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修好十念法,念几小时像过了几分钟 一心念佛就是好环境

个人日记

 

净空法师:修好十念法,念几小时像过了几分钟 // 一心念佛就是好环境 - 妙如 - 妙如博客 心灵家园
 

“无量寿经起信论”云:。。须知持名一法,最为简要行者初发心时,贵有定课每日或千声,或万声,或十万声从少至多,由。散入定。随其念力,俱可往生。“持”是保持,不能间断,“名”是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方法“最为简要”,最简单,最容易,最稳当,最可靠,而且成就最高,不可思议! “行者”是念佛人。“初发心时,贵有定课”,一般人都是中下根性,不是上根利智,中下根性最重要的是老实,所以要定课,每天定一千声,或者一万声,或者十万声,最好是“从少至多,由散入定”开始不要定太多,每天早课念一部“弥陀经”,念一千声佛号。晚课亦如是。贵在坚持,天天不断。念两,三年,功夫得力了,再增加念佛的数量,绝不好高骛远。除定课外,还有散课。散课就是想起来就念,无论在何时何处,皆宜念佛。人多的地方,自己心中默念,不要出声,就不干扰别人。 摄心很难,摄心是真正的功夫。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他教我们的方法就是现代人可行的方法。他教导我们:“十念法”,念四字,六字圣号皆行,念得清楚。四字“阿,弥,陀,佛”,一个字一个字念,口中念得字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心中记得清楚。十念法不用念珠,用念珠会分心,分神,心力很难集中。完全用心记,只记十个数,从第一句到第十句,很清楚地知道这一句是十句里的第几句。十句念完了,再从一到十,一到十...,就这样念下去,容易摄心,杂念不起。若起杂念,你就记不清楚,记不清楚就不算,要再从一念起,一定要记得清清楚楚才算数。初学十句真难,念到六,七句就乱了。老法师告诉我们,可以分为两段,第一句到第五句。有人问我,念到第五句再从第一句到第五句,行不行?不行。从第一句到第五句,第二个五句是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要这样记法。乃至于用“三三四”的分法都可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这样记才能摄心。

胡小林居士用这个方法,念了四个月,很有受用!他说以前念佛的杂念太多,这四个月训练之后,杂念少了,欢喜无量,念几个小时不知道疲倦,念三,四个小时好像几分钟一样,有这种感觉。 念佛能消一切罪业,无量劫以来的罪业,只要你真正会念佛就能消除。用印光大师的方法消得最快,最有效果,自己能感受到。为什么?念佛的时候没有杂念,就是消业障,还有杂念,这是业障没消除,让你警觉到自己有业障所以“净念相继”,第一是不怀疑,第二是没有妄念夹杂在其中要念到一个妄念都没有。。心地很清净,念佛就真有功夫,这就是消罪业的相。日常生活当中,这个功夫要时时刻刻提得起,你遇到称心如意的事情,生欢喜心,生贪念心,那也是烦恼,要马上念佛把它伏住。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生怨恨,生闷气时,也要把念佛功夫提起来,气就消掉了,怨恨就化解了。这就是古人所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不怕,佛号提起来就是觉,佛号忘掉就迷了,你就随顺烦恼,就很苦了。觉了,不随顺烦恼,马上把烦恼降伏住,这叫功夫,这叫会念,这叫真念佛。  因此,真念佛不在乎一天念多少声,印祖这个伏烦恼的念佛方法,非常有效果!(http://blog.sina.com.cn/s/blog_a1fa67000101c78t.html)

 

 

净空法师: 一心念佛就是好环境

 

昨天我们念佛会,念佛会里面都是要我讲几句话,我哪有那么多话好讲?所以就再翻翻《西方确指》,翻了之后非常感叹,过去这《西方确指》念了好多遍,怎么这些要紧的话都没看到,实在讲过去有这些毛病自己没发现。

 

我在里面看到有两桩事情,第一桩事情,有一个同学要找一个清净的环境来修行,菩萨给他开示:这个环境要是找不到,你一生就别修了吗?教给他心净则土净。只要心清净,不要去找环境,这个话是对的,环境的好坏是我们的业报,过去世没有做善业,哪有好环境!

 

所以要想求一个好环境,那叫打妄想。不如把心收起来,环境好也好,不好也好,一切随它去!一心念佛就是好环境,这才是正确的。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现在这个环境不行,再去找一个好环境来修行,找了几十年都没找到,功夫一点没进展。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五十三集)》

文章评论

开心

阿弥陀佛!感恩佛菩萨法布施!至诚顶礼!