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病54条
个人日记
诗病54条诗病54条----政策评诗
作者: 政策
54条诗病
我高中喜欢词,到了大学开始喜欢诗,由于种种原因,我现在每年只填一首词,而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诗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自己看书,我是学理的),我觉得现在的鉴赏书没什么看的,全是赞美之词,《唐诗三百首》篇篇都好、句句称佳、甚至强行夸耀,初始不觉,后来腻烦。遂总结律诗之病共54条,作为评论之准绳。这54种病有我自己的体会,也有别人的积累,我不敢说这是我的东西,我认为这属于律诗的一部分,在此想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限于篇幅,我一部分一部分介绍给大家)。
总则:这些病是对格律诗来说的,指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对古风不全适用。
一、用韵类.
押韵是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几个字放置在一首诗中固定的位置,使诗产生一种声音的回旋美。其目的是利用韵增加诗歌的和谐与美感,便于诵读和记忆。韵是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条件,是诗的最重要的组成因素,不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要押韵,没有韵就不是诗。古今的发音是不同的,我们作诗应按普通话的语音来押韵。
病名:1.无韵
病害:使诗丧失声音的回旋美也不为诗了
病因:1.不了解韵的重要性。
2.受现代诗影响,讲究自由。
病例:古人作诗无此病,由于古今发音不同而出现此病的有:
1.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病名:2.重韵 *此病自唐开始 古风、排律可不拘
病害:可能造成语意重出没有利用好字并显作者的语言词汇匮乏
病因:1.作者本身驾御词汇能力不高
2.创作草率,不用心
病例:张耒《京师废宅》用两“生”。今人作诗多此病。
病名:3.出韵 *夹杂他韵
病害:只要出韵,其余不论,都为劣等。诗之大忌。
病因:1.忘了韵部
2.现代人不知道这也是病
病例:1.李商隐《茂陵》中“郊”为肴韵,“娇”、“萧”为萧韵
病名:4.平仄互押
病害:读来别扭
病因:不晓平仄或不知这是病
病例:古人没有
《兴城夜饮》中“巷”为此病
病名:5.凑韵
病害:为了押韵把意思破坏了
病因:在韵与意发生矛盾时 和韵之作易出此病
病例:苏轼《次韵代留别》 绛蜡烧残玉 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
西施不姓西,这里的“西”就是凑上去的。
病名:6.句句押韵(不该押韵处押韵)
病害:也会破坏诗的音乐美
病因:1.初学者易犯此病。
2.好押韵者。
二、声律类
诗的格律主要是四声平仄的配合。其目的在于协调诗句中字词声调的高低、轻重,使之错落有致,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旋律,从而产生和谐动听的音乐美。但绝对的整齐与绝对的散乱都不能产生美感。只有整散结合、平仄相间才有美的魅力。
病名:7.失粘 *上一联对句的第二字与本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要相同,否则叫失粘
病害:造成平仄紊乱,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
病例:1.王维《出塞》2、3句
2.韦应物《滁州西涧》2、3句
病名:8.失对 *同一联出句的第二字与对句的第二字平仄应不同,否则叫失对。
病害:造成平仄紊乱,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
病例:1.王维《山中》、《终南别业》
2.杜甫《忆弟》
病名:9.平仄紊乱
病害: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
病因:多为今人所犯之病。
病名:10.孤平 *诗之大忌
病例:现存唐诗中只两首犯此病:
1.李颀《野老曝背》
2.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今人犯此病者较多:天涯孤舟的“梦还在小楼”
病名:11.三平调 *指句尾三字都为平声
病害:破坏音律美,读来别扭
病因:不懂规则
病例:1.王维《终南别业》笑谈无还期
2.庐鱼(今人)《秋夜三唱》晨声耕人鸡 *居然五平调
病名:12.三仄调 *指句尾三字都为仄声
