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写不好,也先评了再说(十)
个人日记
倚天剑 2007年01月28日 02:04 阅读(74) 评论(3)
越脱越像自己 作者:阿B老版主 李兴成(版主):诗味足,新颖,耐品!个人感觉这是一句很有悟性的短诗! 倚天剑:也许是我少见多怪吧,初看标题和内容,还以为是没有录完,三秒钟以后才完全反应过来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对写诗我虽是门外汉,但窃以为诗还是至少四句以上为好。如果仅为几个字,与其说是一首诗,还不如说是富含哲理的一句话,此为其一;其二,如果要以短见长,我马上可以创作一首: 作者:李兴成(版主) 水衣凡(论坛分版主):恰当!圆已包含太阳的一切,月亮也有圆,但她也有缺,星星也光亮,但不代表圆.天然的,不可人为的,形象的一字诗. 情不自禁 作者:佚名 为什么 鸟儿在那天上飞 第一次到论坛来,主要是向老师和朋友们学习,不当之处,还望多多谅解! 作者:佚名 作者:佚名
网
我这首诗精练到只有一个字,它不但连标题都不用,甚至可以使你的思绪展开隐形的翅膀,想像天上人间,包罗万像,够神奇了吧?但如果我这首诗真的成了诗,那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绝对是世上最伟大的蒙胧诗人,到那时,也许所有的诗坛都自行消失了!
以上仅为一己之见,不当之处,望多谅解!
jinwn5005:越脱越象自己? 好像是一句谚语,呵呵,不过我也不懂。脱下了,当然像自己了。
倚天剑:衣服就是衣服,自己就是自己;你喜欢穿上十层八层,是你自己;你喜欢脱至裸体,同样还是你自己。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也就是说:“自己”本来就是自己,根本和脱与不脱无关,更不存在象与不象的问题。“自己”这个“事物”,并不会因“脱衣”而改变其固有的性质。不知我这样分析,大家觉得对不对?
[原创] 太 阳 (一字诗)
圆
倚天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是以此两句获得创作灵感的吧?那顺便还可“创作”一首:孤烟----直,这样岂不更好?建议到幼儿园去,用45分钟举办一个“一字诗速成班”,只要向小朋友们提示两句,那肯定满教室都是“天才诗人”:老师,我有一首,蓝球----圆;老师,我有一首,乒乓----圆;老师,我有一首,肥皂泡----圆;老师,我有一首......再到各地一推广,我们国家一定就成为泱泱诗歌大国了,作者功莫大焉!佩服,佩服!
为什么
鱼儿在那水里追
为什么
那鸟儿看不见天空的美
为什么
那鱼儿看不见的忘情的水
为什么
你总是匆匆忙忙把风尘醉
为什么
一路匆忙的风儿刮不回
为什么
山里山外的月儿难相随
为什么
身前身后的故事惹人碎
为什么
别人的眼里才看得清你是谁
为什么
泪水总是不知何故飞
倚天剑:主要针对第一、二小节谈谈自已的看法:
第一节:为什么
鸟儿在那天上飞
为什么
鱼儿在那水里追
在笫二句和第四句中,天与水相对,为名词;飞与追相对,为动词。因此“鸟儿在那天上飞”、“鱼儿在那水里追”对仗工整,十分谐调,给人以美感。
第二节:为什么
那鸟儿看不见天空的美
为什么
那鱼儿看不见的忘情的水
在第二句和第四句中,“天空的美”、“忘情的水”总感对仗欠佳,且美与水不宜同声。参照第一节写法,似乎把“天空的美”修改为“美丽的天”更为恰当。因为前己提及:天与水均为名词,天在第二句为上声尤妙。“美丽的天”与“忘情的水”相对,感觉似乎要好一些。
[原创] 草
以一根小草的形状
在机器与高分贝中行走
一只鹰隔着理想的高度俯视大地
我倾了倾身体更接近生活
离那只鹰越来越远
现在 手指要服从刀片和零件
刀片要习惯我的肌肤和血
一个人要如何穿过石缝
吐出绿色的光芒
倚天剑:反复阅读此诗,总感头绪较为杂乱,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欠佳。以我的理解,诗中的“我”是一个“以一根小草的形状在机器与高分贝中行走 ”的正在工作的车床工人,但“一只鹰隔着理想的高度俯视大地 ”和“离那只鹰越来越远”这两句,和那个工人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尤其是看到最后两句“一个人......吐出绿色的光芒 ”后,总感到脑海里有一个青面獠牙的妖怪时隐时现,恐怖之极!不知诸位看过此诗后,是否也有和我一样的感觉?
[原创] 灯火阑珊
脚踩一朵写满诗情的云
漫步在扑满歌声的轨道上
穿越风声的心情
在时光的河流
划过优美的曲线
追逐
奔跑
滋生蔓延
特殊的气味
穿越透明的亮点
飘进醇香的灯火阑珊
倚天剑:整体感觉确实有一种蒙胧的味道,意境也较为优美。但不知第二句“漫步在扑满歌声的轨道上”中的“扑满”一词,是否应为“铺满”之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