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与禅诗
个人日记
想要深入了解历代禅师的人格风范,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直接从他们所作的“禅诗”入手,依循着禅诗的意境脉络,可以找出禅师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与态度。禅的境界,对于我们这个动荡混乱、利欲熏心的时代,人心浮燥、忙碌不安的人生,具有多重益处,何叟从网上收罗禅诗二十首,在此与诸友共同探讨研究。
第一首 宋.张无尽
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这首诗是描写唐朝赵州从谂禅师悟道的事情。有一次,一位初学佛法的弟子,问赵州禅师一个问题:“末劫时,还有没有这个人?佛教认为这个世界必定要经过成、住、坏、空四大劫。到了末劫的时候,我们这个人会不会坏?还有没有业识?”赵州禅师回答:“会坏。”弟子听了之后,接着又问:“如果这个人会坏,那怎么办呢?我们就随他去吗?”赵州禅师不在意的说:“随他去!”
弟子听了禅师的话后,觉得非常怀疑。而赵州禅师自己后来想想,也不敢确定回答的话是否恰当,因此终日惴惴不安,无法安心。于是,为了求得内心的安定,赵州禅师跋涉千山万水,到处去参究正确的答案,而留下了“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的佳话。
为了心中的一个问题不能明白,无法释然,八十岁的赵州禅师不怕路途颠踬,四处寻找真切的答案。经过许多年以后,倦游归来,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才知道自己过去在外面奔波寻找,只是缘木求鱼,空费了草鞋钱。
这首诗的含意是什么呢?就是说“道”不必向外界追求,无须到心外寻觅,因为“道在迩”,道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如果我们迷糊了心智,像赵州禅师一般,到处参访,即使花了很长久的时间,结果还是一片茫然。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有求真的热忱和放下的勇气。
佛门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的确,一个人必须放下,才能得到自在。古人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对于人生的荣辱毁誉,能够超然物外,对于虚幻的功名富贵,能够淡然不着,凡事提得起,放得下,身心不再为名缰利锁系缚,自然能够得到大自在。
我们不但要有放下的勇气,更须具备求真的热忱。好比赵州禅师为了一句话,不辞千辛万苦地寻找答案;这种求真的精神,正可作为世人的模范。
第二首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在寺院里,常常可以看到一尊大腹便便、背着布袋的和尚塑像,我们称他为弥勒佛。实际上,弥勒佛的法像不是如此,这个心宽体胖、笑容迎人的和尚是唐朝的布袋和尚,也是这首诗的作者。据说: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时常背着袋子在社会各阶层行慈化世。有一天,当他跟农夫一起工作时,忽然心有所感,因而做了这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拿着秧苗,一株接着一株往下插;“低头便见水中天”,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六根清净方为道”,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着时,才能与道相契;“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最后他插秧时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进展。
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而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禅师们观看这个世界与常人有显著不同的看法,“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日本有一位禅师曾经譬喻:“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只有低下头来。”成熟的稻子,其稻穗也是低低的俯垂着,我们想认识真理,也要谦冲自牧,把头低下来。
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风光的,这首诗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以退为进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风光。
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是至真至贵。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谓“回头是岸”,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
