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小鬼子为何凭蓝光LED就能拿诺贝尔奖

个人日记

    小日本又拿下诺贝尔物理奖了,TG葡萄当然酸得掉满地,说满街卖的LED也都能拿诺贝尔奖!如果真这样说就非常无知了,当年SONY公司的江崎玲于奈就是靠着发明隧道二极管拿到诺贝尔奖的。这也大概是第一个纯商业公司的研究人员拿到诺贝尔奖的。也许有人会问:那怎么更早发明LED的人没获得诺贝尔奖?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当年蓝光LED发明时轰动世界的盛况,早在1962年,通用电气公司的尼克·何伦亚克(Nick Holonyak Jr.)开发出第一种可实际应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
 
   这在当年可是超级热门的研究,原因就是红光绿光LED能量低,又缺白光,实际用途非常有限。但是一直到30年后的1993年,日本日亚化学工业的中村修二才做出蓝光LED。

   但是能做出蓝光LED就意味着就能拼出白光,能量也会大幅提高,那用途就太大了。在这30年中,包括MIT,哈佛大学等在内的顶级学术研究机关都投下大量的人力物力做研究。但问题就是搞了二三十年也没人搞得出来,到后来学术和产业界根本就放弃了。
 
   为了解释为什么做不出蓝光LED,还发展了很多理论去解释为什么做不出蓝光,还写进了教科书。中村修二等人就是不信这些教科书上的理论,持之以恒硬搞,最后还真的被他们搞出来了。这一搞出来了,很多以前教科书上的理论都被推翻了要重新改写,也因为这些传统理论被改写,所以以前一些认为做不出来的半导体东西都做得出来了。尤其是一些高频高能的东西,这个是和一样靠光纤拿诺贝尔奖的高锟不同的地方,高锟做光纤时,教科书上可没有一套理论告诉高锟为什么光纤是做不来的东西。

   有了蓝光LED,如此多的室外显示屏才会普及。08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出彩的地方恐怕就是LED技术了,如果没有这个技术开幕式恐怕要逊色多了。

   反观中国,除了炒作科技概念外,毫无科技可言
   据诺贝尔官方网站消息,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村修二的发明是在日亚化学一个不足百人的小公司里完成的,经费只有大约100万日元,不到10万人民币,而中科院加上各高校百万人,每年砸钱上千亿,有什么世界认同的科研成果?没有一个。这差距要以光年来计算。顺便说一句,还是这个日亚化学还是锂电池正极材料销售额全球第一的企业,与比利时的Umicore并列第一,而日亚化学的技术更全面。也许20年后,这个研发人员不满百人的小公司还能再出一个诺贝尔物理奖
图片
   中村的发明则完全是其一人所为,依靠的仅是公司的研究设备,日亚化学是全球第一大LED厂家,握有白光LED大量核心专利,而中国却没有一个厂家拥有白光LED专利,即便是龙头的三安光电,即使通过入股台湾公司也未获得此项专利。最终,中国企业只能做那种广告牌用的红绿Led磊晶。高亮蓝光磊晶则无人能做,就算做了,拿不到白光转换配方,也还是无用,无论手机、电视还是照明都必须用白光。

 
   日亚化学的磊晶收入是中国所有LED厂家的10倍之多,利润更是30倍,稳坐全球第一的位置。
   中国所有的照明用LED颗粒都是进口,主要是Cree的,这公司在惠州有个封装基地。所有电子产品背光源用LED颗粒都是进口的,国内这些所谓的LED照明厂家都不过是做个系统集成,封装,做PCB板,做个外壳,这就是所谓的高科技,手工作坊也可以做,技术含量为零,甚至是负的。
 
   全球最大的LED企业日本日亚化学公布2012年业绩,2012年该公司收入增长6.8%,达2874亿日元,大约折合32亿美元,是中国所有LED磊晶企业的3倍还要多。日亚化学利润总额为722亿日元,大约9亿美元,是中国所有磊晶企业的10倍,如果不计政府补贴,是40倍。而日亚化学的资本负债率仅为7.6%,中国LED企业资本负债率均在60%以上。日亚化学自1999年发明蓝光LED起,就高居全球第一名13年,中国企业落后日亚最少50年。

   政府补贴也是大力鼓吹LED泡沫,地方政府补贴三安光电的名目繁多,一度达24个。其中,最大的两个名目为:MOCVD设备采购补贴项目,政府补助9.11亿元、日芯光伏科持有限公司设备采购补贴款4.8亿元。此外,还有重点新产品、LED芯片产业化等各种补贴名目。政府补贴催生大量骗贷上马LED项目,不过这些最后都不了了之,80%的企业买了MOCVD只是为了骗取政府的补贴,每台MOCVD在2011年补贴50%,也就是大约500万人民币,这些企业根本就没打算生产,它们的生产技术也让它们根本没法生产。
 

   最后说一句:蓝光LED的关键是氮化镓材料,日本人攻克了这个难题。有了氮化镓半导体材料,不光可以做出蓝光二极管,更可以做出大功率远距离相控阵雷达。现在,连美国都要从日本购买氮化镓材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