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四种障道缘

手机日志

 

摘编:佛教文化网站


1、任务观

念佛诵经只为完成功课而用心。不知如何亲身体证佛自心之法;功课结束后,不知如何念佛;日常生活又不知如何用心观照。有任务观者,必然压制了学佛的轻松、自在、快乐的内心受用,将虔诚、自愿、轻安、愉悦、受用的佛法变成苦恼、被动的束缚,忘记了佛法就是生活之法,忘记了修行就是修心、就是使人人本具的清净平等慈悲的佛性,在契理契机的功课中显现出真心的妙用。功课分为定、散二课。定课诵经修定力,散课念佛修净心。若掺杂了任务观点,心就不净,法与心就不相应,欲达一心不乱就更望尘莫及了。


2、功德观

“有心作善,其善不赞;无心作恶,其恶无过”。学佛人不知功德与福德的区别,真正的功德并不在事相上,也不在修法上,更不在诵多少经、念多少咒上。功德是与本性相应,它是内心世界脱离了烦恼的一种清净无染的状态即无念、无知、无见,它是自我性德显现的一种悟证。念念无滞、洞见本性的妙用为功德。


见性是功,平等心是德;谦谦无我慢之心是功,身口意与礼相合是德;心生万法是功,入法离念是德;念佛不执著,念与净心相应是功,生活、修持心不染六尘是德;心地清净是功,平等慈悲是德;无我相是功,行普敬、三轮体空布施是德。功是精纯的功夫,德是身口意三业的德行。功德不是求来的,也不是做来的,是在修持中积功累德,念念无住,放下有念,又不住无念,使自己的身心世界与佛果菩提融为一体则功德自然显露,道业亦在无知无觉中完善。


3、名相观

佛门经典浩如烟海,诸宗著作名相极多,学佛人若钻字义,着在“文字相”上,甚至望文生义,最后得到的是佛学,而非佛法,不是学佛人。经典律论诸多名相,不过是如指引月,若死在名相上,必背离佛理。全佛是心,全心是佛,离此则背离佛法的究竟,不能开智慧,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所知障会遮蔽本觉的清净心。


什么人被名相观所障呢?理论多(从经论得而非自性悟)实参少者;说禅多(口头禅)见性少者;望文生义多自性流露少者……佛门的文字乃敲门之砖,悟道后必须离文字相。佛法非从外得。只要不思、不想、无念、无求、无得——当下即是。


4、仪规观

佛教为了接引信众设了许多仪规,如寺院的早晚殿课诵,禅宗的禅堂,密宗的坛场,净土宗的佛七、念佛会等都有许多仪规,绕佛、止静、跑香、坐禅、灌顶、礼佛等,很少有人明白仪规的作用,而起执著心,如上几根香,点什么样的蜡烛,进大殿如何迈腿……佛门的仪规是修行中起摄心作用的,是一种礼节,这些礼节让人感到道场肃穆庄严、使参加者从心里对佛像、对出家师、对经典油然起敬。仪规的严肃性和道场的气氛感染你妄念不生,全部身心都投入,使心清净,久之“心净体亦净”,它不但是精神疗法,心灵的熏陶,使你万缘放下,一心向佛、向道,尘劳烦恼不生,身心必然轻松自在。假如执著仪规神圣不可侵犯,稍一不慎有些误差,心里不免恐慌。怕菩萨、护法见责,就有可能出现灾祸疾病,“万法心想生”嘛!主要在差别事相上起了分别心,千斤压力在心头。若死在仪规上,又如何体证妙明、空灵之境呢?古人参禅,有“呵佛骂祖”之说,但这是修自力解脱,上上根性之人所为,我二力净土法门切不可仿效。


佛门的仪规是提供修道人的方便,但修行人的真功夫并不在仪规的本身,它是借境修心的仪式,若执著仪规被仪规所缚,便不能圆融入道,应不住仪规相,应明仪规理,即相离相,以仪规束尘劳修净心。当然这里所讲的决不是不执行仪规——因没有规矩毕竟不成方圆,只是莫被它所缚!


