怪样的老槐树,郁郁葱葱。远看,酷似张牙舞爪的龙,人称“龙爪槐”。和庙内众多的古树相比,它只有700年的历史。走近看,龙头,龙眼,龙爪,似真的要腾飞,不由使人叹服大自然的神斧天工。我抚摸着它,许是在抚摸我们古老的前人。树木是有灵气的,他们定然会知道,后世的敬仰和膜拜,会一直存在。


       至于乐楼两边的两棵很老的菩提树,且不说它们的粗粝和婆娑。只听得徐尹丽说,结着果子的,应该是母性,而如手掌般大叶子的,定然是父性了。说的多好哦!


5.
关于求子和求福

 在周公庙,怎能不说说姜嫄殿和庙会呢?


      在姜嫄正殿。我久久停留。这是我最熟悉的。也是感觉最亲的殿。


      不管是第一次来还是第二次来,孤陋寡闻的我,只知道周公庙的庙会,和姜嫄殿有关。至于周公礼教,周文化繁衍,似乎距离我太遥远了。故而,我会带了很多虔诚的姿态,来殿里燃几柱香火,为家人祈福。久不孕的同事,也在老同事的指点下,心怀敬畏,小心翼翼跪拜在姜嫄的膝下。果真,没过多久,她怀了孩子。皆大欢喜。


       再说说庙会吧?


       周公庙的庙会从每年的三月初十开始,会期十天。那日,
从天麻麻亮到红日初照,远近的人们穿上干净的新衣服,扶老携幼,拖家带口,成群结队地顶着人潮和车流,从十里八乡如澎湃的春潮一般,涌向这里。一时间,整个庙里人山人海,连庙门前的广场也被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姜嫄殿,玄武殿,殿里殿外更是拥挤不堪。殿前的空地上,香烟燎绕,红烛照天,巨大的香炉上早就燃香如林,香灰溢出香鼎之外了。人们云集这里,幸福地拥挤着,敬香献供、焚香跪拜、叩头还愿、祈福纳祥,同时也寄托一份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当然了,这一天,也有一部分人,怀着虔诚的心理向姜嫄母诉说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寻求保佑,或求消灾祸、或求子、或求官,所有愿望都在香客心里,散落成缭绕的香火,在旺盛地燃烧。


      门前的广场上,商贩也会云集。他们搭起席棚,高声叫卖各种风味小吃,比如西岐臊子面、擀面皮;凤翔的羊肉泡,豆花泡馍;还有麟游的锅盔、陇县的核桃饼,真是应有尽有,包罗万象。至于岐山剪纸,泥塑,家织布,皮影戏,掺杂其中,更是让庙会沾染了几份文绉绉的气息。


      三月春风至,蛰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也和大地一样,被春风熏暖了,苏醒了。人们敬完香,诉说完衷肠,摸完玉石爷,心满意足地踱着步子,在这里悠闲地逛着、转着、看着、摸着,在那些摊点跟前,讨价还价着,一个小纪念章,一只小绵羊,一只小手镯,一幅壁画,一把木梳子。最是那戏楼,台上旦角面若桃花,唇齿含笑,一字一句唱着西府人谙熟亲切的秦腔调子。台下,百姓拍手叫绝,掌声不断。听到入心、入神时,也会跟上吼几声,像极了贾老曾在散文里写过的那句“八千里关中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这一场面,生生感人呢!


      
这景致延续了很久,久得西岐人自己都忘记了是怎么传承下来的。比如那祈子,须牵着一只羊,磕上几个头,燃上三炷香,嘴里念念有词,向姜嫄老太诉说心中念及孙儿的切切愿望。身旁的道人,应该是姜嫄普度众生的传递者,他会适时地从怀中掏出一支泥塑娃娃,以最快的速度塞进求子者怀里,叮嘱你一路狂奔回家,任路上发生什么事,见了什么人,都不得停下理睬和搭讪,否则的话,这一趟,定是白跑了。


    
这一切,我听在耳朵里,看在眼睛里,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从心里悄悄蔓延。是哦,置身周公庙火热的庙会中,我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与祥和。我感受到了时光深处的沧海与桑田,一种厚重,悠远,或者风情,在这里还原和延续,更感受了一幅火旺旺的尘埃万象,夹杂着泥土、麦田,野草或者旱烟的香气。这热腾腾的庙会,被岁月浸润后,带着土味、野味。带着粗犷、散漫。但正是这民俗,孕育了国风。国风,也随之柔进这温良的民俗之中了。