第三首 唐.龙山禅师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作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这是潭州龙山禅师的诗偈,描写悟道有得,超然物外的境界。是说人生在世,虽然住的是简陋茅屋,吃的是粗糙食物,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智慧去观照世间的功名利禄和人间的是非善恶,了解它们的短暂性、虚妄性,心地明朗,得其所安,那么茅茨土阶也是亭台阁榭,粗衣蔬食也是锦绣珍肴,因为心与道相契合,世界是宽敞无碍的。这个时候,世界万种的纷争纠缠,再也无法扰乱我们悠闲的心境,世人如何钻营巧取,都与我们毫无相干。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龙山禅师对于世间名利置之度外,而过着一种超然绝尘的生活。一般人对人生抱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纵欲的人生”,汲汲追求世间的享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致纵情任性无法自拔;另外一种是“禁欲的人生”,视欲望如毒蛇,以名养为畏途。佛教认为这两种态度都过于偏激,有失中道。过分的纵欲,一味追逐享受,容易迷失了本性,况且欲海难填,以有限的精力去追求如溪壑般的欲望,好比夸父逐日,到最后只有死于非命。纵欲的快乐是不实在的,跟随而来的是身心的交瘁、人格的堕落,所以说“乐极”必“生悲”;“纵欲的人生”是不究竟的。
“纵欲的人生”虽然不好,“禁欲的人生”也太过狭隘,因为完全禁欲使人形同槁木死灰,毫无生气。好比种花莳草,水分过多,必定腐烂而死,而缺少水分,也会枯干而死。如果恰到好处,花草得到清水的滋润,就能长得茂盛美丽。所以佛教理想中的生活,既不推行禁欲的人生,也不提倡纵欲的人生,而主张过着中道的生活。
我们称众生为“有情”,“情性”与我们如影随形,无法分离,放纵它,固然不可;绝对禁止,也是不可能。若能善加引导,合理节制,好比长江黄河疏导入流,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于灌溉、水利。况且欲望有善恶之分,善欲可以给予人生奋进的力量,所以佛教不主张纵欲,也不主张禁欲,而主张节欲。当我们修行至一定境界时,虽然住在欲尘中,也不会被染着的。
第四首 唐.无尽藏比丘尼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诗是唐朝无尽藏比丘尼到处访道,后来开悟所作的。我们求道好比寻找春天,从清晨找到夜晚,可是仍然看不见春天的踪影,走遍了千山万水,把鞋子都磨破了,但是春天究竟在哪里呢?心灰意懒之下,回到家里,看到庭院中早开的寒梅,清香四溢,忍不住深深的一闻,原来春天早就悄悄地绽开在寒梅枝上了。
这首诗说明我们追寻人生真理,探求智慧,往往本末倒置,向心外去追求,而不知道向心内去寻找。此诗更提示了“心内世界”与“心外世界”的差别。常人总以为心外的世界很宽很大,而不知道心内的世界更宽更大。佛经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可见我们的心量多宽敞、多广大。
现今世界上正为石油缺乏、能源危机而恐慌。事实上,真正的能源在我们心中,我们内心的宝藏,比世界上盛产石油国家的能源还丰富,但是我们却将这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油田荒弃不用,愚昧地向心外的世界去挖掘,不晓得把自己这一座灵山中的宝藏开采出来。“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不要舍弃灵山,徒然去攀登别的山岭。
如果我们对禅的境界有些体悟,去除了对事相的质碍,只要是东风吹拂的地方,不管红花也好,紫花也好,不都象征着春天的讯息吗?所以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如能契入佛法妙谛,层峦叠翠,无一不是诸佛菩萨的精神法身;声湍鸣涧,都是诸佛菩萨的说法妙音。这就是苏东坡所谓的“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意思。但是,如果我们不去领会,纵然芒鞋踏遍岭头云,也不过是“一瓶一钵垂垂老,千山千水得得来“,茫然无得而已。道无所不在,处处可以体会,甚至吃饭、睡觉、走路、行进之间都有道的存在。能如此体会,春天就不远了!
第五首 宋.草堂禅师
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这是一首描写不同宗风的诗。唐朝药山禅师投石头禅师门下而悟道,他得道之后,门下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岩,一个叫道吾。有一天,大家坐在郊外参禅,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得很茂盛,绿荫如盖,而另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药山禅师观机逗教,想试探两位弟子的功行,先问道吾:“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道吾说:“荣的好。”再问云岩,云岩却回答:“枯的好。”此时正好来了一位沙弥,药山就问他:“树是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沙弥说:“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他们三个人对树的成长衰亡有三种不同的意见,寓意他们对修道所采取的态度,有三种不同的方向。
