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传

个人日记

 

目 录

第一章 获益“竹居”仰先贤?

第二章 京城殿试中状元

第三章 阻迁都奏斩奸贼

第四章 正道直行抚地方

第五章 毁家勤王起义兵

 第六章 出使元营遭扣押

第七章 不指南方不肯休

第八章 反攻江西图复兴

第九章 零丁洋里叹零丁

第十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一章 获益“竹居”仰先贤

江西吉州庐陵县(今吉安县 )的淳化乡富川镇(今富田村),镇前有富川水淙淙流过, 镇后有长着怪木奇卉的文山。真可谓山清水秀,风光迷人。镇里 有一文姓大户人家,端平三年(1236年)五月初二,由文家的院落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此声啼哭 向世人宣布一代英杰文天祥于今天来到了人间。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字士表,号革斋,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家里虽有些田产,但他却并不把佃户交租之事放在心上,尽管一直与仕途无缘,但他仍一如 既往、不改初衷地将读书当作最大的乐趣。 文天祥是文家的老大,出生时,父亲22岁。第二年,天祥的弟弟文璧也出世了。年轻的父亲非常喜欢这两个孩子,一心只想着要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文仪一贯喜欢读书,视书本为蜜糖,为了读书,他常常废寝忘食。他从书中悟出了道理,主张“化学 来新 ”,也就是推陈出新,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去补世、报国,对社会做出贡献。所以他在自己经常佩带的玉佩上刻上一个“革”字,也就是这个原因。 待天祥兄弟稍懂事时,文仪就常常带他们到“竹居”去。到那儿之后,文仪自己读书,让他俩在一旁 翻阅画册,或拿起纸笔勾画。见到父亲认真读书的情景,年少的天祥兄弟在书房里模仿起来。

这年,文天祥五岁了,文仪开始正规地教两个孩子读书、写字。文仪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该背的,必须背下来,该写的,必须写好,如果完不成,轻则训 斥,重则惩罚。天祥兄弟从一开始念书,便非常用心, 而且很听话。

文仪为了教好孩子,他不惜花钱聘请曾凤等名师到家里授课。名师很有经验,文天祥兄弟获益匪浅。文家的经济并不很富裕,为了请名师,父母省吃俭用, 有时母亲还悄悄变卖首饰。

过了几年,文家终于请不起塾师了,文仪就亲自给孩子授课。他对孩子的学业抓得更紧,每天白天讲了新课,晚上就要求孩子们在灯下背诵,光会背还不 行,他还要提问,以考查孩子们领悟的程度。对孩子 们没有理解的问题,他就反复讲解,父子间不断问答, 直至孩子们学会弄懂。文仪还要求两个孩子将书中的警句用纸条抄录下来,贴在书斋的墙壁上、书架上、 柱子上??

天祥兄弟日复一日地在被名言警句贴得琳琅满目的“竹居”中苦读,成绩提高很快,他们不仅背会了四书五经,而且还能讲解。父亲看着天祥兄弟的进步,很高兴,但也并不满足,仍然严格地要求他们。夜深 了,孩子们精神集中不起来,父亲就不住地提醒他们 注意,要再打瞌睡,就厉言训斥,罚孩子站起来。一天父亲外出,留下了功课,时至下午,文璧听见窗外 蝉叫, 便在屋里坐不住了,说:“哥,外边的蝉鸣声 多悦耳哟!爸爸还没有回来,我们一块去捉蝉,怎么 样?”已经扎扎实实温习了一上午功课的文天祥,一听弟弟这么一说,正中下怀,便与弟弟一道出去捉蝉 了。正玩在兴致上,父亲回来了,给撞个正着。父亲 一见,便大发雷霆,把天祥兄弟俩打了一顿?? 光阴似箭, 又是几年过去了,“竹居”里一摞一 摞的书,几乎让天祥读遍了,父亲就不惜花钱,也不 怕路远,四处寻找并尽可能多地买好书回来让天祥读。有时买书钱不够,就脱下衣服到当铺当了钱,再把书 买回去。每次买了新书,父亲读完就给天祥读,然后 再让天祥讲给弟弟听,天祥读一遍,再讲一遍,理解 得更深了,同时也锻炼了口才。

父亲文仪很讲究学习方法,从“革”字的治学观点出发,他反对死读书,主张读书、写文章都要有新的见解。在父亲的引导下,天祥从小就养成了善于思 考的好习惯,读了书,总要多想几个“为什么 ”,悟 出些道理,再去解释社会上的现实问题。

一天,天祥读到,春秋时齐国贤相晏婴敝车羸马(乘破旧马车)的事迹时,很有感触,他立刻对父亲和弟弟谈起自己的看法:

“晏婴有真才实学,而不讲虚荣,现在宋朝的官 员追求奢华的风气盛行,国家是难以治理好的??做 人就要像晏婴那样,多想想怎样为国出力??” 由于文天祥善于思考,肯钻研,所以他少年时代写的文章就很有风骨,很有正气。以后参加进士考试,甚至做了官,他所写的文章,以及发表的见解,都具 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意义。

在“革”字治学思想指导下,文天祥从小就有着明确的读书目的,那就是为了补世和报国。文仪很了解当时的国家形势,他常对天祥兄弟说:

“自从大宋朝廷南渡后,国势日渐腐败和衰落,而北方的蒙古族日益发展和强盛起来,他们灭西夏,占高丽,又吞并了金朝,虽然目前内部有些权力之争, 但迟早是会向南方用兵的。大宋正需用人才,你们要 学好本领,为国效力呀 !”

文天祥的父亲最喜爱竹子,他在院落内外栽了许多翠竹,还给书斋起名“竹居”。文仪还经常亲自修 整竹园,有时还画上几幅画或对翠竹吟上几句诗,他 的生活中离不开竹子。同时还经常与天祥兄弟谈论竹 子的功用和性质,用以启示他们做人要正直和坚强。一天,上完新课,面对窗外的绿竹,文仪突然发问 :“你们兄弟二人想想竹子都有哪些用途,看看你 们谁说得最多 ?”