障道之缘,说之不尽,此四种障,对念佛者,较有普遍性。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般若智,不了解佛法的真实义,不能以假修真、借法证真,若能以佛知见为知见,回光返照,对一切事、人、物,甚至一切法,都不住着,“空灵无住妙用无穷”,心地必然清凉自在,热恼不沾。心如镜映物、如水现月,身心不动,运用诸法而不住相。不留修、不修之痕,戒于心,行自然,横顺众,唤群萌,若能如此修行,该多自在呀!


着相求法本无法,离相修心真修行。

世人若明真空理,觉悟自心证菩提。



图片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问: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吗。


答:世间上的事,过眼云烟。人与人之间,应以相互关怀,相互勉励为根本。


不管人家冤枉或者误会我们,我们还是以自我批评、自我忏悔为妙。若是解释太多反成为自我辩论。不一定就起到效果,或使对方反而更反感。


时间会印证真理的,当人家在时间的流逝后印证我们的好,就自然会对我们另眼相看。只要我们所做的事是为大众,就不怕被误会和冤枉。


图片 

没有贪婪的心,就没有忧患


佛说:“妄想是错误,执着是坚持错误。”由于妄想执着,所以众生就不能证得。为何不回转心念,拿出部分爱心,照顾一下自我的心灵。一切自有定数,如果过于强求就是一错再错。有的人用一生去恨一个人,可到垂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恨错了人,做了一生的错事,那么,这个人到死的那一刻都有可能得不到解脱。我们要学会入佛知见,入佛境界,放下正在进行错误的想法和错误的事,不可一错再错,积重难返。


你拼命追求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何必要错上加错呢!所以,在人生追求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反思自己、战胜自己,找到正确的追求方向实现人生价值。这样,我们就不会按照错误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让人生就此变得毫无意义。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都是贪念惹的祸。如果舍弃了这些错误的想法而升起正确的想法,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你争我夺的事情发生,说到底这些人最后都成了金钱的牺牲品。


佛说:“懂得舍弃才可能有所获得。”


对人生来说,舍弃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一种清醒,更是一种金钱买不来的财富。人们应该舍弃世间的浮华欲望;舍弃贪、嗔、痴;舍弃梦幻泡影、虚妄;舍弃一切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才可能获得智慧,无价之宝的“财富”,正所谓失不了假得不到真,失不了邪得不到正,失不了贪心得不到清净。


图片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连医生也经常在评价某些病人的时候说:主要是压力太大!坏心情,伴随着压力,像一个夜行的刺客,随时可能要了谁的命!或者,偷去了你的健康!


既然人人都知道,坏心情的危害,为何还是敢于生气?发火?让自己陷入担忧、恐惧、猜疑、郁闷的状态呢?究其根源,一定还是认知不足,以为只是心理问题,不至于伤及性命,总以为还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你的每一个心情的变化,其实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影响!因为,神经为了应对压力,会调动身体的资源,进入应激状态!而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一场战争一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于是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任务,会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这就是紊乱,免疫也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下降,消化功能减弱。


所以一个人心情不好,脸色就会难看,食欲就会下降,就容易疲劳,同时容易生病。那些重大慢性疾病的发生,多数都源于长期的慢性应激状态的累积,导致身体长期处于紧急状态,无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也无法修复日常的身体损耗。同时,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需要的供养!从而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的条件!更为了应激,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而血糖也不得不升高,不得不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要命的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


别以为你有可以生气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生气,别以为你有值得怀疑的证据,就可以让自己疑神疑鬼,别以为情绪紧张所导致的压力,只是一时的心情不好!对不起,你的身体不知道你在小题大做,你的神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想象出来的可怕、紧张”,你的神经忠于你的想法,只要你往坏处想,神经就即刻为你准备!那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迅速备战,才有机会逃离危险!