云岩说“枯的好”,可以知道他所修学的禅道是寂寂中出发的,他的宗风是不落窠臼的寂静无为,所以说“云岩寂寂无窠臼”。而道吾说“荣的好”,显示他后来光芒万丈的灿烂宗风,所以说“灿烂宗风是道吾”。但是,超乎云岩道吾二者之上的沙弥,又如何呢?这就说明了分别的知识与圆通的智慧之间的不同。
云岩和道吾,一个说荣的好,一个说枯的好,显示他们从知识上去分别事相。我们平常所指陈的人间是非、善恶、长短,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只是停留在分别的知识界,而这位见道的沙弥却能截断两边,从无分别的慧解上去体认道的无差别性,所以说:“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
无分别而证知的世界,才是实相的世界。我们所认识的千差万别的外相,都是虚假不实,幻化不真的。甚至我们所妄执的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好比无缘无故用拳头打人一拳,这个拳头就是恶的;好心帮人捶背,这个拳头又变成善的。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拳头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起的一种差别与执着。
禅的世界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荣枯等等相对待,而到达一种绝对真实和圆融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第六首 宋.苏东坡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禅诗。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高,往往为了谈学论道,互不相让。这天吃饭的时候,刚好有一个人走过,由于许多天没有洗澡,身上爬满了虱子,苏东坡就说:“那个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秦少游坚持异议说:“才不是呢!虱子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两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便去请佛印禅师作个公道,评判谁输谁赢,并且商议输的人要请一桌宴席。苏东坡求胜心切,私下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务必要帮自己的忙。秦少游也拜托禅师帮忙,佛印禅师也答应了他。两个人都以为稳操胜算,放心的等待评判的日子来临。揭晓的日子终于到了,禅师正色下评断说:“虱子的头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却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所以你们两个人都输了,应该请我吃宴席。”苏东坡因此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就是“物我合一”。我们的观念中,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甚至不能相融。那是因为我们把世间的“空有”分开,因此产生种种的矛盾、冲突、差别,但是在禅师心中,物我是一体的,外相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心内的世界,物与我之间已没有分别,已完全调合了。好比一棵树,同样接受空气、阳光、水分,每一片树叶却有不同的生机,但彼此又能无碍的共存于同一株树上。泯除物我的对待,才能得到圆融的统一,管它虱子从棉絮或从污垢中长出来,把“自”、“他”的冲突去除,才能见到圆满的实相。
第七首 唐.古灵禅师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这首诗的作者古灵禅师,是在百丈禅师那里开悟的。悟道后的古灵禅师心想:“如果没有过去的剃度恩师引导自己入道,今日如何能悟道呢?”可惜剃度师父仍然未见道,于是古灵禅师回到师父身旁。师父问归来的弟子说:“这几年在外面参学,证悟了什么吗?”明明悟道的古灵禅师却回答:“没有!”因为道是不可言传的。
有一次,年老的师父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师父听了便回头看他,古灵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呢!”但是师父仍然不开悟,只觉得徒弟的言行异于常人。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有一只苍蝇因为被纸窗挡住了,怎么飞也飞不出去,把窗户撞得嘎嘎响,又触动了古灵禅师的禅思:“世间如许广阔,钻他驴年故纸。”并做了上面那首诗偈,意思是说,苍蝇你不晓得去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死命地往窗户钻,即使身首离异也不能出头。暗示师父参禅应该从心地下功夫,而不是“钻故纸”的知解。
师父看到这个参学回来的弟子,言论怪异,行径奇特,于是问他是什么道理,古灵禅师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诉了师父,师父内心欢喜感动之余,更请他上台说法。古灵禅师升座,把经本一合,说道:“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性好像一块黄金,即使放在污水里,也不失它的光泽,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而已;去除了这些污染,我们的佛性就能展现出来。师父听了徒弟说法,终于开悟了。