弟弟文璧抢先回答:“竹子可以做筷子,编篮子,能制床,做桌子、椅子,盖房子,扎扫帚,还可以做 扇子、斗笠??

天祥接着说 :“弟弟说得对。但更重要的是竹子可以制笔,可做竹简,历史上的许多书都是写在竹简 或刻在竹简上的,没有竹子,我们哪能知道古代那么 多事情啊 !”

“是的,是的,你们说的都对,竹之功用可谓大矣,而它的品性,又可谓高尚。你们能说说它的品格吗 ?”父亲进一步发问。

“竹子经风雪而不凋,”弟弟文璧说,“别的花草一遇霜打风吹都枯死了,而竹子却依然挺立,依然翠 绿。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说的就是这种不 畏严寒冰雪的性格 。”

“竹子无论在山地,还是在平原都能生长,它不要求很好的种植条件,”文天祥一面望着院子里的翠 竹, 一面从容地说着,“然而竹子质地却很坚硬,不 管风吹, 还是雨淋, 它都保持正直,从不肯低头弯 腰!”父亲越听越高兴,把天祥兄弟领到屋外竹林旁,指着竿竿修竹说 :“我生来最喜爱竹子,原因就在这里。竹子有那么多的用途,而又不需要人们给予什么, 它质坚、干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干可断而不可 改其直。我认为做人也需要这样。”

“您放心吧,我和弟弟一定像竹子那样去做人,要为人们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而且遇到逆境和恶势力,绝不低头弯腰,绝不变节 。”天祥握着拳头,坚 定地对父亲说。

庐陵,自古以来便是人才荟萃之地,仅宋朝就出现了著名的人物,诸如欧阳修( 谥文忠)、 杨邦 (谥忠襄)、胡铨(谥忠简)、杨万里(谥文节)。 这 的确是庐陵的骄傲,人们在学馆挂起了他们的遗像, 供全县读书人瞻仰。

一天,父亲要到县城里的学馆去,便问文天祥:

“你今天不用在家里读书了,跟我去一个好地方,行吗 ?”文天祥问:“什么好地方呀 ?”父亲有意问: “你猜一猜呀 !”文天祥不假思索地说道 :“县城学 馆,对不?”父亲高兴万分,说道:“对,就去那儿。” 天祥早就把那里当成很神圣的地方了,便高兴地答应道:“去,我早就想去看看 。”

“路途遥远,走起来不许喊累,看时要仔细,回来还要说说有什么感想,能做到吗?”父亲向天祥提出要求。

“能——”天祥满口应允道,连蹦带跳跟着父亲出了家门。

8岁的小天祥一路上跟着大人,有说有笑,一步也不肯落后。走呀走,终于到了县城,天祥顾不上劳累和饥饿,催父亲快领他去学馆。

学馆里,父亲不住地给天祥讲解着有关学馆的一些知识,例如,为什么要建学馆啦,什么时候读书人要到这里祭祀啦??天祥边听,边默默地记住了。 步入大殿,就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天祥一眼就看见了殿堂上悬挂的人像,忙拉父亲走到近处,一边仔细端详,一边问:“这位是不是欧阳文忠公 ?” “对,也就是欧阳修,你不是读过他的文章吗?” “是的,《醉翁亭记》就是他写的,‘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多好的文章呀 !” 发现儿子对读过的文章记得这样熟,文仪很高兴, 就又讲起欧阳修的事 :“欧阳文忠公反对宋朝初年的 浮靡文风,大力提倡古文,他‘文章名冠天下’,‘风节自恃’,苏轼赞扬他‘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听着父亲的讲述,天祥心中更增添了崇敬之情。在第二幅画像前,文天祥立住了。这是位英雄,浓眉大眼,目光炯炯有神,非常威武。他怀着敬佩的 心情听父亲讲解着:

“这是杨忠襄公,也就是杨邦,他是本朝南渡初期的忠臣。一百多年前,金国统治者占领河北和中原后,又进犯江南,妄图消灭宋朝。金元帅完颜宗弼, 也就是金兀术, 率兵侵占了建康(南京)。杨邦当 时正在那里任通判官,他被俘了。为表示不肯降金的决心,他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宁作赵氏 (宋朝皇帝姓赵)鬼,不为他邦臣’十个大字。金兀 术以高官利诱他,他拒绝了;以死亡威胁他,他毫不 畏惧。面对金人,他用头触柱基,血流满面,高声大骂,只求速死。金兀术大怒,便杀害了他,并且残忍 地劈开他的胸膛,挖出他的心??

听到这里,文天祥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他咬紧牙关,默默地思索着。

父亲又将天祥领到了第三幅画像前,对他说 :

“这位是胡忠简公,也就是胡铨,同杨邦生活的年 代差不多。当时奸臣秦桧做宰相,怂恿高宗皇帝杀岳飞,并同金国订立丧权辱国的和约。这时,胡铨竭力 反对,上书皇帝,要求皇帝斩下秦桧、孙近、王伦等 三个奸臣的头。这篇奏章深得人心,却触怒了高宗和 秦桧,他们把胡铨贬官到偏远地方,直到20多年后孝宗即位,才把他召回。为了国家安危,他将个人生 死置之度外,多么让人钦佩啊!”

