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童年(一)难忘一九七六
个人日记
文/高山(吴明华)
时光,犹如一位俯瞰红尘的淡然使者,她是一切生命的载体,是自然万物诞生、发展、成长的见证。
时光隧道,是一条幽长静默、生机盎然的生命通道,璀璨而神奇,浩瀚而永恒,链接生命之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包罗世间万物的繁华、落寞和孤寂。倘若,能穿越五彩缤纷的时光隧道,再次返回到几十年前真实的生活环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好想,插上时光的翅膀,飞回童年,回访童年,回放童年生活的一幕一幕。
午后的暖阳温馨安详,在文字的悉心陪伴下,我终于如愿穿越漫长的时光隧道,回到1976年那生活极度贫乏的童年时光,依稀恍惚中见到了10岁的真实自己,家中共兄弟三人,大哥大我3岁,三弟小3岁,家里人和邻居们都按序唤我老二。
眼前的老二---年仅10岁的自己,个头不大,头发微黄,脸色蜡黄,皮肤却如牛奶一样白皙,深黑色旧衣裤上的补丁清晰可见,宽宽脑门下亮着清澈的双眸,稚嫩的小身躯里蕴藏一份执拗和韧劲。看着眼前小小的老二,我不由心生怜惜。
跟着老二的脚步,我一同走进儿时的家中。家里的房屋并不大,共内、外两个房间,两个房间隔着一道墙门,墙面微黑,光线较暗,屋顶悬着一根不停摇晃的电线灯泡,墙上贴着毛主席画像,屋内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外房间是做饭和吃饭的地方,一张高高的正方形旧桌子既是吃饭的餐桌,也是兄弟三个做作业的学桌,墙角处立着煤炭炉、旧碗柜、大水缸,水缸靠近宽大的窗台,光线透过玻璃窗映在水缸泛动的波纹里;内房间是卧室,靠墙摆放一张旧式古床,墙角处有存放衣服的五斗橱,还有一只老母鸡正叫着下蛋的鸡窝。两个房间加起来仅仅二十多平方米,现在住着全家4口人,父亲被打成右派还在遥远的农场里改造。母亲在县毛巾厂上班,挡车工、洗烫工都做过,白班夜班三班倒,工作很辛苦,一家人全靠母亲每个月20几块钱的工资生活,兄弟三个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一天比一天大。
老二跑出家门,我也尾随出屋。周围的邻居一家紧挨着一家,有几十户人家,抬眼看去,有好几栋青砖旧瓦房坐北朝南,似长条形首尾相连,老二家在第一栋瓦房的最东边,家的南面是一家大集体企业---镇办胶鞋厂,高高的烟囱冒着长烟,轰轰的机器声在空气中弥漫,一道围墙将厂区和生活区分开;家的东南有大块空地,人们正在空地上忙着搭建防震帐篷;家东侧有一块小菜园子,菜园里金黄色向日葵朝阳绽放,成熟的玉米棒拖着紫色长胡须,群群蜜蜂来回飞舞,平日母亲在菜园里种些蔬菜贴补家中生活,菜园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家北侧有条弯弯小河,河水清清,树叶倒影,有邻居正在河边码头上洗衣服,小河向北是大片农田、农舍,最北面有一条宽宽的大河,河水更加清澈,是邻居们生活饮水的主要来源。
烈日渐渐西沉,晚饭时间快到了,老大、老二抬着水桶去北边的大河担水。一条蜿蜒小路通向绿色的小树林,阳光透过密密的树荫一缕缕射进来,树杈上蝉声不断,兄弟二人小路上一高一矮抬着水桶,老二在前面,老大在后头,水桶里的水不时摇晃着溢出。老大悄悄将扁担上的水桶向前移动,脸上露出狡黠的笑。老大好动爱玩,眼睛大、鼻孔圆,细长的胳膊,细长的双腿,看上去比同龄人要高出许多。老二喜欢安静,听母亲话,学习也刻苦。
看到如此艰难的生活条件,我内心不由沉甸甸的,这些年老二是如何生活过来的?老二会感到苦吗?夏天没空调,就算电风扇也没有,冬天没有电热毯,仅靠灌上热水的盐水瓶捂脚,吃不好也穿不好,现在的我无法再过这样的生活。看来,过好日子易,而从好日子再返回苦日子,难上加难!
