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传记

个人日记

 海明威(1899—1961年)是美国著名作家,他一生的经历就像是一部传奇。他亲身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也曾涉足非洲丛林、险遭不测。他还是最早到中国采访,报道中国抗日战争状况的美国记者之一。他做过记者、斗牛士、拳击手、打狮子的猎手和帆船上的渔夫,不断变换角色,深入生活,是一位身体力行,实践“行万里路,作万言文”的行动型作家。海明威老年时,在与病魔进行长期的抗争之后,他举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终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海明威对20世纪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作的《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作品,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名作,其中,《老人与海》为他赢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坚实的生活基础,是他的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海明威在长期的写作中,锤炼出一种简洁明快的文风,他的探险精神和独特风格不仅影响了两代美国作家,而且至今仍为世界文坛广为称道和传颂,被誉为世所罕见的硬汉和“文坛大侠”。

21世纪,仍然需要海明威那种开拓不息的精神。

清晨枪声

196172日清晨,在美国爱达华州凯奇姆市的海明威家里,突然传出了“砰!砰!”两声枪响。发生了什么事呢?

原来,这天是星期日,天刚破晓,柔和的晨光透过窗户闪进屋里。闻名世界的大作家海明威像往常一样醒得很早,他披上一件大红睡衣——他平常称它为“东方皇帝的龙袍”——慢慢地顺着铺了地毯的楼梯向下走去。他注意到枪支已经锁进了地下室,不过他知道钥匙就放在厨房水槽上面的窗架上。

他拿起了钥匙,悄悄地走下了地下室的楼梯,打开储藏室的门,挑选了他最喜欢的一支镶银的双管猎枪,拿出了一些子弹,然后回到客厅旁的一间小屋。他往枪膛里装了两颗子弹,小心翼翼地把枪柄放在地上,身体向前倾,把双管的枪口衔在嘴里,然后果断地扣动了两边的板机……

枪声震撼了整栋房屋,海明威的妻子玛丽立即飞奔下楼,来到客厅旁的小屋门口,她停下脚步,顿时愣住了,惊呆了,里面的情景难以置信:只见海明威的头部几乎没有了,只剩下躯体还在往外冒血,墙上和地上一片血肉模糊。

玛丽悲痛欲绝、失声痛哭,她后悔自己没有把钥匙藏好,使近年来多次欲自尽的海明威拿到了枪。稍微平静一点之后,她叫来了警察和法医。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整栋房子周围很快挤满了人……

第二天,大街小巷都有报童在穿梭叫喊,每张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印着大字标题:“海明威自杀!”、“海明威逝世!”、“丧钟为海明威长鸣!”……

人们都感到迷惑不解:为什么一个如此成功、而且终生以勇敢和坚强著称的人最终会以自杀方式离开人间呢?

其实,海明威在进入老年之后,就患了许多疾病:肝炎、肾炎、高血压、皮肤病……但他一直在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直到他发现自己得了健忘症,正在慢慢地失去记忆,已丧失了写作能力,于人于己都无意义,就萌生了“去意”。

1961年元月,海明威接到刚当选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电报,邀请他和玛丽去参加总统的就职典礼。

“嘿,玛丽,这太让我高兴了!”海明威拿着电报兴奋地说。

“可是,你最近的身体确实不好,还是不要去吧!”玛丽关心地说。

“那好吧!我打算选一本书给他寄去,再附上一封信。”

“那是最好不过了。”

可就是这样一封很简单的应酬信,海明威竟整整忙了一天,最终还是没有写出来。他感到非常吃力,已经想不起那些曾经十分熟悉的句子,他发现自己已经渐渐失去了写作的能力。

他把写作当成自己的生命,可现在自己已经丧失写作能力,而且病体仍在日渐衰弱。他一生经历过许多枪林弹雨,他并不害怕死亡,他怕的是不能有意义地、光荣地活着,不能再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因此,海明威勇敢地选择了自我解脱。

     