“胡忠简公真是了不起!”文天祥从心底发出赞 叹。几位名臣、志士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文天祥,在学馆大殿里,他向父亲说 :“长大以后,我也要成 为他们那样的人,要为国家干出一番事业来,如果我死后不能同他们那样受人祭祀,那就不是大丈夫 !” “说得好 !” 父亲热情地称赞他,“人总是要死 的,能为国家出力,能保持大节,就死得有价值,人 们就会尊重他,永远怀念他。”

回家的路上,父子俩就人生价值的问题讨论个不停。

“你怎样才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呢?”父亲试探地问。

“好好读书,长学问;练武艺,强身体。等我长大了,天下太平,我便辅佐君王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如果遇上战乱,我就要领兵杀敌,保家卫国, 绝不失大节 。”

父亲对他干脆利落的回答相当的满意,并且语重心长地鼓励天祥长大后精忠报效国家。

从学馆回来以后,文天祥好像更懂事了,乡贤的画像总浮现在他眼前,他立志要向那些志士学习,一生有所作为。

也许就是从8岁瞻仰乡贤像后,他才真正开始发奋图强的。

第二章 京城殿试中状元

宝□三年(1255年)冬天,文仪带着天祥兄弟二人晓行夜宿,前往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参加进士科举考试。

这一年来,父亲文仪的身体欠佳,临行前,人们劝他不要陪儿子去考试了,但他执意要前往,并且说:“我花费了20年的心血,要亲自看看它的效果。” 这些天来,尽管寒风袭人,但他仍精神矍铄。早晨他 招呼儿子赶路,晚上他又忙着找客店,备茶饭,一心 要儿子吃好睡好,好精力充沛地参加考试。 这年文天祥整20岁。两年前他在乡试中考了第一,今年初又到白鹭洲书院跟博学多才的欧阳守道先生学习了半年多时间,他以聪明好学赢得了欧阳先生 的悉心指教。后来又参加了郡里的考试,他和弟弟文 璧一同中了贡士。他知道,中了贡士只是取得了进京 城应考的资格,在京城要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及格以后再参加殿试,在集英殿根据题目,写出对策文章,由皇帝亲自阅卷,才能决定是否考取进士,因此,京 城的两场考试是最重要的。天祥暗暗下定决心,一定 要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不辜负父母和乡亲们的一片心意。

途中,文天祥不止一次地想起了离开家乡时的情景。母亲噙着眼泪为他们兄弟二人准备行装,祝愿他们金榜题名,将来好报效国家。他的伙伴以及众父老 乡亲也来送行, 有的说:“我们没有本事考进士,天 祥中了进士,做了官,一定要想着我们百姓,要把国 家治理好 。”有的说:“如今北方蒙古政局有所稳定,力量有所恢复,他们刚刚远征了云南,不久就会进犯江南。天祥考取了进士,做了官,一定要辅佐皇上富 国强兵,保住大宋江山 。”

临行前,吉州以及庐陵的官员也为天祥兄弟设宴饯行,称赞他们兄弟为家乡带来了荣耀,勉励他们继续努力,金榜题名。

就这样满怀着奋发向上的壮志,带着家乡人民的嘱托,文天祥踏上了赴京应试的征途。

临安作为南宋都城已有120多年了,几代皇帝及官僚偏安于此,不思国难,整日花天酒地,尽情享乐。如今的临安城内,几十万人口,殿阁楼台林立, 市肆(铺子)坊巷星罗棋布,一派繁华景象。再加上 现在已到年末,大街小巷更是热闹非凡。

父子三人找了一家旅店住下。天祥兄弟准备参加几天之后的礼部省试。父亲则照顾兄弟二人吃饭、睡觉,联系参加考试的有关事宜。闲下来时父子间也议 论议论时局。

“淳熙年间,有个叫林升的诗人,曾在这里的一家客店墙壁上题了一首诗,你们还记得吗?”父亲问道。“记得,那是一首七言绝句 。”天祥回答道。 文璧紧接着背诵了这首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依然如此啊!”父亲文仪无比感慨地说,“几十年过去了,看看现在的临安,还不是和当年一样,官 僚士大夫醉生梦死,有谁还想着国家的安危!这样下 去,别说收复失地,我看连这半壁江山也难保啊。” “我们一定要设法保住大宋江山。如果我能在朝中做官,就要向朝廷陈述我的看法,让皇上认清如今的形势。对了,过些天我如果省试得中参加殿试,我 就把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在策论中写出来,让皇上看看。” 天祥诚恳地对父亲说。

“不过,谁知道皇上又会怎样想呢?”父亲担心地说,“如果惹怒了他,落榜事小,还会有杀身之祸 的 。”

“我不怕,我就是要讲真话,讲实话,考不取进士,做不了官,没有关系。因讲了真话而被杀头,恐怕还不至于,您老人家尽可放心 。”

天祥同弟弟文璧认真准备了一些日子,便参加了礼部主持的省试,他俩沉着应试,考完后都感觉不错,文天祥传 ·14· 便耐心等着发榜。

二月初一,礼部发榜了。文天祥兄弟双双通过了初选,父亲文仪脸上露出了笑容。不少人向他祝贺:“恭喜您两位公子榜上有名,老人家的心血没有白费。” 文仪答道 :“同喜,同喜。能否中进士,还要看殿试 呢!”

省试通过后,天祥夜以继日地准备功课,而文璧却有些放松,总认为自己有把握。殿试临近,文天祥忽然生了病,父亲文仪半年来一直操劳,不得休息, 见天祥考前患病,又过于担心,一下子也病倒了。过 了两天,天祥病轻些了,他劝父亲好好养病,不要替 他担心。

五月初八是殿试的日子。这天早上,天祥感觉好些了,他早早把文璧唤醒,做好准备。父亲硬撑着病身子,把他们送到门口,深情地望着他们的背影,恨 不能亲自送两个儿子到考场去。

御试策的题目很长,总共有586个字。除了些空话以外,主要是让考生就当前的社会形势发表议论。比如,对灾害不断、人民困苦、人才缺乏、士习浮华、 财政困难、兵力薄弱、盗贼未平、边境不安等等问题, 是怎么看的,谈谈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考场的气氛非常紧张。其他考生拿了题目,左思

