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

个人日记

            [乱弹]是陕西电台很早推出的一栏节目,深受广大众群的喜爱,那可以说是最早的群众舞台,各村各镇但凡能吼上几嗓子的,或是经推荐,或是经过选拔,都能上电台亮亮相,展展风彩。所以每个周五八点,电视准属于一群围观静坐的大人们,演员的唱腔唱功如何如何,会逐一评头论足。大人们看的带劲,听的解馋,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许从那时起硬生生把秦腔耳音灌输给了不喜欢听的我们。
          说实话我是不喜欢看戏的,小时候被奶奶领着跑十几里地去看大戏,为的就是能在戏场得到一个油麻糖,至于台上唱的什么,我看不懂也不会用耳去听。回来人家问我看的啥戏?我摇摇头。问买滴啥好吃货?我还没忘吃的是沾着芝麻的麻糖。
            古老的秦腔根一直深扎在整天灰头土脸的群众中,那激奋高亢的唱腔吼出了西部黄土地上满满的豪情。也许那石破惊天的一吼才能将生活的千难万难化作一缕晨烟散去,将心胸积压的愤懑渲泄出三生之外。的确,在我还没深感生的困顿,情绪的压抑时,怎能理解秦腔带给人的亢奋与震撼!听戏看戏成上了岁数人的专场,恰如贾平凹曾写过的,往台下一看是皱纹满脸,往台上看的是满脸皱纹。生活没有让我背负很多,迟迟不肯喜欢秦腔,甚至听不出乡音中的唱词。不会唱几句秦腔就不算是陕西人,我离开整整十年了,还算是陕西人吗?
           当有一天我接受了自己老矣这个事实之后,突然想起了秦腔,把自己从小抗拒的秦腔搜索出来,名家专
场的版本我没有检索,脑子里首先想起了从群众中冉冉升起红极三秦大地的商芳会。她乾县人,我初到乾县那年正是她声名初扬之时,一时间县城街巷全放的是她的盒带。就
连年龄不大的房东一天到晚也不停的播放着商芳会那几个唱段,天天如此,他倒饶有兴致百听不厌,还对我说如何好听解馋。单苦了我这不爱秦腔的耳朵听出了老茧,临离开也没听出好听在哪。
           人一生都在给自己画一个圈,在我画的这个圈还没封上口之前,心中感知的轮回又让我思恋了,念念起了黄土的根,家乡的音。乡音最美!秦腔,不知不觉在我皱纹满脸之时爱上了你!

          重新下载听商芳会的那几段唱,我认为最好的是《哭坟》那折戏,唱出了朱春登丧亲的切肤悲天之痛。唱腔声泪俱下,肝胆裂碎,真实塑造了人物哭出的那种悔,恨,怨。那种哭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恸哭长诉,正如唱词里凄凄所道:回家来不见我娘的面留下了两堆黄土冷清清,,,,,此时的慢板哀怨声声,几声娘叫令人心碎气绝,交织着悔恨,催人泪下,不觉间听出了泪水涟涟。我惊讶地发现居然也百听不厌了,而且每次听到这段都会感情涌动。戏曲源于生活,从戏曲中反观生活,何尝不是一种真实的寄寓?生活的幸福美好不是自己在外取得多少带回家的东西,酸甜苦辣和亲人们一锅吃饭,一个屋檐同住,才有真正的幸福可言。在外千般好,不如在家拔拔草,我不能把"悔恨"带回家空对黄土哭!


文章评论

◤往事丶如煙 ◢

下回吼一段 秦腔 折磨下我们的耳朵吧[url=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13.gif][img]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13.gif?pt=3&ek=1&kp=1&sce=0-12-12[/img][/url]

品茗听雨

特别喜欢这种风格的文章,读着是种享受,不止于耳目,更是于心灵。没听过秦腔,因为贾平凹而心向往之。那句话咋说,〝八千里秦川......齐孔秦腔〞?除了说句〝美的很!〞还能说甚?[em]e157[/em][em]e157[/em]

一抹微云

欢迎老碧来一段二人转![em]e113[/em][em]e120[/em]

妍砚

家乡的一切都会觉得越来越美好,戏曲本身根植乡土是最亲近的文化,我和你感觉一样,越来越喜欢家乡的戏曲,很容易就融进感情,越来越怀念家乡的一切。你感概很深。文采很棒,把很多人想说的都说了出来!为你喝彩!

+王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唱腔比较柔和甜美,而北方唱腔大多粗犷直白,这是由大西北的苍凉所决定了的人生态度。我这个南方人秦腔有点听不太懂,却特喜欢听信天游那个调调。

悠悠竹雨

那天也听你唱一段秦腔来听听,也让我们开开眼界嘛![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