这首诗为我们揭示了两个世界--向前的世界和向后的世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向后的世界却更辽阔,我们唯有融和这两个世界,才真正拥有整个世界。这首诗更告诉我们“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道理,迷时固然是师度,悟时也可以度师。禅门这种典故很多,譬如鸠摩罗什学了大乘之后,回去度化他学小乘佛法时的师父,这说明在佛法之前,众生是平等的,没有阶级之分,也没有长幼之别。有的只是迷悟愚圣,平等中的差别。
第八首 唐.马祖道一禅师
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平常我们称卖艺维生的人为“走江湖”,其实“走江湖”原本是禅门行者云游寻道参访的意思,“江湖”是指江西马祖禅师和湖南石头禅师。
马祖道一禅师家住在江西,石头希迁禅师落借于湖南,两人在中国禅宗的传承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唐朝的时候,据说要学禅,只有这两处最好,因此当时盛行“走江湖”,意思是到江西、湖南去学禅,但是流传到现在,“走江湖”却失去它的原意。
马祖道一禅师成道以后,回到故乡,亲朋故里知道了都跑来看他。有一位浣纱的老婆子也好奇的来看禅师,并说道:“原来是马家的小子回来了!”禅师俗姓马,老婆子看着禅师从幼稚无知的童年长大成人,虽然禅师现在悟道了,在老太婆根深蒂固的观念中,禅师仍然是那个充满童呆的小孩子,而不是堂堂正正上弘下化的人天师表,因此禅师很感慨地做了这一首诗。
这首诗启示我们不要沉酣于甜蜜的过去,要泯除狭隘的地域观念,扩大生命领域。从有限的时空中去创造无限的时空,以有限的生命去扩充无限的生命,将短暂的生命投注于永恒的时空之中,不能像井底之蛙一般,画地自限,局促一隅。须知大丈夫志在四方,四海之内皆有修道的兄弟,学道不必在故乡,弘法更无须在家邦。古人云:“道不弘父母之邦。”佛门也常说:“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意思是说,出家人为了传播道的种子,不惜放弃名闻利养和物质享受,席不暇暖的汲汲于弘法的道路上。只要社会需要,不管上山或下乡,都应贡献己能,而不必一定非在自己家乡不可。我们求道不能有宗派观念,弘法更不能有地域的想法。
第九首 宋.柴陵郁禅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这是柴陵郁禅师摔跤悟道所作的诗。禅师的禅风非常灵巧活泼,不过他座下的弟子白云守端禅师,治学呆板,虽然时常持诵上面这首诗,却始终无法参透其中的禅趣。后来白云禅师因为一个机缘,跟随杨岐方会禅师学道,但是仍然不能开悟。有一天方会禅师问白云禅师说:“据说你师父在摔跤的时候悟了道,并且作了一首诗偈,你记得吗?白云禅师赶忙把上面那首诗念给他听,方会禅师听了之后哈哈大笑,不发一语就走开了。
这一笑引出白云禅师的困惑,第二天他问方会禅师,是不是说错了什么?禅师回答说:“你见过庙前玩把戏的小丑吗?他们做出种种动作,无非想博人一笑,观众笑得越大声,他们就越开心。我只不过轻轻笑你,就放不下了,岂不是比不上那些小丑吗?”白云禅师如梦初醒,放下了长久以来的执着而开悟了。
这首偈子告诉我们,学佛要开放、活泼,不要太呆板,太呆板就会失去宇宙奥妙的禅趣。禅是活活泼泼的,一扬眉一瞬目,一投足一言笑,都充满禅的风光,唯有以一颗灵巧的心才能与禅相应。这首诗更告诉我们不要被外境所转,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把握自己的立场,认清自己的价值,世间的毁誉得失都无法影响我们,笑骂由他笑骂,好比去除灰尘的明珠,光照万里,晶莹剔透,无以伦比!
第十首 宋.石屋清珙禅师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
社会上有些人,眼睛天天看着张家是非、李家长短,说这个好,骂那个不好的批评别人,但是就不知道对自己怎样衡量,真是有嘴说人,没嘴说自己。
“手携刀尺走诸方”,裁缝师手里拿着刀尺,各地奔波丈量,替人穿针引线缝衣裳,真是“线去针来日日忙”。我们虽不是裁缝师,也难免每天为谁辛苦为谁忙?这种忙都是比较上、分别上、自我上的忙,忙来忙去也忙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如果我们能如祖师说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不分别、不计较、不存爱憎,就比较容易看清自己的面目。一有爱憎的心,就有“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心态,甚至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偏见,是很可怕的。
“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人都好量别人的长短,量别人的贫富,量别人的贵贱,量别人的美丑,量别人的好坏,量别人的是非,量这量那,嫌贫爱富、攀缘巴结,就不知道量量自己。两个眼睛只看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
我们如果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返照自己,观照自家宝藏有多少价值,就能够避开很多人生的陷阱。
自家长短几时量?不妨常常问自己!
