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行(二)

个人日记

    匆忙在福州游了一日,第二天清早又乘动车赶往此行的第二站永安市。乘上动车才知道此次动车的终点是三个小时路程的南昌市。动车厢里很宽敞,座椅空隙也很大,车上的人不多,我和老公都觉得乘坐动车旅游是很惬意的事了,票价不贵,时间不长,到南昌才三个多小时的路程,多好,一百多元的票价。
   福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山多从在长乐机场到福州市区的路上就经过了长短不等的的隧道。网上介绍,福建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林就多,福建省全省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高达65.95%;福建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动车穿行与黑暗的隧道与绿色的山脉,一小时四十分钟就驶入第一站也是我们此行的终点站三明北。接站的亲戚告诉我们站名与地名不符,实际这里是三明市的沙县。沙县我在哈尔滨看到过沙县小吃的店名,主人告诉我们明天游玉华山中午要在沙县品味小吃。
  到永安市才知道,在植被破坏雾霾横行的环境中,竟隐藏着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城。永安,别名“燕城”,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明景泰三年设县。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达7年半之久,为当时东南抗战文化名城。永安城在山间的盆地,一座座高层大楼拔地而起。周围群山起伏,近地绿树绿地环绕。没有商家的叫嚣,就是一个字静。没有垃圾和裸露的土地,就是一个词干净。从宾馆到主人家的路上,我俩选择了步行,正赶上瓢泼大雨,雨伞也无能为力,但我们涉的落地雨水,是那么透明,染着草叶的绿。我对雨淋完全没有反感,宁愿站在雨中,去贴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图片
 

   第二天亲戚领我们去将乐县游玉华洞。玉华洞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华光四射而得名。全洞总长逾5公理,主洞2公里,是福建最长最大的石灰岩溶洞。被誉为“闽山第一洞”,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它形成于二亿七千万年前,由
海底沉积的石灰熔岩经过三次地壳运动的抬升和亿万年流水的冲刷、溶蚀、切割而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今正处于发育生长期。玉华洞列中国的四大名洞之一,誉称“形胜甲闽山,人间瑶池景”。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华光四射而得名。全洞总长约6公里,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源洞、白云洞等6个支洞和石泉、井泉、灵泉3条深不及膝的小阴河组成。洞内景观约180个。我们跟随免费解说员兼灯光控制师,走进洞中,蜿蜒曲折,形象各异的熔岩,在灯光的反射下奇光异彩。洞很长,如迷宫,如果没解说员引领,一定会迷失在洞中。古人进洞都打着火把,遗留在洞中烟熏的痕迹,现在是灯光控制,灯随人走,为的是保护自然环境。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曾举着火把到这里考察,写下了玉华洞游记:先是过滕岭即望东南两峰耸立,翠壁嶙峋,迥与诸峰分形异色。抵其麓,一尾横曳,回护洞门。门在山坳间,不甚轩豁,而森碧上交,清流出其下,不觉神骨俱冷。山半有明台庵,洞后门所经。余时未饭,复出道左登岭。石磴萦松,透石三里,青芙蓉顿开,庵当其中。饭于庵,仍下至洞前门,觅善导者。乃碎斫松节置竹篓中,导者肩负之,手提铁络,置松燃火,烬辄益之。初入,历级而下者数尺,即流所从出也。溯流屈曲,度木板者数四,倏隘倏穹,倏上倏下,石色或白或黄,石骨或悬或竖,惟“荔枝柱”、“风泪烛”、“幔天帐”、“达摩渡江”、“仙人田”、“葡萄伞”、“仙钟”、“仙鼓”最肖。沿流既穷,悬级而上,是称“九重楼”。遥望空濛,忽曙色欲来,所谓“五更天”也。至此最奇,恰与张公洞由暗而明者一致。盖洞门斜启,玄朗映彻,犹未睹天碧也。从侧岭仰瞩,得洞门一隙,直受圆明。其洞口由高而坠,弘含奇瑰,亦与张公同。第张公森悬诡丽者,俱罗于受明之处;此洞眩巧争奇,遍布幽奥,而辟户更拓。两洞同异,正在伯仲间也。拾级上达洞顶,则穹崖削天,左右若青玉赪红色肤,实出张公所未备。下山即为田塍。四山环锁,水出无路,汩然中坠,盖即洞间之流、此所从入也。复登山半,过明台庵。庵僧曰:“是山石骨棱厉,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态,苦为草树所翳,故游者知洞而不知峰。”遂导余上拾鸟道,下披蒙茸,得星窟焉。三面削壁丛悬,下坠数丈。窟旁有野橘三株,垂实累累。从山腰右转一二里,忽两山交脊处,棘翳四塞,中有石磴齿齿,萦回于悬崖夹石间。仰望峰顶,一笋森森独秀。遂由洞后穹崖之上,再历石门,下浴庵中,宿焉。二十一日仍至将乐南门,取永安道。
  初游此洞,我就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般的造化而震惊,在时而有亮光,时而黑黝黝的洞中,边行,边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边赏石观水。冰凉的感觉,湿而不滑的山路。人在自然面前显得是那么短暂和渺小,两亿年龄的熔岩,还锲而不舍的生长生长。熔岩景观作为一份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宝贝儿,理应受到人类的保护,世代延续下去。
 
图片 
    从玉华洞出来,好客的主人又邀请我们去沙县吃地方特色的小吃。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自古代夏商周、晋、宋中原黄河流域华夏民族-汉族食文化,在民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海内外。人们将沙县誉为“小吃城”、“美食城”。被称为汉民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的沙县小吃,属源远流长的中原黄河流域饮食文化传统的一个分支,它既有福州闽南一带的饮食特点,又有汀州一带山区客家饮食文化风格。主人为我们点了各种风格的小吃,如芋饺、米豆腐、烧麦等,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食品,新鲜、清淡绿色,特别是包着素萝卜丝馅的烧麦,有种特殊的香味,现在回味,小吃的香味还在舌尖回荡。据福州的亲戚说,全国的沙县小吃,唯有沙县最正宗,他们想吃,都要开车专门去沙县去吃。
 
图片 

不一样的地域,异样的风光,特殊的风物。更有主人的殷勤招待,异乡中更尝到了家的温暖。
 

文章评论

兵马俑

这趟出行可谓是游得酣畅淋漓啊!

逢春

妹妹这游记写的真详细,又跟妹妹免费旅游一次,真好,那里的街道真干净!

春风拂面

跟着姐姐的文章开始旅游了!姐姐要注意防晒哦!祝姐姐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