许是心灵相通,老二看着我笑,如同遇到故人一般开心,一旁的老大却看不到我,也听不到我的声音。看着老二担水的快乐样子,我赶紧问道:“老二,你觉得生活苦吗?”老二似乎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依然笑着说道:“生活就这样,有什么苦的啊。只是好想吃肉,妈妈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买肉了。”听老二这么说,我的眼圈微红。
天彻底黑了下来,空地上的防震棚已经搭建完工,黑暗中蚊虫到处乱撞叫嚣。
前几天发生了唐山大地震,震死了很多人,政府号召居民们自费搭建防震棚,家家户户都搬进防震棚防地震。邻居薛家、曹家、黄家合伙建了油布防震篷,帐篷里面的空间很大,地上铺着长长的通铺,棚顶悬着通明的灯泡,老二跟着老大、老三一齐兴奋地钻进防震棚,邻居家薛二、薛三、曹大、黄二也赶过来,小伙伴们翻滚嬉戏在地铺上,老二玩得满头大汗,防震棚俨然成了游戏的好地方。摸爬滚打中,老二与薛二发生肢体冲突,两个人打起架来,打架的哭喊声传出帐篷,薛家老头冲进帐篷瞪着老二,口中骂着“小右派”。老二冲出帐篷,哭在漆黑的夜色中。
循着老二黑暗中模糊的背影,我急速追了上去,看着抽泣的老二,安慰道:“老二快回家吧,不然妈妈下夜班见不到你,会很担心的。”老二抬眼看看我,抽泣不已,泪眼婆娑道:“谁说我爸是右派?他是解放军叔叔,肯定会带大部队回来的!”外表瘦小的老二,一字一句吐出倔强的声音。我知道,此刻决心--改变命运的决心,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扎根。
深夜11点多,母亲下小夜班回家,兄弟三个内屋床上眯着眼装睡,谁也不敢告诉母亲晚上发生的事。母亲独自出门,不一会又回来,然后进入内房间,轻声唤起兄弟三个。幽暗的灯光下,母亲带领老大、老二一齐将外屋的大桌子抬起,桌腿下再垫起几块砖头,然后将内屋的床铺、席子全铺在桌下,一家四口蜷缩睡在桌下,这算是家里搭建的防震棚了。三弟很快在母亲怀里睡着,小小的个头、黑黑的皮肤、小小的眼睛,三弟着实可爱。母亲用蒲扇为三弟轻轻扇着,老大、老二睡在母亲的脚底。那一夜,母亲没有睡着,担心一旦发生地震,这桌子根本就不能防震;那一夜,老二同样没睡着,心里总想着晚上发生的事。
多年后才知道,由于家里没钱搭建防震棚,那天母亲下夜班后,去邻居家商量暂时入住防震棚几天,邻居们都默不作声。
多年后也才知道,那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受限于当时特殊的经济技术条件,共有40多万人死伤,那场大地震是毁灭性的,给全中国人民都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多年后也才知道,那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受限于当时特殊的经济技术条件,共有40多万人死伤,那场大地震是毁灭性的,给全中国人民都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清晨,老二很早就起床,朗朗的读书声很快在屋内回荡开。老大睡在床外口,老二睡床内侧,电灯的开关线栓在老大枕边,每次起床老二都求老大开灯,老大总眯着眼说再睡会儿,连续几天下来,老大抱怨道还让人睡觉不?明明已是早读的时间。
母亲上大夜班都将家里的门反锁着,让兄弟三个在家踏实睡觉。夜晚老三总缠着老大、老二玩耍,时间一长老大、老二不理睬,老三就放开喉咙大哭,从傍晚一直哭到深夜。这时,老大就起床取些白砂糖哄三弟,老三吃完后继续吼,老大再取些白糖哄着,老三吃完接着又哭。老大、老二干脆装睡不再理睬,老三干吼半夜见无人搭理,便从床那头爬过来,见老大、老二睡了,只得自己关灯睡,老大、老二躲在被窝里笑。早晨母亲下夜班回家,开门进屋见床上兄弟三个都不在,外门明明反锁着,三个孩子会去哪里?母亲惊慌中大声呼喊,老大、老二、老三却躲在床底下,笑着用竹竿挑母亲的脚。这样的场景让我会意而笑,童年生活虽苦,快乐却不时涌现。