右想不敢动笔。因为他们中间多数人都把这篇文章当作猎取功名的敲门砖,要考虑如何为朝廷当今天子歌功颂德,如何投皇上、考官之所好,并且要在文字绮 靡方面下功夫,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而偏偏又碰上了 这个题目,实在太难了。

文天祥非常沉着,坐在考场上,看了题目后,病好像一下子痊愈了似的,他感慨万分,滚滚的心潮有如大江的波浪,讨饭饥民的破竹篮、被掠女子的哭脸 ? .一古脑浮现在文天祥眼前,他想起几天前听说的 临安城有人易子而食,有人用人肉做包子卖;他想起官府滥印的“ 交子”(纸币)和害人不浅的高利贷, 当即把考题中提出的八种情况,归纳为四个问题后, 随即落笔道:

“臣闻天变之来,民怨招之也;人才之乏,士习蛊之地;兵力之弱,国计屈之也;虏寇之警,盗贼因之也 。”这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文天祥对这四个问题 一一作了阐发。

第一个问题,关于天变(灾异)的不断发生,他认为是民怨招来的。虽然这种看法还是受“天人感应”的影响,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羁绊,但他揭露人民生 活困苦的原因是从皇帝到各级官员对人民予取予求, 贪而无厌,却是一针见血的。他说:“今之生民困矣, 自琼林、大盈积于私贮,而民困;自建章、通天频于营建,而民困;自献助叠见于豪家巨室,而民困;自和籴不间于闾阎下户,而民困;自所至贪官暴吏,视 吾民如家鸡圈豕,唯所咀啖,而民困 。”这种议论是 非常大胆的。这里文天祥借用历史来批评南宋皇帝贪财聚敛,大兴土木,困扰百姓,完全符合事实。南宋 虽然偏安江南,而皇帝的奢侈、挥霍确是不减北宋。

高宗建都临安后,就大造宫室,御花园多至几十处。又造“御前甲库 ”,召来能工巧匠,制造珍奇玩物, 供一己鉴赏。高宗如此,子孙相习成风。理宗时候, 国家财政极为困难,他仍然大兴土木,建造园林寺观。 他在西湖积庆山为阎贵妃建功德院,派遣吏卒到各州县搜集木材,闹得老百姓不得安宁,前后三年建成, 耗费极大。权左司郎中高斯得奏请停止新建寺观,宰 相谢方叔立即罢了他的官。宝□三年,即文天祥写这 篇御试策的前一年,理宗派心腹宦官董宋臣主管修建佑圣观、梅堂、芙蓉阁、香兰亭,他强占民田,招权 纳贿, 无恶不作,临安人无不骂他为“董阎罗”。皇 室生活上的奢侈也是十分惊人的,皇帝生儿育女,都 要用罗、绢数千匹,金、银数千两。皇子每日单食,要珍馐数十种,更不用说皇帝了。皇帝挥金如土,人 民怎能不贫困。

豪家巨室的献助,也是人民的一大灾难,在南宋也是高宗开其端。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高宗到大将张俊家,张俊接驾时进奉精美食品数百种,还有大批宝器,其中有金器1000两,珍珠6900 0余颗,玛瑙碗20件,各种精细玉器40余件,绫 罗锦缎等1000匹,另有名贵古玩书画等多件。献助的风气到南宋末年仍然盛行,宫中要修缮宫殿,建 造寺观,就有官僚、豪富来献助土地、木材等等。他 们的献助,无非是剥夺人民来的,受苦的还是人民。 贪官暴吏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则是每日每时都在发生。南宋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比北宋更严重,神宗赵顼时,国家赋税收入每年6000多万贯,是北宋 的最高额。 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税收 也达6000万贯,淳熙十四年(1187年)增加 到8000万贯。南宋统治地区不到北宋的2/3,税收反而增加,可见赋税剥削多么残酷。再就土地的 情况看,北宋初年官僚地主的土地限额是3000亩, 宋朝的政策不抑兼并,南宋时有数十万亩地的地主为 数不少,这都是侵吞农民的土地得来的。而且官僚地主有地无税,农民无地却要纳租。有人说南宋农民所 受的剥削是“剥肤摧体,无所不至,膏血无余 ”,这 并不夸张。

策论中提到的和籴,则是南宋政府剥夺人民的特有手段,它像直接套在农民脖子上的绳索一样。和籴是官府按户主的田产多寡摊买粮食,由官府定价,当 然低于市价,甚至分文不给,纯属剥夺。从表面上看,好像富人负担多,穷人负担少,实际上不是这样,富 人向地方官纳贿,自然少派或不派,负担大多落在穷人身上。每次和籴颁布,都有不少人倾家荡产,卖妻 鬻子。文天祥说:“东南民力竭矣 !”这是真实情况。 第二个问题,关于人才和士习。文天祥认为“士习厚薄,最关人才”,人才匮乏的根本原因是士风败 坏。他说 :“今之士大夫之家,有子而教之,方其幼 也,则授其句读,择其不戾于时好,不震于有司者, 俾熟复焉。及其长也,细书为工,累牍为富,持试于乡校者,以是;校艺于科名者,以是;取青紫而得车 马也,以是。父兄之所校诏,师友之所讲明,利而已 矣!其能卓然自拔于流俗者,几何人哉?心术既坏于 未仕之前,则气节可想于既仕之后,竞奔于世要之路者,无怪也;趋附于权贵之门者,无怪也;牛维 马絷,狗苟蝇营,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者,无怪也。 ??臣以为变今之士习,而后可也。士风一淳,人才或于是而可得矣!”这段话把南宋士人风气败坏 描绘得淋漓尽致。南宋士人追逐名利是不择手段的, 当时国家忧患重重,士人忧国忧民的不多,想升官发 财的却不少。有一种人是借议论国事来猎取虚名,博得一官半职的。理宗时候,这种情况也很普遍。贾似 道看透太学生的这个特点,用做官、赏钱收买他们, 他们也就为贾似道歌功颂德。当时有人写讽刺诗说:“鼙鼓惊天动地来,九州赤子哭哀哀。庙堂不问平戎策,多把金钱媚秀才 。”由此可见一斑。另一种人是 借道学做官。当时朝廷提倡道学,有人以讲道学为终 南捷径,以谋求官职。他们不谈国计民生,终日只讲 天理性命,正心诚意。朝廷也希望他们这样,以免议论国事,惹事生非。这种士人对国家人民究竟有什么 好处呢?陈亮向皇帝奏称:今世儒生,自以为得正心 诚意的圣学,其实都是麻木不仁、不知痛痒的人。国 家奇耻大辱,漠不关心,群聚埋头拱手高谈性命天理,不知性命天理究竟是什么。朝廷委任庸人,笼络小儒, 敷衍度日,臣不胜愤慨之至!这把士人的堕落和朝廷 用人政策的错误,作了大胆的揭露。