充满传奇经历的著名作家海明威,189972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的橡园镇。因为他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第二个孩子),所以他出生后,全家上下喜气洋洋。他的妈妈写道:“知更鸟唱着最甜蜜的歌儿,喜迎这位小小的生客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不到一岁,海明威就喜欢看一种名叫《自然界的鸟类》的图片画册,每月画册一到,他就一个人捧着看。到他一岁半的时候,就能正确地辨认出73种鸟,让妈妈等人大吃一惊。

一岁多时,他就开始显露出用语言表达各种事物的天才。他把牛痘留在皮肤上的斑点说成是“坏了的花骨朵”。他在街道对面的一棵树上看见一只猫头鹰以后,就把自已脚趾上的一块伤痕说成是“猫头鹰的眼睛”。妈妈写的歌曲“啊,月光下的瓦伦湖”,被他恶作剧地改成“啊,月光下的老狒狒。”

海明威是个性格刚强的孩子,从小就显得勇敢无畏,他的雄心壮志,就是要人家把他当男子汉、大丈夫看待。

有一次,妈妈问他:“欧尼(海明威的昵称),你最怕的是什么呢?”

海明威把一支旧式的步枪扛在肩上,雄纠纠、气昂昂地在屋里走来走去,兴致勃勃地大声喊道:“我什么也不怕!”

他极富想像力,常常把听到的或者是看到的事情,整理一番,编成一个完整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然后再讲给家里人听。他5岁时,有一天回家后跑到外祖父跟前,煞有其事地说:“外公,今天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事。”

“什么事呀 ?”

“我看到一匹马在路上乱跑,路上的人都躲开了,我冲上去对着那匹马大吼了一声,它就站住不动了。”

“然后呢?”

“然后我就牵着马,去还给了马主人……”

他的外祖父听了哈哈大笑。虽然这件事纯粹出于海明威的想像,而外祖父却从这个外孙身上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他对孩子的母亲说:“女儿,这孩子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海明威4岁入幼儿园、6岁入小学、14岁进中学读书。若论出身和智力,他完全可以上大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本应顺理成章的人生过程却没有实现,以至于他成了惟一没进过大学的美国现代著名作家。

刚入中学时,海明威的个子矮小,可他却能扬“短”避“长”,加入了学校田径队。在一年一度的越野赛跑中,有46人参赛,他跑了倒数第三,可他却欣然地说:“我坚持跑完了全程,而且不是最后一个。”从那以后,每逢有远足、野营活动,他必定报名,一年到头忙个不停。终于,在他15岁时,他的身材就像春天的竹笋一样,一个劲儿地往上长。

身高体健的海明威开始“出人头地”了,他在田径队当上了队长,在篮球队做了主管,而且还是水球队、射击队的主力。可他最喜爱的运动还是拳击,并磨练出了相当高的水平。

一次,海明威参加了一个拳击训练班,可是第一堂课就险些成为他的“最后一课”。这天,给他安排的斗拳对手是个优秀的职业拳击手,这位拳师从训练新手起见,开始时故意让着他,但海明威劲头十足,出手凶猛,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拳师让了几招之后,终于被激怒了。他冷静地观察了海明威的打法,发现他虽然勇猛却缺乏训练,没有套路。于是,他抓住一个机会,连连出击。片刻之后,海明威就倒在了地上,鼻子上挨了一记重拳,血糊了一脸。

“这种结果我早料到了,”海明威后来对一个同学说,“但无论如何,我要试一试。”

“那时候你害怕吗?”

“当然害怕,那家伙打起来真的要你的命!”

“那你何必跟他真打?”