老大、老二、老三在同一所小学读书,学校离家不远,靠近母亲上班的毛巾厂。学校不大,有六排青砖平房校舍,沿着校门口一条南北向的沙土小路,左右各三排依次分布,另有一栋二层红砖小楼,兼做学校高年级教室和老师办公室。校园里操场、走廊都是沙土地面,雨天路面泥泞,房屋陈旧低矮。老二8岁开始读小学,老大10岁才上学,中间还留级1年,现在老大与老二同在三年级读书,分属不同的班级。小红是老二班上的班长,戴个眼镜,白皙秀气,学习成绩好,作文尤其棒,小红两根长长的小辫吸引着全班男生的眼球。每当课堂上老师高声朗读小红的优秀作文,老二总佩服得五体投地,暗下决心一定要写出与小红同样漂亮的文字。每天上学前,老二总反复整理衣襟,一遍又一遍洗脸,还不忘涂上香香的雪花膏,就想引起小红的注意,有一次小红生病没上学,老二整天都提不起精神。
教室窗外的麻雀悠悠飞过,叽叽喳喳的清脆叫声,激起老二抓玩的念头。午后,老二跟老大来到学校附近一仓库前,二人悄悄翻过仓库铁大门,墙角处寻得一木梯,架起木梯登上屋檐,揭开瓦片掏麻雀窝。仓库屋檐下有很多麻雀窝,每揭开一处瓦片都有大大收获,老二欣喜大叫着,将掏出的麻雀幼崽和麻雀蛋细心藏进背心,贴着温暖的肚皮呵护着。很快,老二的叫声惊动仓库值班人,兄弟二人都被抓进值班室,一番审问后,老二详细交代出姓名、学校、班级,值班人记录后将兄弟二人反锁在值班室,自己回家睡大觉。下午上课的时间到了,老二怕极了,大哭不已,最终老大领着老二翻过值班室的气窗逃回学校。整个下午,老二在课堂上都心神不宁,担心仓库有人来抓,终于窗外那熟悉可怕的身影再现,老二被班主任带进办公室。在班主任和仓库值班人面前,老二痛哭不已,麻雀的幼崽在肚皮上吱吱叫着,老二反复交代自己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老二终被放,但被通知须参加第二天上午体育场的万人审判大会。整夜、整夜老二辗转反侧,不能入眠。看着忧心忡忡的老二,我不禁问道:“都深夜了,怎么还不睡?”老二惴惴不安道:“明早有万人审判大会呢!如果被抓起来批斗怎么办?如果被关进农场改造怎么办?”我轻轻一笑道:“别怕,这事与你无关的,就踏实睡吧。”老二将信将疑看着我,这时,我也发现床边老大心有余悸的眼神。
第二天清晨,老二很早就起床,与老大徒步赶往体育场。老二花光身上所有零钱买来油条和面饼,与老大一起大口吃着。万人审判大会终与老二无关,老二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
1976年9月9日黄昏,夕阳如血,青树挂白,大地同哀。学校二层红楼前广场的大喇叭里,反复播放着一则讣告,“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名誉主席、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红楼前广场上,全校师生肃立,垂头哀思。校长坐在主席台前低头抽泣,鼻涕眼泪凝成一条发亮的细线。共和国几位主要开创者都在同一年去世,古往今来少有的巧合。
连日来,百姓接二连三听哀乐、扎白花,心怀莫大的恐惧,很多人都有“天塌下来”的感觉,人群中的老二也是这种感觉。
九天后的9月18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追悼大会。毛主席巨幅遗像悬挂天安门城楼中央,各级党政军机关、领导人和各界人士敬献花圈,陈放在遗像两侧,天安门广场中央下半旗致哀。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举行追悼大会悼念毛主席。
老二随全校师生队伍,一起来到位于财政局后侧原向阳中学礼堂,参加毛主席追悼大会。灵堂内,哀乐低回,痛悲传递,无数的人们胸戴百花,膀配黑带,痛哭声此起彼伏,一片接连一片。
眼前这全民悲伤的沉痛场面,让我也深深感染。在人群中远远发现,老二受哀乐和悲痛气氛的感染,跟着一起失声痛哭。追悼会结束后,师生们排成长队默默回校,同学们都止住哭泣,独老二在师生队伍中继续哭泣,一路哭到建军桥...