文天祥对这种士风十分不满,他提出必须改变士习,发扬正气,才能发现可用的人材。他主张对青少年要有正确的家庭教育,除了读书,还应恪守封建道 德。他还建议国子监的学生既要学习经学,也要学习 治国之道和边防、水利等科目,使学者不是只图浮名, 而要能办实事。这种见解在当时来说,是很可取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兵力和国计。文天祥认为两者是互相影响,有密切关系的。他承认当时确实兵力 不足。他说,宋和蒙古发生战争以后,前线东起东海

(黄海), 沿着淮河、襄樊,西至四川,处处都须要屯兵设防。调两淮的兵到东海守城,两淮的兵力不足;调荆州的兵警卫襄樊,则荆湖兵力不足;调江淮的兵 入川,下游兵力也不足。兵力不足,国家自然就弱了。 要变弱为强,就得招兵。招兵要发饷,财政机关却拿不出钱,确实是矛盾。但文天祥反问,难道国家真的 没有钱养兵吗?不是的。他指出主要是国家没有计划, 除交纳岁币银绢以外,从没有订出保证军需的政策, 饷项来源自然困难。他指出皇室、大臣和寺观的挥霍浪费,是国家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那些“照耀湖山” 的“琳宫梵宇 ”, 建筑时争奇斗巧, 要耗费多少银 子呀;宫廷中“霓裳羽衣 ”,“靡金饰翠 ”, 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皇帝对贵戚近侍“量珠辇玉”的赏赐,是国库的沉重负担。国家的钱都花在这里,养兵的费 用还能有多少呢? 他尖锐地指出:“盖天下之财专以 供军,则财未有不足者 ”,只有“急求所以节财之道, 则财计以充,兵力或于是可强矣”!

文天祥对这三个问题的对策,概括来说,就是纾民困,淳士风,节国用,这些都是正确的。他的建议是匡时救世的良言。一个21岁的青年,能提出这样 的对策,是难能可贵的,显出了他具有蓬勃的朝气。 但是对于第四个问题, 他说:“臣闻外之虏寇, 不能为中国患,而其来也,必待内之变;内之盗贼,亦不能为中国患,而其起也,必将纳外之侮。盗贼而 起于通虏寇,则心腹之大患也 。”所谓“盗贼”是指起义农民。在他看来,女真、蒙古军事贵族的南侵不 是不可战胜的,这当然是对的;但他认为内部有农民起义才招致了他们的南侵,则不符合事实。北方民族 南侵,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的上层军事贵族出于贪婪 而实行战争掠夺政策,另一方面是中原政权腐败,给 他们以可乘之机,并不是农民起义造成的。他把农民起义看成是更大的威胁,主张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 都很尖锐的时候,首先应剿灭“肘腋之蜂虿,怀袖之 蛇蝎”的起义农民,这完全是错误的。比如他举例说 李成勾结杨么,成了绍兴年间国家的大患,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而是南宋统治者对杨么的诬蔑。事实是 伪齐皇帝刘豫命李成派人送金帛文书向杨么招降,被 杨么严词拒绝,不久又派来30多个说客,带来更多 的财物,企图诱惑义军,起义军把他们全部杀死,投入江中。文天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站在封建统治 者的立场对起义农民的仇视。这种思想使得他不能联 合农民起义军来抵抗蒙古铁骑的进攻,阶级偏见蒙蔽 了他的聪慧。

对四个问题提出对策以后, 文天祥还建议应当 “重宰相”、“收君子”。重宰相就是要皇帝严肃纲纪, 整饬吏治,改变政出多门的现象,排除外戚、宦官干 政擅权。收君子就是主张任用正直的士大夫管理国家政事,听取公论,奖励直言。他认为凡是因直言被贬官的,应当召回复职。

这篇御试策还有一段精彩的议论。题目中指出对策用词要“勿激勿泛”,也就是说,既不要措词激烈, 危言耸听;也不要泛泛而谈,言之无物。文天祥对这 几句话非常反感。 他写道:“臣等尝恨无由以至天子 之庭,以吐其素所蓄积,幸见录于有司,得以借玉阶方寸之地,以正臣等披露肺肝之日也。方将明目张胆, 謇謇谔谔,言天下事,陛下乃戒之以勿激勿泛,夫泛 固不切矣,若夫激者,忠之所发也,陛下胡并与激者 之言而厌之邪?厌激者之言,则是将胥臣等而为容容唯唯之归邪 ?”这说明文天祥主张议论要尖锐泼辣, 击中要害,认为这是臣下忠心的表现,实际上是要求 皇帝采纳逆耳的忠言,重视社会的公论,不要厌恶大 臣的犯颜直谏。他还说:“然则臣将为激者欤?将为 泛者欤?抑将迁就陛下之说,而姑为不激不泛者欤 ?” 这几句与其说是对皇帝的反问 , 无宁说是提出了抗 议,在廷试中居然敢于诘问皇帝,反映了文天祥的刚 直性格和对国家的耿耿忠心。这些事实也反映了文天祥参加进士考试,猎取功名不是唯一的目的,他所切 望的是皇帝能采纳他的主张,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国家强盛。