“嗨,不真打哪能学到真技术……”

第二天,海明威的鼻子上贴了块纱布,眼睛底下一片红肿,但他照样出现在训练场上。不久,他右眼又挨了一拳,医生担心他这只眼会因此减退视力,但海明威仍然坚持训练,虽然有的学员早已纷纷知难而退。海明威不知道退却,他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就像一头小公牛。在名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他的拳击技艺不断提高,几个月后,他代表橡园镇到芝加哥参加拳击比赛,取得了较好成绩。

海明威从中学时代养成的拳击兴趣保持了一生,到老都对拳击兴趣盎然,技艺也一直没有荒疏。他后来对朋友不论是表示亲热、还是表示愤怒,都会情不自禁地使用拳击动作,这是他从拳击运动中养成的特有的一种待人习惯。

在拳击中,海明威还领会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拳击教会我绝不能躺下不动,而要随时准备再次跃起……”

除了“轰轰烈烈”地发扬对运动的热爱,海明威在学业上也从不放松。他的各门功课都不错,总是保持在“优”的水平,此外,他的演说还获得过奖。不过,他最擅长的自然还是写作,是著名的“校园小作家”。一位老师多年以后评论说:“海明威是‘优等生’,在文字表达方面很有天赋。进校头一年,他对于描写生活中的惊险场面,就怀有浓厚的兴趣,往往出手不凡,令人刮目相看。”

海明威的第一个重要“作品”的题目叫《赛比·金根》,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情景和氛围却写得非常逼真。故事情节借一个印第安人的口讲述,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内容是叙述和描写一起行凶、复仇、流血事件:一个恶棍杀了人,被害者的叔叔带着一条狗四处寻找这个恶棍复仇,恶棍也扬言要杀掉复仇者。两年以后的某一天,这一对仇人在一条偏僻的铁路边相遇,恶棍先下手,一棍打倒了复仇者,而复仇者带的狗则扑上去咬死了这个恶棍,那狗的名字就叫“赛比·金根”。

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有一个简洁优美、明朗紧凑和情景逼真的开头:“初升的满月从东边的山后露出了一个边缘。我们的右边是一道杂草丛生的河岸。”

“咱们坐下吧,”比尔说,“想听一听赛比·金根的故事么?”

“很想听一听!”我回答道。

“那你记得老乌鸦保罗吗?”

“就是74日那天喝得醺醺大醉,后来睡在皮尔马奎特铁路边上的那个家伙?”

“对了,他就是印第安人里的一条恶棍……”

简明的结构、富于跳跃感的对话和洗炼的画面,都显示了海明威日后创作风格的苗头。

      

中学毕业以后,成绩优异的海明威却不愿上大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美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开往欧洲战场的志愿军。海明威兴冲冲地去报名,却因为年纪不满18岁而被刷了下来。好动的海明威仍不灰心,他想尽早地接触社会实际。

于是,通过一位亲友的介绍,海明威到堪萨斯城《明星报》当了一名见习记者。当时,堪萨斯城已有30多万人口,新建的大楼与低矮的贫民窟并存,污沟臭水映照着霓虹灯的光彩,急剧的膨胀使这里充满了“都市病”,成为当时美国出名的堕落和罪恶之城。

这里赌博风行、妓女遍地,犯罪行为随处皆是,市政管理也相当混乱。据说一次有十几个黑人因为赌博被法庭提审,法官叫他们站成一排,判决个子高的坐牢五天,个子矮的罚款释放。妓女在大街上扭来摆去,三五成群的公开活动。还有一些即将参加欧战的新兵,迫不及待地在这里最后一次寻欢作乐,更把这里闹得乌烟瘴气。

新鲜感和好奇心驱使海明威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他马不停蹄,四处采访。他几乎每天都要去车站、医院、警察局、法院,还常常凭记者身份坐在救护车、警车和消防车上,赶往犯罪和灾祸发生的现场。法庭开庭审判,他总是出现在前排……

当时,《明星报》正在揭露市政当局的贪污腐败问题,海明威就主动要求收集证据,以便在报纸上让他们曝光。

他首先深入各大医院,发现治病要用的X光设备、防抗菌药剂都不够用。为了查出是谁贪污了用于购买这些设备和药品的钱,他装扮成送文件的人,潜入了市政府。

“站住,你干什么的?”警卫大声喝道。

“对不起,我是来送文件的。”海明威从容不迫地答道。

“送到哪个部门的?”