1976年9月9日黄昏,夕阳如血,青树挂白,大地同哀。学校二层红楼前广场的大喇叭里,反复播放着一则讣告,“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名誉主席、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红楼前广场上,全校师生肃立,垂头哀思。校长坐在主席台前低头抽泣,鼻涕眼泪凝成一条发亮的细线。共和国几位主要开创者都在同一年去世,古往今来少有的巧合。
连日来,百姓接二连三听哀乐、扎白花,心怀莫大的恐惧,很多人都有“天塌下来”的感觉,人群中的老二也是这种感觉。
九天后的9月18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追悼大会。毛主席巨幅遗像悬挂天安门城楼中央,各级党政军机关、领导人和各界人士敬献花圈,陈放在遗像两侧,天安门广场中央下半旗致哀。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举行追悼大会悼念毛主席。
老二随全校师生队伍,一起来到位于财政局后侧原向阳中学礼堂,参加毛主席追悼大会。灵堂内,哀乐低回,痛悲传递,无数的人们胸戴百花,膀配黑带,痛哭声此起彼伏,一片接连一片。
眼前这全民悲伤的沉痛场面,让我也深深感染。在人群中远远发现,老二受哀乐和悲痛气氛的感染,跟着一起失声痛哭。追悼会结束后,师生们排成长队默默回校,同学们都止住哭泣,独老二在师生队伍中继续哭泣,一路哭到建军桥...
文章评论
高山
先将文章的第一部分发布,抽空,再续写后面的文字。不知道,读者对如此构思的文字,感觉究竟如何?
百合踪影
以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对话的形式,新颖。期待下篇。
百合踪影
节日快乐!
若素
懵懂纯真的童年时代,若干年后回想起,依然是内心深处永不磨灭的记忆,随年轮的延伸更加清晰。
若素
期待高山老师的续集,五一节日快乐!
伊人
拉近了记忆,童年时代的情景再现。期待下文
如玉
喜欢读回忆录,让我们再次拥抱那逝去的美好时光,哪怕是苦涩的,依然感动-----静候下文。
彩霞
贫困而纯净的年代,快乐而青涩的童年,物质匮乏,生活单调,衣食住行皆穷困潦倒,依然挡不住童真童趣,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结伴游戏的欢乐心情,依然成为永恒的记忆,铭记那湛蓝,明媚的天空,洁白飘逸的云朵,清澈见底的河水,生活虽苦,却无一丝杂念,生存的空间几近透明。 那个年代的境况,大抵如此,贫富差距不大,所以,也谈不上谁讥讽,嘲笑与谁。 老二家的种种境况,真实的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生活的格局,社会的布局,所处的环境 ,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再现当时的市井情况。 童年,或许就是在这种朦胧之中,苦涩之下,贫困窘迫之中走过。
彩霞
高山友,文字之中的童年,或许正是我们那个年代,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文字描写细腻,栩栩如生,亦如身临其境之感。 真实,朴实的文字,亦无矫揉造作之感,读后,一种久违的亲切,还有那美好的年代,快乐的童年,清晰如昨的眸间再现。 欣赏佳作,甚是佩服[em]e179[/em]
妙涵
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喜怒哀乐,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等老了写不动了,在拿来看看,当作回忆,何不美好……问候朋友!健康快乐!幸福绵长![em]e100[/em][em]e160[/em][em]e157[/em][em]e168[/em][em]e177[/em][em]e181[/em][em]e183[/em]
山间小溪
一位了不起的母亲[em]e163[/em]
山间小溪
那个年代有许多苦涩 同样也有很多美好 记忆深刻...
风中影
跟着老师的文字,思绪回到了那贫困的童年时光,眼前的场景熟悉而清晰,在那个一度唯出生论英豪的年代,父亲与所谓的“牛鬼蛇神”一起被办学习班,母亲独自一人支撑多子女家庭,幼小的心灵也能感受到来自周围的一些歧视,这其中的无奈至今想起依然心生苦涩,那时候,物质极度匮乏,很多家庭生活都不易,虽然日子过的清贫但并未感到多苦,可怕的是来自周围的歧视令你感觉自己仿佛是异类,记忆中原本住的好好的单位职工宿舍,一夜之间,说让你搬家就必须腾空,索性父母还有几个好友,连夜脱土坯砖,接着挨着单位宿舍盖了两间草房作为一家人的安身之所。读老师的文字,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期待下文。
口哨橙子
太熟悉的经历。
紫衣冰人
都是熟悉的生活场景,都是清贫的条件,却也快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