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大钵子难道会成梦境?
个人日记
寻觅大钵子难道会成梦境?
农村过去用的饭碗,碗底就有几厘米高,由于陶瓷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滚锅里盛出来的饭菜,端在手上也几乎不烧手。小孩手皮嫩些,衬个手绢也就不会觉得烫。北方人皆以饭食为主,因此碗便成了首选的餐具。
平时用的碗有大、中、小三种样式,既有粗瓷、细瓷之分,又有黑、白颜色之分。六七十年代,能用上细瓷碗的一定是干部家属或收入丰厚、光景称意的家庭。刚会端碗的小孩大多用木碗(俗称木扢篓儿gelouer)。大钵子(豫西人对大碗的俗称)好像比大碗还要大些,一钵子估计要盛二斤左右的饭食吧。
或许是生活条件的改变使然,传统餐具中的碗越来越少,我们那里的农村中,那时时兴的大钵子几乎快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至少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那里农村家庭家里的盛饭(甚至盛菜)的餐具多数都是用碗,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有盘子的家庭凤毛麟角。
由于平时饭菜简单,少有炒菜的机会,所以,每到吃饭的时候,人们都习惯盛上一碗饭,端着到大门外的某个场合吃,一道街上有好多个饭场儿,多数会选在大树下——既可遮阳又能避蒙蒙细雨。人们边吃边唠嗑,谈古论今,充满和谐和温馨。饭场上还会因年龄而组成男人群、妇女群、小孩群。各个群落里,个人诉说着自己看到听到的新闻轶事,有的饶舌女的还会传播一些闲言碎语。
每逢这时,互相之间都会看看彼此做的什么饭,有的还主动从别人碗里挟一筷子尝尝味道,有的会主动让别人尝尝自己做的饭或某种蔬菜的滋味如何。有人一旦说一声:“今天做这饭 真好吃!”其他人就会“我尝尝”、“我尝尝”地围拢上去,闹得夸耀者起身就躲,嘴里还不住嘟囔着:“去球吧,一会就把我的饭尝完了。”乐乐呵呵,至少一顿饭也要热闹它一两个时辰。一家人如果独居家中吃饭,往往会被认为是在家改善伙食,怕端出来让别人看见......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一顿饭都会吃两碗以上,用大碗甚至大钵子当然就省去了返家盛饭的时间。
记得那时的规矩,大人(男人)吃完一碗饭,“当、当、当”地用筷子在碗上敲两声,自家的儿子、女儿不管自己碗里的饭吃完没有,马上就要放下自己饭碗,急忙从父辈手里接过大钵子,回家给老人盛饭去。有的老人还会对着儿女,用筷子在碗的内壁上画一个印:“再舀这么多就行了。”母亲们都不享受这种待遇,子女有时主动要回家去给母亲盛饭,母亲们多数都不接受儿女的盛情——因为那样,女人们就会被邻人讽刺为不贤惠了。同时,她们还会趁此回家舀饭的机会,看看锅里饭食的消耗状况。小孩用木扢篓儿吃饭的,一旦吃完了,就会去母亲面前,让母亲再给自己倒一木碗儿。绝少到父亲那儿,间或有这样的情况,父亲都会瞪他一眼:“去你妈那儿去!”,以显示自己的大男子身份......
至少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那里农村家庭家里的盛饭(甚至盛菜)的餐具多数都是用碗,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有盘子的家庭凤毛麟角。
由于平时饭菜简单,少有炒菜的机会,所以,每到吃饭的时候,人们都习惯盛上一碗饭,端着到大门外的某个场合吃,一道街上有好多个饭场儿,多数会选在大树下——既可遮阳又能避蒙蒙细雨。人们边吃边唠嗑,谈古论今,充满和谐和温馨。饭场上还会因年龄而组成男人群、妇女群、小孩群。各个群落里,个人诉说着自己看到听到的新闻轶事,有的饶舌女的还会传播一些闲言碎语。
每逢这时,互相之间都会看看彼此做的什么饭,有的还主动从别人碗里挟一筷子尝尝味道,有的会主动让别人尝尝自己做的饭或某种蔬菜的滋味如何。有人一旦说一声:“今天做这饭 真好吃!”其他人就会“我尝尝”、“我尝尝”地围拢上去,闹得夸耀者起身就躲,嘴里还不住嘟囔着:“去球吧,一会就把我的饭尝完了。”乐乐呵呵,至少一顿饭也要热闹它一两个时辰。一家人如果独居家中吃饭,往往会被认为是在家改善伙食,怕端出来让别人看见......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一顿饭都会吃两碗以上,用大碗甚至大钵子当然就省去了返家盛饭的时间。
记得那时的规矩,大人(男人)吃完一碗饭,“当、当、当”地用筷子在碗上敲两声,自家的儿子、女儿不管自己碗里的饭吃完没有,马上就要放下自己饭碗,急忙从父辈手里接过大钵子,回家给老人盛饭去。有的老人还会对着儿女,用筷子在碗的内壁上画一个印:“再舀这么多就行了。”母亲们都不享受这种待遇,子女有时主动要回家去给母亲盛饭,母亲们多数都不接受儿女的盛情——因为那样,女人们就会被邻人讽刺为不贤惠了。同时,她们还会趁此回家舀饭的机会,看看锅里饭食的消耗状况。小孩用木扢篓儿吃饭的,一旦吃完了,就会去母亲面前,让母亲再给自己倒一木碗儿。绝少到父亲那儿,间或有这样的情况,父亲都会瞪他一眼:“去你妈那儿去!”,以显示自己的大男子身份......