“民政部。”因为早已打探清楚,海明威对答如流。

警卫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穿得还算十分体面,像是一名公务员,就放他进去了。

一进大楼,海明威直奔民政部部长的办公室,因为他早已打听到这个部长和他的秘书已经外出开会去了。

他用备好的钥匙打开门,进入屋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所需的资料,拍下照片,放回原处,然后非常自然地走出了大门。

他匆匆忙忙地往报社赶,这时,突然发现前面路上躺着一个人,走近才知道,这是一个因出天花发高烧而倒在地上的人,周围的人害怕传染,都纷纷躲开了。

海明威知道自己一岁多时就种过牛痘,有免疫力,于是他走上前去,把病人搀扶起来,背在肩上,把他送到了医院……

这件事更加激起了海明威心中的怒气。当时脑膜炎、天花等疾病正在当地流行,而那些官僚政客们却丧尽天良,不顾人民的死活,大笔大笔的贪污受贿,这种行为与抢劫、杀人等犯罪有什么区别呢?

第二天,《明星报》以 大量篇幅,详细揭露了那些官僚政客们的犯罪事实,因为铁证如山,所以不久之后,贪污腐败者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哪里有险情,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海明威。

一次,突发一场罕见的大火,浓烟直冲云天,熊熊的火焰吞噬着一栋大楼的窗户、门框……

海明威几乎与消防车一起到达现场,马上深入火场采访。警察已经划定了警戒线,但他却冒着危险,悄悄地钻入了警戒线内,出来时,他那件褐色的外衣已经烧得穿了洞……

他对同行的记者说:“越深入现场采访,就越能了解事件真相,我写的报道才能越符合客观事实。”

年轻的海明威充满着朝气、敢于冒险,努力想把工作做好。

报社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威灵顿编辑,他要求手下的记者学会一整套关于消息、通讯、特写的写作程式。

它总共有110条:一、要用短句;二、要有明快的风格;三、要切实可靠;四,要用动作性强的词……

威灵顿信奉这些条令,他很可能是“始作俑者”之一,起码是拥护者和执行者。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上司,但也是海明威一生中遇到过的最出色的报界高手,海明威真正佩服的男人或女人为数不多,他是其中之一。

他要求海明威即兴写出新闻事件的经过,写完便及时删改。文绉绉地词在新闻报道中没有位置,诸如“辉煌灿烂的”、“五彩缤纷的”、“宏伟壮阔的”、“美丽的”等形容词,一般情况下统统要删掉,另外,要求文字尽可能简明,例如:不许写“黑色的乌鸦”,因为乌鸦都是黑色的;不许写“大的悲剧”,因为悲剧都是大的。“用动词,写行动,要客观实际,不要乱发议论,而要用事实说话,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海明威认同这些,并在实践中逐步应用。

在《明星报》,海明威当了7个月的见习记者。“《明星报》的写稿法则就像严格的军事条令那样,必须认真执行,”海明威后来回忆说,“这些都是我当时在写作方面所学到的最好的准则,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些可贵的准则,因此,我终生都受益良多。”

   

记者的生活固然让海明威感到新鲜、兴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参军的努力。7个月后,年龄问题终于解决了,他满了18岁。但由于他的左眼以前曾受过伤,影响了视力,所以,他只能向红十字会提出申请,到战场上去开救护车。这个申请得到了同意,他终于穿上军装,随第二批志愿者奔赴欧洲。

到欧洲后,海明威和100多名志愿者来到了意大利的米兰。

开始时,他并没能到达真正的前线,只是在后方做一些医护工作。这令他烦闷不已,他想真正到战场第一线经受战火的洗礼。

海明威终于设法找到了一项能上前线的工作:往战壕里送香烟、巧克力和口香糖。

一天夜里,海明威分发完巧克力以后,从一个意大利士兵手里抓过一支步枪,向奥地利军队的前沿阵地“单独宣战”,他的枪声惊动了休息的敌人,他们开始还击。

几分钟以后,只见一个前去攻击的意大利狙击手猛一跟头栽倒在地,那个地方光秃秃的,毫无遮拦,尽是稀泥。海明威看见那个受伤的意大利人危在旦夕,便纵身冲上前去,想把他拖进战壕。这时,忽然“轰隆”一声巨响,一颗炮弹射过来爆炸了,密如暴雨的弹片迸射开来。