第十一首 宋.慈受怀深禅师
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莫说他人短与长”,与人相处,最忌讳蜚短流长,滋生误会,佛法告诫我们闲时常思己过,莫论他人短长。流言蜚语伤害人、动摇人、苦恼人,是非常强烈的。我们要不信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不讲是非、不怕是非,即使对方造谣,说得天花乱坠,也不用怕。为什么?因为“说来说去自招殃”。一个清明的人是毁谤打倒不了的,徒然暴露了说是非者的愚昧与奸诈。
“若能闭口深藏舌”,所谓闭口,是要我们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不理是非,而不是如哑吧似地不开口。一般人常犯的毛病是自赞毁他,把我的一分好夸成十分,把他的一分坏毁成十分,炫己抑人,徒然多招反感。少说人家的是非,少论他人的短长,“便是修行第一方”了。
诵经念佛,固然是修行;实行佛法,更是大修持。能真心赞美人,对人说好话,向人行注目礼,给人欢喜。对人恭敬,不记恨,不起瞋心,心口合一,这些都是修行妙法的第一方。
因此,学道者应具有的风仪是:光风霁月的修养、海阔天空的心胸、端庄美妙的行谊、玉振金声的言词。如此自能断绝是非,去除纷杂的人我烦恼。
第十二首 唐.黄檗禅师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心如大海无边际”,人的心,如大海一般无边无际,事实上心还不止像大海,心像国王,可以发布命令;心念一动,眼睛就去看,耳朵就去听,手就去做事,脚就去走路,所以说心如国王能行令。
心又像电光,心念一动,东西南北任翱游;想建大楼,念头一转,心头的大楼即刻就建好了,心念之快真如石火电光。
心又像画师,《华严经》上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心如艺术家,可以在心中呈现出美好或丑陋的种种变化。
心又像虚空,可以包罗万象。平常我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是说宰相肚子里真能撑着一条船航行,而是形容宰相的心量大得能容纳一切。
所以“心”是无量无边,是变化万端,是容纳万有。我们该如何对待这颗心呢?“广植净莲养身心”,有这么了不起的一颗心,我们就要好好地爱他。珍馐美味的营养食物入口吃了,可以滋养我们的身体,戒定慧则可以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要好好地在心田里广植净莲。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是说由心的力量能推展我们这一双手,要好好地随时随缘为人积功德。例如:随口说好话,随手替人服务,随时结善缘……,希望我们今天的社会,到处都是行善布施的慈悲人,人间就会很美好了。
第十三首 元.天如惟则禅师
纸上传来说得亲,翻腔易调转尖新;世人爱听人言语,言语从来赚杀人。
世间语言不可靠。禅不立语言文字,禅要在语言文字以外直指本心,才能悟道。就算“纸上传来说得亲”,尽管纸上文字看得亲切高兴,但是文字“翻腔易调转尖新”,每个人的解释都不一样,歧见与误解难免。
阿难尊者继承了大迦叶尊者的衣钵,为禅门二祖,活到一百二十岁。一天,有个沙弥在路上念偈语:“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阿难尊者一听,就叫住沙弥问:“沙弥!沙弥!你的偈语念错了,应该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知。”
沙弥一听,回去就把尊者的话告诉老师,老师说:“你不要随便听信老朽的阿难,他已经很老了,不懂什么佛法了。”阿难尊者看到佛法的流传这样坎坷,不胜感慨,真是翻腔易调。
“世人爱听人言语”,世人都喜欢听人家说话,谎言说上百遍,也变成了真理;谣言经过几个人一再传说,就完全牛头不对马嘴了。记得抗战期间,日本有架飞机轰炸重庆,一拉警报,大家问来了多少架飞机?“是一架飞机”,听的人却听成十一架飞机。后来又有人问到底多少架飞机? “就是十一架飞机”,听的人也听错,变成九十一架飞机。你看!一架飞机经过三个人传说,竟变成九十一架飞机,多可怕!
所以,“言语从来赚杀人”,语言虚妄不可靠,在佛教里,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千万不要靠语言文字,要靠自性。
第十四首 明.莲池禅师
孤峰千仞立江心,八面洪涛愁杀人;奈是根深自坚固,几回经古又逢今。
“孤峰千仞立江心”,是形容一座孤峰千仞高,孤立在江心,像江苏的焦山就是立在江心。“八面洪涛愁杀人”,滔滔江河的波浪汹涌,惊涛骇浪不息,会不会把千仞孤峰慢慢动摇毁坏?真是令人担心!“奈是根深自坚固”,好在这座千仞孤峰基础很深、很坚固。“几回经古又逢今”,历经了多少岁月,从古到今千百年,它仍然那样屹立不摇。
这首诗偈开示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如佛性,在五趣六道的洪涛波浪里,流转生死,真是愁杀人,好在我们的真如自性根基深厚,虽有生死、有来去,并不因此损减分毫。虽历五趣六道,驴腹马胎,天上人间,几经转折,古今生命是永恒的,生命是不死的。
《法华经》里这样形容:衣里明珠、梓中宝藏。一个富翁害怕家道中落,就在爱儿的衣服里缝了一颗明珠,估量着就算将来家产没有了,也可以变卖这颗明珠维持生活,万万想不到儿子后来竟沦为乞丐,不知道衣服里藏有价值连城的明珠,把衣服贱卖典当了,依然流落街头。
“梓中宝藏”是说:主人在屋里藏了宝藏,以备家道中落时,地窖藏的宝藏可以度日,但是天火一烧,屋毁梁倾,子孙根本不知道灰烬中藏有财宝。
我们的佛性就是梓中宝藏、衣里明珠,自己不知道,好可惜!我们要早一点证悟,要早一点知道自家宝藏,不要等到身坏尸腐了,死亦不瞑目!