那时吃饭,大多数家庭都没下饭的咸菜、生调菜。极少数用葱、蒜、韭菜等切碎调上盐巴、辣椒作为下饭菜的,都会用大拇指食指端着碗、腾出中指小拇指把菜碟挟在大碗下独自享用。因为下饭菜量太小,没有人会去要求尝尝鲜的。
除了多数男人都端着大钵子吃饭,很特别的人还会端个“跃进碗”——在市场上极少见的估计能盛三斤左右的饭量。我也是仅见过其形,而未亲自使用过。
可以说,那时的农村饭场,实际上已超出了平素单纯吃饭的含义。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所有的学校都是采取伙夫给学生舀饭的规矩——因为此时的饭大多是稀汤煮红薯、蔓菁之类的,自己盛饭会捞锅底的。每一个学校都定制一些定量瓢,舀一瓢基本是一钵子。学生每人都带一个大钵子,每人每顿三钵子,没有例外。
为了吃饱肚子,那时的学生之间的打赌逗乐玩,好多都赌吃饭吃馍什么的。
一次中午,学校吃肉面条,一钵子白面条需要三两粮票、一角钱。味道好,还稠乎乎的。班里的冯勇扬言自己一顿能吃五碗,我们多数人都不信。有一个同学扬了扬手:“好,只要你能吃下五碗肉面,我掏粮票和钱。不过,你要吃不下去,可要自掏腰包啊。”当时冯勇已经吃过两碗了——这,在场好多人都可作证。
第三碗吃得干脆利落。
第四碗时,速度已明显缓慢,可能他也在推迟时间,想让刚吃下去的饭和胃消化掉的饭取得同步运行,其实,哪能有这种可能呀。
第五婉刚舀进碗里,杨勇就有意晃动了一下身子,让碗里的饭流出了一些......这一碗的进食时间比开头吃两碗的时间还要长,那个打赌的同学就开腔了:“再这样下去,我就不堵了。”冯勇才不得不略微快了一些。剩最后一口饭时,冯勇的脸都憋得变色了,他不得不仰起头,把最后一口倒进了嘴里。同学们刚鼓掌欢呼,冯勇一低头,“哗” 的一声便开始吐了起来,直到他吐得“哎呀、哎呀”地捂着肚子喊个不停时为止......
除了多数男人都端着大钵子吃饭,很特别的人还会端个“跃进碗”——在市场上极少见的估计能盛三斤左右的饭量。我也是仅见过其形,而未亲自使用过。
可以说,那时的农村饭场,实际上已超出了平素单纯吃饭的含义。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所有的学校都是采取伙夫给学生舀饭的规矩——因为此时的饭大多是稀汤煮红薯、蔓菁之类的,自己盛饭会捞锅底的。每一个学校都定制一些定量瓢,舀一瓢基本是一钵子。学生每人都带一个大钵子,每人每顿三钵子,没有例外。
为了吃饱肚子,那时的学生之间的打赌逗乐玩,好多都赌吃饭吃馍什么的。
一次中午,学校吃肉面条,一钵子白面条需要三两粮票、一角钱。味道好,还稠乎乎的。班里的冯勇扬言自己一顿能吃五碗,我们多数人都不信。有一个同学扬了扬手:“好,只要你能吃下五碗肉面,我掏粮票和钱。不过,你要吃不下去,可要自掏腰包啊。”当时冯勇已经吃过两碗了——这,在场好多人都可作证。
第三碗吃得干脆利落。
第四碗时,速度已明显缓慢,可能他也在推迟时间,想让刚吃下去的饭和胃消化掉的饭取得同步运行,其实,哪能有这种可能呀。
第五婉刚舀进碗里,杨勇就有意晃动了一下身子,让碗里的饭流出了一些......这一碗的进食时间比开头吃两碗的时间还要长,那个打赌的同学就开腔了:“再这样下去,我就不堵了。”冯勇才不得不略微快了一些。剩最后一口饭时,冯勇的脸都憋得变色了,他不得不仰起头,把最后一口倒进了嘴里。同学们刚鼓掌欢呼,冯勇一低头,“哗” 的一声便开始吐了起来,直到他吐得“哎呀、哎呀”地捂着肚子喊个不停时为止......
