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安良
我心飞扬
2015年8月28日上午八点多钟,在郏县安良古镇神前村文化广场,随着主持人一声,“唐钧杯”首届美丽安良全国摄影大赛“正式启动,来自市摄影家协会,以及当地政府领导共同揭开红红的布幔,在飞溅的礼花和摄影人们的掌声中,平顶山摄影界又一重要活动,正式的拉开了帷幕。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摄影爱好者,我有幸与来自市区以及周边县市的摄影人们一起,见证了这神圣的时刻。此次摄影大赛,由河南省郏县安良镇政府主办,《中国摄影文化网》、河南百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河南神前传奇钧窑、郏县宏大钧窑、郏县银泰陶瓷、创维集团平顶山办事处、郏县之窗、平顶山神前宏兴实业公司协办,在2015年底以前,以”美丽安良“为主体和切入点,面向全国摄影人征集摄影作品,并竭诚为摄影人们的采风活动,努力提供最为便利的摄影氛围。
《古韵钧瓷》
揭幕仪式过后,摄友们开始了对古老钧瓷的探秘之旅。安良镇是郏县四大名镇之一,亦是中国陶瓷泰斗李国桢的家乡,由于其厚重的古韵而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唐钧基地“、”中国园林建筑陶瓷创新示范基地“、”中国陶瓷大师联盟郏县创作基地“等称号。我们一行沿着水泥路面铺就的村路,在不远处首先遇见郏县又一特色,即郏县铁锅制造工艺的场面,一位当地的工匠,正将高温滚烫融化的铁浆进行灌注,没有多久,一个还略显粗糙的铁锅就展现我们面前。在工匠制作工艺后面,是一间土坯构建的房屋,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摄友们推选一名同行的美丽少女为模特,不放过任何机会进行人像创作,亦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吧!
未敢太多的逗留,我们一行驱车向钧瓷制作基地而去, 进入院落就看到有堆积如小山包,上面散落着一些为成型或未成型废置的陶瓷片片。坐升降机来到制作现场,几位工人们正在制作陶瓷的坯子,他们动作十分的娴熟,随着电动底座的旋转和他们的双手,不一会儿,一个陶瓷的坯子就逐渐的成型了。在旁边的铁架子上和地上,码放和堆满了已经制作出来的陶坯,有栩栩如生的骏马、有憨态可掬的陶人、有码放有序的陶壶、亦有体型硕大的陶瓶。陶坯表面看上去十分的盈润,一位工匠正在制作一个个陶壶盖子上的提盖,他们仿佛生就一双双魔手,转瞬之间,一个个精湛的工艺陶坯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与一位工作人员攀谈的时候她告诉我,在库房里摆放的还有一些,已经上过色彩的陶坯,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出来的,而一旦经过窑炉的高温烧制,那么各种色彩的钧窑制品,神奇般的出炉令人叹为观止。我看到在我的眼前,有一个正在烤制的窑炉,据说是后来根据现代工艺,改制兴建的窑炉。而它的对面院落里,一座砖制的传统窑炉里面,同样堆置着待烧制的陶坯。虽然在外形上有所不同,温度调节操作及工艺上,它们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时间的关系,短短的不到一个小时的探访,对于钧瓷烧制的过程,大致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陶瓷烧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而在此次采风活动,令我们零距离的领受了这份传统烧制工艺的厚重,不得不惊叹古往今来,那些历史上为此付出的人们,愿这朵陶瓷工艺的奇葩,越发的鲜艳夺目......
《展厅钧瓷精品》
《揭幕瞬间》
《快乐老翁》
《传统铁锅浇灌工艺》
《村民小区外的烧汤花》
《古韵与现代的碰撞》
《快乐村民》
《气势不凡的戏台》
《成型上色后等待烧制的陶坯》
《陶坯成型瞬间》
《井然有序的陶壶》
《魔手成型中》
《现代化窑炉》
《传统砖窑》
《栩栩如生的陶制品》
《豫西抗战烽火录》
按照主办方的安排,此次参加摄影大赛启动仪式的摄影人,还有幸率先参观了,位于安良镇的豫西抗日根据地旧址,即八路军豫西抗日纪念馆,在旧址的基础上创建的纪念馆,即将在2015年10月1日前正式对外开放,而今文物摆放和整体已经完毕,正在清理和打扫卫生中。我们这些摄影人,亦算是第一批参观的团队了。
走进展览馆,丰富的抗战实物。详尽的文字介绍,那一件件历史文物,再现了当年曹沟人民奋勇抗击日寇的,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在漫长的抗日战争中,豫西人民与全国各地的勇士一样,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构建了一座座抗击倭寇的长城。看着这一件件的历史实物,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幕幕鲜活的影像,那些曾经在豫西驰骋过的将军们,如王树声、皮定均,还有众多的英雄儿女们,在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下,一个个战役令日寇闻风丧胆,一次次扫荡令日寇损兵折将,这些都源自于豫西人们顽强的抗日意志。
再过不到六天时间,我们即将迎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日,在此前夕,我们领略了这样的展览,亦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洗礼,任何非正义的战争,终将被历史的洪流所荡涤冲垮......
《缴获的日军军服》
《抗日烽火雕塑》
《八路军使用过的电台》
《战前实地考察》
《轻机枪》
《军民一家人》
《村前的大钟》
《不会忘记的英雄们》
《日军战利品之一》
《日军战利品之二》
《三苏文化一瞥》
此次摄影大赛,《中国摄影文化网》友好单位,平顶山三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派出了一辆车参与了其中,为活动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工具。午餐结束返回的途中,作为一种答谢我们几位摄友,来到了位于建设路西段北侧的公司所在地小憩参观。三苏文化源自于历史文学巨匠苏轼、苏辙、苏洵三兄弟,其中苏轼即苏东坡文学贡献巨大,他们的衣冠墓就在郏县境内。
在公司的大厅里,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为了洗去我们半日的劳顿,公司的一位妙龄少女还欣然抄琴,大厅里回荡着悠扬的古筝曲,指法娴熟、温文尔雅、古风古韵充斥心间。在随后的茶艺演示中,浓香的红茶入口绵爽,生津止渴,大厅中置放的名人书画、工艺美术品、陶瓷制品、还有传播三苏文化的书籍,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文化之韵。在我们漫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三苏文化是一朵奇异的花朵,我们铭记和传播他们的文化精髓,就是为了后人不要忘记,他们在营造文化底蕴中,不可缺少的功绩,也是鹰城文化中一个聊以自豪的文化分支。
离开了三苏文化传播公司,热情的司机又将我们一一送达目的地,短短大半天的历程行将结束了。与摄友们再一次的欢聚,对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丑小鸭“而言,又一次得到了学习和历练。摄影的乐趣在于,我们可以用"镜头锁定现在,为未来储存记忆",”且行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
《红茶绵爽生津》
《余音袅袅》
《栩栩如生工艺品》
《琳琅的陶瓷制品》
《吉祥如意玉如意》
《茶艺演示》
《文化的厚重》
《孜孜不倦》
文章评论
幽月儿
烧汤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夕颜
小小
美女好漂亮
小小
气质也很好
蜕变·小可人
此次采风活动,胖哥收获多多呀![em]e100[/em][em]e179[/em]
98℃[em]e257912[/em]男人
哥它们是在作假!张良去了吗?宋庄去了吗?
烛光里的妈妈(常向伟)
图文并茂——只是聊聊之言! 胡兄镜头(毒!!![em]e183[/em])文采,弟亦难以望其项背!!······虽然标点或许有误——实乃三服!!!
鹤游云天
那张淑女照用光、层次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