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记(四)

个人日记

       1913年11月5日,爸爸出生在桦川县聚宝山屯,是这个家族的长孙,取名兴翰,翰是古字,原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章、。从爸爸的命名来看寄托了老一辈对儿孙的殷殷希望。但爸爸年幼母亲多病,父亲工作忙,长期由祖母培养,对母亲感情不深,母亲去世时还不知道哭。祖父母信奉佛教,所以爸爸儿时接受的是封建礼教的熏陶:忠厚老实、行善事、守规矩、懂人情礼貌。在这种封建礼仪熏陶下的父亲经常得到别人的赞赏,是符合当时标准的好孩子。
1920年8月入桦川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学习到1927年8月毕业。在初小阶段学习封建的儒家思想教育,崇尚孔子,在孔子诞辰日有祭孔仪式。语文是文言文。爸爸的文言文很棒,记得我高考前背诵“岳阳楼记”爸爸闭着眼睛,突然指出我哪里背诵错了。到高小阶段,背诵古文打手板和股板体罚背诵不下来的学生。 高年段还开设了自然、卫生、算数接受自然科学教育。知道了地球是圆的、日食、月食、风雨的成因。开始对封建迷信思想的反叛,如常与祖父的道友论道。
   1927年8月升入桦川县立初级中学到1930年8月毕业。 爸爸十五岁升入初中,接触到先生(老师)的进步思想。思想比较活跃,开始关心国家的命运,疑虑国家为什么总受外国欺负?学潮中退缩或躲在家里。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仍然坚持孔孟思想一部分在中国尚可保留。并且作为地主家的长孙思想中还保留光宗耀祖。
   从爸爸童年和少年的成长脉搏,再结合爸爸以后的人生经历来评价爸爸的人生就是踏实、能干、实业。而爸爸骨子里的忠厚怕事,也是保护爸爸人生少受侵害的盾牌。
 

文章评论

人语驿边桥

老师的文章亲切、自然。如能把"爸爸"换写"父亲"读来更觉崇敬!(不是想润色,只是善意的小建议噢)

旗帜

喜欢这老爷子[em]e113[/em]

树林

本分善良的人生人生轨迹,值得承传和推荐。[em]e179[/em]

joanne

写的好!我一无所知[em]e127[/em]

laura

真不错!接着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