蹲伏在海明威和爆炸点之间的一个意大利士兵牺牲了,稍远处一个士兵的双腿给炸掉了,还有一个士兵被削去了整个面孔。海明威甩了甩头,从震荡中清醒过来,继续艰难地向夜幕里爬去。

敌人用机枪散乱地扫射过来,海明威继续匍匐前进,在距离意军前沿阵地大约150米的地方,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受伤的士兵,那人虽已不省人事,但还活着。海明威抱起他往肩上一背,便踏着泥泞和血污向意军掩蔽所返回,一路上有时蹒跚而行,有时匍匐爬动。

突然,随着一阵天崩地裂的爆炸声,天空变成了一片火海。又一颗巨大的炮弹在附近爆炸了,细碎而致命的弹片四处乱飞,像尖钉一样插入人体。

海明威清醒过来的时候,两条腿已软得像面条一样,没有一点劲;浑身火烧一样疼痛,背上的伤员又在悲惨地呻吟,这使他走得更加缓慢,他在泥泞地里一点点地往回移动。

海明威继续奋力爬行。他的肌肉痉挛了,呼吸困难了,头脑里只有一个想法,把伤员背回阵地。

终于,他到达了目的地,士兵们搀他进入战壕,又小心翼翼地从他的肩上抬下了那个已动弹不了的伤员。

海明威一个跟头倒在地上,刚才没有顾及到的许多伤口,此时才觉得疼痛难忍,使他昏了过去。人们用担架把他抬到三公里以外的野战医院,发现他的身上一共中了237粒大小弹片,主治医生怜惜地说:“可怜的孩子,他被打得像个‘筛子’。”

在野战医院里救治了5天之后,海明威被送到了米兰的战地医院,他在这里接受了13次手术,总算活过来了,这简直是个奇迹。

可许多医生都认为,海明威虽然活了下来,可他很难康复依旧,有几位医生主张锯掉他受伤严重的右腿,遭到了海明威的坚决反对。

“不行!”他对外科医生大嚷道,“我哪怕死了也不肯只剩下一条腿。死,我不在乎,但无论如何,我也不肯撑一根木拐杖走路。”

经过2个月的治疗,海明威又创造了奇迹:居然真的能用两条腿走路了。后来,这两条腿把他的足迹带到了全球五大洲。

他的一个膝盖给打碎了,换上的是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他打趣地说:“这比原来的还珍贵一些。”

在米兰的战地医院里,他受到了一个叫阿格尼丝护士的精心护理和真诚安慰,是她帮助海明威奇迹般地得到了康复。

阿格尼丝是个漂亮开朗、温柔善良的姑娘,医院里的每一个伤病员都喜欢她,海明威当然也不例外。他昏迷不醒时,阿格尼丝总是握着他的手,默默地为他祈祷;他每次手术之后,阿格尼丝总是第一个跑来探望他……这一切都使得海明威非常感动,他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而这位美丽的姑娘,也在心中暗暗地喜欢上了这个英勇顽强的美国小伙子。每天早上,她都会走进海明威的病房。

“嘿,‘破烂娃娃’,你今天感觉好些了吗?”

“好多了,谢谢你。今天的任务多吗?”

“不算太多,怎么了?”阿格尼丝总是带着一种关怀的语气。

“那么,多在这里呆会儿吧!”