病害:破坏音律美,读来别扭
病因:不懂规则
三、对仗类
对仗是律诗必须遵守的格律之一。为了使句法产生转换而不致雷同,避免单调与呆板,增加诗的韵味,一般律诗中间两联都用对仗,而首尾两联不用对仗,这也符合“中和”的思想。虽然象李白通篇不用对仗的《夜泊牛渚怀古》以及杜甫全篇对仗的《登高》都是佳作,但总是遗憾。(通篇不用对仗是不可取的,它使得全诗形式上散乱无章,没有整齐的美;全篇对仗也是不可取的,它使得全诗形式上严肃呆板,没有活泼的美。)
病名:13.同字对仗 *只限律诗
病害:造成语意重复、平仄相同导致失对。
病例:杜甫《得舍弟消息》汝女犹在壁,汝妻已辞房
病名:14.合掌
病害:语意重复、浪费笔墨
病因:同义词对仗容易形成合掌
病例: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闭 耿讳《赠家翁》“朝”与“昼”合掌。
病名:15.属对偏枯 %小病
病害:没有完全对仗,多为半句对。
病因:1.为了不损害意境而犯此病(尚可原宥)
2.作者的功力不够(做了个绝对儿)
病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病名:16.不匀 *1.语意不匀2.句式不匀 %小病
病因:1.功力不匀
2.先得一佳句,再对另一句
病例:1.宋之问《江南曲》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
2.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四、字词类
诗是语言的艺术。所谓累字成句、积句成篇,所以字是诗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诗往往以一字论优劣,因此有“炼字”一说,更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请大家不要忽视字词的重要性。
病名:17.同字 *限律诗与绝句
病害:意思复出,显得诗人驾御文字能力不强。
病因:作者的文字功底单薄,草率成诗。
病例:1.王维的七律《出塞》两“马”。
2.孟浩然多犯此病:《留别王维》两“寂”
3.《岁暮归南山》两“不”
4.《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两“空”
5.《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两“两”。
病名:18.杜撰词汇
病害:使读者迷惑,不知所云,影响共鸣
病因:作者要用最精练的语言写成诗,容易出现此病。
病例:剧眼、草园
病名:19.颠倒词汇
病害:使读者茫然,不知所云
病因:1.作者玩弄文字、看似倒装
2.为了平仄、押韵而犯此病。
病例: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应为:鹦鹉啄残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病名:20.割舍词汇
病害:使读者茫然,不知所云
病因:由于字数、平仄的限制
病例:徒子---登徒子
病名:21.专用奇字
病害:使读者茫然,不知所云,有损诗的美感
病因:1.受汉赋的影响
2.显示作者博学
病例:陆游《舍北行饭》自掩柴门上扊扅(YANYI:门闩的意思)
病名:22.卖弄叠字
病害:只在形式上哗众取宠而在表达主题方面却毫不相关
病因:作者恃才弄巧,故做文字游戏
病例: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五、句法类
诗歌创作,在炼字的基础上要求得佳句。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之所以费尽心机寻觅佳句,是因为佳句是形成佳篇的重要因素。诗篇因佳句而生辉,缘佳句而全诗振响。诗中无佳句如树上无花,池中无鱼。
病名:23.句法雷同
病害:节奏相同的句式显得单调刻板
病因:未引起作者的重视
病例:杜甫《秋兴八首》之五。
病名:24.语意重复
病害:浪费笔墨、废话连篇
病因:1.思路狭隘,强捏成句
2.作者漫不经心,随手之作。
病例:1.一个孤僧独自行
2.关门闭户掩柴扉
3.杜甫《哀江头》同辇随君侍君侧
4.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5.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月照一孤舟
&nbs
文章评论
深山老林
@{uin:1066150506,nick:青山上的雄鹰} [em]e100[/em][em]e183[/em][em]e160[/em]
思尘斋主人
[em]e180[/em]
思尘斋主人
规矩太多,反而害了诗歌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