有同学说,他那最后一口真是难以下肚了,仰着头就没有下咽。据估计,吐出来的饭起码也有两碗......现在想想都有点害怕,要是把人撑出个好歹,损失谁去弥补、怎样弥补呀?!
吃完饭的时间还有一段空闲,我们好多同学都会围着操场上那堆刚脱过麦粒的麦草,用大钵子练习顶碗。右手拿一根筷子顶住碗底,另一只手辅助着稳定住碗,右手一转动筷子,左手随着松开。假如顶碗不成功,碗就掉在麦草上,丝毫不会有摔破之忧。还别说,记得那时我们班的男生,不会顶碗的为数是极少的,有些成手,走在路上也敢边走便转着碗......可以说,在那“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枯燥时代,那,也算是一种饭后的消遣和生活的乐趣吧。
出于习惯,现在我们一家人仍然使用着中碗盛饭、吃饭,有时候炒俩菜,也会用碗盛放。另外还一直保留着两个大钵子,白色外边还有点花纹,产于七十年代。一旦家乡来人,不管吃捞面条,还是吃糊涂面,都要用大钵子——这样才显得乡亲味十足,同时满足老乡的饭量。如果换个中碗,吃过一碗,他们是无论如何不会让回碗(第二碗)的,任凭没吃饱。过后回家,他一定会在邻里之间说你小气吝啬。
我和爱人都很珍惜这俩大钵子,唯恐打破一个,将来没发应付乡党。
也曾在很多场合寻觅,希图再买俩大钵子以作备用,然而终没如愿。
难道大钵子作为餐具,真的会濒临灭绝甚至消失?
吃完饭的时间还有一段空闲,我们好多同学都会围着操场上那堆刚脱过麦粒的麦草,用大钵子练习顶碗。右手拿一根筷子顶住碗底,另一只手辅助着稳定住碗,右手一转动筷子,左手随着松开。假如顶碗不成功,碗就掉在麦草上,丝毫不会有摔破之忧。还别说,记得那时我们班的男生,不会顶碗的为数是极少的,有些成手,走在路上也敢边走便转着碗......可以说,在那“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枯燥时代,那,也算是一种饭后的消遣和生活的乐趣吧。
出于习惯,现在我们一家人仍然使用着中碗盛饭、吃饭,有时候炒俩菜,也会用碗盛放。另外还一直保留着两个大钵子,白色外边还有点花纹,产于七十年代。一旦家乡来人,不管吃捞面条,还是吃糊涂面,都要用大钵子——这样才显得乡亲味十足,同时满足老乡的饭量。如果换个中碗,吃过一碗,他们是无论如何不会让回碗(第二碗)的,任凭没吃饱。过后回家,他一定会在邻里之间说你小气吝啬。
我和爱人都很珍惜这俩大钵子,唯恐打破一个,将来没发应付乡党。
也曾在很多场合寻觅,希图再买俩大钵子以作备用,然而终没如愿。
难道大钵子作为餐具,真的会濒临灭绝甚至消失?
确实应当保存好这俩大钵子了!!
文章评论
芷水潋波
老师完整的记述了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读来亲切。时过境迁,就是在现在的故乡也实难有人在端起大”钵子“吃在街头巷尾了,那种时代的烙印也只能通过您的作品来欣赏了。
芷水潋波
另外,如今的乡下人进城,估计没有几个需要大钵子来夯夯实实地整上一大碗了,因为条件的改善,那种待客早已在农村退出市场。有时候我纳闷在农村已经早已淘汰的使用大碗,而在城市还在使用,原由原来如此。
才女
时代发展了,各种物件都在更新换代,大钵子自不例外!
才女
读着兄长的文字,童年在老家生活的,人们、尤其是男人们蹲在大街上边吃饭边聊天的情景浮现眼前!
思念的海鸥
故事似一幅幅画面,和谐温馨。大钵子把人们带回到几十年前,人变年青了,大钵子变古董了!欣赏慈善老师的文章[em]e179[/em](要是拍一张大钵子的图片就更好了,应该有一部分人和我一样不认识这个物件)
嫣然一笑
浓厚的乡土气息,唤起了我对遥远的纪忆!写得真好![em]e163[/em][em]e163[/em][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