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的时候,我就知道拿金银花泡水喝,我还知道金银花
有清火和解毒作用。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脸上开始发起
了青春豆,照照镜子,感觉脸蛋不好看,有了“瑕次”,
没事的时候,我就拈或是掐,这个地方没了,那个地方又
生出来,特别是在嘴唇的上下左右和三角区“多发地带”,
好烦啊,我经常是一边听课一边用手下意识地摸着小豆豆。后
来母亲让我喝金银花茶,还挺管用的,豆豆少了。当然了,
还要少吃油腻和辣的东西,作为辅疗。
 
 
    在耀眼的太阳下,当我看着金银花穿梭于绿叶间,穿梭于
月季花间时,忍不住卡嚓卡嚓地拍下若干张图片。虽然相机
是普通机型,可我还是美滋滋地,并把花的瞬间变化也
拍了下来。
金银花开了,初开时为白色的,然后逐渐变黄。开花时,
因其特有的味道,很快引来了蜜蜂。蜜蜂在花间不停地忙
碌着,时而快速飞起,时而蜻蜓点水般地在花蕊的顶端吸一口
粉蜜,因为没有落脚的地方,便旋空着,可见其耐心与毅力。
足足半个小时,我都在细细的观察它采蜜的举动,并跟随着
它,一会朝东一会朝西,围着花转。蜜蜂并没把我这个“陌生
人”当回事,很专心地忙碌着。功夫不负有心人,蜜蜂那细小
腿上的花篮里已经满载着花粉。这是一只小工蜂,小小的
身躯,却能承载着厚重的收获,真不简单。可它,并不急
于离开,似乎不甘心。

金银花原本名字叫忍冬,自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发现
此物种后,见其花初开时为白色,而后转为黄色时,便把她
另命名为金银花,既是植物的名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这
在《本草纲目》里有记载。金银花自古就被誉为清热解毒
的良药,且性甘寒气芳香。甚至连闻其芬芳都可祛邪,特别
是用于各种热性病,如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和咽喉肿痛等,
均有显著疗效,还有对流感病毒、痢疾、脑膜炎双球菌、脑
炎双球菌等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自古以来,我们
看到,为什么中医们给病人开处方时都要将它入药,就是这
个道理。而且病人不论是药服还是泡茶喝,也从未出现过
副作用。可见李时珍把“忍冬”冠名为“金银花”不仅名符其
实,在药用上,也是名符其实。我不禁发出赞叹:好一
个金银花!
 
 
我正陷入沉思,一群鸟儿不知从哪飞来,它们叽叽喳喳地穿
梭于社区小屋,穿梭于绿化带,穿梭于绿叶与花丛中,虽然鸟儿
们不如蜜蜂那样勤劳善良,不如金银花那样更招人喜爱和更具
有的实用价值。但鸟们能生存于这个世界自有它的道理。忽,
鸟们很快地向天空飞去,远远地,速度非常之快。我叹:自然
界总是赋予不同物种不同的使命。
 
 
    我站在阳台上,朝远方望去:夏天到了,阳光普照万物。
山峦,显得格外绿绿;小河的水,也显得清澈透明。天空是那
样的湛蓝与明净,雨后的天空,让我看到了春天仍然意犹未
尽。而金银花,此时此刻,正笑盈盈地......
 蓦然间,古代金朝的一位段克诗人那首《金银花》
涌来——
“有藤名鸳鸯,天生非人种。金花间银蕊,翠蔓自成簇。”
 
 
    多美的词啊,词中有诗,诗中有意,诗人把缠绵悱测的鸳鸯
化为那弯弯曲曲缠绕在一起的似木质的藤,虽然不为人种,可
别有一番情趣,如同在一个另类世界里。金花与银花交融交错,
相依相伴,如鸳鸯戏水,身影不离,一对一对地生,一对一对
地落。这不就是金花银花的花语吗。在此,我想提醒朋友们,
您只要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在枝与叶的交界处总是生出
一对花蒂,而落则也是一对一对地落。可见诗人观察地非常
入微啊。诗人把藤名为鸳鸯,还有一层厚道之含意。总之,金
银花虽然不为人种,但她对人类的贡献不可小视。
    好一个《金银花》!

春天终于结束了,明日(5月6日)立夏。在交错的季节里,也正是人容
易上火的时候。金银花,则开得恰到好处。大自然总是与人
类为友,当人类需要她的时候,大自然总是乐于奉献。而想
让金银花更加地旺盛,那,就离不开人类的努力了。   

 
 
 
文章评论
逍遥乐
网络寄衷肠,相逢情谊长。网中品佳文,交往心欢畅。 感谢空间,让我们微笑相伴;感谢缘分,让我们携手温暖;感谢文字,让我们真诚相知,相惜,相守。在这初夏如诗的艳阳下,许个浪漫的心愿,相伴同行。祝愿我们的网络情谊走得更远!相逢是首歌,祝愿天涯海角的朋友,静好馨康!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