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行(一)

个人日记

  图片
    不用说明清时期的郑成功与戚继光,就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福州重要的地理位置而可书可点的。作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而十九世纪中期开展的洋务运动,清朝政府在马尾港建立了福建船政局,建造现在船只,组件近代海军。晚清时期,福州已经是全国闻名的现代城市了。
   穿过钢筋水泥的缝隙,我找到了三坊七巷建筑群,始发与唐代,完善于明清,被称为城市中坊制度的活化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徜徉着,徜徉着,寻着先人的足迹,我踏进了冰心在福州的故居,冰心故居,也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的故居,著名的建筑家林徽因也居住过的地方。走进曲折幽静的宅院,站在院中望天的天井,假山、植物,都还原了冰心在《我的故乡》里对此地的描述,“具有很典型的福州民宅特点,除中轴建筑外,左右两旁还有许多自成院落的房屋,每个院落都有水井;北院之西还横亘着一列生西朝东的双层楼房,楼房之西为花园”。我看着就想起北方典型的四合院,然而北方的四合院里涌动大片的阳光和风沙,喧闹着的人生,只有在夜深人静时黄黄的毛月亮才摇碎一地槐花的清香。这里却是安静的——青石板铺地,假山点缀,花木扶疏。临窗一角,竹影摇曳,梅溪沁寒。这幽静的居处是主人寄托心志的场所,林孝颖,即林觉民的养父像所有封建文人一样,虽满腹经纶,却注定了落魄沮丧。觉民,据说少时就聪颖过人,读书是过目不忘。林孝颖曾泯灭的“入仕”愿望便日益坚定,他认定,如果林家要重振雄风,那么这个人就是林觉民。
   三坊七巷中近代名人的故居还有很多,如近代禁烟运动的林则徐及女婿沈葆桢、近代大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等等。可见,处于科技和军事前沿也必定是人才济济。
置身于三坊七巷,不仅能探究中国历史,领略古代近代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还能品尝到福州的风味小吃。外甥女领我们边游,边买一点点米糕、一小碗永和鱼丸,一小碗肉燕请我们品尝,并介绍这些小吃的特点和风格。我还问永和豆浆与永和鱼丸的关系是零。这些小吃各有特色,永和鱼丸真的与东北吃过的鱼丸不同,类似我们吃的汤圆包着馅,咬一口滑滑的,糯糯的,汤也很清淡,真好吃呀,真是吃了还想吃,只有在网上订购了。肉燕,薄如蝉羽的外皮包着肉或虾丸,配以燕丝,香气诱人。三坊七巷这些小吃,物美价廉,游人逛累了,落座点上一碗边吃边休息。还有福州的特产如橄榄糖和橄榄汁,橄榄汁我第一次品尝,浅黄色的汁液味道很鲜浓。三坊七巷的商家各具地方特色有裱画的,地方小吃的,珠宝行、土特产及台湾食品,商家安静的做自己的生意,没有叫卖的吵嚷。有一家台湾人开的卖纸箱制成的工艺品,走进店,犹如走进纸箱世界,有玩具、摆设、还有玩具布景,十元钱一张门票还可用门票抵购物款。我们坐在纸櫈上品用门票抵的冷饮。
福州的是被山环水绕的城市,鼓山,就是福州市区几座山峰之一。鼓山最高峰海拔925米,山上胜迹众多,林壑幽美,引人入胜。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我来到鼓山十八景区时,已近黄昏,没来的及重新温习十八景,就匆匆下山了。鼓山远在一千年前已经闻名遐迩了,鼓山到处留有文人墨士的字迹。夕阳西下,我独立山道,青山绿树映照红色的石刻,清风复来又复去。往事已矣,复又成灰。
图片

走进福州,犹如走进中国历史画卷,吸着浓浓的历史与风土气息。

文章评论

善小

大才女,随着你的足迹和笔迹,又看到了历史的痕迹,很有感触。

joanne

姐姐写的真好[em]e179[/em]

旗帜

历史沿革.名人古建.传统小吃.民俗及鼓山在老师笔下栩栩如生.读品赏.似身在北国.神游福建.远方眼中的远方 .让人心驰神往.

云集

值得一去![em]e179[/em]

春树暮云

我没去过福建,通过妹妹妙笔生花的描述对福建的风土人情有个大概的了解。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