第十五首 明.憨山德清禅师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这是明末憨山大师〈醒世歌〉里的一首偈语。“红尘白浪两茫茫”,说明一个人生存在娑婆世间,就像红尘白浪似地前途茫茫,真是今日不知明日事,要如何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呢?“忍辱柔和是妙方”,要想创造一番事业,要想圆满地将人际关系处理好,必须常常赞美人、鼓励人,此外另有妙法,就是忍辱与柔和。
凡事忍让,不与人斤斤计较,即使受到委屈,遇到不如意也得承受下来。“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要和谐无争,当是自护第一方。有一首《忍耐歌》说得好:“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两字当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少,身家由此破,性命多难保。休逞财势结怨仇,后来要了不得了,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其次就是柔和了。柔能克刚,不管遇到怎么样的艰难挫折险阻,只要柔和泰然地面对它,事情往往就会有转机。除了忍辱柔和,人生观要“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在佛门行事,好事就随境,善事就随行,好人就随他,好念头就随心,一一随顺因缘才不会妄求。至于如何安分度时光?这安分主要是指积极行善,方法就是佛门所指的四正勤:未作恶,令不做;已做恶,令断除;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如此,遇到好事才会更积极,精进不已。
第十六首 唐.赵州从谂禅师
四大由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四大由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是说宇宙万物所有一切,皆由四大所造,由四大因缘和合而成。四大就是四种元素,合起来成为世间,成为人,任何事事物物都离不开这四大--地、水、火、风。地是坚硬性的,水是潮湿性的,火是温暖性的,风是流动性的。
像花草树木的生长,需要土壤,是地大;要有水分滋润,是水大;要有阳光,是火大;要有空气,是风大。有了土地、水分、阳光、空气,花草树木才能成长。人也一样,人的身体骨头、毛发,是坚硬的地大;人的大小便、汗、痰是潮湿性的水大;人的体温、肝火,是火大;风大,是指人的呼吸,要是一口气不来,人也不能活下去。四大因缘聚就成,四大因缘散则灭。又如盖房屋的建材中,木材是地大;水泥是水大;采光、通风是火大、风大。一间房子的完成,也要有此地、水、火、风的因缘才能完成,世间所有一切,也都是四大会聚而成。
“莫嫌不与凡夫说”,这许多道理,未同凡夫解说,是因一般人很难了解缘起性空。“只为宫商调不同”,中国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征、羽五个音调。如释迦牟尼佛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证道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涅槃。为什么要涅槃?因为佛陀证悟的真理,与世间不同,佛陀所见的苦相,世间人看成乐境;佛陀证悟的法身、菩提,是世人的寂灭、空无。所以有些看法,不容易使大家信服,是因为佛、菩萨与凡夫的认识不同,思想、观念也不一样,往往不易传达。因此,要好沟通、好说话,观念一致是大前提!
第十七首 唐.洞山良价禅师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时,为他闲事长无明。
在动乱的世间里,若把人我是非看得太认真、太计较,日子不免纷纷扰扰,所以要能放下一些,随缘一些,像皮箱一样,用时提起,不用就放下。否则一直提着不放,不嫌累赘吗?需要时又提不起,不是很不方便吗?
这首偈语要我们“不求名利不求荣”,不求个人的安逸、荣耀、成就,应该为国家社会求大、求好、求荣耀。如何做到只为大众,不为私己呢?像佛光人的信条「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信徒」,就是一种无私无我的德行。
“只么随缘度此生”,我们不要只顾一己得失,要多为国家社会着想,为大众造福,不辞辛苦努力奉献服务,广结善缘。想想“一个幻躯能几时,为他闲事长无明”,人生不过百年光阴,为什么一定要为过眼云烟勾起无明烦恼,徒然牵肠挂肚?