文天祥的这篇《御试策一道》的确是一篇优秀论文,体现了他在哲学和政治方面的思想观点。文章直言论政,从自强不息、改革不息的观点出发,向朝廷提出了不少建议,对朝廷的缺点和错误也提出了善意 的规劝。文章有理有据,切中时弊,提出了对策,显 示了文天祥的满腔热情,非凡的胆量和出众的才华。 考完之后,考官开始阅卷,试卷上的姓名是密封的,看完后排好名次。几天后,被录取的试卷送到理宗手里。

宋理宗一份一份地阅读着,按照当时的规矩,被录取试卷的顺序,是以成绩高低排列的,文天祥的卷子被列在第七。

当宋理宗读到文天祥的策论时,他连连拍案叫道:“妙,妙,写得好,切中要害,国事的确是被一些糊涂官吏给弄糟了 。”

理宗本是个不学无术的昏君,国家形势的每况愈下,他有直接责任。但这次从出御试策题目,到选取进士,他偏偏耍了个花招,想要掩人耳目,让大家认 为皇帝是英明的,而国家不景气都是昏官太多所致, 所以如今要选些有胆识的人来做官。文天祥的文章, 之所以被理宗看中,原因就在这里。而主考官王应麟则是南宋的著名学者,他仔细读了文天祥的文章后, 也赞叹不已, 对理宗皇帝说:“这篇策论文格调高古 醇厚,犹如历史的明镜,作者的忠肝义胆犹如坚硬的钢铁磐石,我为皇上获得这样的奇才而恭贺。”理宗 急切地问:“他是何方人氏? 这篇策论理应排第一, 怎么排在第七呢 ?”

王应麟一听,正中下怀,因为在评卷时,他提出此卷应为首卷,却遭到其他人的反对,现在天子提出点为头名,他为何不乐! 忙说:“我等有眼无珠,不 识金玉,罪该万死 。”

王应麟于是打开密封条,“文天祥”三个字跃入 眼帘。

理宗觉得十分吉利,笑道:“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于是,他拿起御笔,在文天祥的卷子上写上 四个字:“头名状元”。

公布进士名单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这天,集英殿里热闹非凡,大小官员及考生都等候着皇上驾到宣布结果。理宗来了,登上大殿,亲自唱名: “头名状元——文天祥,第二名??”待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这三鼎甲的名字唱完,理宗皇帝又亲自赐给这三人袍笏,再赐御馔。然后,让他们披红戴花,骑上高头大马,在众人的簇拥下,走 到繁华的街道上。路旁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从人们 的眼神中,文天祥看出了百姓对他的期待。此时,他 除了荣耀和激动的感觉外,更多的感想是:今后要为国家、为百姓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 文天祥传 ·25·

文天祥在这次考中的569名进士里名列第一,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尽管弟弟这次没有考取,父亲也无比兴奋。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准备为国施展才华的时候,陪同他前来考试的父亲不幸患急病在临安去世。这是多么沉重的精神打击啊,文天祥失去了父亲, 更失去了一位严师,他伤心得几乎要昏厥。按照封建 社会的陈规,父母亡故,儿子需守孝三年,文天祥当 然不能例外。在一个阴雨天,他和没有考中进士的弟弟文璧护着父亲的灵柩回乡去了。

第三章 阻迁都奏斩奸贼

宝□六年(1258年)八月,文天祥服丧期已满,有人劝他上书宰相求官,但他却毫不在意地说:“ 着什么急呢 !” 吉州知州有心替他向朝廷提出申 请,也被他婉言谢绝了。这两年来,随着对朝廷内部 认识的深刻,文天祥已经不热心出来做官了。当时, 理宗在朝廷中重用的是董宋臣和丁大全两人。董宋臣是理宗的内侍宦官,最善于讨好献媚。为了供理宗享 乐,他不惜花费重金在宫中修造芙蓉阁、香兰亭,招 进舞女倡优,因而很受宠爱。丁大全则靠巴结董宋臣 爬上去,当上了参政知事右丞相兼枢密使。他大权独揽,不顾国家安危,为图私利,干尽了坏事。人称丁 大全有四罪:绝言路、坏人才、竭民力、误边防。由 于朝廷仍是坏人当道,好人自然倍受排挤,因而,朝 政更败坏了。

开庆元年(1259年)正月,弟弟文璧要赴京应试,于是文天祥就陪他走水路,取道长江,一起来到临安。五月,文璧殿试中了进士,文天祥也由朝廷 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三年前,文 天祥中进士后因父丧没有行门谢礼,因而这次要补行之后才能赴任,就这样又拖延了一些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国家形势紧急起来。

一年前,蒙古军就开始南进了,他们兵分三路,从不同方向推进,准备时机成熟后,给南宋以毁灭性打击。而丁大全为了粉饰太平,既不如实向理宗皇帝 报告军情,也不积极准备御敌。等到理宗突然发现蒙 古军要渡长江攻打鄂州(今武昌)时,一下子慌了手 脚,朝廷里一片混乱。

胆小如鼠的宦官董宋臣,极力劝理宗皇帝迁都四明(今宁波),以避开蒙军的进攻。他振振有辞地说:“四明靠海,如果蒙军逼近,可以乘海船逃走。

当年金兀术渡江时,宋高宗就是由临安到四明,乘海船才保住性命的 。”

要不要迁都,理宗一时拿不定注意,他让大臣们计议。

军器大监何子举对吴潜提出:“若上行幸,则京 师百万生灵,何所依赖 ?”

御史朱貔孙也说:“銮舆一动,则三边之将士瓦 解,而四方之盗贼蜂起,必不可 。”

据说,理宗曾就迁都问题征询吴潜的意见,他问吴潜:“蒙古兵日益迫近,计当如何?”

