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是否在创造“最奢侈的浪费”?

个人日记

          中国人早就有句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古时的寸光阴,指的是太阳在地上留下的影子延长一寸之长所需要的时间,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可能要根据好几个条件才能确定。譬如,物体的位置处于地球的经纬度,物体存在的季节以及物体的形状等。但是肯定的一点就是,要使影子延长一寸,绝不会是几秒几分钟所能达到的。如今有了精确的计时器,便有了“分秒必争”、“宁停一分,不争一秒”等适用于拼搏、交通安全方面的口号,也就有了“一秒值千金、万金”的惜时箴言。如果将时间的珍贵表现在央视的广告费用上,此类现象将会凸显得更为突出。且看下列报道(摘要):

       18日,中央电视台2014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在京举行。
     《新闻联播》向来是央视广告招标重地。
而在昨天的招标会中,《新闻联播》标版组合10秒广告,依然是吸金能力最强的,加上标版组合5秒广告,总金额达41亿元多。 其中,“新闻联播后标版10秒”等六个单元招标结束,中标总金额为35.0661亿元,比标底价平均溢价91%,同比2013年涨幅4.5%。1、2月份正一位置被青岛啤酒以8320万的价格拿下。美的以2.03亿元竞得3至6月、9至10月正一位置。其余月份正一位置被王老吉和波司登竞得。

         尽管我们不必推算出广告画面延续一秒能有多少收益,但“决不会是个小数目”的概念恐怕是所有人都能一眼看出的。这个数据起码使我们由衷感叹:央视已成为我国现代不折不扣的“时间宝贵”之地之一。
       对于这样的一块重地,如何利用固定的资源(每天仅有24小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当然是央视相当重视的焦点。利用有效的“广告插播时间”,创造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央视当然有自己充分地考虑和安排——不管这些收益是用来增加国家收入抑或增加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
       不知诸位是否注意过,央视在晚上的《新闻联播》之后,有一个至少十秒的时间被生生地浪费掉了:每晚的《新闻联播》一般都是在19点29分42秒左右结束 ,加上后面的滚动字幕,都不会超过29分50秒,接下来就是播音员收拾稿件或二人互相关照(已经关闭了音响,只能看见口型变换)等,拖到19点30分,才会出现广告节目,其间拖延的时间绝不会少于十秒。
       十秒时间,够短的呀!不过是行进部队喝一句“1——,2——,3——,4——”的口号,不过是休闲人咽下一口开水,但是,放在央视有大宗款项广告收入的平台上,这是多么巨大的一种浪费呀!
        如果把节约下来这十来秒时间换做一宗广告,广告收入即使用来对央视人员发放福利,也比让人眼巴巴地看着播音员收拾残局的镜头好看得多吧!
        毛主席曾经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我们姑且不来探讨这句话的法律效度,但浪费决不是什么良好习惯吧!?
        况且,央视的这种浪费较之其他领域内的个人或团体浪费,确真是两个不可同日而语的概念呀!!
        难道
央视不是在创造“最奢侈的浪费”吗?



文章评论

繁星点点

呵呵,央视应该看看,把这个宝贵的时间利用上!

张老太

你的注视面太广泛了,佩服![em]e179[/em]

丫丫

观察的真够仔细的!很棒![em]e179[/em]

慈善哥儿

迟发的回复,丫丫见谅了!![em]e157[/em][em]e157[/em][em]e157[/em][em]e156[/em][em]e156[/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