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都没有压力积累所带来的严重!因为,压力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如何避免压力,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真正的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


“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亢不卑!”这几个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压力伤害的途径!


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担忧、疑虑等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触动紧张的因素,来自几个方面:一、不愿意面对的遭遇。二、让人失望的事情。三、预期的事情没有达到。

其实好心情,多数情况下,并非源自好运气,而是来自于对待事物的好习惯!


遭遇,对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而言,其实大同小异!谁都有自己的幸运,也有自己的倒霉!文革时代,谁不担心被批斗?谁不为生活的窘迫担忧?其实,倒霉的事情,并非瞄准了你,其实,大家一起被打中了,只是先后顺序略有不同罢了!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挑战!穷的人,并非最惨的!那些富一点,却半路被抓起来的,也许压力更大!小商贩、小公司、大企业、员工与老板,谁更容易,谁不是都有麻烦的时候?


只要你心甘情愿地接受各种遭遇,那么,遭遇就变成人生经历,变成你与众不同的成长锻炼,变成你迈向成熟与成功的台阶!也许你可以从现在开始练习,练习喜欢各种遭遇,只要发生,一律庆祝,因为,你也许无法决定事情的发生,但是,你总是可以决定事情的发展!而事情的发展,才决定真正的结果!


逃避,是没有用的,只会延续压力的积累,只会让自己增加更多的紧张!接受,可以让你找到出路,可以让你从遭遇中获得机遇!接受,就没有了压力!接受,就没有坏心情!接受一切的发生,都是上天给予你的礼物,只是包装不同,有的好看,有的难看!但是,有时候,最难看的包装,却可能放在最大的礼物!最坏的遭遇背后,也许蕴藏着最大的收获。


至于让人失望的事情,以及预期的事情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只是一时的问题!和遭遇一样,都是由你来决定的。也许有人让你失望,但是你可以不让自己失望!你无需把希望寄托给别人,而是要学会寄托给自己!如果我们对别人没有依赖,也就不存在失望的问题!预期的事情发生变化,更不代表变化了就不好!只要你与时俱进,可以顺应变化,而找出更好的办法!


记住,生气很贵的!生气、坏心情,只会使你受情绪的控制,而产生更多失去理智的决定!而生气,更是使你的身体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引起巨大的身体内耗,并逐渐导致机体的枯竭!你需要锻炼一种信念,那就是,凡是发生,全然接受,活在当下,时刻庆祝!好也庆祝,坏也庆祝,最终你一定会发现,所有发生,只有好事,没有坏事!


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真正生气,因为生命一定远比那些事情重要!没有什么人值得你生气,因为你无需因为他们而伤害自己!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制造压力,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累积负面的情绪!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照顾好你的心情。

记住,生气很贵的!因此而导致高血压,很贵的!因此而导致糖尿病,心脏病,很贵的!也因此引起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就更贵了!而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更会由此诱发癌症的发生,那就贵得可以让你无法承受了!生气很贵的!下一次,想要生气,赶快提醒自己和家人:生气很贵的!

 

 
        阿弥陀佛,感恩同修以前关注慧晶个人微信!慧晶现新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在那里宣传和谐、善良、包容、感恩的理念。 弘扬佛教文化、心润禅易甘霖,收获般若菩提,感悟人生真相,让所有走进这里的人们,今生来世与善法结缘,以善存心,以德存世!

       阿弥陀佛,每天会以私信的方式给您发送关于人生、佛学、哲理、素食、养生等等的小文章!传播正能量,方便大家学习进步。您阅读后感觉有所启迪,还可以分享转发给您的亲人朋友,让更多的人受益!一生做佛祖的宣传员!阿弥陀佛!
 

       添加方法:
添加朋友→搜号→huijing108120001→查找→→关注。或者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一生做佛的宣传员!阿弥陀佛!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