“只得迁都暂避 。”吴潜直率地回答。“卿家如何 ?”理宗又问。“臣当守此御敌 。”吴潜认为皇帝是国家的象征, 只要皇帝安全,国家一时有难,还是有希望的。自己 身为宰相,守土有责,当然不能离开京师。想不到这句话竟引起了理宗的疑心,他毫不留情 地反问:“卿家想做张邦昌吗 ?”

张邦昌比秦桧更加声名狼藉,在南宋是人人唾骂的汉奸。理宗的猜忌,吴潜觉得这不仅是对他的不信任,而且也是极大的侮辱,他再不愿说话了。 这时朝廷中笼罩着失败、逃跑的气氛,南宋处于极端危急的境地。迁都消息一传出,临安城里顿时闹 得风声鹤唳,达官贵人都收拾行装,准备逃往别处,一般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在这个紧急关头,文天祥觉得不能不挺身而出。

他预料到自己职卑言轻,皇帝未必能采纳自己的意见,但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还没有就任,不能用职衔 向皇帝上书,便以“敕赐进士及第”的身份,写了那 篇著名的《己未上皇帝书》。

在这篇奏章中,文天祥揭露了董宋臣的罪行,指出迁都之议是小人误国,此议如果实行,“六师一动,变生无方 ”,“京师为血为肉者,今已不可胜计矣 !” 他认为董宋臣恶贯满盈, 不把他处斩, 举国上下的 怨怒无法消解;中书的政令不得施行;敢于直言的贤 才就有所顾忌,不敢出来任事;敌人的气焰不会被打下去;将士的忠义之心不能激发起来,国家的祸患就没有平息的日子。

这些慷慨激昂的议论,不只是发自文天祥的肺腑,也是朝野许多正直之士的公论。当然,即使立即处斩 董宋臣,矛盾也不能得到解决,局势也不会立即好转, 但他希望理宗通过对董宋臣的处置作为开端,表示有 悔悟的心迹,从而刷新政治,激励人心,挽救宋朝的危亡。他特别对理宗提出忠谏:

“方今国势危疑,人心杌陧。陛下为中国王,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且夫三江五湖之险,尚无恙也;六军百将之雄,非小弱也。陛下卧 薪以励其勤,斫案以奋其勇,天意悔祸,人心敌忾, 寇逆死且在旦夕 。”

这段话很尖锐,很有气魄,却也是实事求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江五湖之险,尚无恙也”,这种看法不是没 有道理的。蒙古崛起以后,成吉思汗率大军二十万进 入中亚,灭亡花剌子模,越过高加索山进入顿河流域 草原地区,所向披靡。窝阔台继任大汗后,东征高丽,南灭金国,又派大军远征欧洲,在他们所占领的地方 先后建立了窝阔台、察哈台、钦察、伊儿四个汗国。 但是蒙古和南宋的战争已进行了25年,虽然蒙古兵 也曾饮马长江,侵入南方,但东南半壁江山并未沦丧,四川许多地方和京湖一带都还在进行抵抗,说明了灭亡南宋并不容易。这里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西部、南 部山峦重叠,河湖布列,不利于骑兵的纵横驰骋。特 别是南方需要水战,蒙古兵和北方兵都不习惯,力量 较难施展。如果宋军据险抵抗,蒙古兵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六军百将之雄,非小弱也”,这也是事实。军 民的反击是蒙古征服南宋的重大障碍。20多年来, 蒙古兵虽然打过许多胜仗,但也多次遇到激烈抵抗, 吃过大亏。如端平二年(1235年)阔端率兵入侵四川时,利州(广元)守将曹友闻在青野原、大安两 次击败蒙古兵。嘉熙元年(1237年)口温不花和 察罕率军进攻黄州,被孟珙击退。第二年,宋朝任命 孟珙为荆湖制置使,孟珙出兵三次,连战皆捷,接连收复信阳、樊城、襄阳、光化等军事要地,荆襄形势 为之一变。也在这一年,察罕率兵围攻庐州(安徽合 肥),在巢湖造船,企图进攻江南。 宋安抚使兼知庐 州杜杲派舟师和精锐部队扼守淮河要地;六合人赵时哽率领两淮民兵参加保卫庐州的战斗,蒙古兵攻势受 挫,转而进犯滁州(安徽滁县)。 知招信军(江苏盱 眙县北)余X提精兵救援,蒙古兵乘虚进攻招信军, 被余X回师猛击,死伤无数。这时,知镇江府吴潜也组织民兵夜渡长江,攻击蒙古军营寨。这支侵扰江淮的蒙古兵,终于在官军、民兵的联合攻击下,损兵折 将后北撤了。

四川军民的斗争也同样取得多次胜利。合州钓鱼城的大捷就是一次典型战例。淳??年(1242年), 余X任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时,设立招贤馆,征求 防守四川的建策。播州(贵州遵义)人冉、冉璞兄 弟建议在重庆北面钓鱼山等处修筑山城,又在嘉陵江、沱江沿岸险要的地方修建山城十余处,因山筑垒,屯 兵聚粮,据险防守。蒙古兵几次入侵,都被宋军打败。 这次蒙哥亲率主力部队进攻重庆、合州(四川合川) 时,余X已经死了,知合州王坚坚决抵抗,蒙古兵猛攻数月不下。蒙哥亲自到城下指挥,王坚用大炮猛烈 攻击,蒙哥被打成重伤,回军营后就死了。文天祥上这封奏章时,蒙哥已经死了四个月,因为交通不便, 消息不灵,他还不知道。

激昂的士气,可贵的民心,说明如果朝廷能因势利导,指挥得宜,要击退蒙古兵是完全可能的。文天祥的分析是有根据的。

在奏章中文天祥还提出四项积极的建议:

