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葫芦丝演奏的神韵—作者:王登佳(傣乡情哥)
个人日记
我们要将纸面上死板的音符,演变成美妙的音乐不是仅仅用乐器来“读”乐谱,因为记录音乐的乐谱不同于语言文字,它是一种特殊声音符号,除了极少数音乐专家可以通过阅读乐谱产生内心听觉之外,广大的音乐听众是不可能从中获得任何审美体验的,即使是音乐专家也不能仅仅依靠阅读乐谱来欣赏音乐,因为实际演奏出来的音乐更能表达内心情感,我们要透过音符的表面去理解它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境。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音乐离开了表演这个环节就无法谈它的审美价值。在音乐表演中我们必须是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必须把一度创造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即在进行表演创造时,必须要表现乐曲作品所指明大方向,表演者再融入自己的表演再创造)。那种随意篡改原作,违背作者意愿的音乐表演从根本上说是不可取的二度创作的实质。
吹奏中二度创作就是我们常说的死谱活吹。如何将死谱活吹?这就需要我们在演奏时对乐曲的主题思想、风格、意境、韵味等方面进行艺术再创造,使之具备一定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二度创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思想的理解
当我们拿到一首陌生的曲谱,并不需要急着拿起来就去吹。首先要对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大环境和思想感情方面琢磨一番。一首乐曲的每个音符中都凝聚着作曲者的思想内容,葫芦丝演奏者要做到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就会越深,在演奏时的表达才可能越具感染力。另外,一个葫芦丝演奏者的文学修养的深浅,也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知识丰富、学识渊博、视野开阔,也是我们葫芦丝演奏时更好地表达音乐感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乐曲风格的把握
一些葫芦丝演奏者吹奏出的音色相当漂亮,演奏技巧也很娴熟,但当演奏西南少数民族尤其是傣族乐曲时,将南方曲的柔美变成了北方曲的粗犷,使得两种不同风格的融合磨消了各自的个性。造成这种原因,说明演奏者在演奏之前,并没能很好地对作品的地区差异、民族风格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没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演奏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演奏者若想细致地表现作品的内涵,必须事先对乐曲风格上进行分析了解。如演奏《灞柳情》、《黄土谣》、《黄土情》、《赶牲灵》、这类北方风格的乐曲时,要注意乐曲的“音乐气质”与音色上的“音色特性”。北方曲子中的技巧以将花舌音、滑音、颤音、腹震音等演奏技法,极大的发挥了北方曲子的粗犷豪爽、热情奔放的个性,特殊技法的安排和运用,使乐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突出阳刚;南方曲子的演奏中,如《竹林深处》、《竹楼情歌》《月光下的凤尾竹》、《赶摆》、《泼水欢歌》等曲目,演奏的时候要充分运用虚颤、叠、打、震、滑的演奏技巧。表现南方优雅的风格,要起伏多姿,富有歌唱性,旋律流畅,突出轻巧秀丽。
三、韵味的把握与表现
要把握住曲子的韵味首先要达到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指的是内心体验而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感知程度,抽象且又深刻,可以称其为“意”。“意”虽抽象但不是虚设的空中楼阁,演奏的“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我们就会讲到“意”。“意”的抒发由“技”而来,反过来又指导“技”的发挥。葫芦丝演奏中要能准确地领会和传达乐曲的艺术意境,音乐不是单纯的背诵音符,要表达出能够打动人心的韵味来,关键是很透彻的体会“意”所要表达的境界。如在演奏《春满傣乡》时,我们可以先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词来读一读。整个乐曲自始至终贯注着一股清新质朴的气韵,一听到它,音乐就能透过肌肤,在人的肺腑的深处旋绕、回荡。韵味的表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也可以看出其对演奏技术的熟练把握程度,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
在音乐的表现上要重视想象力。演奏前需将乐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变成头脑中一幅幅的生动画面,并做到身临其境。如果将一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想象得很具体,那么表达时便会真实生动。如演奏《春满傣乡》这个作品时,就可以设想在傣家村寨,春光明媚,万紫千红,鸟语花香,百鸟争鸣,一片欢腾热闹的画面。想象力丰富的人可以很快地进入音乐的境界,与音乐形象融为一体,这样便能情真意切。演奏者想象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是长期生活、学习与情感的积累,艺术修养就在这些积累不断提升,积累越多,灵感也就越多。一个好的葫芦丝演奏者应随时随地用眼睛和耳朵去收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丰富自身的想象力,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作品的内涵。
四、音色的运用 不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演奏时需贴切地表现乐曲的情绪。作为演奏者除了使葫芦丝具有美妙的音色外,还要能驾驭将各种音色随时变化的能力。一般说来,表现高兴欢乐的情绪,音色须明亮而有光彩;表现仇恨、愤怒的情绪时,音色要粗犷有力,音坚实;表现神秘、阴暗气氛时,音色应暗淡、淡远、飘渺些;表现气势宏伟、感情强烈的乐句时,音量宜放大,音色洪亮,强调力度;表现抒情的乐曲时,音色需柔和深情,有层次感。葫芦丝演奏一部作品时,需注意用不同的音色表达不同的情绪。如演奏《竹楼情歌》,旋律优美、流畅、如诗如画。在音色上,引子要求宁静,行板要求优雅!
五、艺术处理 当演奏者对乐曲有了真情实感后,下面就得对乐曲处理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设想。如:乐曲速度、力度、音量、伴奏等。这种设想不是盲目的或随心所欲的,乐曲的结构、曲式、调式、旋律的起伏发展,以及节奏等给演奏者在艺术处理上提供了依据,也是演奏者内在情绪走向的依据,演奏者依据这些条件找到全曲情绪的高潮点及乐曲的层次。演奏时还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1、层次感:层次感是什么?实质上,就是旋律速度、力度和音量上的对比,对比性强,层次感明显,感染力便强;2、同一段乐曲的重复:这种重复必须有一定地对比,力度上、情感上都应有很巧妙地变化,其作用来深化主题;3、对乐句处理:在处理最忌讳平铺直叙,乐句即使再短小也有音乐的情绪在里面,也是最能突出乐曲线条美地方;4、音乐铺垫艺术;这种处理手法很常见,当我们需要表达一个某个特定的情绪时,必须在之前就埋下伏笔,所谓: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切不可在吹奏时忽强忽弱,要有个明确的情绪铺垫。 所以,一位好的葫芦丝演奏者要懂得从全方位把握乐曲,不放过音乐的一个细节,要学会设计每乐段,使演奏时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乐曲的思想感情,真正地做到将乐曲演奏达到“活”的目的,这样演奏出来的音乐艺术感染力,才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方向。
六、艺德 世上江河千万,滔滔流向大海;人间千行百业,总是道德为先。葫艺一道,亦复如是。习葫先习做人,虽空洞,但万古不易。追求高尚脱俗,淡薄得失。心无挂碍,来去自如,必须先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艺德,爱葫的人是有福气的,有竹的风格,葫芦的吉祥,常随相伴,人生足矣。
王登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