6.关于臊子面

臊子面是属于岐山的,也是属于周公庙的。   这一点,无可厚非。


      这里,有一个传说,西周时候,周文王和他的祖先就在岐山定居。那时,还是部族,他们出外打猎,当他们行至渭河畔时,只见一条大蛟龙从水里腾空而起,张牙舞爪,遮天蔽日。这只蛟龙经常在空中兴妖作怪,残害庶民。有时,在空中卷起阵阵狂风,遍地飞沙走石,吹得墙倒房塌,吹得牛羊杳无踪影。有时掀起漫天乌云,大雨倾盆,河水泛滥,村舍淹没。万恶的蛟龙,夺去了许多人的性命。周文王和他的部族早对这条吃人的大蛟龙恨之入骨。

      一日,又见它出来兴妖作怪,不禁怒起心头,一个个剑拔弩张。这只大蛟龙在空中翻滚了三圈,张开盆一样的大口,又要行妖。说时迟那时快,周文王命令手下人一齐弯弓射箭,霎时间空中响起了箭鸣声。大蛟的两眼被射瞎,咽喉被斩断,挣扎了一会,从空中跌落下来。周文王走近一看,只见这条大蛟龙足有五丈多长,一千多斤重。大家高兴地围着蛟龙唱了起来:“蛟龙作恶兮,伤害庶民,渭水泛滥兮,不得安宁。文王积德兮,为民除害;普天同庆兮,其乐无穷。”
 

据说,蛟龙的肉味道鲜美,人们吃了它的肉,可以驱恶除邪,延年益寿。周文王命部下把蛟龙抬了回去,剁成很小的肉块,做成臊子,放在几十口大锅里,调成汤。所有的人都将面条捞在碗里,周文王亲自掌勺舀汤,大家吃完面后,又将汤倒回锅里。这样,一万多人都尝到了蛟龙肉。从此,周部落在岐山这块厚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直到解放以后,周公庙内还保存着一口很大很大的饭锅,据说,这是当时吃臊子面遗留下来的。


      如今,这近3000多年历史的臊子面早已家喻户晓。无论乡村老人还是少妇,可以不会织布,不会做鞋,但断然没有不会做臊子面的。连我这个久居城里的知识女性都懂得,岐山臊子面五色独具,九要别陈。五色即红辣子、白(豆腐)、黄花菜、黑木耳、绿蒜苗或韭菜。,九大特点即: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呵呵,它以其独特的加工原料,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神奇的传统食俗,被誉为老百姓的“美食”。这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俨然成为西周饮食文化文明的一种载体,被时代传承和发扬。


      
在周公庙,转累了,一定会想起去郭家村,几个人围着一张圆桌,吃几碗一口香的臊子面,动几筷子手工擀面皮,再夹几块臊子锅盔,几盘清炒小菜,那种酸辣中透着清淡,闲适中颇具风情的享受,足以消磨一个云清风淡的午后,或一个长长的落日黄昏。


     这种感觉,我曾不止一次有过。安静坐在这里,绝对不会想繁冗的工作,杂沓的琐事。你会一心一意,品着一碗细面,一碗宽面,一碗燕麦面,最后一碗呢,定然是绿菜面,红艳艳的馋人,绿生生的诱人。我想,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会吃到胃和肚子,至妥帖,至酣畅。


      当然了,最是那淳厚温良的民风,似一缕缕春风,从春天吹到冬天,拂去你额头偶尔堆满的愁容和尘埃。不经意间,几许安慰和释怀,随着厨房里潜心忙做的村妇,一起,向你敞开微笑,一起迎接黑白分明的岁月。


      
这种感觉,也是真实而生动的。



 

离开周公庙,依然是浅浅的秋。依然是一片连着一片的果园,一片连着一片的玉米田,像一幅朴素的乡间水墨,让人有一种远离尘嚣,归属田园的感觉。路过郭家村,南风吹来,一缕炊烟正从高高的烟囱里袅袅升腾。我在想,周公之梦,或许,就在这风中,这炊烟中,缭绕不尽。(字数8113



    

文章评论

山云湖镜

你写得好 ,有这么多时间写作,令人羡慕。分段,为什么空两格呢?

心远

行文别具风格,言到之处耐人寻味。

秋雪

[em]e183[/em] 分享美文!

好人定安

[em]e179[/em][em]e179[/em][em]e181[/em][em]e181[/em]欣赏了

杜录林

看看总理的音容就不用再梦周公了,周公的后裔正宗嫡系已经不在宝鸡一带了,汉朝武帝时候周公的后裔已经发展到了江淮一带,回西岐是找不到周公的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