第一,“简文法以立事”。他建议朝廷摒除礼仪上的繁文褥节,“用马上治”,即实行战时体制。具体做 法是皇帝应在宫中选择一个地方,每日和两府大臣议 论军国大事,并“博采四方之谋, 旁尽天下之虑”。 他认为如能做到上下如一,天下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了。第二,“仿方镇以建守”。他认为宋初矫唐末、五 代藩镇跋扈之弊,削弱地方的兵权、财权,这虽然避 免了藩镇尾大不掉的现象, 但也有不利的一面, 一 旦有事,州县的力量有限,守令权力微弱,无法调动兵马进行有效的抵抗。如能建立地方镇,辖几个州, 选用知兵而有名望的人任事,许以调度之权,地方的 力量得到加强,对抗蒙战争是有利的。

第三,“就团结以抽兵”。他指出二十家抽兵一名,一个州以二十万户计算,就能有一万精兵。一镇有两 三个州, 就有兵两三万。 东南各路都建立地方镇, 就能增加十多万兵。 只要将帅能很好领导他们,“教 习以致其精,鼓舞以出其锐”,就不怕没有可以调动 的兵员了。宋初太祖南征北伐,势如破竹,当时军队 还不满二十万呢!

第四,“破资格以用人”。他反对本朝用人专重资格,认为这种制度常使“有才者以无资而不得迁,不 肖者常以不碍资格法而至于大用”。国家有事, 那些 顸无能的废物身居要津,才能出众的人则拱手熟视, 祸患怎么能消除呢?他主张“进英豪于资格之外”, 只要是“豪武特达”之才,就可以破格选为将帅。 文天祥知道上这样的奏章是“干犯天诛”的行为, 随时都可能遭到不测。即使皇帝宽免了他,得罪了内臣(宦官),也将招来横祸。但他感到现在是“社稷 震动,君父惊虞”的“危急存亡之秋 ”,与其噤口结 舌,坐待国家之难而后死,不如冒死进言,万一感悟 天听,建策被接纳,国家转危为安,个人也有生路,这不是更好吗?因此他不顾一己的安危,向皇帝直言 极谏。

随后,他又上书给宰相吴潜,也提了一些建议。奏章送上以后,理宗置之不理。大概是他既没有进行改革的决心和魄力,又因为前线告急时惩办直臣, 难免遭到朝野的非议,只好采取这个做法。 这年十二月,突然传来鄂州解围的消息,临安的紧张空气顿时消失,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理宗更是像天下太平了一样的高兴,下诏改明年为景定元年。

第四章 正道直行抚地方

景定四年(1263年)八月,29岁的文天祥奉命出知瑞州。十一月初,他到瑞州上任。 为什么宋理宗把他派到这个地方去呢?

原来,文天祥回乡不久,被先后任命为秘书省正字和太子府教授、校书郎,后来被提升为著作佐郎兼权刑部郎官及景献太子府教授。由于他治学严谨,太 子学业进展迅速,宋理宗大喜,传旨召见文天祥,送 给他一只金碗,以示奖励。文天祥乘面见理宗之机, 重申了他的政治主张,他极力指责董宋臣的滔天罪行,要求皇帝不要再起用董宋臣(此时董宋臣已出为保康 军承宣使)。 固执己见的宋理宗当然不会采纳文天祥 的建议。文天祥怒而辞官,要求重回故里,幸亏右丞 相贾似道出面调解,于是,文天祥离开京师,出知瑞州。

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文天祥的轿子还没有进城,就听见一阵阵毕毕剥剥的鞭炮声。他不解地下轿问前来迎接的人:“今天一不逢年, 二不过节, 为什么大放鞭炮 ?”那人回答:“瑞州府的百姓早就 得知大人的为人,听说大人到瑞州为官,家家欢天喜地,人人眉开眼笑,那鞭炮声是迎接大人的。” “唔 ?”

“一点不假 !”

文天祥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文大人,请上轿!”手下人毕恭毕敬地说。 “不!”文天祥摆手阻止,“我等进城,一不要鸣 锣开道,二不要惊动百姓 。” “这??”执事为难了。

文天祥说:“瑞州刚遭北兵(蒙古军)洗劫荼毒,困苦不堪,不能破费民财 。”

执事说:“新官上任,大闹三日,古来如此!” “要破掉这个陈规陋习。”文天祥坚决地说,“身 为百姓父母官,岂能不为民着想 !”

就这样,堂堂太守悄悄进城,悄悄入府,安顿下来。

次日,文天祥带了两个人,换上便服,出门视察民情。

行至城北,文天祥突然看见一座土屋的屋顶上爬

着一位白发老汉,老汉正在把瓦一块一块地迭起。文天祥感到纳闷, 欠身施礼:“老人家,你是在 捡漏么 ?”

老汉没好气地应道:“年轻人,作田人没功夫同 你开玩笑 。”

“这是怎么回事 ?”

“三天没得米下锅了,只有卖瓦糊口!”老汉见 文天祥态度诚恳,才实言相告。

“卖瓦糊口! ?”文天祥仿佛被黄蜂蜇了一下,“那到了下雨天怎么办,屋里不住人了吗 ?” “哎,这年月过一天算一天,眉毛底下还顾不了, 哪顾得了明天 。”老汉声泪俱下。

文天祥用颤抖的声音说:“老人家,你快点下来。”老汉不知文天祥要干什么愣愣地从屋顶上下来。 文天祥从袖中取出仅有的一点碎银子,一把塞在

老汉手里:“老人家,不要卖瓦,这点小意思送给你买点米吧 。”

老汉喜出望外,扑咚一声跪倒,连叫“恩人”。 经过几天的奔忙,文天祥深深感受到战争给百姓

带来的灾难,那颗粒无收的荒芜田园,那被北兵火焚而倒坍的房屋,那路边没人掩埋的尸骨,简直使他目 不忍睹,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