于是,两个年轻人开始聊战争、聊文学、聊各自的理想……

在阿格尼丝的悉心照料下,海明威很快便康复依旧。回国以后,他频繁地给阿格尼丝写信,可是不久,阿格尼丝却告诉他,她要与一个本地的优秀男青年结婚,她向他表示歉意……

10年以后,这段在米兰战地医院发生的爱情故事,被海明威艺术地写进了他的《永别了,武器》这部长篇小说里。

从炮火连天的战场到温馨浪漫的医院,这段生活向他昭示:人应该加倍地珍视生命,也必须无畏地面对死亡。

   

1918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1月,海明威带着退伍证明书在纽约港登上了故国的土地。8个月前,他正是从这里启程去参加欧战的。出征检阅和狂欢之夜的情景仍在眼前,他却经受过了一次生死考验。

因为他是第一个在意大利战场上受伤的美国人,因此芝加哥各家报纸都在显要位置刊登了有关他在战场受伤的消息。

回到纽约,海明威成了“凯旋英雄”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员。当他一瘸一瘸地从轮船吊桥上走下来时,纽约《太阳报》记者立即就认出了他,请他发表讲话。第二天,《太阳报》上就刊登报道海明威英勇事迹的长文。文章中提到,他回国时“所带的伤疤大概比任何一个穿军装或不穿军装的人都要多。”

但热情的纽约并没有满足这位英雄的一个小愿望。海明威对记者声称:“只要纽约任何一家报馆需要一个不怕干活和不怕受伤的人,我就合格。”《太阳报》长文的标题也涉及到他的工作问题:《负伤237处,但还要找工作——堪萨斯城一青年从意大利前线凯旋》。

然而,并没有出现报馆争着要海明威的情景。

海明威被荣誉烧得发烫的心头掠过几分凉意,他本来想,回到芝加哥的故乡之前解决工作问题,然后再荣归故里,可现在这个小小的愿望却没有实现。他只好在纽约逗留了一段时间,然后闷闷不乐地乘上了去芝加哥的火车。

橡园镇的父老乡亲早已望眼欲穿。海明威的父亲和姐姐开着汽车去火车站接他,看到他平安归来,高兴得不住地流泪。家乡橡园镇的街头挂起了欢迎他的彩旗。

《橡园新闻》报一个女记者采访了他。

“海明威先生,请问您为什么要主动上前线去?”

海明威认真而严肃地说:“我上战场是因为我想去。我身体好,国家需要我。我上战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在那里,我做的一切都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母校橡园镇中学也请他去讲话。他带去了一大堆实物:一支左轮枪、一把打照明弹的枪、几颗子弹、一顶代表战利品的奥地利军用钢盔、一条能使人产生丰富联想的血迹斑斑的裤子。他讲了战争的神圣与恐怖,讲了战争的残酷与惊险,讲了自己在生死关头的感受和与死神抗争的过程。

最后,他站起来,用最能使中学生激动不已而又富含哲理的话语结束了演讲:

“这是我生平发表的关于战争的第一次演讲,我希望,这也是我的最后一次!”

在令人激动的掌声中,他把那条浸透了自己鲜血的裤子献给了母校。

海明威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他知道,自己必须重新努力,才能开始新的生活。他希望自己能在文学道路上有所发展,但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在海明威孤独、烦闷、苦恼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正为他的工作和前途焦虑不安。他们想让他学医,那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或者去经商做生意,那也是一条很实在的“正道”。他的母亲一想到儿子要在一间零乱的阁楼上当一个饿肚子的作家,伤心和恼怒就不打一处来。

这天早上,母子间的争吵终于发生了。

“欧尼,你想好了吗?你今后到底想干些什么?”早餐时,妈妈以这个话题开始谈话。

“妈妈,我……”海明威欲言又止,他并不想当面顶撞母亲。

“不要告诉我,你还想去当什么该死的作家,我受够了!你听着,你要么去跟爸爸学医,要么就像外公那样,做生意……”

“妈妈,我不想学医,也不想经商,我已经是成人了,我有自己的……”

“不要跟我谈你的理想,我可不希望我的儿子将来饿肚子。”海明威还没说完,妈妈就打断了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