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见闻二---罗托鲁阿毛利人的故乡上

个人日记

   图片
   新西兰奥克兰到罗托鲁阿一路上除了见到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就是路边草场上自由自在的黑白花奶牛。导游介绍新西兰的奶牛悠闲自在,有人说在新西兰最幸福的要数奶牛了,自由自在在草场吃住,饿了啃几口草场上的小草,间或吃食草场上自由生长的蒲公英的花或叶子,权当药食同补了。新西兰的奶牛不喂食抗生素和不打激素,完全靠吃营养丰富的牧草,这牧草是英国殖民主义从英国带来的牧草的种子种植的。一块块的牧场除了奶牛和产奶棚及盛奶的奶罐和牛初乳罐,看不到有个忙碌工人的影子。当奶牛的乳房肿胀时,奶牛会自动排成有行,由头牛带领进入产奶棚,一系列自动化程序,奶生产万奶水或得几块植物巧克力,又重新回到草场。运奶车会及时运输牛奶到加工点。新西兰的乳品由统一的收购公司集团式生产奶制品。
     “罗托鲁阿”是毛利语,意为“双湖”。罗托鲁阿湖面积为23平方公里。全市遍布热泉,市郊森林密布。湖光潋滟,山色迷离,游禽戏水,海鸥翔空,空气中硫磺弥漫,热泉灰黄泥浆沸腾,加之毛利文化多姿多彩,前来观光的游客终年络绎不绝。这里是毛利人的故乡。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人种,最早可追朔到台湾宝岛的原住民族,漂洋过海来到大洋洲,又同大洋洲的人种融合,最后成为新西兰的主人。现在毛利人的外观已经看不出亚裔的特征,但他们保留的图腾,与台湾文化具有同源性。
   到了十九世纪,毛利人还属于刀耕火种的落后民族。他们主要食石头烤制的食物,一顿饭要制作几个小时。英国人远离澳大利亚,但借助科学和航海技术于十九世纪找到了这里。英国人一下船,毛利人立刻围了上来,其中一毛利人手拿一个树叶放到英国人面前,接着吐舌头转眼睛念念有词的嘟囔着,英国人懵了,不知道这是啥意思,毛利人又重新放置树叶又口眼配合的念叨,英国人不知所措,得了跑吧,哪里能跑出毛利人的地盘,上了烤肉架成了毛利人的美餐,因为毛利人是食人部落。
   后来有个叫库克的英国船长,这个人也征服了澳大利亚来到了罗托鲁阿,这个人很聪明,他随身带来了被征服了的其他部落的原住人当向导和翻译。毛利人又像对待前次英国人的方法对库克炮制,库克没有贸然行动,却和本地向导商量一番,向导虽然不懂毛利语,但相似的文化他明白毛利人是试探英国人是朋友还是敌人。于是他对库克船长说你低头拾起树叶恭敬的交给毛利人手中,这招赢了,毛利人非常高兴的领库克船长进村子,好吃好喝招待。库克船长一行人拿出玻璃球等工艺品献上,双方成为朋友后英国人提出买毛利人的土地使用,毛利人没多想,土地有的是拿去用吧。于是英国人砍掉森林烧掉野草,从欧洲运来牧草和奶牛办起来牧场。 到1840年的时候两百个毛利领袖就跟英国政府签定了怀唐伊条约,新西兰从这时候就合法的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之一。
   又过了十多年,毛利人看英国殖民主义迅速发展起来才醒悟过来,这是要抢他们的家园呀,于是就不愿意在继续卖土地给英国政府,有几个族就在奥克兰南边的怀卡托地区联合起来,成立他们自己的王国并反抗英国殖民政府,引起十年的「新西兰土地战争」或「毛利土地战争」。当然,西方先进的枪与大炮很容易就胜过毛利人的石器文化。所有战斗于1872年结束。毛利人的大片土地被没收,毛利族的社会被永远瓦解。「国王运动」的支持者退却到北岛中西部的国王领地。1881年前这个地区一直对欧洲人封闭,并仍由毛利人控制,1881年才出让给政府。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毛利人又团结起来起诉新西兰政府,称当年英国政府用欺诈手段从毛利人手里廉价的购买了土地,要新西兰政府赔偿损失。新西兰政府认可并支付了大量的金钱付毛利人。又过了十年,毛利人又重复向政府要钱没被批准,毛利人开始研究“怀唐伊条约"向政府提出,当年只是出卖土地给英国人,并没有出卖土地以下的矿藏和海岸,新西兰政府认为合理,于是这片土地的地下宝藏属于毛利人不许开发,海岸也归毛利人所有。
 

文章评论

日月明

没少走啊,收获多多,祝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