正如无门慧开禅师的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不要把个人琐碎的事挂在心头,但是对普度众生的事则要积极,对社会福利工作更要护持,如:修桥铺路,功德无量;济危扶困,成人之美。活在世间上,懒惰懈怠也是几十年,自私自利也是几十年,何不积极为国家社会多做点事?为社会的安和乐利多多造福呢?
第十八首 唐.龙牙禅师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
这一首诗偈是龙牙禅师修行自在的写照。“木食草衣心似月”,我虽然以花木水果为食,以树木草皮为衣,但是我心好似天上月,明朗得很。“一生无念复无涯”,我一生不妄求、不计较、不执着,人到无求品自高,人到无念便安闲。所以龙牙禅师参禅悟道以后,就过着木食草衣逍遥自在的生活。一般人百般计较,又要锦衣美食,又要名闻利养,但对一个修道者而言,木食草衣比锦衣美食更庄严、更美好!
我们住在五欲六尘里,烦恼痴迷;天人居住在庄严的宫殿里,享受欲乐;二乘人居住在清净无为里,佛的法身居住在虚空无住中,正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这是一个比喻,有的人过去住在染污的地方,现在搬到清凉净土;过去住在执着里,现在住在无我里;过去住在烦恼里,现在住在菩提里;过去住在动乱里,现在住在安静里。我们不妨问一问自己,我们究竟住在哪里?
身心若居住在人我里,一旦人我不在了,怎么办?若居住在是非上,是是非非怎能安乐?如果有人问你居住何处,你最好说:我住在菩提里,住在清净里,住在无我里,住在无为里。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住在哪里?居住在无所不住之处。太阳住在虚空中,看似没有依靠,然而虚空就是它的家。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
第十九首 明.于谦禅师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是描写石灰的一生,最初“千锤百炼出深山”,采自深山的矿脉,“烈火焚烧莫等闲”,运送到窑里用烈火焚烧,经过强度的熬烧后,变成石灰,才能用来粉刷墙壁。石灰“粉身碎骨都无怨”,只为“留得清白在人间”,它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世间。
人要像石灰一样,经得起千锤百炼的考验,活在社会上,对于人情冷暖、金钱得失、生活的贫富,乃至一切的嘲笑辱骂、歌功颂德,都要以平常心对待,世间如火宅、如怨城,在艰难困苦的红尘里处事,就像在烈火窑中焚烧一样,不妨等闲承受。
为了成就事业,实现一生的理想,何妨以委屈求全、忍辱负重的精神,抱着为人服务奉献的作风,去实践“粉身碎骨都无怨”的志愿。锲而不舍,勇往直前,使一世身家性命都“留得清白在人间”,成就佛教,成就圣法,成就众生,不正是“了生脱死”的极致吗?
活在世间上,难免有职业上的辛苦,心灵上的烦恼,种种的折磨痛苦,真是无日无之。我们要努力超拔,脱出烦恼苦海,进入菩提境界,千万不要因为一念之差铸成大错,不能留得清白在人间,再回头已是梁柱倾、鬼号哭,什么都挽不回了!
第二十首 宋.无门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一首诗偈,是对如何做人、处世、安身立命做了个很好的开示。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天的百花开了,秋天的月亮特别皎洁,夏天吹拂着徐徐凉风,冬天飘着皑皑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们生老病死的过程。在现实生活里,经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们能将生老病死的无常、荣辱得失的好坏,都不挂在心上,那就是人间最好的时节了。
人并不是拥有良田千顷、大厦千间就能快乐满足,真正的快乐是:心里有智慧,没有罣礙。一个人即使钱财再多,名位再高,若有人我的罣礙,有人我的是非,有名闻利养的百般计较,家事、国事、心事太多,心理压力就重;钱财愈多,名位愈高,徒然愈放不下,又有什么意义?我们要学习举重若轻的心胸,减少心上的压力,才能轻松自在,真实体会到人生的快乐意义。
所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什么是人间好时节?只要我们心好,看一切都好,父母爱我,子女孝顺我,朋友对我好;你感到人好,你自然就会待人好;你感到事好,做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你感到境好,走在路上,躺在椅子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真是“心中无事一床宽,眼内有沙三界窄!”
一个人光是要求世间好、环境好、朋友好,是没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从心好做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话好,无一不好,那便是人间好时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