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个人日记

1 临床表现
     1.1 腰背部疼痛
         这种疼痛出现在褪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1.2 下肢放射性疼痛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腰5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
    1.3 麻木及感觉异常
          腰突症后,可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的局部性压迫和牵址性压迫,使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导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
   1.4 肌肉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
    1.5 间歇性跛行
         由于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1.6 脊椎姿势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健侧。
  2 蜂毒疗法
          (1)蜂毒为什么能医治腰突症?蜂针或蜂毒具有较强药理治疗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并证实:
    ①蜂毒镇痛作用。有人试验蜂毒对青蛙运动神经末梢及家兔角膜有麻痹作用。大量试验资料证明,镇痛指数、镇痛时间均比氨替比林长。蜂毒液中分离镇痛抗炎物质,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约为消炎痛的70倍。
    ②对关节/肌肉作用。蜂毒可提高患关节炎狗的骨骼肌的活动力,但对正常健康狗的骨骼肌活动无作用。蜂毒能增强关节活动功能状态,具有类激素样对关节和肌肉的作用,促进损伤关节功能恢复。
    ③改善微循环。蜂毒多肽等物质能改善组织器官微循环,疏通血管,增加组织细胞氧的利用角度,从而修复神经纤维功能。
    ④免疫调节功能。蜂毒作用于免疫系统为双相调节功能,有利于疾病恢复。
    ⑤抗菌消炎作用。蜂针液和蜂毒多肽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却有抗菌作用,蜂毒不但有抗菌作用,还可与抗生素协同作用。
      (2)蜂针疗法。蜂针疗法是一种古老疗法,可以根据病情、年龄、性别来选择直刺或散刺法,目前以散刺法为主,以减少病人痛苦。一般选用穴位:养志、昆仑、肾俞、承扶、委中、环跳、阳陵泉、痛点区域,可以参考有关书籍。
     (3)蜂毒穴位注射法。对腰突症急性期,引起剧烈疼痛病人,可采用蜂毒局部封闭疗法或穴位直接注射法交替进行。此疗法近期疗效快,远期疗效肯定,方法简单、安全,痛苦小、易推广,病人很容易接受等优点。
     ①痛点注射法。检查病人腰椎,寻找最痛压点,常规消毒下,应用5~7号注射针头,抽蜂毒注射液2~4mL(每毫升含蜂毒0.25mg)直接注射,每日1次连续应用15次为1疗程,或隔日1次。有些病人注射2~3次就见效。
     ②穴位注射法。兼有针灸及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此单纯的针灸或单纯药物治疗有更明显的止痛效果。常用穴位同蜂针疗法,每次2~6个穴位,每次注射蜂毒约0.5mL,每天或隔日1次,或与痛点注射交替进行,15次为1疗程。笔者在临床对25例腰突症患者观察,采用痛点加穴位蜂毒注射法,经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100%,临床治愈率为92%。
      (4)蜂毒治疗腰突症临床报道。2001年中国中医药信息报道林国华等人,用蜂针为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并设43例对照组,两组均在腰椎牵引及痛部拔罐的基础上治疗。治疗组取病椎及上下各一椎体夹脊穴,配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穴,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3%,经卡方检验,优于对照组。
       蜂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第1次用1~2只蜜蜂,以后逐渐增加,最多不超过10只。12次为1疗程,同时配合服用维生素B1,1次30mg,每天3次。痊愈占75%,显效占21%,无效占4%。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