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拂夜奔

个人日记

            失眠的朋友,建议看看王小波的《红拂夜奔》,反正,最近的每天晚上,我是笑着进入睡眠的。

           风趣,幽默,思想的伸缩和延展,都有助于渲染你的梦境。每次蜷在被窝里,看他的文章,总感觉就像画画时黑与白的过渡,初学画画时,黑白灰,这个灰是我最难把握的,也一如我的睡眠。我很羡慕那些倒头就睡的家伙,没有过渡,非白即黑。也就没有了灰色的痛苦。这几天晚上临睡的时间,最起码成了享受,笑着笑着,进入了梦乡,而且所有的梦境有了文章的铺垫,一点也不突兀,还有点顺理成章。其实,这本书,本来也是作者讲述的一个梦,梦境中才能融会贯通,自由洒脱、天马行空。

                           王小波的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故事性不强,每次读,又跟重读一遍一样,还能笑,而且很好笑。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这是王小波的原话,有了这一点做保证,多看几遍,也是值当的。

                     其实 这世上很多人,有一种天生的倾向,要把自己往惨里整,往辛苦里整,似乎忧愁已成为一种贵族般的气质,似乎消极悲观是一种独特的,有品位的,令人神往的生活态度。不幸我也是这流俗中的一份子。还有很多人,不仅要把自己整辛苦,还要把别人都整辛苦,我也常被人整得辛苦,眉头紧锁,愁眉苦脸。
  
   可是今天我乐了,因为小波,他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话着实有几分道理。小孙为了一个硬字和我争起来,叫我无言以对。李卫公脸上挂着面具,一点表情也没有,这叫人觉得他毫无幽默感,为了一句玩笑话就能打你的小报告;腰间挺个铁阳具,这叫人觉得他没完没了,坚持到底,为一点屁大的事能够和你纠缠三天三夜。”这段真的把我笑死了,仿佛看见每个人裤裆里都揣了个铁阳具,为了讨别人欢心,为了自己面上有光,而无比生猛地走来走去,凉不凉硬不硬硌得疼不疼只有自己心里知道。我们从什么角度来理解主席的话?不较真别较真。我们已为了太多和铁阳具一样无用的东西和别人争得脸红脖子粗,从另一方面来讲,小波这人真是有一点禅性。
  
   他说,这无性,无趣,无智的人生,我们想逃离的。然而又有多少人能血气方刚如同洛阳街上的混混李靖,听到四周的128个侍从唰唰地往他房子四周浇尿便大喝一声“你妈逼”后弄塌房子拉着红拂绝尘而去。多数人,也不过是像长安城里的李卫公,一心一意地设计风力长安,水力长安,最后也只能龟缩在一个碌碌无为无花无草的人力长安里胡思乱想。又也许想入非非也是好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出门再在裤裆里装半截法棍,假装自己直蹶蹶,不也光鲜照人,光彩夺目嘛。只怕有一天那耸入云端的法国面包坊也不见于人世,我们就彻底软了,像老年卫公一样,装傻装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有个红拂在身边,能有个睁开双眼面对的人还算好的,如果没有,也就罢了。看到最后,我还是难过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事能让我相信我是对的,就是人生来有趣,过去有趣,渴望有趣,内心有趣却假装无趣。也没有一件事能证明我是错的,让我相信人生来无趣,过去无趣现在也无趣,不喜欢有趣的事而且表里如一。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世上。”这让我想起他在一篇杂文里写到的那些文革中选择自杀或者忍辱活下来的人。以为能够等到这一切结束的和以为等不到的。我们在等的是什么。 
       幽默是智力过剩的表现,小波脑力实在是太富裕了。喜欢这种看书看到拍案叫绝的感觉,然后拖着腮思量,这家伙怎么想出来的。感觉像是去野营,大家围着篝火,喝点小酒,然后一个人盘着腿就开始讲上了,一发不可收拾那种,时而目视远方做沉思状,时而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听者自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时发出几声暴笑,双方尽兴,酣畅淋漓。小波就是这个讲述的天才,滔滔不绝地把我们引向另一个轻松有趣的世界。

文章评论

武乡雅仕

[ft=,2,]王小波是奇才,可惜英年早逝。[/ft]

hao197011

[ft=,2,]玩得挺花,稍微有点乱。别说俺看不懂,。。。[/ft]

hao197011

我很羡慕那些倒头就睡的家伙,没有过渡,非白即黑,俺也一直追求

网爱

[ft=,2,]今,我来了。[/ft]

荷塘闲月

[ft=,2,]俺也看了 俺也不灰色过度 嗬嗬[/ft]

踏歌起舞

真羡慕那些倒头就睡的家伙,没有过渡,非白即黑。看来我得找找《红拂夜奔》

简单

不是他能想出来,而是他能写出来,敢写出来

明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